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西縣云當歸有機高效栽培技術

2024-05-10 04:09蜂述先胡明舉杜彩艷袁理春
云南農業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病蟲草害行距云南省

蜂述先,楊 鵬,石 瑤,胡明舉,杜彩艷,袁理春*

(1.維西縣農業農村局,云南 維西 674600;2.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3.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環境與資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增強免疫之功效。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其次為云南、四川、陜西、湖北等省,均有栽培。

在云南省,當歸的栽培種植有傳統直播、育苗移栽2 年采收、育苗移栽當年采收。比較產量和質量而言,直播或育苗移栽2 年采收較為現實。但栽培過程中存在著技術方法多樣、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病蟲草害防控措施非生態化和生產效率低等問題。當歸有機高效栽培技術一直是獲得高產、高品質當歸的有效手段。筆者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出云南省當歸有機高效栽培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1 栽培環境的選擇

當歸屬低溫長日照型植物,喜冷涼氣候,要求土壤疏松肥厚。在云南省種植當歸一定要選擇在海拔2400 m 以上的冷涼地區,疏松肥沃、窩風向陽、靠近水源或林緣的夜潮砂壤生荒地,熟地要忌連作或前茬為同科屬作物,防止病蟲害交叉傳播。在云南省,符合當歸生物學特性的適宜栽培區域主要集中在滇西及滇西北的麗江、大理、迪慶、怒江和滇中轎子雪山附近的祿勸、東川、尋甸、會澤等地的高海拔冷涼區域。

2 栽培管理措施

2.1 適時播種或移栽

播種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著當歸苗當年的生長情況,當歸苗第1 年生長量過大,容易在第2 年出現抽薹開花現象。所以第1 年播種多在8 月開始,或在6—7 月可以與大豆、綠豆、蘿卜、蕪菁等套種,以抑制當歸快速生長。采用點播方式,按照株行距25 cm ×25 cm 進行打塘點播,每穴播種種子3~4 粒,覆土2~3 cm,播種12.75 萬穴·hm-2左右。

集中育苗移栽,可以降低直播第1 年的管護成本,但移栽后的當歸須根發達,容易出現“螃蟹歸”,“歸頭”小,“歸身”不明顯,雖不影響產量,但會影響商品質量。選擇空地,在7 月底至8 月初集中播種育苗,播種量45 kg·hm-2左右,覆土2~3 cm,加強田間管理。

移栽一般在11 月至翌年3 月初當歸休眠期進行。選擇根粗0.20~0.50 cm、單株鮮重0.30~1.20 g 的種苗比較合適,較大的種苗容易出現早抽薹,較小較弱的種苗不利于恢復生長。按照株行距25 cm × 25 cm移栽,移栽12.75 萬株·hm-2左右。

2.2 肥水管理

當歸生長喜歡大肥大水,足夠的肥水不僅有利于當歸的高效生長,也有利于抑制早抽薹。因此,當歸種植地選擇靠近水源,不易干旱的夜潮土壤,出現干旱情況時,要及時人工補充緩解,特別在播種出苗前,要保證苗床土壤濕度在80%~85%;移栽時要能夠澆上定根水。盡量使用農家有機肥做底肥,在種植整地時施入腐熟農家肥45.0~52.5 t·hm-2;在6—7 月當歸營養生長旺盛階段,給予追肥2~3 次,每次每株追施尿素20~25 g;在8—9 月當歸進入成藥生長期,要給以偏磷鉀元素的根部追肥2~3 次,每次每株追施按硫酸鉀和鈣鎂磷比為1:1 進行混合,用量20~25 g,或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微量元素肥。

2.3 防止早抽薹

在跨年種植過程中,由于當歸的種子來源和春化問題,較容易出現早抽薹情況。抽薹的當歸無法形成合格的產品,影響其種植的高效性。因此,防治早抽薹是當歸高效生產的關鍵環節。

