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仲則詩中的災害書寫

2024-05-10 10:50王慧文鄭虹霓
蚌埠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災害詩人詩歌

王慧文, 鄭虹霓

(阜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黃景仁(1749-1783),江蘇武進人,字仲則,一字漢鏞,號鹿菲子。黃仲則七八歲已能寫文章,在寫詩方面尤有天賦,錢仲聯稱他為“早熟的天才”。黃仲則一生卻坎坷艱辛,仕途不順,生活困頓是其詩形成關注民間災難這一獨特風格的重要原因。郁達夫曾評價黃仲則:“要想在乾、嘉兩代的詩人之中,求一些語語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詩人氣質的詩,自然非黃仲則莫屬了?!盵1]

有清一代,災難頻發,據鄧云特《中國救荒史》統計:“清朝統治中國,共二百九十六年,災害總計達一千一百二十一次,較明代更加繁密。其中有:旱災二〇一次,水災一九二次,地震一六九次,雹災一三一次,風災九七次,蝗災九三次,歉饑九〇次,疫災七四次,霜雪之災七四次?!盵2]頻繁的自然災害給廣大人民的生活帶來沉重的傷害。黃仲則一生漂泊四方,歷經各種磨難與自然災害,但詩人卻能在逆境中進行自我疏解,其災害詩以多樣的對比方式、賦筆的使用以及獨特的聲音描摹在清代詩壇上獨樹一幟,為后世留下寶貴的文學財富。

1 黃仲則詩中的災害類型

1.1 雨澇災害

黃仲則詩中書寫雨澇的有十首,包括《遇雨止云谷寺》《苦雨》(江南本雨產)《泥涂嘆》《望泗州舊城》《久雨寄示顧文子》《退潭舟夜雷雨》《大雷雨過太湖》《苦雨》(雨腳如絲苦未收)《夜雨》(三間老屋瘦木架)《春城》。乾隆三十七年(1772),黃仲則游歷安徽黃山途中遇大雨,他在詩中詳細地描繪了當時的天氣狀況:“暈日暗東嶺,慘霧忽上蒸。中途遂雷雨,寸步迷崚嶒。電光得峯竅,萬道金蛇騰?!盵3]134在這種情況下山路是非常危險的,黃仲則在后文也提到“已有懸崖崩”[3]134,可見其威力。而對于寺中僧人來說,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老僧喜相告,幸未山水發。往年梅雨多,嶺逕每漂沒。崖顛田數畝,沖入萬丈窟?!?《遇雨止云谷寺》)[3]134一個“喜”包含著僧人多少無奈,同時也揭示了梅雨天氣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沉重打擊。同年,黃仲則游歷池州期間再遇梅雨,寫下《苦雨》(江南本雨產)一詩抒發自己的無限愁容:“江南本雨產,江上更多風。霧黯梅根冶,寒侵箬葉篷。沙蟲緣樹上,洲鳥浴溪通。日日愁凝望,鄉書滯遠筒?!盵3]140除了思鄉之愁,黃仲則在書寫雨澇的作品中抒發更多的是民生之愁,如《久雨寄示顧文子》:“梅雨經旬未放陽,舍南舍北盡汪洋。只疑天意驕河伯,可念人窮到子桑。巨蝮公然爭臥榻,轟雷多半雜崩墻。故人鄰巷無消息,問訊明朝駕一航?!盵3]208此詩作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主要寫水災后的情形,看著一片汪洋的土地,想著萬千百姓正在經受的苦楚,詩人的內心經受著極大痛苦。再如《苦雨》(雨腳如絲苦未收):“雨腳如絲苦未收,涼深五月盡披裘。一方坐對堂坳水,萬里心懸瓠子流。底事孤螢明入夜,最憐百草爛先秋。三間老屋渾防塌,可笑先生不自謀?!盵3]346此詩作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詩人在京師期間,這是黃仲則一生最悲苦的時段,“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裁剪”[3]318,是黃仲則對這段生活的總結,盡管自身難保,可黃仲則依然心懷百姓,足見其憂民之情。

