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平縣冬春鮮食玉米綠色高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

2024-05-10 04:09丁小琳尹志濤湯家紅
云南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平縣糯玉米鮮食

丁小琳,尹志濤,王 龍,湯家紅*

(1.新平縣平甸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新平 653499;2.新平縣農業農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 新平 653499)

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玉米市場已由過去的糧食需求轉向鮮食、飼料、青貯及加工業等多樣化需求,這就促使玉米生產必須由普通產量型向高層次專用質量型轉變。廣義的鮮食玉米包括采集鮮果穗用作食用的各種玉米類型,而文章僅指鮮食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糯玉米正以一種新型食品進入消費市場,甜、糯玉米以其含糖量高、適口性好、風味獨特、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營養成分而倍受消費者的青睞[2]。另外,種植甜、糯玉米經濟效益顯著,產值高出普通玉米1 倍左右。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多樣化,對鮮食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5 億城鎮人口來計算,如果每人每年吃鮮玉米20 穗,年種植面積則需達34 萬hm2;再加上鮮粒速凍加工及籽粒罐頭加工的用量,中國種植鮮食玉米的面積應達47 萬hm2才能滿足消費所需[3]。新平縣熱區資源豐富,其中適宜種植冬春鮮食玉米的低熱河谷壩區面積1333.33 hm2,占全縣適宜玉米種植面積的7.14%。鮮食玉米產鮮穗在15000~22500 kg·hm-2,產值45000~75000 元·hm-2。種植鮮食玉米前景廣闊,新平縣可以充分利用冬春閑田,利用當地豐富的熱區資源,抓住時機快速發展、占領市場,提高復種指數、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村振興。

1 育苗

1.1 品種選擇

新平縣鮮食玉米種植品種以糯玉米、甜玉米為主。品種宜選擇抗病性強、耐寒性強、生育期短、籽粒均勻、果穗中等、糯性好(或味甜又帶糯性)、皮薄無渣、口感細膩清香、適合蒸煮和速凍加工的品種。當前新平縣主推甜玉米品種為庫普拉902 (雙色鮮蜜)、華泰甜216、廣良田27、金白甜15、美國花超;主推糯玉米品種為新時代戰將、甜糯188、花糯等優良品種。

1.2 基質準備

采用干式育苗法,選用市場出售的玉米專用育苗基質,將基質裝入標準的162 孔育苗盤,深度約為1個孔穴的3/5,裝盤進行備用。

1.3 適時播種

播種前進行種子發芽試驗,隨機取種子300 粒,用50 ℃溫水浸泡10~15 min,再用29~30 ℃溫水浸種3~4 h,撈出清水清洗后用濕毛巾包裹放置在3 個發芽盒中,每個發芽盒放置種子100 粒并蓋緊保濕,再將發芽盒放于光照培養箱中,光照恒溫30 ℃進行催芽,每天上午和下午檢查濕度和發芽情況,第4~7 d清點各發芽盒發芽情況1 次并登記。

3 個發芽盒合并加權平均計算鮮食玉米發芽率,可以直接將發芽率≥85%以上的玉米種子點播在裝有3/5 的基質孔穴育苗盤中,表面覆蓋厚1~2 cm 的基質;發芽率在80%~85%的品種,可先催芽后點播,也可直接點播;發芽率低于80%的品種,需要先進行浸種催芽再點播,催芽3~4 d,有80%的種子露白即可進行點播。點播覆上基質后將育苗盤搬至高0.5 m、長20 m、寬1.5 m 的苗床上,澆透水,保證種子萌發過程中有充足的水分。

為有效避開霜期對大田移栽的影響,同時考慮低溫影響苗期生長和市場需求,結合新平縣實際一般選擇12 月下旬適時播種,次年1 月中旬既可移栽大田。

1.4 苗期管理

直接點播的鮮食玉米種子,在種子萌發前每天早上9∶00 時前和下午17∶00 時后各澆水1 次,保證種子萌發所需的水分。浸種催芽后點播的種子,每天檢查基質濕度,基質濕潤則不需澆水,基質疏散則需要澆水1 次,澆水時間以上午9:00 時前為宜。種子萌發前,應保持基質溫度在25~28 ℃,濕度在90%以上。種子萌發后,白天基質溫度應該維持在22~25 ℃,濕度在70%~75%,夜間溫度在20~23 ℃為宜。

