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員與整合:中共在上海的工人運動模式(1921—1927)

2024-05-10 19:17
工會理論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工人工會上海

李 健

(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上海 200082)

一、引言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在建立初期主要精力放在發起工人運動上。有日本學者曾指出:“中國的工人運動在共產黨的理論和戰術指導下,在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過程中展開。軍閥專制和帝國主義的剝削激發了它最革命的組織和意志?!雹倌┕飧吡x:『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8頁。近代上海特殊的社會經濟結構,決定了中共在上海動員、整合工人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面臨復雜的形勢。中共領導的上海工人運動這一議題現有研究已多有揭示,主要從工人運動史的重要人物②邵雍回顧了俞秀松在上海進行工人運動的史實,認為他投入工人運動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共產黨對上海工人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俞秀松與上海工人運動》,載《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黃琴提出,羅亦農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工人運動實際結合起來,探討中國工人運動的一系列理論問題(《羅亦農工人運動思想論析》,載《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楊沫江主要介紹張人亞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先后領導上海金銀業工人大罷工、上海浦東工人運動等活動(《張人亞對上海工人運動的貢獻》,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18年第7期)。邵雍重點論述國民黨元老鈕永建與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之間的關系(《鈕永建與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載《民國研究》,2016年第1期)。、上海工會組織③石云重點論述上??偣闪⒑箢I導工人罷工、連續三次發動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情況(《“光芒萬丈的明星”——記上??偣捌鋵χ袊锩呢暙I》,載《工會理論研究》,2015年第2期)。、中國共產黨如何領導上海工人運動①賀江楓指出,1945至1949年間中共在領導上海工人運動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不斷調整革命策略,并從工人、資本家和國民黨政府三個維度呈現中共領導上海工人運動的革命策略之復雜面相(《中共領導上海工人運動的革命策略(1945-1949)》,載《中共黨史研究》,2019年第8期)。沈陽從聯共(布)檔案入手,認為共產國際對共產黨領導的上海工人運動產生一定干擾,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從聯共(布)檔案看中共與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20年第3期)。張仰亮認為中共在動員和領導工人罷工的過程中形成了外圍組織發動、黨團領導、多方勢力聯合等較為完整的運作機制(《中共早期動員上海工人的機制》,載《經濟社會史評論》,2021年第2期)。等視角深入分析研究。本文主要考察學界此前較少關注的另一側面,即中共早期在上海的工人運動模式,利用中文、日文、法文等相關史料,審視當時復雜的歷史生態。文章討論的范圍上起1921年中共成立,下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總結介紹中共中央長期在上海開展活動,直接領導上海民眾發動五卅運動、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等斗爭。

上海在經濟和政治外交方面國際色彩濃厚。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上海作為“五口通商”地區之一,成為中國最早一批開放的城市。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外資企業在上海紛紛設廠?!?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資產階級在數量和自治方面得到加強。民族資產階級渴望從外國的競爭和依賴中解放出來?!雹贗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Le Mouvement social: bulletin trimestriel de l’I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Paris: éditions ouvrières,1974/10,p.38.“中國工業在戰爭中迅速發展,顯示出活力,外國資本主義大工廠出現;與此同時,戰后新思想開始在中國勞動界傳播,上海、香港等地發生了工人運動。1919年發生在上海紡織業的工人運動就有20余次,但均以工人失敗而告終。失敗的重要原因是各產業和職業內部的勞動者沒有永久性的組織,團結力量很弱,出現罷工后很快就被資本家勸說妥協?!雹勰┕飧吡x:『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4頁。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成為中西方文明共存、競爭、融合的多元化世界性大都會。上海兩個租界并存,三個政權同在,處于中外多方勢力控制的地帶,以及不受北洋政府直接控制的相對獨立的環境,使得中國革命者可以利用“縫隙”,開展罷工、反抗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的革命活動。④蘇智良:《上海中共建黨的紅色歷史空間》,載《社會科學文摘》,2021年第5期,第73頁。其間,蘇俄勢力也趁機滲入,“1921年蘇俄特工的行動在上海的幾次罷工中有所體現,1922年仍然非?;钴S,特別是在海員的罷工中”。⑤Conseil d’Administration Municipale de la Concession Fran?aise A Changhai,Imprimerie Municipal,1922,pp.311-312.1924年以前的上海,“在布爾什維克幫助下的主要罷工,矛頭特別指向的國家多是英國”。⑥Ug Yee Sau,Le port de Changa? (Thèse pour le doctorat),Toulouse: Imprimerie F.Boisseau,1935,p.70.