1.2 旱熱蝗災

旱災是清代最常見、發生次數較多的災害。據張崇旺統計,明清時期江淮地區有9次大旱期和特大災年,其中發生在清代的有5次[4]。旱災通常會伴隨著蝗災一起出現,黃仲則集中記錄旱熱蝗災害的詩歌有七首,包括《夏夜》《苦暑行》《后苦暑行》《夜雨》(瀟瀟冷雨灑輕塵)《院齋納涼雜成》《鄧家墳寫望》《朝來》。其中《夏夜》《苦暑行》《后苦暑行》分別作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五、六月,從“闌風伏雨吹十日,作此酷暑如蒸燖。樹陰不肯動毫末,月出照面黃于金”(《夏夜》)[3]85到“火輪杲杲懸中天,下鑠大地生青煙。千章黝綠披且死,中有嘒嘒蟬聲聯”(《苦暑行》)[3]86,再到“南飛黃雀翅倒垂,十日不得微風吹。豈惟涼飆不可得,萬里長空凈云色”(《后苦暑行》)[3]87,能夠看出從四月到六月天氣炎熱的程度不斷加深,逐漸讓人難以忍受?!疤殷蠒冋贡贝袄?睡余汗欲浮身起”[3]86,盡管在陰涼的地方鋪上涼席,依舊無法安睡。然而炎熱的天氣不僅折磨著人們的身體,在江淮一帶更是發生了大旱災:“頗聞亢旱江淮田,三日不雨無今年?!盵3]86

據《清史稿·災異志》記載:“三十六年二月,即墨旱。夏,五河(隸屬安徽蚌埠)旱。冬,瑞安、當陽、宜城旱?!盵5]《來安縣志》亦有記載:“乾隆三十六年,旱?!盵6]旱災帶來的是“老親病婦甕牖底,憂饑苦暑誰相憐”[3]86的沉重場面。面對此景:詩人內心十分復雜,“明知一雨難遽得,安得將心作頑石”[3]86是詩人內心的真實寫照,無可奈何卻又放心不下。除了旱熱災,蝗災也是造成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多嚰覊瀸懲分薪沂玖嘶群禐暮Πl生次數的頻繁,道路兩旁到處是無家可歸的流民:“頻年苦蝗旱,此患匪所云。但見途路旁,野哭多流民?!盵3]270“匪所云”一詞揭露了蝗旱災的恐怖;《朝來》一詩不僅將蝗蟲來臨的場面刻畫得細致入微,結尾的“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為餓民”[3]538更表達出他對盛世之下的擔憂。

1.3 寒凍災

黃詩中書寫寒凍災害內容的詩歌共五首,包括《驟寒作》《寒夜曲》《歲暮篇》《雪意》《即事》,這類詩歌語言大多質樸自然,直觀地書寫了極端天氣之下百姓生活的窘境?!扼E寒作》作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詩人用平直的語言書寫惡劣的環境:“秦歲首后七日夜,五更不周風發狂。殷山萬竅拉枯木,壓地徑寸堆酸霜。千門揅縮盡嗟息,聲薄冷圭成白光?!盵3]5農歷十月,狂風大作,地上堆積著一層厚厚的嚴霜,盡管有日光出現,也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堆┮狻芬辉妱t是寒冬中百姓生活的真實寫照,“非因裘薄更衾單,坐不生溫臥豈安。先冷指尖如有信,忽生膚粟似無端”[3]333,衣衫單薄,坐臥不安,寒氣從指尖蔓延到全身,人們就在這寒冬中煎熬著、掙扎著,直到天氣回暖方能好轉?!稓q暮篇》則敘述了黃仲則因“大雪人盡餓”[3]65而走上乞食之路的窘境:“歲暮無一就,嗒然臥深巷。面長愧乞米,心苦乏藏釀?!盵3]65黃仲則滿腹才華,自有傲氣,他曾作“紅霞一片海上來,照我樓上華筵開”[3]107驚艷四座,獲得無數賞識,可如今卻依靠乞米為生,心中自是有萬千感慨?!都词隆菲獎t通過客人之口敘述了南方一場令人驚詫的寒凍災害:“官河徹底冰,大雪十日五。龜手病老農,墮指苦行旅。問之百歲翁,此景云未睹?!盵3]342官河徹底結冰可見南方冷的程度,老農的手因寒冷而干裂,有的行旅甚至因此凍掉了手指,真實地反映了底層人民的凄慘生活。