2.3.1 選擇優良種源

要嚴格堅持良種篩選方法,從栽培群體中不斷優選優良單株,堅持從第3 年才開花結籽的單株中采收種子,經過多代自然選育,這個群體的當歸一般具備了一定的抗早抽薹遺傳特性,可以作為本地區的優良種源進行留種采籽。7—8 月當歸種子生長由粉紅開始變白時即可采收,過度成熟的種子容易出現早抽薹現象,采下的種子裝在通氣的布袋中,掛藏在陰涼通風的干燥處,有條件的放在冰箱中低溫貯藏。

2.3.2 合理密植

過密的栽培方式會讓當歸出現群內競爭,提前進入生殖生長,抽薹開花。合理密植不僅可以獲得單位面積高產,也可以使當歸產品質量均勻。在規范的栽培措施中,直播第2 年4—5 月出苗時要及時間苗,當苗高5 cm 左右時第1 次間苗:將過大和過小的苗間出,留中等苗,每塘留苗2~3 株;當苗高10 cm 左右時第2 次間苗:留中等苗,每塘留苗1 株,留12.75 萬株·hm-2左右;移栽株行距25 cm × 25 cm,選擇根粗0.20~0.50 cm,單株鮮重0.30~1.20 g 的中等苗,移栽12.75 萬株·hm-2左右。

2.3.3 逆境管理

干旱、肥水、病蟲草害等逆境條件下,也容易促使當歸進入生殖生長,抽薹開花。因此,要特別注意逆境的管理控制:要給予充足的肥料營養,施足底肥,及時追肥;干旱時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合理濕度;及時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和危害,病蟲害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雜草要除早除小。

3 病蟲草害綠色防控

不當的農藥防治病蟲草害,不僅容易造成產品的農殘超標,達不到有機標準。除草劑的使用對土壤也是一種危害,不宜提倡。人工除草成本較高,不是高效措施。所以要堅持預防為主,生物防治的原則,配合現代技術措施,達到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

3.1 整地

耕地前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將土地表面的雜草、枯枝、樹葉等生物質用火燒毀;翻耕出來的雜質也要曬干后集中燒毀,再將草木灰均勻地撒在田塊中,以減少越冬的病菌和害蟲。在無雜質的熟地,要配合施用草木灰2250~3000 kg·hm-2,以驅殺地下害蟲,增加土壤磷鉀肥元素;在整地作墑時,均勻撒施生石灰750~1500 kg·hm-2翻拌均勻,達到驅蟲殺菌和改善土壤酸堿度的作用。

3.2 生物防治

在當歸生長過程中,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預防措施,根據當歸各種病害發生規律和氣候特點,每隔15~20 d 噴施波爾多液1 次進行預防;地上害蟲要用草木灰驅殺,或除蟲菊等生物藥劑防治,也可以用粘蟲板、誘殺燈等設施進行有效防控。

3.3 設施除草

采用黑色或銀灰色地膜,局部或全覆蓋方式,可以起到有效抑制雜草的作用:在直播或移栽時,先按寬100 cm 做好墑,將預先按照株行距25 cm × 25 cm、孔徑5~7 cm 打好孔洞的地膜覆蓋在墑面上,將種子直播或種苗移栽到空洞內,覆土2~3 cm。但地膜覆蓋后過大的雜草還是能夠穿透地膜生長,也能把地膜拱頂變形錯位,地膜覆蓋不利于雨水的滲入和營養的分解吸收。近幾年出現的一種由聚丙烯(Polypropylene,簡稱PP) 或聚乙烯材料編織而成的布狀覆蓋材料可以采用,商品名稱叫地布或防草布,它不僅能有效防止雜草萌生,還能克服地膜覆蓋不透氣的缺點,讓雨水直接滲透到土壤中,也能像地膜一樣具有保溫保濕作用,使用方法同地膜。

猜你喜歡
病蟲草害行距云南省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試驗研究報告
不同播量、行距對“藏青320”產量的影響研究
淺談作物病蟲草害的農業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藥劑推薦名單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歡迎郵購《茭白病蟲草害識別與生態控制》
北方有機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