獨特的政治經濟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上海工人運動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工人運動發生時間較早?!吧虾J侵袊墓I中心,不僅擁有眾多的勞動者,也是民氣旺盛的地方,一直以來許多社會運動都發生在上海,工人運動也很早就開始了?!雹吣┕飧吡x:『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16頁。第二,工人運動主要發生在外資企業。上海外資企業集中,尤其是日企、英企和法企等,外國勢力對工人的鎮壓成為工人運動發生的重要誘因。第三,工人階級力量集中。上海是新式工業最發達的區域之一,①《對于職工運動之議決案》(1925年1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36頁。決定了“新式機器下的工人比別處特別多”。②《上海地方報告》(1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頁。第四,工人備受壓迫,反抗意識強?!吧虾:喼笔菄H共管地,所以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也最利害?!雹邸渡虾5胤綀蟾妗罚?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頁。上海工人開風氣之先,思想開放,更容易在黨組織領導下發動罷工。第五,行業較健全完善,特別是棉紡織、繅絲業和煙草行業,有利于中共組建產業工會。第六,罷工對象實力較強。上海工人面對的是積累數十年壓迫工人經驗的外國資本家,而且工人成分中女工、童工占多數,如紗廠百分之九十是女工,絲廠則常常是百分之九十九,有一半還是童工。女工、童工的覺悟力與戰斗力不及成年工人。④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頁。第七,地方幫口勢力錯綜復雜。上海水陸交通發達,工人來自全國各地,在各個工廠工場中都有地方性幫口,如廣東幫、山東幫等,⑤《棲梧老人回憶勞動組合書記部》,載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上海市總工會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上海: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頁。阻礙了上海工人的團結。第八,流氓幫會勢力突出。上海與其他城市相比,在各工廠、工場、碼頭、公共場所以及其他任何角落,都有青幫、紅幫的組織活動,“在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法租界,已孳生出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為首的流氓集團”。⑥蘇智良:《上海流氓勢力與“四一二”政變》,載《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212頁。這些流氓與租界所設捕房的巡捕、偵探勾結起來,成為工人運動的障礙。⑦《上海地方報告》(1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頁。

二、建構與強化階級意識

中共早期的工作方法,先是從宣傳方面開始。⑧《董鋤平回憶勞動組合書記部》,載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上海市總工會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上海: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頁。中共上海工人運動領導人為更好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中共革命主張,利用上海租界管理相對松懈的有利條件創辦革命刊物,特別是在法租界。相對于公共租界而言,法租界警力有限,批捕程序繁瑣,為革命黨人逃脫和營救提供了相對安全的環境。⑨蘇智良:《上海中共建黨的紅色歷史空間》,載《社會科學文摘》,2021年第5期,第73頁。同時,法租界公董局主觀上認為上海工人運動很少發生在法租界,故構不成太大威脅,對此沒有特別重視。據1923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年報》記載:“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宣傳在工人、學生和某些政黨中仍然非?;钴S,但在法租界只發生了極少數事件?!雹釩onseil d’Administration Municipale de la Concession Fran?aise A Changhai,Imprimerie Municipal,1923,p.323.租界的管理對于求生存的新生政治力量,可謂千載良機。

上海是清末民初的新聞中心。清政府的官方公報,以及19世紀的外國人,特別是傳教士引進的現代報紙和雜志,成為上海新聞業發達的重要原因。①I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Le Mouvement social: bulletin trimestriel de l’I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Paris: éditions ouvrières,1974/10,p.40.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運動等信息通過這些媒介傳播,為中共早期創辦工人刊物提供了理論和現實參考。1920年6月共產黨發起組在上海誕生。為啟發工人組織起來進行斗爭,黨的早期組織在法租界老漁陽里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的陳獨秀寓所中創辦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工人刊物——《勞動界》周刊。這是中共創辦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讀物,陳獨秀、李漢俊為主編,共產黨許多早期人物紛紛撰文在刊物上發表,闡述勞工神圣,宣傳馬列主張。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8月,中共領導工人運動的總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公共租界北成都路19號C成立,“中國的工人運動,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南方到北方、從都市到農村都擴大了”。②末光高義:『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9頁。隨后,中共創辦第一個工人報刊——《勞動周刊》,包惠僧、李震瀛、李啟漢等任編輯,在北京、武漢、廣州等重要城市設發行網絡,發行量最高達5000份?!秳趧又芸穲蟮廊珖と硕窢幒凸顒酉?,向讀者揭示中國工人在重重壓迫下的悲慘生活,為工人階級指明聯合起來爭取自身解放和人類解放的道路。正如其發刊詞所言:“我們的周刊不是營業的性質,是專門本著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宗旨,為勞動者說話,并鼓吹勞動組合主義……促進解放全人類的事業實現?!雹凵蛞孕械戎骶帲骸渡虾9と诉\動史》(上),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頁。工人們稱《勞動周刊》是一盞指路的明燈。中共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稱贊道:“辦得異常完善,大可以增進勞動者的智識,這真是教育訓練勞工們一個最好的機關報?!雹堋渡虾趧咏M合創辦勞動周刊》,載《共產黨》,1921年第6期,第62頁。馬克思主義的革命信念能夠在工人階級心中生根發芽,中共的持續宣傳、灌輸和情感上的調動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1921年底,中共中央決定建立上海的地方組織——中國共產黨上海地方委員會(簡稱中共上海地委),直屬于中共中央,僅設書記一人。第一任書記由陳望道擔任,1922年6月改為張太雷擔任。⑤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上海史》(1920—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頁。1922年1月28日(農歷正月初一),上海黨組織印制6萬多張特殊的賀年片,實際上是革命的傳單,許多市民收到正面印有“恭賀新年”四個大字、背面印有《太平歌》歌詞的賀年片?!短礁琛分袑懙溃骸疤煜乱?,勞工須團結。萬惡財主銅錢多,都是勞工汗和血。誰也曉得:為富不仁是盜賊。誰也曉得:推翻財主天下悅。誰也曉得:不做工的不該吃。有工大家做,有飯大家吃,這才是共產社會太平國?!惫と四玫劫R年片都非常感動,他們說:“上海灘上有人關心工人了?!雹拗泄采虾J形h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上海史》(1920—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頁。通過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逐漸贏得工人們心理上的接受和認同。