1.4 瘴氣、火災

黃仲則詩中書寫瘴氣的有三首,分別是《黔陽》《辰陽道中》《答和維衍二首》;書寫火災的有一首《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并訊吟秋》。瘴氣是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一種有毒氣體,對人身體的傷害非常大。乾隆三十五年(1770),22歲的黃仲則從湖南回鄉的途中經過黔蜀地區遇瘴氣,他在詩中記載了這一現象:“黔陽水冷山刺天,千年積瘴生綠煙”(《黔陽》)[3]44,“山通黔蜀多逢瘴,地雜蠻尞喜遇人?!?《辰陽道中》)[3]44。乾隆三十七年(1772),黃仲則在答和左輔的詩中提及了自己因長期遭受瘴氣的荼毒而發病的事情:“知君憐我有羸疾,那禁觸熱如燖炰。濱江瘴濕更多厲,遍體瘡潰流黃膏?!盵3]149本就體弱多病的黃仲則在瘴氣的影響之下竟遍體瘡潰流黃膏,且瘙癢難耐,留下滿身傷疤,可見瘴氣對人體的危害。

《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并訊吟秋》一詩記錄了黃仲則一行人在孫吟秋家夜飲遇鄰家失火的經過,詩人將火災發生的過程以及在場賓客的反映描繪得十分真切:“一聲炮解天地拆,東舍已作阿房宮。各將酒面看天色,潑翻血海無其紅?!盵3]268夸張的手法和恐怖的場面令人觸目驚心。

2 黃仲則災害詩的藝術特色

2.1 一與多的對比方式

程千帆先生指出:“在古典詩歌中,一與多的對立統一通常是以人與人,物與物,以及人與物,物與人的組合方式出現的,而且一通常是主要矛盾面,由于多的陪襯,一就更加突出,從而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盵7]黃仲則描寫災害的詩歌常用一與多對比的方式。如《辰陽道中》:“山通黔蜀多逢瘴,地雜蠻尞喜遇人?!盵3]44其中瘴氣是多,而遇到的人是一,既突出了瘴氣的可怕,又符合客觀規律。再如“一方坐對堂坳水,萬里心懸瓠子流”(《苦雨》)[3]140,詩中所提到的“河決瓠子”發生于漢武帝元光年間,據《史記·河渠書》載:“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于瓠子,東南注巨野,通于淮、泗……自河決瓠子后二十余歲,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少雨?!盵8]黃河此次決堤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其受災年時間長達二十余年之久。詩中黃仲則所處的一方低洼的積水是一,而萬千可能會決堤的河流是多,以此更能表現出黃仲則憂國憂民的情懷。

此外,黃詩中的災害書寫有同一場景不同情感的對比,在《歲暮篇》中,面對“瘦鬼驅蒲鞭,豪奴走華餉。更聞井里喧,索逋百不讓”[3]65,“兒童喜抃躍,衰耄感彫喪”[3]65,孩童不知發生何事,因熱鬧的聲音而手舞足蹈,而飽經滄桑的老人早已感受到世態的炎涼,在這喧鬧的場面中,這一喜一悲的對比顯得十分刺眼;有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對比,《遇雨止云谷寺》:“齋廚列蔬果,茗味更清絕。老僧喜相告,幸未山水發。往年梅雨多,嶺逕每漂沒。崖顛田數畝,沖入萬丈窟?!盵3]134往年梅雨季都會爆發山洪,將寺廟中賴以生存的數畝田沖入萬丈深淵,幸而今年雨季來得不甚兇猛,這才讓黃仲則有了品嘗美味的機會。再如《院齋納涼雜成》:“去歲此方旱,地有千里赤……今春好雨暘,喜見收二麥?!盵3]256去年因干旱造成赤地千里的場景,而今年卻有雨有晴,收成頗豐,同樣的地方卻因災害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景象,可謂一年歡喜一年憂。

