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文藝工作重要論述論析

2024-05-10 11:38苗貴山
關鍵詞:文藝時代

苗貴山,孟 聰

(河南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洛陽 471023)

唯物史觀強調文藝作為觀念的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當二者方向一致時,文藝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反之,則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稱,革命的文藝工作者是一支不拿槍的隊伍,對促進中國革命的勝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時隔70年,習近平在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著眼于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文藝工作的創作使命、任務、導向、靈魂、保證等方面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論述既是對其先前關于文藝工作論述的集中性概括,又為之后關于文藝工作的論述進一步展開奠定了理論基礎。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是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不僅具有時代性與理論性、人民性與實踐性、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的鮮明特征,而且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工作實踐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實踐指導作用。

一、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文藝工作理論的繼承

唯物史觀在強調物質的生產方式對文藝創作生產的決定作用的同時,又承認物質生產發展同藝術發展的不平衡性。關于這一點,馬克思在其《〈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作了集中論述。

具體地講,一方面,就強調物質生產方式對文藝創作生產決定作用的論斷而言,意味著文藝創作生產不僅具有強烈的時代性,還具有現實的歷史性。唯物史觀認為,時代是具有經濟、政治、文化等獨特特征的社會形態在社會現實中的呈現,因而,由生產力與人們交往方式的矛盾所決定的社會生活的時代問題就是時代的最強音,而包括文藝在內的精神上層建筑就是時代最強音在觀念上的反映,這就意味著文藝具有強烈的時代性。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曾指出,拉斐爾的繪畫與達·芬奇、提戚安諾相比較,其藝術作品與羅馬繁榮有關,而達·芬奇與提戚安諾各自受到佛羅倫薩與威尼斯的環境影響很深。因此,“像拉斐爾這樣的個人是否順利地發展他的天才,這就完全取決于需要,而這種需要又取決于分工以及由分工產生的人們所受教育的條件”[1]459。與此同時,生產力與人們交往方式的矛盾運動決定了時代的歷史性,因而作為時代反映的文藝也具有歷史性。不僅如此,唯物史觀站在勞動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立場,把勞動人民看作是文藝評價的主體。馬克思指出:“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盵2]與此同時,他通過對私有制條件下人們屈從于舊的分工而造成的人的片面發展的批判,強調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實現包括繪畫在內的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需要。馬克思又指出:“在共產主義的社會組織中,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藝術家屈從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現象無論如何會消失掉?!盵1]460另一方面,就承認物質生產發展同藝術發展的不平衡性而言,馬克思認為:“關于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決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因而也決不是同仿佛是社會組織的骨骼的物質基礎的一般發展成比例的?!虼?在藝術本身的領域內,某些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有在藝術發展的不發達階段上才是可能的?!盵3]這里,馬克思把社會組織的物質生產比喻為“骨骼”,而藝術生產作為血肉雖然是附著在骨骼之上的。但是,藝術生產具有獨特的個體特性,在藝術發展的不發達階段產生的有重大意義的藝術形式只有在原來的那個時代才能產生,而產生這種藝術的那些未成熟的社會條件永遠不能復返了,作為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能夠給現代人帶來藝術上的享受。

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藝工作理論運用到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進程中,使馬克思主義文藝工作理論實現了中國化。毛澤東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集中概括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工作的方針、政策、辦法。其中心問題是文藝為誰服務與如何服務的問題。毛澤東在繼承列寧的文學必須為千千萬萬人民群眾服務思想的基礎上,強調無產階級的革命文藝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而革命的文藝工作者必須長期地深入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做好文藝工作中的“雪中送炭”的普及和“錦上添花”的提高?!把┲兴吞俊钡钠占氨容^容易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迅速接受,以此可提高他們的斗爭熱情和勝利信心。與此同時,必須做好文藝批評。毛澤東指出:“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盵4]868政治標準確立的就是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4]857。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堅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去觀察新的歷史條件下文藝的發展。他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提出的文藝為最廣大人民群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原則,強調文藝必須把為人民服務與為社會主義服務有機統一起來。在鄧小平看來,文藝為人民服務與為社會主義服務是有機統一的,文藝工作者跟各條戰線的干部群眾一樣都要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促進派”,文藝創作要“圍繞著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共同目標”[5]211。不僅如此,他以巨大的理論勇氣放棄了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時代背景下“文藝從屬于政治”的提法,但又強調指出:“這當然不是說文藝可以脫離政治。文藝是不可能脫離政治的。任何進步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不能不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不能不考慮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黨的利益。培養社會主義新人就是政治?!盵5]256因此,文藝必須有政治性,這就要求文藝應努力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民。在堅持文藝為人民與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的同時,鄧小平十分重視社會主義文藝的自身規律。他繼承毛澤東所主張的文藝工作應該堅持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方針,強調文藝的路子要越走越寬,“要防止和克服單調刻板、機械劃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傾向”[5]211,“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濫造”,同時“要始終不渝地面向廣大群眾……認真嚴肅地考慮自己作品的社會效果”[5]211。就文藝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形式來講,人民是文藝作品的最終評定者?!白髌返乃枷牒退囆g的成就應當由人民來評定?!盵5]211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縱深發展的新的歷史階段,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就特別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因此,江澤民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精神文明建設中一條重要的戰線,承擔著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激勵人民奮進的莊嚴職責,文藝工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原則,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藝工作者要“充分認識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充分認識人民群眾對文藝發展的基本要求。脫離人民、脫離生活的藝術,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6]。在此基礎上,胡錦濤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把服務群眾作為基點和歸宿,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立志做人民喜愛的作家藝術家,不斷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盵7]