創辦工人補習學校作為開展工人運動的首要步驟,是中共指導工人運動的既有設計。1921年中共一大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開門見山地指出:“本黨的基本任務是成立產業工會?!雹佟吨袊伯a黨第一個決議》,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頁。而“工人學校是組織產業工會過程中的一個階段”,②《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2頁。為完成組織產業工會的任務,在產業部門內成立工人學校成為一項重要工作。

中國共產黨選擇在滬西工人聚集地開辦工人學校,進行教育、宣傳和闡釋。早在1920年秋,李啟漢曾在紡織廠集中的滬西小沙渡辦過一所工人半日學校,為吸引更多工人參加學習,后將工人半日學校暫改為工人游藝會,各廠工人都可以來此進行文娛活動。李啟漢與工人打成一片,一起玩球、喝茶,看似閑聊,實則開展階級啟蒙教學。1921年8月根據上級指示,半日學校擴大為“上海第一工人補習學?!??!爱敃r報名的有200多人(其中女生20余人),經常到校上課的約有30余人。上課分為兩班:夜班工人的上課時間是上午7時至9時;日班工人上課時間是下午7時至9時;教授內容有政治常識和工會組織等有關問題。李啟漢、李震瀛和包惠僧等輪流去上課,李震瀛擔任校長?!雹凵蛞孕械戎骶帲骸渡虾9と诉\動史》(上),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頁。1922年7月,學校被迫停辦。

在工人學校里,中共根據工人自身的客觀條件和主觀要求辦學。第一,在授課方式上,對于不識字或識字不多,不善聽純粹理論的工人,采用娛樂等工人能接受的方法。第二,工人補習學校星期日經常會有臨時的講演會,各學??筛鶕唧w情況選擇合適的時間靈活設辦。第三,在宣傳冊的內容編輯方面,重視編輯淺顯的小冊子,向工人灌輸簡明的理論知識,在重要工業區發行定期刊物。④《對于宣傳工作之議決案》(1925年1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57頁。

工人俱樂部是鼓動工人群眾的另一種形式?!熬銟凡坎坏且环N宣傳的地方,也是工人團體生活的革命中心?!雹荨缎麄鲉栴}議決案》(1925年10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28頁。1924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嵇直、徐瑋開辦的工人補習學校的基礎上滬西工友俱樂部成立。日本人關于該工人俱樂部有這樣的描述:“教師是附近的上海大學和大夏大學的學生四五人,學生不交費用,教師則口頭講述社會主義和勞動問題?!雹蕖度杖岁P于滬西工友俱樂部的記載》,載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編:《五卅運動史料》(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5—296頁。劉貫之指出:“共產黨的組織是從這個俱樂部而開始打進產業工人群眾中的(在這以前,共產黨的組織還是以學界為主要發展對象)?!雹摺秳⒇炛娟P于成立滬西工友俱樂部的回憶》,載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編:《五卅運動史料》(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3頁。中共利用俱樂部辦各種“壁報”圖畫等,這些成為黨有力的宣傳工具。①《宣傳問題議決案》(1925年10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28頁。

中共早期在上海的活動具有秘密性。以秘密的方式建黨,以地下黨和革命黨的身份存在,黨組織與黨員身份一般都是隱蔽的。這一特點決定了中共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利用工人學校、工人俱樂部等社團組織開展活動,政黨隱身其后,做秘密工作,以加強黨的政治影響。