在詩歌內容的布局上,黃仲則同樣采用了一與多的對比方式。如《黔陽》一詩:“黔陽水冷山刺天,千年積瘴生綠煙。行人暮入不知出,但聞猩猩子規啼耳邊。蠻歌夜深遏云上,和我車前鐸鈴響。清時幸少豺虎亂,勞生久絕風云想。江山故國是耶非,空擬孤帆他夜歸。聞道江鄉春雨后,桃花新漲鱖魚肥?!盵3]44在這首詩中,詩人幻想的場景是一,而真實的黔陽道中的場景是多,這張弛有度的對比不僅顯示了詩歌在藝術上的節奏,更凸顯了詩人能夠在逆境中自我調解的樂觀精神。同樣的方式也見于《夏夜》:“闌風伏雨吹十日,作此酷暑如蒸燖。樹陰不肯動毫末,月出照面黃于金。江城如斗江氣濕,萬派濤聲靜中合。夜深雞犬寂無聞,起舞悲歌繼之泣。辜負鳶肩火色人,侯門褦襶鄍百酸辛。絕憶水云空闊處,夜涼垂釣蠡湖濱?!盵3]85炎熱的天氣讓人難以忍耐,而詩人疏解的方式則是在逆境中暢想,想象自己在清涼的夜晚于水天相接的蠡湖邊垂釣。其中對涼爽夏夜的暢想是一,對酷暑的描寫是多。這種自我疏解的方式雖不能使身體得到完全解放,但卻能帶來精神上的片刻享受。

2.2 賦筆的使用

劉熙載《藝概》中論到:“賦起于情事雜沓,詩不能御,故為賦以鋪陳之。斯與千態萬狀,層見疊出者,吐無不暢,暢無或竭?!盵9]劉勰《文心雕龍》亦云:“賦者,鋪也,鋪采摛文?!盵10]災害的發生一般伴隨著時間長、范圍廣、危害大的特點,以賦法入詩不僅能擴大詩歌篇幅,更重要的是能夠將災害發生的場面刻畫得細致入微。以《望泗州舊城》為例:“泗淮合處流湯湯,作此巨浸如天長。長天垂幕滉欲動,區區城郭何能當?城雉齟齖出波尺,高谷深陵感疇昔。十萬樓臺罔象居,千年生聚蛟鼉宅。號聲未絕波壓頭,人身魚首隨波流。當沖水伯擇人啖,余者到海流方休?!盵3]201詩人極盡鋪陳之法,面對舊城遺址,以豐富的想象著力刻畫了泗州城當年水災的恐怖場面,用“罔象居”“蛟鼉宅”“水伯啖”等夸張的描寫將水災具象化,給讀者留下了十足的想象空間?!兑褂辍穭t可以看作深夜大雨中人們搶險救災的紀錄片[3]493,詩人細致地鋪陳了人們在大雨中搶險救災的過程:“睡夢驚醒”“夜起移塌”“器具接水”“兒童啼哭”“晨起遇蝎”,宛如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將水災發生的過程及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展露無遺,這一內容正是史書記載中所缺失的,對于補史之缺具有重要意義。

再如《朝來》一詩:“聞道蝗飛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蟣虱。連翅接尾不計千,沖過巨浪浮成國。中逢蘆洲忽飛散,頃刻千畝無蘆田?!盵3]538詩人用鋪陳之法將蝗蟲來臨的場面刻畫得十分生動:遍地的蝗蟲如蟣虱一般,形成一股巨大的蝗蟲浪潮,頃刻間田野里莊稼全無,其破壞力一目了然,不禁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兑癸媽O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并訊吟秋》則是用夸張手法鋪陳,將火災場面描繪得十分恐怖:“傳呼列缺導祝融,咨汝解圍惟奏功。彤幢紫纛倏飄下,中堂哄飲猶讻讻。一聲炮解天地拆,東舍已作阿房宮。各將酒面看天色,潑翻血海無其紅?!盵3]268迅猛的火勢將隔壁的房屋掀翻,在席上喝酒的人議論紛紛、驚恐不安,抬頭看被火染紅的天際,竟比血色還要深上幾分,給人極為直觀的震撼。張之淦、蕭繼宗評價此詩“夭矯變化,而鋪敘明飭”[11],所言不虛。

