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背景下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學科專業群共建共享機制創新與實踐

2024-05-10 14:52曾憲文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科卓越學院

曾憲文

(四川文理學院 文學與傳播學院,四川 達州 635000)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被高度應用,信息資源被高度共享,而數字化則加速了這一進程,也向高等教育發出了挑戰?!案叩冉逃桥d國強國的‘戰略重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本上要求高等教育率先實現創新發展。文科占學科門類的三分之二,占專業種類和在校學生數的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興關乎高等教育的振興?!保?]而文科教育的振興必然要與當今時代的發展同頻共振,為此,新文科建設宣言指出,“新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奔騰而至,社會問題日益綜合化復雜化,應對新變化、解決復雜問題亟須跨學科專業的知識整合,推動融合發展是新文科建設的必然選擇?!保?]如何進行跨學科專業知識的整合,則需要我們立足實際,創新舉措,構建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文科人才培養體系。

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等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二大學科門類,以及中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戲劇與影視類3個專業大類,學科專業門類較多,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近年來,學院立足學科專業特點,創新管理機制,加強學科專業群內涵建設,體現新文科建設學科交叉、文理互融的理念,切實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基本建立了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專業共建共享機制,優化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了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

一、更新觀念,積極加強學科專業群共建共享機制建設

2019 年7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指出,“形勢在變、任務在變、工作要求也在變,必須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保?]并在多個場合強調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相應的任務、要求和方法也要審時度勢做出改變。時代的變化也對教育提出新的變革要求,為此,教育部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標志著新文科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吳巖指出:“2018 年8 月,中央文件提出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教育服務能力和貢獻水平,發展新工科、新農科、新醫科、新文科?!隆皇切屡f的新,是創新的新,是整個發展思路、標準、路徑、技術方法和評價等系列新變化?!保?]可見,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變革創新,才能適應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為此,學院不斷更新觀念,按照新文科學科交叉建設理念以及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要求,加強學科專業融合,強化校地合作,將立德樹人、卓越人才培養理念、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融媒體行業標準融入學科專業群建設,實現共享共建,創新專業群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創新管理組織架構及運行機制。

一是加強制度宣傳,開展學科專業群建設研討會,更新教師觀念。學院召開教職工大會,學習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宣言》、學?!秾W科專業群建設指導意見》等文件;各教研室開展教研活動,研究學科專業群建設具體舉措,實施方案。通過教學改革課題研究深化學科專業群建設已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行動,如“新文科背景下中文與影視傳播類專業融合性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傳媒藝術專業舞臺表演類課程群教學改革研究”“整體轉型視野下廣播電視類專業集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文化傳播類專業基礎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實踐與研究”“四川文理學院影視傳媒專業實踐教學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研究”等教改課題,從不同角度探究學科專業群融合共建的方式方法。

二是強化平臺建設,依托平臺落實學科專業群共建共享。學院擁有文化與傳播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利用這個平臺,服務學院6個專業,開放綜合性實踐教學項目,把各教研室辦公場地融入示范中心,實現教學研討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利用學院的校園網絡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組建基于各專業特點的學生實踐訓練團隊,加強創、編、演、播、營一體化建設;積極建設虛擬教研室,以課程、教學問題、項目等為抓手,打破專業壁壘,開展虛擬教研室教研活動,如開展“新聞傳播大講堂”課程教研活動,各專業教師積極參與研討,很好地提高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開展雙周學術講座,活躍學術氛圍,促進各專業教師交流。

三是實施項目驅動,推動學科專業群建設落地落實。實施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項目,通過項目推動學科專業群融合建設。比如,開設文學創意寫作系列培訓講座,邀請當代知名作家進行不同文學體裁創作講座與培訓;再如,聯合達州市創辦申報并承擔了四川省藝術基金項目——四川青年話劇編劇人才培訓班,培養話劇創作人才,提高了學院的影響力。

通過上述措施,學院促進了學科專業群共建共享機制建設,有利于各學科專業融合發展,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以“四卓越”人才培養為抓手,打破專業限制,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大會召開,“六卓越”具體指卓越工程人才、卓越法治人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卓越醫生、卓越農林人才、卓越教師,“一拔尖”是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缎挛目平ㄔO宣言》也指出,要建設文科特色質量文化。學院根據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學科專業群特點,深刻領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 和新文科建設基本精神,加強學科專業融合,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提出“四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四卓越即是:卓越語文教師、卓越新聞傳媒人才、卓越文藝創作人才、卓越文化創意創業人才。

卓越語文教師培養以四川省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實施五雙模式 培養卓越語文教師”和省級一流專業漢語言文學為依托,組建“卓越語文教師培養班”,每年從大二年級遴選30 名左右的優秀學生,為他們開設相關課程,加強教學能力培訓和教學實習見習,培養優秀的中學語文教師。自2017 年實施以來,培養效果較好,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卓越新聞傳媒人才培養立足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以及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培養卓越新聞傳媒人才。以校內外平臺為抓手,組建卓越新聞傳媒人才培養班。校外平臺包括四川省影視傳播類專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地方廣播電視臺、報社、融媒體中心、文化傳媒公司等,校內平臺包括省級文化與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園網絡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星光巴渠公眾號等。培養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強,在相關用人單位表現突出。