三、整合與武裝工人組織

近代上海與帝國主義首先發生沖突,首先被壓迫?!吧虾J且磺械蹏髁x勢力集中地,中國的反帝主義運動即民族自由運動,亦應以上海為中心?!雹陉惇毿悖骸渡虾4笸罋⑴c中國民族自由運動》(1925年6月6日),載《陳獨秀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53頁。1924年5月31日,北京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與蘇聯代表加拉罕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蘇聯政府宣布放棄沙俄政府在中國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中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并在原沙俄駐上??傤I事館建立蘇聯駐上??傤I事館;7月24日該館正式移交蘇聯代表,從此上海成為宣傳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中心。③Ug Yee Sau,Le port de Changa? (Thèse pour le doctorat),Toulouse: Imprimerie F.Boisseau,1935,p.72.由于蘇聯的幫助和共產黨的努力,革命的統一戰線已經形成,推動上海工人運動的發展。自1925年上海二月罷工以后,上海工會應運而生,然而仍然是二十來個雛形組織,人數總共不到兩萬。④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6頁。5月30日,五卅慘案發生,“為共產黨人打開工運新局面、反擊右派勢力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機會”。⑤裴宜理著,劉平譯:《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102頁。事件起因是上海日商紗廠內的勞資矛盾尖銳以及公共租界的巡捕與游行示威者發生沖突,后來演變為中日、中英之間的斗爭。為指揮宏大的工人群眾組織,中共成立上??偣??!疤K聯駐華大使加拉罕雖然表面上與這次事件沒有關系,但實際上給予了指導?!雹蕖洪L江流域の労働運動』,東京:日刊支那事情社1927年版,第96頁?!凹永痹蛏虾P麄鞑坎块L瞿秋白和地方委員長莊文恭提交過密書,密書中的簽名與他在公開支持的條約中的簽名筆勢毫無差錯,由此表明該密書并非造假?!雹摺洪L江流域の労働運動』,東京:日刊支那事情社1927年版,第97頁。1926年4月,中共開始試圖擺脫蘇聯勢力對上海工會的干涉?!蹲至治鲌蟆吩d過李立三的一封信,信中寫道:“中國工人運動已經發展到不需要外部幫助就能夠生存的階段,拒絕接受蘇聯共產主義者主導的政策是有利無弊的?!雹唷癝’HAI LABOURITES AND COMMUNISM——Notorious Agitator’s Suggestion to Eliminate the Russian Element”,North-China Daily News,April 5,1926.

中共四大提出要把工人運動與民族革命運動結合起來、把政治斗爭與經濟斗爭結合起來。為貫徹此次會議的精神,1925年5月在中共的領導下,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召開,會上進一步明確“民族革命運動一切方面的進行,一定要不妨礙工人階級的發展,而且應該把工人階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人階級參加民族革命運動必須保持階級的本色,指示革命的出路,引導革命到底”。①《工人階級與政治斗爭的決議案》(1925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53頁。同時,會議在罷工思路方面也有新變化,規定“工人階級每個經濟的爭斗,同時一定要變成政治斗爭。這是因為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優勢地位,是依靠在政治上優越的勢力保障之上”。②《工人階級與政治斗爭的決議案》(1925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51頁。在聽取上海代表報告之后,會上特別討論了上海工人運動的情況,通過的《上海問題決議案》中提出:“由此次出席大會之上海各工會,聯絡其余各真正工會共同組織全上海工會之總聯合機關,以便真能為無產階級謀利益,而抵抗帝國主義、資本家以及工賊之聯合進攻?!雹壑腥A全國總工會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室編:《中國工會歷次代表大會文獻》(第1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頁。根據此次會議的精神,上??偣I備委員會建立。五卅慘案發生后,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實行罷工、罷課、罷市。為更好地領導上海工人的罷工斗爭,5月31日夜,籌備會召開工會聯席會議,宣布正式成立上??偣?,李立三為委員長,但“上??偣嬲目刂普呤侵泄差I袖陳獨秀和與日本共產黨有密切聯系的張太雷”。④『長江流域の労働運動』,東京:日刊支那事情社1927年版,第95頁。上??偣闪⒌哪繕耸恰案纳乒と说牡匚?,增進工人的知識,傳達工人的思想,為工人謀取幸福的生活”,而上??偣闪⒅醯某蓡T主要是“陳獨秀領導的青年共產黨黨員、國民黨黨員、學生會的學生和有政治野心的商人,為利用上??偣尤氲娜撕芏?,他們入會主要基于政治目的,而非為了總工會倡導的目標”。⑤『長江流域の労働運動』,東京:日刊支那事情社1927年版,第96頁。上??偣_成立后,立即投入領導五卅總罷工的斗爭中。五卅運動以后,中共領導下的工人運動“首要努力的是工會之發展及鞏固,并力爭工會公開之自由”。⑥《職工運動決議案》(1925年10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31頁。