在新時代,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充分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及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關于文藝工作的理論。他在北京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直接引用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共歷屆領導人的相關論述,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囆∑酵菊f:‘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江澤民同志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在人民的進步中造就藝術的進步’。胡錦濤同志強調:‘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遠同人民在一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盵8]14-15在2016年11月30日召開的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更是直接引用了馬克思的“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9]的原話來強調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二、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的需要,就文藝創作的使命、任務、導向、靈魂、保證等科學內涵進行了集中論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理論。

第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創作使命,就是通過創作優秀文藝作品以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好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局。而美好生活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的幸福,還在于精神幸福的追求得以顯著體現,而精神幸福是通過文藝創作與欣賞來滿足的。因此,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問題論述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盵8]2之所以要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作用,是因為從唯物史觀的社會有機體理論來看,社會不是單個人的集合體,而是人們在經濟、政治、文化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有機體。其中經濟及其構成的生產方式是社會有機體的“骨骼”,政治與文化則是附著在“骨骼”上的血肉,它們共同催生了社會活生生的“生命體”,文化在維系民族與國家共同體持續存在與發展方面發揮著思想引領與精神凝聚的作用?!爸腥A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盵8]5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明確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也需要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盵9]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的問世,既需要創作者深入到群眾生活當中積累素材并進行藝術加工,又需要創作者以自身生動的生活品位、真摯的情感格調、嚴肅的社會責任融入到作品所映現的思想內涵中,從而激發人們的審美情感的愉悅。

第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創作任務,就是在實踐中造就一支無愧于新時代的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創作思想性和藝術性有機統一的優秀文藝作品。習近平曾這樣要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乃嚬ぷ髡邞摾斡?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盵8]8“時”與“事”結合在一起就是反映時代的“時事”,而“時事”最為根本的就是體現時代面貌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文藝創作的本質而言,“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是各種藝術要素和技術要素的集成,是胸懷和創意的對接?!盵8]12但是,文藝創作貴在通過創新出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盵8]11但是,當前文藝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浮躁”,不僅缺思想性,而且缺藝術性。數量上有“高原”缺“高峰”,急功近利;內容上粗制濫造,抄襲模仿,千篇一律;形式上追求華麗,過度包裝,炫富擺闊;價值觀上善惡不分,媚俗甚至追求低俗感官刺激,快餐式消費,丑化人民與英雄人物,等等。所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囆g家自身的思想水平、業務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盵8]13

第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創作導向,就是在創作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優秀文藝作品過程中集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唯物史觀認為,包括文藝在內的精神上層建筑如果順應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就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否則會阻礙其發展。因此,習近平指出:“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前途命運的關鍵?!盵8]15概言之,一是人民需要文藝,人民在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的同時,也有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二是文藝需要人民?!叭嗣袷俏乃噭撟鞯脑搭^活水,人民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盵8]17因此,藝術家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精神營養,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三是文藝要熱愛人民。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到火熱的人民生活中去,始終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因此,習近平站在人民需要的立場上強調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

第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創作靈魂,就是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追求真善美的創作中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習近平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盵8]27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真善美在價值觀上最集中的概括,就是以追求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以及公民個體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精神層面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中國精神的最集中體現,既汲取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滲透的家國情懷與自強不息氣質,以及崇仁愛、講義氣、重民本、守誠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也吸納了世界優秀文化成果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權利等思想。因此,文藝作為鑄造靈魂的工程,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從而追求真善美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盵8]26因此,文藝不僅要針砭時弊,而且更應該歌頌時代的美好生活,引導人民大眾在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中自覺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創作保證,就是在堅持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與尊重遵循文藝規律相統一的過程中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從而促進優秀文藝作品的涌現。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曾指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要改變資產階級社會所造成的勞動創造了美卻又使得勞動者變得更畸形,以及誘惑人們去追求庸俗的粗陋物質與精神生活需要的勞動與社會異化狀態。作為精神生產的無產階級文藝要為每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圍繞“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問題的論述中指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文藝的根本宗旨也是為人民創作。把握了這個立足點,黨和文藝的關系就能得到正確處理,就能準確把握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政治立場和創作自由的關系?!盵8]31這里,習近平提出的文藝要把握黨性和人民性的關系、政治立場和創作自由的關系問題,從根本上指明了文藝的發展方向與創作保證,與此同時也為文藝評論把握了方向盤,這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評論的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的合理因素。