2.3 獨特的聲音描摹

視覺與聽覺是人類重要的感官系統。自古以來,詩人便十分重視詩歌中的聲音描寫,許總等人指出:“詩歌中音聲的引入,使詩歌感知方式多樣化,使得意境的建構從二維平面向多維立體空間延展,增加詩境的空間感與縱深感?!盵12]黃仲則書寫災害詩歌中的聲音是多種多樣的,展現了災害下的社會百態?!逗骨分小吧钕镄哼蛇商?床頭阿母知未知”[3]16,在幽靜的深巷中小兒的啼哭聲顯得尤為凄慘悲涼,而遠在他鄉的老母親卻渾然不知,表達了黃仲則濃烈的思家之情?!肚枴罚骸靶腥四喝氩恢?但聞猩猩子規啼耳邊。蠻歌夜深遏云上,和我車前鐸鈴響?!盵3]44“猩猩”與“子規”在古代詩歌中是悲的象征,耳邊傳來陣陣猩猩與子規的啼叫聲不僅平添悲涼,更讓人覺得十分可怖;“蠻歌”是南方少數民族的歌曲,帶有強烈的地域色彩,深夜的蠻歌響亮動聽,與車前的鈴聲相互映襯,打破了林間恐怖的氣氛,也給詩人帶來一絲心理慰藉?!稓q暮篇》中通過描寫市井的喧鬧聲來表現官吏對人民的壓迫:“更聞井里喧,索逋百不讓?!盵3]65大雪害稼使得人民食不果腹,而官吏絲毫沒有體恤之心,依舊逼迫人民繳納賦稅,這里的“井里喧”一說并沒有給人熱鬧的感覺,反而體現了人民的百般無奈?!犊嗍钚小穭t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千章黝綠披且死,中有嘒嘒蟬聲聯”[3]86,嘒嘒的蟬聲則打破了這片寂靜,給畫面注入了生的氣象。

黃仲則在描寫災害發生過程時常極盡夸張之態來表現聲音的宏大。如《退潭舟夜雷雨》中,黃仲則首先以“古壁騰龍蛇”[3]216做鋪墊,預示暴風雨的到來,后以“巖風忽刮一燈滅,驚起百鳥鳴嘔呀”[3]216作開端,一陣大風吹滅了僧人照明的燈火,也驚動了百鳥,發出了嘔呀的鳴叫聲。而“千林萬竅浩呼洶,俄頃急雨翻銀車。嶺頭墨色接天色,白處雨腳垂如麻。我舟忽爾移斷岸,噌吰水石聲交加”[3]216,則是高潮部分,描繪了大雨到來時的聲勢,“呼洶”“噌吰”等詞皆是對聲音的模擬,這種聲音的堆疊更有助于增加氣勢?!洞罄子赀^太湖》:“張帆逕渡不顧反,去厓稍遠聲洶洶。舟空帆足半掠水,或出或沒疑游龍?!盵3]245為了凸顯雷雨的態勢之大, 詩人用“飛廉”“翳驅”“列缺”“赤蛇”等意象將雷雨具象化,營造出人與自然斗爭的效果。詩人此時的感受則是“如山巨浪相撞沖”,“沖撞”一詞首先給人們帶來的是強烈的視覺沖擊,而山與巨浪的沖撞勢必會發出驚天動地的聲響,產生視聽結合的震撼效果。

3 黃仲則災害詩對文學傳統的繼承

王昶曾評價黃仲則:“至其為詩,上自漢、魏,下逮唐、宋,無弗效者,疏淪靈腑,出精入能,刻琢沈摯,不以蹈襲剽竊為能?!盵13]黃仲則在詩歌創作方面轉益多師,不拘泥于一家,而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清代詩壇上獨樹一幟。綜合看來,其災害詩主要體現了對以下幾位大詩人的學習。