“上??偣侨嗣駡F體之最有力最急進的部分?!雹摺吨袊伯a黨為總工會被封告工友》(1925年9月18日),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98頁。在五卅運動中,“集會滬上之罷工工人二十余萬,所組織成立以來,救濟工人失業生活,指導工人愛國運動”,⑧上海全國總工會上海辦事處:《全國總工會上海辦事處通電》,載《新黎里》,1925年第52期,第6頁。成為工人群眾信任和擁護的工人運動領導機構。到1926年5月,“上海區在這一年來之職工運動有很大之成績,而占全國職工運動之重要位置”。⑨《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關于全國職工運動討論會議決案——上海區職工運動決議案》(1926年5月),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12頁。中共中央曾對上??偣谖遑\動期間的工作表示肯定:“在五卅運動中,上??偣苋〉妹癖娺\動之領導地位,二十一萬余之產業工人,都能在上??偣M織以下,即黨員數量之增加,以及吾黨在各次斗爭中決定很適當之政策,使職工運動能保存勢力,穩固地位,尤為滬區所獨有?!雹佟吨泄仓醒肼毠の瘑T會關于全國職工運動討論會議決案——上海區職工運動決議案》(1926年5月),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頁。

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裝起義失敗后,中共上海區委總結道:“革命有很多方法,很復雜,平時組織黨及市民大會等都是方法。方法中最厲害兇險的武裝暴動,是表現奪取政權最高情緒的時候?!雹凇吨泄采虾^委召開活動分子會議記錄——上海暴動的經過、教訓及中央對暴動的意見》(1926年10月),載上海檔案館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頁?!?927年2月19日以后,上海進入前所未有的大罷工,各國陸戰隊登陸,義勇隊出勤,在街上實行嚴密的武力鎮壓。在上海的國民黨實際上恰巧都是共產黨員,由于共產黨和上??偣擅畹牟邉?,才躲過警戒網,數百名便衣隊開始活動?!雹勰蠝褐掴煹乐晔綍缟玳L室人事課編:『一九二七年度 上海を中心とする支那の労働運動』,1928年,第30—31頁。2月22日,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爆發,“各區域大隊工人群眾屢向軍警防線與步哨襲擊,亦曾奪過最少槍械,且回擊警察巡長致死,這已開始用徒手奪取武裝的偉壯行動。直至23日晚,閘北與南市猶有數處工人襲擊警署,互斗至數小時,相持不下,警察不敢追擊,群眾亦得安然而退,這可以表明武裝的革命斗爭在上海已開始了”。④施英(趙世炎):《上??偼肆T工的記錄》(1927年2月27日),載上海檔案館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202頁。

192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成立黨的特別委員會(簡稱特委),作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最高決策機關。特委成立后,在法租界西門路西成里173號(今自忠路361號)設立指揮機關,由陳獨秀、周恩來、羅亦農、尹寬等八人組成。當時法租界當局迫于中共力量的壯大,不得不與共產黨接洽,對上??偣硎竞酶?,派法捕房總巡費沃禮(Fiori)與汪壽華接洽共商租界治安,并承擔保護租界內共產黨人安全的責任。⑤蘇智良:《上海流氓勢力與“四一二”政變》,載《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217頁。在特委領導下,建立以周恩來為首的特別軍委及以尹寬為首的特別宣委,以加強軍事準備和宣傳發動工作。⑥沈建中:《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述略》,載《黨的文獻》,1997年第2期,第93頁。

中共的組織能力與訓練能力,是中國以往之政黨所無法企及的。⑦仁靜:《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載《中國青年(上海1923)》,1925年第5卷第106期,第156頁。在軍事準備方面,中共積極訓練和整頓武裝隊伍。在上海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周恩來和江浙區委負責人羅亦農、趙世炎及上??偣瘑T長汪壽華等總結前兩次起義失敗的教訓,進行周密的準備和部署。⑧中共上海海運管理局委員會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中國海員工會上海海運管理局委員會編:《上海海員工人運動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頁。上海工人糾察隊于1925年初在上海日商紗廠二月罷工中建立。鑒于前兩次武裝起義暴露出的工人糾察隊缺乏軍事訓練的缺點,在中共中央特別委員會領導下,上??偣D武裝隊伍,把工人糾察隊擴大到5000人,編成大隊、中隊和小隊,分別進行使用武器的訓練。⑨上海卷煙廠工人運動史編寫組編:《上海卷煙廠工人運動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頁。為加強對工人糾察隊的領導,1927年3月11日,上??偣Q定組織糾察隊委員會,以五人為委員,主任參加主席團。各部區都有委員會的組織,規定具體人數。糾察隊分為常備軍、后備軍,常備軍一團、一千五百人,后備軍三團,入伍時期三個月。①《特委會議記錄——市民會議名單,組織上總糾察隊委員會》(1927年3月11日),載上海檔案館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頁。

