?

靈川有個“清官村”

2024-05-10 04:15廖利剛覃圣云
領導月讀 2024年2期
關鍵詞:愛蓮江頭周氏

◎ 廖利剛 覃圣云

靈川縣江頭村地處青獅潭鎮九屋坪附近,遠處群山環抱,村前小溪流淌,古色古香的建筑映襯出這里的悠悠歷史。

江頭村又名江頭洲村。明洪武元年(1368年),北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理學創始人周敦頤的后裔從湖南道縣遷到此處居住,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江頭村村民自古以耕稼課讀為生,民風淳樸。自清乾隆以后,江頭村科舉及第人數眾多,出了舉人31名、國子監生36名、會試貢士8名、進士8名、庶吉士13名。一家之中,有父子進士、父子庶吉士、父子翰林、四代四舉人、五代當知縣、三代庶吉士的。至今村中仍有“秀才街”“舉人巷”“進士樓”,可見江頭村做官的讀書人密度之大。

據史載,明清兩代,江頭村全村有168人出仕,其中一品官4人、二品官4人、五品以上官員37人。江頭村子弟遍及大江南北,均為官清廉,享譽一方。因此江頭村素有“才子村”“清官村”的美譽。

江頭村為什么出了這么多出人頭地的讀書人?這與當地重教的風氣分不開。江頭村人自古把讀書看作一件很神圣的事。在村頭河邊,有一座古“字廚”,它的外形像一座寶塔,下面有爐膛。凡是村里學童習字做功課用過的廢紙,都不能隨便丟棄,通通要放進“字廚”里焚燒。

為什么江頭村做官的個個為官清廉,享譽一方呢?這又與當地的“愛蓮”文化有著莫大的關系。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以蓮花比喻君子品性高潔,數百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在江頭村,人們更是把《愛蓮說》奉為經典,讀書的不僅個個會背誦,而且在日常言行舉止中也以品性高潔為追求目標。

《愛蓮說》是周敦頤在江西虔州(今贛州)任通判時所寫。蓮花又稱“荷花”“芙蓉”“菡萏”,屈原在《離騷》中以之比喻君子之純潔高尚?!俺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是整篇《愛蓮說》的主旨,“蓮”與“廉”同音,周敦頤借歌詠蓮花以抒發高尚清白的君子情操,贊嘆為政為官清廉之道。名為寫蓮,實為寫己。周敦頤50歲時,曾寫一首七律寄親人,其中的“老子生來骨性寒,宦情不改舊儒酸”可作為他為官清簡淡泊的注腳。這種風清兩袖、廉潔自律的官德官風直接而深刻地影響和激勵著一代代的江頭村子弟。

據《靈川縣志》記載,江頭村周氏家族承襲先祖周敦頤愛蓮思想,創造出獨特的“真誠、和諧、積德、行善、奉獻”的江頭洲周氏愛蓮文化。族中立有嚴格的《周氏家訓》,族人嚴格遵守“族規治家,施行答罰”和“規行矩步,奉蓮指教”的宗規家法。

愛蓮文化,在江頭村的古建筑群中也有著鮮明的體現。江頭村古建筑群以清代建筑愛蓮家祠為中心,包括100多座元明清房宅組成的古建筑群落,坐西朝東,面向著東北方道縣故鄉,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愛蓮家祠興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是以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命名的。愛蓮家祠共有五進:風雨亭、大門樓、興宗閣、文淵樓和歇亭。大門樓內的兩邊廂房的窗根上雕刻有鏤空的“敏事、慎言、循理、親賢”等字樣,樓門上也刻有“誠”字,它們出自《論語》等儒家經典。其建筑風格、模式、布局均體現出淡雅古樸、簡約和實用的氣息。

江頭村北臨巍巍蔥郁、常年泉水不斷的黃家坡,南倚九仙山,西靠五指界,東向筆架山。村前的東南面有仙人山,東北面有如同兩個衛士守護的將軍山,保衛著全村安寧。村前良田萬頃,三條清澈的河水白亮如帶,村后蒼松翠柏、古樹參天。村落古建筑群規模宏大,青磚灰瓦,杉木構架,房宇高聳,鱗次櫛比,卻給人一種簡樸而文雅的感覺。行走在古村落中,清新氣息迎面而來,千年青石板路已被居民踏得光亮如鏡。走進秀才巷和舉人街,各戶人家廳堂、天井、居室相連,門窗上雕刻著蝙蝠、蓮花等圖案,而建筑的總體布局卻并不顯得寬敞闊綽,不像暴發戶那樣高門廣宅、氣派張揚。

江頭村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蘊含著獨特的科舉仕宦文化和愛蓮文化。豐富的文化遺產、輝煌的歷史篇章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使江頭村享有廣西古村落中“歷史文化遺跡數量第一,房宇建筑工藝第一,鏤花種類第一,名人數量第一,數代為官同職第一,清官數量第一”的美譽。

猜你喜歡
愛蓮江頭周氏
麥苗青青又一春
江頭河社區的巨變
池州學院研究中心簡介:周氏家風文化研究中心
蔡元培母親教子慎言
讓你不來電
讓你不來電
麥苗青青
端午江頭詩會
端午江頭詩會
天 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