玉米幼苗出土后,嚴格把控基質的濕度和育苗棚溫度,高溫高濕易導致玉米幼苗徒長,莖桿細長形成高腳苗。鮮食玉米幼苗一般不需要大量澆水,經人為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發育,苗床過濕時,可撒草木灰或干細沙吸濕,保持苗床適度水分。

1.5 病蟲防治

加強苗期玉米根腐病防治,玉米幼苗兩葉一心期前可選用72%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58%代森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施玉米苗基部進行預防;定植后可選用72%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再灌根1 次。用99%的磷酸二氫鉀0.75 kg·hm-2對水750 kg·hm-2噴施葉面肥1次,促進植株根系生長發育,達到苗齊苗壯。

玉米苗期害蟲種類較多,不同地區主要害蟲會略有不同,玉米粘蟲是一種玉米作物蟲害中常見的主要害蟲之一,可用糖醋液、黑光燈或谷草把誘殺成蟲;也可用5%氟蟲脲乳油4000 倍液噴霧防治;用高效低毒的2.5%氯氟氰菊酯180~300 mL·hm-2對水450 kg·hm-2噴霧防治粘蟲。

2 定植

2.1 選地整地

冬春鮮食玉米栽培宜選擇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灌條件良好、土壤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地力均勻和地勢平坦的壤土或砂質壤土,且無霜期地塊種植。播前精細整地,為提高鮮食玉米的品質與商品性,整地時應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按照綠色種養循環施用生豬糞污有機無機配施技術模式,一般施入生豬糞污45000 kg·hm-2,生豬糞污全田充分澆施后翻耕做畦,1 m 開溝,畦面寬0.8 m。一般按寬行60 cm、窄行40 cm、株距32~38 cm 打塘,種植密度為4.2 萬~4.95萬株·hm-2。

2.2 做好隔離

保持純正性是鮮食玉米成功栽培的關鍵。同一品種要連片種植,并做好不同鮮食玉米品種的隔離,防止因串粉而影響鮮食玉米的食口性、商品性。隔離方法主要采用其他作物構成200~300 m 的隔離帶,阻止其他鮮食玉米品種花粉傳入田間;也可采用時間隔離,生育期相同的鮮食玉米品種在播期上間隔15~20 d 避免花期相遇。

2.3 移栽方法

冬春鮮食玉米苗齡一般為15~20 d,2 葉1 心或3葉1 心即可大田移栽定植,定植前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對苗滅菌1 次,2~3 d 后定植。雙行寬窄行定植,寬行60 cm、窄行40 cm、株距32~38 cm。定植前塘施基肥N 135~142.5 kg·hm-2(46%尿素實物量293.48 ~309.78 kg·hm-2)、P2O537.5 ~52.5 kg·hm-2(16% 過磷酸鈣實物量234.38 ~328.13 kg·hm-2)、K2O 60~75 kg·hm-2(50%硫酸鉀實物量120~150 kg·hm-2),硫酸鋅15 kg·hm-2,硼砂15 kg·hm-2;塘施辛硫磷15 kg·hm-2防治地下害蟲,畦面用99%丁草胺0.9 kg·hm-2對水750 kg·hm-2噴施進行封草。定植后塘內澆足定根水,每塘不少于1 L。冬春季地溫低,移栽后畦面覆蓋地膜,以保水提升地溫,確保苗全、苗旺,提早成熟上市。

3 田間管理

3.1 破膜掏苗

鮮食玉米在膜內高溫高濕作用下生長很快,移栽后5~7 d 即可頂到地膜,此時無霜后既可破膜掏苗,以免因膜內溫度過高出現苗灼燒現象。膜口處用土塊壓實,確保膜內水分不流失,溫度不降低。