為提高糾察隊員的戰斗力,以周恩來為首的特別軍委于1927年2月專門制定《武裝暴動訓練大綱》,具體規定了政治口號、每位隊員應注意的點、各種武器的使用和效力、巷戰戰術的訓練等。軍事訓練內容以巷戰戰術和武器操作使用為主,重點教授戰斗中的聯絡沖鋒、繳械、前進、襲擊、堵截等基本的戰術動作。此外,講解了駁殼槍、白浪林、步槍、手榴彈等武器的特點和使用方法。②《中共上海區委:武裝暴動訓練大綱》(1927年2月),載上海檔案館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頁。同時,要求糾察隊員必須具備堅定勇敢、不怕犧牲、遵守紀律、服從指揮、動作敏捷、命令明確等素質。訓練班根據訓練大綱的要求,特別注意培養糾察隊員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機動靈活的戰術素養,要求每名隊員樹立必勝的信心,學會根據環境隨機應變。③陳守鳳、鄭林:《特別軍委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載《軍事歷史》,2020年第2期,第46頁?!肮と思m察隊的軍事訓練,全在秘密中進行,每個糾察隊員都要進行為時一周,每天一刻鐘的軍事訓練。滬東區的糾察隊由孫長勝負責軍事訓練。訓練場地在惠民路(培凱爾路)人壽里西面的過街樓上。當時,軍警在路上設了許多關卡,經常對行人進行搜身,但是不搜婦女,所以訓練時用的槍支都是由紗廠女工帶進去的。在工人糾察隊員經過軍事訓練后,基本上掌握使用武器的辦法和有關要領?!雹苌虾>頍煆S工人運動史編寫組編:《上海卷煙廠工人運動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頁。據統計,“經過25天的訓練,有1800名糾察隊員學會使用武器”。⑤沈建中:《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述略》,載《黨的文獻》,1997年第2期,第93頁。

在籌集武器方面,“在上海工人第三次起義的準備階段,為解決工人糾察隊槍支不足的問題,特別委員會最主要的渠道是從黑市購買。由于軍閥軍心渙散,有不少官兵把槍支、彈藥拿出來秘密銷售。起義前,上海工人糾察隊共計裝備近300支槍”。⑥陳守鳳、鄭林:《特別軍委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載《軍事歷史》,2020年第2期,第46頁。此外,從敵人手中奪取武裝也是一種方法。1927年2月,趙世炎寫道:“上海工人自己沒有武裝,有之,惟有從敵人手中奪取過來?!雹呤┯ⅲㄚw世炎):《上??偼肆T工的記錄》(1927年2月27日),載上海檔案館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頁?!安扇×恕脭橙说臉屛溲b自己’的方法,如內外棉五廠的3個工人組成了一個‘繳槍’小組,用各種方法,從外國巡捕和中國巡捕手中奪槍,在1個多月的時間內,共繳到了70多枝槍?!雹嗌虾<徔椆と诉\動史編寫組編:《上海紡織工人運動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頁?!皡⒓幼鲬鹦袆拥母鞴び岩宦膳宕骰照隆?,⑨南満洲鉄道株式會社社長室人事課編:『一九二七年度 上海を中心とする支那の労働運動』,1928年,第34頁。以方便敵我識別。

中共希望讓工人體會到政治力量帶來的公平和公正。1927年3月22日,中共領導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最終將勝利的希望成功轉化為現實,成為北伐戰爭時期工人運動發展的最高峰。在中共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人民政權——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構建了一個有廣泛公民參與的全新的政治秩序”。①Elizabeth J.Perry“,From Paris to the Paris of the East and Back: Workers as Citizens in Modern Shanghai”,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99,vol.41,p.353.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中共在與不同勢力爭奪革命領導權的過程中,實現了對于建立新型政權的初步探索,這不可避免地引起蔣介石集團的戒備。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國民革命陣營內部發生混亂。