黃仲則災害詩的創作承襲韓愈以文為詩的寫作方法,常以議論入詩。其中以《泥涂嘆》最具代表性,詩人以大雨起興,以“漏天裂”為切入點,抒發議論,抨擊了倒行逆施的黑暗社會:“經旬滯愁霖,春泥苦融泄。但積征途艱,那補漏天裂。沈濁潰欲浮,流陰蕩難閉……前途更淤洳,欲鏟無巨鐵。所望陽光開,庶聞嘆聲絕?!盵3]198在詩人看來,“天已裂”無法補救,而前途艱難更無“巨鐵”來鏟除道路上的“淤洳”,只能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陽光”之上。黃仲則對于韓愈的繼承還體現在喜以奇崛險怪的意象入詩,如《望泗州舊城》以一系列水神、水怪的形象指代水災,營造了一個緊張而又驚險的水下世界;其《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并訊吟秋》更是脫胎于韓愈的《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不同的是黃仲則并沒有像韓愈那樣用一連串的意象將詩歌塞得滿滿當當,而是在適當處留有余地,借助“列缺”“祝融”等意象創造出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黃仲則災害詩的憂患意識則與杜甫一脈相承。試比較黃仲則的《驟寒作》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多年衣絮凍欲折,氣候有爾自不防。富人一歲獨苦暑,窶人四時惟畏涼。漸愁空墻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長。誰將彤云變狐白,無聲被遍茅檐客。[3]58(《驟寒作》)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4]83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黃仲則一生漂泊四方,生活困頓,衣食無著,所以他在天氣驟降時的體會尤為深刻,故能寫出“漸愁空墻日色暮,豫恐北牖寒宵長”這樣令人唏噓的句子。結尾的“誰將彤云變狐白,無聲被遍茅檐客”更是與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遙相應和,體現了深刻的憂患意識。再如《春城》中一段東西家對比的描寫:“春城久陰雨,欣見白日輪。照我嘆羈寂,更照東西鄰。東家娶新婦,開筵羅眾賓。烹珴香徹舍,喧笑夜達晨。西家屋頹破,中有新死人。床頭老嫗哭,哭子聲酸辛。共此日光裹,哀樂胡不均?!盵3]121久雨放晴后東西鄰家這一喜一悲、一生一死的對比,不正是對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14]264的擴寫嗎?

此外,從黃仲則《后苦暑行》也能看出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的影子,黃仲則的“南飛黃雀翅倒垂,十日不得微風吹”[3]87與王令的“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15]可謂異曲同工,都是以奇特夸張的想象來表現暑氣難擋。在酷熱的環境之下,王令想到“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15],黃仲則將思緒飄到“分冰豪飲羨河朔,浮瓜雅會思南皮”[3]87,二人沉浸在對清涼之境的暢想中,可轉念一想,萬千百姓還在酷熱中難以脫身,即使自己能夠只身前去,又有何意?無論是在夸張手法的運用,還是對意象的選取上抑或是詩篇的布局中,二人都有極多的相似之處。

學界一般認為黃仲則詩以七古見長,而其災害詩的創作也體現了這一特性,如《即事》《僧寒舍甚醉而作歌》《夜雨》等詩皆是這類作品。此外,黃仲則以五言創作的災害詩也別具一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春城》,既承襲樂府余韻,又脫胎于杜甫,在清代詩壇中綻放出獨特的光彩。

4 結論

黃仲則在世三十五年,創作詩歌千首有余,他以自身的真實感受及對現實的強烈關注為后世留下了不少書寫災害的作品,在清代詩壇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作品再現了災害之下勞動人民的悲苦生活,隱晦地揭露了乾隆時期社會的陰暗面。黃仲則詩中所采用的一與多對比的方式以及注重對聲音的刻畫使得其災害詩獨具特色;他善用賦筆鋪陳詩歌內容,擴大了災害詩的內容與功能,展現了清代災害的局部圖景;黃仲則轉益多師,不拘一格,在詩歌創作中對杜甫、韓愈、王令等人的承繼豐富了災害詩的表現方式,對災害文學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災害詩人詩歌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詩歌不除外
我省汛期常見氣象災害及防御
推動災害防治工作實現新跨越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
詩人與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