卓越文藝創作人才培養立足學院星光文學社、月華詩社、紅燭劇社、晨曦國學研究會等文藝社團,開辦寫作培訓班,舉辦文藝講座等,培養文藝創作人才。文藝創作已成為我院學生的自覺追求和優秀傳統,40 多年來培養了田雁寧、譚力、張建華、李明泉、王甜、賈飛等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成為“巴山作家群”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學院還承擔了四川青年話劇編劇人才培養班,加強對學生編劇能力的培養。學院教師、學生不僅從事小說、詩歌、散文的創作,還自編、自演小品小戲、話劇等,并多次獲獎。學院與地方文聯合作,在其主辦的刊物《巴山文藝》開辟專欄刊登我院學生的優秀作品。與達州市作協、巴山文學院、巴山作家群研究院合作,開設文學創意寫作課程和系列講座,邀請當代知名作家為學生授課,提高學生創作水平。

卓越文化創意創業人才培養立足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科研項目等為抓手,實施四年遞進式創新創業培養計劃。一大批學生在文化創意、微視頻創作、直播帶貨等方面脫穎而出,創作的微電影獲國家級、省級獎。在學院的支持下,有的學生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在校期間就創辦了文化傳媒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四卓越”人才培養,既有其自身特色,又打通專業壁壘,每個培養項目都面對所有專業的學生。學院整合課程、師資,創新實踐育人模式,以項目為驅動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實踐,使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以提高。

三、構建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專業群共建共享選修課程群

課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主要載體,“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是學校一切活動的中介?!保?]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新文科建設則提出要夯實課程體系,創新教學內容,構建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文科人才培養體系。因此,為了加強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專業群建設落地落實,學院從專業融合、突出應用的角度,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立了可供各專業學生通選的復合選修課程群組模塊,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分析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等6個專業對接的職業領域和就業崗位,從專業融合、突出應用的角度,優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在設置復合培養課程組時,既設置了專業拓展課程組,又設置了專業通識課程組,其中專業通識課程組能夠供各專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通選,有利于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比如,影視創作課程組開設了短視頻創意與制作、影視照明技術、影視錄音技術、微電影創作等課程,新媒體傳播課組開設了互聯網思維、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項目管理、新媒體直播技術、新媒體社群與互動管理等課程,文化拓展課組開設了明清小說研究、《詩經》解讀、現代詩歌創作與欣賞、中國古代文論、敘述學概論等課程,這些課程組涉及影視創作、新媒體技術、文化素養等方面,契合學科專業特點與時代社會發展狀況,各專業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

四、建立以課程、項目為依托的跨專業教師團隊

教師是實施教學活動的主體,任何教學改革的開展都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參與和貢獻,并以教師隊伍的日常教學工作來體現。新文科建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舉措,也需要教師來落實??鐚W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首先要求教師具備相應的意識和能力。為此,學院積極建立跨專業教師團隊??鐚I教師團隊建設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教師是否有意愿參與,二是組建后有無建設能力和效果。學院根據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學科專業特點和承擔的全校公共課程相關情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建立以課程為中心的跨專業教學團隊。按照教師的學科專業背景及任教課程情況,建立基于課程的教師團隊,發揮團隊力量,制定課程教學大綱,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其一是立足學院承擔的大學語文、社交禮儀、普通話等公共課程,組建公共課教師隊伍,通過一流課程建設,凝聚教師團隊力量;其二是組建專業課程教師團隊,通過一流課程建設,集合相關專業課教師,共同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和學術研究;其三是基于特色課程建設組建教師團隊,如以新聞傳播大講堂、文學采風、社會實踐等課程組建教學團隊,既考慮教師的專業特點,也兼顧了教師的興趣和特長,團隊充滿活力。

二是立足問題導向,加強項目驅動,以項目為抓手組建跨專業教師團隊。如加強基于解決問題的虛擬教研室建設,開展虛擬教研室活動,通過教師共同關心的教育教學問題凝聚教師隊伍。比如,召開“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路徑”教學研討會,來自廣播電視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等專業的教師開展了熱烈的研討,有力地推動了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效果。開展面向全院師生的雙周學術講座,要求講座內容體現前沿性、跨學科性和啟發性,激發教師創新意識和活力。

三是在產教融合目標的引領下,建立一支來自相關行業企業一線的優質兼職教師隊伍,實現專兼職教師隊伍的融合。學院在基礎教育學校和地方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等聘請行業骨干擔任兼職教師,承擔學生的見習實習指導及實踐性課程,開展學術講座,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等。同時,加強院內專職教師與院外兼職教師的交流,合作開展教研活動,支持鼓勵教師與行業一線專家合作開展科學研究。