四、在工人運動中加強黨的領導權

中共強調無產階級領導權,面對工人階級群體,將他們導入黨的軌道并形成向心力,影響著黨的革命未來。中共建立之初,在工人中創辦工會組織,并派出黨員指導工會工作?!吨袊伯a黨第一個決議》規定“擁有會員二百人以上才能成立工會”,黨應當警惕,不能使工會成為其他黨派的傀儡,所以“至少要派我黨的兩名黨員到該工會去工作”。②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頁。1921年8月,新近成立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工作中就重視利用其他工團的社會地位和影響。由于上海工廠都有青幫、紅幫組織的活動,年輕的共產黨人發現,要在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開展活動,有必要加入幫會,便向工廠里的幫會分子搖動“橄欖枝”,尋找在上海工人運動中的立足點。③裴宜理著,劉平譯:《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180頁。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決定由李啟漢等幾名同志設法加入青紅幫,利用幫會的關系,創造聯系工人的機會?!袄顔h加入青幫以后,由小沙渡紡織工廠輾轉發展到楊樹浦的各紡織廠至浦東的煙草工廠,都發生了聯系,工作這才逐漸發展起來。在上海的廣大工人群眾中扎下了根基?!雹馨萆骸栋萆貞涗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頁。李啟漢領導浦東英美煙廠罷工勝利以后,工人們成立了中共誕生后的第一個產業工會——上海煙草工人會,入會者有400多人,顯示出他組織工人的極大才能。

中共致力于組建工會,不拘泥于工會的規模、名稱和形式等,通過各種方式組織工人,竭力將工人群眾團結在黨組織周圍。1924年5月,中國共產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強調:“只要有可能,到處都應當努力去組織大工會。這種大工會的基本組織就是工會小組,這種小組應按照每個工廠內的各部分去組織。全廠各小組代表大會,便是高一級機關?!薄包h應當特別注意下級的小組,這些小組的性質,足以決定全工會的戰斗力?!雹荨豆\動問題議決案》(1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頁。會議同時提出:“不能組織工會的地方,應當先組織互助會俱樂部、合作社、普通教育學?;蚣夹g教育學校等?!秉h與工會組織上的聯結,“應當經過工會里的共產黨小組,這種黨的小組,直接受黨的某一機關指導”。①《工會運動問題議決案》(1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頁。

客觀而言,1924年以前中共對于上海工人運動領導權的掌握還不夠強。在1922年至1923年的上海工人罷工中,黨的組織并沒有完全鉆到工人里面去,未能在工人群眾中扎根。②邵雍:《滬西工人半日學?!袊伯a黨工人開展運動的起點》,載《上海黨史與黨建》,2020年第12期,第6頁;《上海地方報告》(1924年5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頁。1924年1月,“國共合作實現,中國工人運動在國共共同指導下迅速發展,中共在此間極力地將中國工人運動引導至自己所希望的反軍閥、反帝的革命軌道上來”。③末光高義:『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7頁。上海工人階級很快被動員起來,政治氛圍煥然一新。中共中央為加強對上海工人運動的領導,同年5月后,陸續從武漢等地調來富有工人運動經驗的李立三、項英等,會同原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工會委員會負責人鄧中夏、王荷波等一起領導上海工人運動。

“工人群眾通過經濟組織(工會)和政治組織(中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參加了民族解放運動?!雹堋癛eports Made 1916-1929: Chinese Arrested for Distributing Inflammatory Pamphlets to British Soldiers”,Policing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1894-1945,Washington DC: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縮微膠卷卷號:7760。中共如何進一步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顯得尤為重要。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會上強調“中國共產黨在職工運動中應當取得指導的地位”,并總結以前工作中的不足“往往偏于技術方面,純粹的工會書記的工作”;同時,向工人群眾解釋“中國政治狀況及時局變化的意義”,闡明“經濟斗爭中應當指出其與政治斗爭的關系”,說明“工人階級須有自己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宣傳中國共產黨的黨綱及策略,以具體的事實證明擁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只有共產黨”。⑤《對于職工運動之議決案》(1925年1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頁。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擴大執行委員會召開,明確工會工作的方向:第一,利用黨團和支部,從已有的基層工會入手?!拔覀兊狞h和工會,現在雖沒有發生直接關系的可能,卻不能不努力經過工會中的黨團及工廠中的支部,相機做黨的宣傳,使工會與黨日漸有事實的接近?!钡诙?,尤其關注對新成立工會的指導?!懊抗闪?,黨即須盡力活動,組織黨團及支部,加以嚴密的組織與訓練,使工會行動在黨的指導之下?!雹蕖堵毠み\動議決案》(1925年10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32頁。為貫徹黨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統籌部署,1925年10月30日上海小沙渡部委擬定《小沙渡部委工作進行計劃綱要》,確定黨在工會中的領導地位,規定“凡是工會重要問題,須先經過黨的討論及黨的解決,使黨確實站在指導地位,以免此種種弊病”。⑦《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上海區委各部委文件 1925年—1927年)》,北京、上海: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1987年版,第223頁。