三、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實踐指導意義

首先,要站在黨在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的高度充分重視與發揮文藝工作在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強調指出,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真正精華,要在世界化的過程中解釋世界同時改造世界。藝術作為哲學最直接的體現,作為思想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就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而言,應該在謳歌時代主旋律的同時,針砭時弊,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展現時代風貌,引領時代風氣。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就是立足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背景,結合當前文藝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問題,對文藝工作今后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對新時代文藝工作具有強烈的實踐指導意義。今天中國所處的時代就是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礎上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成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亟待解決的問題,它既是社會整體層面的愿望,也是個體層面的希冀。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面臨的歷史使命就是帶領全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而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之一,既是全體人民實現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現實基礎,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內容。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時代需要看,以文藝為主要載體的精神生活構成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需要不可或缺的部分。與此同時,文藝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過程中所展現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在折射出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程度的同時,在塑造社會風貌方面產生著示范效應,在引領社會風氣方面發揮著榜樣作用,在凝聚社會向心力方面發揮著“核聚變”效應。因此,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發揮文藝工作在展現新時代風貌、引領新時代風氣、弘揚新時代中國精神、凝聚新時代中國力量中的作用,從而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其二,要站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新發展理念的高度充分重視與發揮文藝工作在為人民群眾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中的作用。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力量與變革力量,是社會實踐的劇作者與劇中人,人民群眾創造了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事業,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事業則是為了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一方面,文藝工作必須要活生生地展現人民群眾創造社會主義的生動場面,反映人民群眾創造社會主義的精神氣概;另一方面,藝術活動必須根植于人民的社會實踐,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反映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需要,展現人民群眾喜怒哀樂的生活情感。習近平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就是從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出發,強調文藝工作必須要深入到人民的現實生活中去,不斷地打磨具有思想性與生活性的文藝精品,為社會主義服務,否則就會成為無根的浮萍。習近平曾指出:“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盵8]15

其三,要站在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充分重視與發揮文藝工作在抵御西方世界“普世價值觀”斗爭中的作用。唯物史觀強調不同時代根植于不同的生產方式,因而具有相應的強烈反映該時代生產方式的意識形態。對于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講,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特別強調一刻也不能忽視對工人的教育,形成消滅私有制以實現勞動者自由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整體的階級意識。因此,馬克思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必須要搞清楚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形態與思想形態的區別,資產階級社會的思想形態宣揚的是自由與平等的人權觀念,但是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形態則是資產階級市民社會掩蓋下的資產階級雇傭勞動制度,其造成的結果是在資本與勞動之間存在著自由與平等的嚴重對立,個體資本在對勞動擁有經濟上的支配權力的同時,整體資本在政治與文化上也進行著權力統治,自由民主與自由競爭都是資本進行社會統治的手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說資產階級在革命初期還極力宣揚自由與平等的人權觀念的話,今天西方世界所宣揚的自由、民主、人權則早已偷偷丟掉了資產階級自由與民主所不能夠實現的人人平等,成為西方世界追求全球霸權以達到顛覆對其全球統治造成威脅的他國政權所發動的顏色革命的精神工具。在我國市場經濟向縱深發展的現階段,社會矛盾日益多樣化與復雜化,思想意識領域也呈現出反映不同利益訴求的多樣化與對立化態勢。而作為思想意識領域主要承載者的文藝工作領域存在的問題不僅僅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吹捧低俗而忽略崇高等這些具體問題,而是在事關國家與民族前途命運的思想意識形態方面,面臨著大是大非的大問題,個別有社會名望的人士超出了自身的職業范圍試圖消解主流意識形態,宣揚一種極端的有著強烈個體主義感受的主張,他們的言論在各種自媒體上被大肆宣揚。由此可以看出,文藝工作在塑造人的價值觀方面至關重要。特別對青少年而言,其價值觀正處于不穩定的成型時期,可塑性強,而破壞性也足。文藝在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起著“方向盤”的作用。媒體上沸沸揚揚的某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不僅沒有展現出中國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盡顯呆板與少年不宜的一面,而且在涉及國旗與國家地圖方面出現了常識性錯誤。這實際上反映出文藝創作存在著只張揚文藝工作者思想個性而忽視人民大眾生活需要、只片面追求感官視覺沖擊而忽視人民大眾審美意識等亟須改進的問題。因此習近平強調文藝工作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當前處于急劇變革的文藝工作的現實發展指明了方向。

其四,要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充分重視與發揮文藝工作在融通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中的作用。唯物史觀指出,隨著人們普遍的物質生產交往的世界歷史性發展,一些具有獨特內容與形式的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東西愈來愈具有世界性,不僅被世界范圍的人們普遍承認,而且其生產也愈來愈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從唯物史觀關于精神生產的世界性視野出發,習近平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工作應該著眼于文藝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融通,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服務:一是重視對世界其他民族優秀文藝成果的學習與借鑒,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二是重視文藝作品的對外宣傳與傳播作用,文藝是不同國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溝通的最好渠道,文藝工作者要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三是重視通過文藝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凝聚形成全人類共同價值。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提出了文藝工作者“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9]的主張,講的就是文藝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要宣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猜你喜歡
文藝時代
1942,文藝之春
壯麗七十載奮斗新時代
壯麗七十載 奮斗新時代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藝高級感?
信封上的小文藝
□文藝范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浪漫雅痞文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