五、凝聚共識,以區域文化研究與宣傳為抓手,加強學科專業融合項目的研究與實踐

服務地方文化建設是高校的責任和使命,也是體現地方院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抓手。學院立足時代發展趨勢,積極加強地方文化研究?!半S著知識大爆炸和社會問題復雜化,人文社會學科的知識分類日益豐富多元?!瓕W科的分化與融合同步進行,任何學科都要囊括更多種類的核心知識,而不再是由單一的核心知識構成,人文社會學科面臨著分化與重組?!保?]為此,我院根據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學科專業的特點,以學科專業融合理念為指導,積極推動“學科專業+地方文化”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對接區域文化特色,將巴文化、巴山作家群研究、地方文化融媒體宣傳研究作為學院科研特色,積極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發揮團隊力量,建立跨學科研究團隊與實踐應用團隊,實現文學文化研究與新聞宣傳、藝術創作的交融,形成學科交叉研究與應用的特色。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與地方文化相關的科研項目20余項,如“達州市巴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建設路徑研究”“川東革命老區移動政務新媒體的話語建構研究”“達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像化研究”等。這些研究選題主要聚焦于紅色文化、文學藝術創作、巴文化、地方非遺文化、新媒體宣傳等,研究課題實踐性強,具有跨界性、融合性,同時,研究團隊大都是跨學科專業的,有助于擴大研究的范圍,促進研究的深度,取得實際的效果。

六、統籌建立跨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立實驗實訓共享機制,創新實踐教學形式

實踐教學既是檢驗理論學習是否有效果的試金石,也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新文科要求打通文科內部之間、文科與理工農醫之間的融會貫通,也需要通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來實現。有學者指出,要“充分考慮新文科的變化和可能對人才能力的一些技術性或職業規范要求,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多元化知識體系和跨學科技術運用能力,在保持本學科關鍵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核心要求的基礎上,完善學生的綜合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的職業化素養?!保?]為此,學院高度重視各專業實習實訓平臺建設,立足校內校外兩個平臺,根據專業特點,加強各專業學生聯動,統籌開展實習實訓,取得較好的效果。

校內實踐教學平臺主要依托文化與傳播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融媒體中心、校園網絡電視臺等。創新管理制度,以項目為依托,組建跨專業學生實訓團隊。一方面從影視與文化創新與流程出發,跨專業組建涵蓋文化創意、內容生產、策劃包裝、營銷發布、市場評析的指導教師團隊和學生隊伍;另一方面組建有聲讀物、戲劇影視等跨專業實踐平臺,使學院6個專業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比如,利用學院微信公眾號、“星光巴渠”公眾號、校園網絡電視臺等新媒體平臺,使不同專業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分別從事文稿創作、攝影攝像、采訪主持、后期制作、平臺發布推廣等工作,互相學習,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并使實踐教學平臺延伸至實踐作品生產平臺。

校外實踐教學平臺主要包括基礎教育學校、市縣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文化傳媒公司等。學院根據各專業認知實習、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的相關任務,組建跨專業學生實習團隊,在相關媒體、宣傳單位、教育機構開展實習實訓。將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一方面組建跨專業學生實習團隊到相關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實習見習,另一方面把實踐教育基地的相關行業專家請進來,開設專題講座、指導學生專業實訓等。同時,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合作開展實踐項目,不斷創新實踐教學形式。

學院與實踐教育基地共同努力,構建并實施“12345”實踐教學體系,即是:“一體化”(即文學與影視傳播類專業的聯動協同、相互促進的培養模式)、“兩結合”(課堂實驗教學和開放式學生自主實驗相結合、校內指導教師與行業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實驗實訓項目相結合)、“三導向”(目標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的評價機制)、“四層次”(基礎型、專業型、綜合型、創新創業型的遞進式實驗實訓層級)、“五模塊”(基礎素養模塊、新媒體模塊、主持采訪模塊、編導制作模塊、傳播運營模塊的實訓內容)。由此開展從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到綜合技能、創新創業技能不斷提高的實踐教學,實施效果良好。

七、統籌各專業資源,加強產教融合,提高社會服務能力

構建學科專業群的目的不僅僅是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要立足學科專業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正如有學者指出:“構建學科專業群應對產業集群、崗位集群的發展尤為必要,選擇學科基礎相同,有共同的行業基礎或行業背景,有共同的課程平臺,有共同的實驗、實訓設施基礎,有共同的師資隊伍的專業,充分利用和整合資源,進一步形成課程群、實驗、實訓群和教師團隊群,以學科專業群方式,‘抱團’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集群’參與地方經濟發展建設?!保?]為此,學院立足專業優勢,加強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與基礎教育學校聯合成立特色課程工作室,以課程建設為平臺,一方面使師生融入基礎教育,了解基礎教育發展現狀;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基礎教育學校的課程建設;二是與地方文化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臺,或共同申報教學科研項目,突出研究成果的應用性;三是與地方基礎教育學校、廣電傳媒機構等合作,在學生見習實習、師資互聘、學術交流、相關節目與項目等方面加強合作;四是學院教師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地方相關單位做學術講座、擔任活動嘉賓、競賽評委、節目主持等,很好地服務了地方文化發展,也擴大了學院的影響力。

猜你喜歡
文科卓越學院
初等教育學院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求學·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大作為 走向卓越
創新,只為追求更加卓越
孫文科
學院掠影
卓越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