中共注意在工人運動中加緊發展黨的組織。1926年1月,中共進一步細化黨與工會的關系,“共產黨的職工運動,應當發展黨的組織,成為工會的中心。黨不僅在職工會獲得一切的指導權,并須與黨外群眾密切相關,成為工人階級最積極先進,同時又是密切的一部分”。在工作方法和策略上,善于因勢利導,“利用各階級間的沖突而使工會完全在黨的指導之下”,以取得國民革命的領導地位,“引導工人階級由國民革命而至社會革命”。①《職工運動中黨的發展及其關系議決案》(1926年1月),載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頁。1926年5月中共制定上海區新形勢下指導工人運動的具體方法,明確“當盡量在工人區域中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并當建筑黨與工會之親密關系”。②《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關于全國職工運動討論會議決案——上海區職工運動決議案》(1926年5月),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頁。1927年3月,周恩來在《關于上海的武裝起義》一文中強調要加強黨對上海工人區的工作:“在上海的工人區,黨有很大的獨立性,黨在這里應當加緊工作,黨的狀況對這里的各個方面都會發生影響?!雹壑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頁。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開,會上強調“工會的斗爭應當完全在黨的指導下”,較之以往,更加明確“不能使工會失了他獨立的性質”。黨的對工會的指導具體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應該是黨的支部在群眾中起作用,使群眾完全受黨的影響;第二,在工會的機關中,應該有黨團的組織,使黨的意志去影響工會的一切工作?!边@樣一來,“工會的機關和群眾,都完全在黨的領導之下了”。④《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職工運動議決案》(1927年5月),載中華全國總工會編:《中共中央關于工人運動文件選編》(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頁。

中國共產黨對工人運動的領導控制力是一個由弱到強、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建黨初期派出黨員指導工會工作,到強調黨在工人運動中應當取得指導地位,后來又提出黨要成為工會的中心、取得工會一切的指導權,到最后工會完全在黨的領導下,以緩和漸進的集中統一領導方式讓工人接受,通過說服而不是壓服開展工作,實實在在體現了黨的智慧和勇氣。

五、結論

“中國的工人運動一開始便兼具政治性和革命性,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工人運動的特色。當時中國的重要產業大部分都在帝國主義和軍閥的支配下,因此,工人運動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軍閥政府?!雹菽┕飧吡x:『支那の勞働運動』,旅順:南滿洲警察協會1930年版,第38頁。20世紀20年代,“中國工人的生活條件很差。他們工資待遇低、工作時間長,吃飯、睡覺、工作的衛生條件都很差,這種情況發生在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或美國,都立即會引起公眾的普遍譴責”。⑥“Reports Made 1916-1929: Chinese Arrested for Distributing Inflammatory Pamphlets to British Soldiers”,Policing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1894-1945,Washington DC: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縮微膠卷卷號:7760。從某種程度上講,中國工人階級已經取得進步,但是作為新的社會階層在數量上仍然比較弱勢。①I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Le Mouvement social: bulletin trimestriel de l’Institut fran?ais d’histoire sociale,Paris: éditions ouvrières,1974/10,p.38.作為近代中國重要城市的上海當時處在向工業中心轉型的時期,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勢必會發生沖突。②Ug Yee Sau,Le port de Changa? (Thèse pour le doctorat),Toulouse: Imprimerie F.Boisseau,1935,p.70.中共上海黨組織針對復雜的革命環境,特別是利用租界的管理縫隙,并結合上海工人階級的特點,在堅持中共中央統一的工人運動方針的基礎上,采取適度靈活的戰略,最初以創辦刊物、開辦工人學校等較隱蔽的柔性方式,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宣傳黨的主張方針,以最大程度地動員工人;為配合北伐,加之對國內政治局勢認識的不斷深入,中共在上海的斗爭策略轉變為武裝斗爭,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過程中,通過打造工人武裝力量的方式整合和武裝工人,進行暴力革命。在工人運動實踐過程中,逐步認識到掌握工人運動領導權的重要性,以緩和漸進的集中統一領導方式加強在工人運動中的領導權,使工會完全在黨的領導下;待時機成熟后,爭取公開合法的地位,在五卅運動中公開成立上??偣?。在中共的領導下,上海工人運動從最初的重視經濟罷工走向武裝斗爭的道路,經歷了從重視革命思想宣傳、工會組織建設到投身國民革命實踐的過程,在不斷變化的時局中尋找突破點,促使工人一步一步地政治化,帶領工人階級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武裝斗爭,探索并最終形成中共早期在上海的工人運動模式,有助于黨汲取政治力量。中共領導下的上海工人形成巨大的社會力量,克服了此前“無政府主義”的原始狀態,經宣傳分化、組織整合、實踐鍛煉后的上海工人階級意識凸顯,身份認同強化,敢于突破傳統的勞資依附關系,通過經濟罷工的方式與資本家走向對立,通過參加武裝起義打擊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反動統治,獲得了自身發展的政治空間,彰顯出上海工人階級的強大組織力量和革命張力。

猜你喜歡
工人工會上海
為了不吃預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數讀·工會
上海電力大學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上海之巔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工會
調配工人
基層關工人的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