3.2 除去分蘗

鮮食玉米分蘗能力極強,適時除去分蘗對減少肥料施用量降低勞動強度極為關鍵。一般在玉米拔節前后,當分蘗長至5 葉1 心時,及時除掉分蘗,避免與主稈爭水爭肥,影響果穗質量。

3.3 適時追肥

追肥要勤,采用水肥一體化澆施。破膜掏苗后及時追施第1 次提苗肥,施尿素97.83~102.72 kg·hm-2;4—5 葉期追施第2 次苗肥,施尿素97.83~102.72 kg·hm-2,以促苗生長;大喇叭口期追施第3 次攻稈肥,施尿素293.48~309.78 kg·hm-2、過磷酸鈣140.63~187.5 kg·hm-2、硫酸鉀120~150 kg·hm-2;抽穗、揚花和灌漿期追施第4 次攻穗肥,施尿素195.65~211.96 kg·hm-2、過磷酸鈣140.63~187.5 kg·hm-2、硫酸鉀90~105 kg·hm-2,以利于增穗,減少禿尖,提高優質果穗數量。

3.4 及時補水

冬春季節氣候時常干旱少雨,鮮食玉米每個生育階段對水分要求極高,應視土壤墑情和玉米長勢情況及時補水。特別在玉米抽穗、揚花和灌漿期遇旱時應及時補水,有條件的地塊可實施大水漫灌。

3.5 綠色防控

鮮食玉米病蟲害防治上貫徹“綠色植?!辈呗?,優選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移植大田后鮮食玉米病害以玉米葉斑病、玉米銹病為主,玉米葉斑病于苗期、抽穗期用50%多菌靈1000 倍液防治,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防治;玉米銹病于苗期、抽穗期用25%粉銹靈2000 倍液,或用20%三唑酮1000 倍液防治。移植大田后蟲害以蚜蟲、玉米螟、草地貪夜蛾為主。成蟲發生期,蚜蟲利用黃板黏殺;玉米螟用生物農藥蘇云桿菌防治1~2 次,或利用黑光燈誘殺;草地貪夜蛾用性誘劑控制。幼蟲發生期,根據玉米螟、草地貪夜蛾初齡幼蟲危害葉片時蟲體暴露,4 齡后幼蟲鉆食危害莖稈與果穗時有類屑排出的現象,可及時尋跡人工捕捉。玉米螟大面積發生時,采用生物防治,大喇叭口初期及抽雄前2~3 d 分2 次釋放天敵,放赤眼蜂22.5 萬~30.0 萬頭·hm-2。也可用80 億·g-1白僵菌粉劑稀釋40~80 倍防治,噴粉機噴粉用量1500 mL·hm-2。草地貪夜蛾低齡幼蟲期用5%甲維鹽2000 倍液,或20%氯蟲苯甲酰胺1000 倍液等防治。

4 采收利用

4.1 適時采收

掌握玉米生育進程和不同使用類型(加工型和鮮食型)適時采收,確保果穗的商品性。鮮食玉米籽粒開始變硬,手指可掐動,果穗中下部籽粒仍有漿時為最佳采收期。一般情況下,冬春鮮食玉米授粉后22~25 d即可采收,收獲過晚或過早,都會影響玉米的品質和品相。

4.2 采后處理

一般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清晨或上午溫度較低時采收,連同玉米、果穗、青色包皮一起采摘,采收后及時銷售或加工;如果需要長距離運輸鮮食銷售,運輸前須采取降溫預冷等保鮮措施,并保持冷鏈貯運和保藏。

4.3 秸稈利用

冬春鮮食玉米秸稈有較好的營養價值,果穗采摘后可保留秸稈進行青貯作為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優質飼料,科學利用好冬春鮮食玉米秸稈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牲畜飼養戶冬春飼草緊缺的難題,而且可以增加種植戶收入4500~7500 元·hm-2。

猜你喜歡
新平縣糯玉米鮮食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新平縣總工會:醫療互助暖人心
超甜糯鮮食玉米育種有了新路
淺論糯玉米苗期田間管理
新平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思考
新平縣山地雞養殖發展的思考
新平縣生豬屠宰檢疫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黑糯玉米果凍的加工工藝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