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說寬容

2024-05-10 08:15肖贛貞
檢察風云 2024年8期
關鍵詞:莫里盧梭心理學家

肖贛貞

說說容易行動難

訂婚大喜那天,22歲的盧梭滿心歡喜,不料未婚妻艾麗爾卻牽起另一位年輕小伙兒的手對他說:“對不起,我覺得我們在一起不會幸福?!泵鎸τH戚朋友詫異的目光,原本沉浸在幸福中的盧梭愣在原地不知所措。這件事很快傳遍全鎮,他決定逃離這個讓自己備受羞辱的地方。30年后,盧梭成為了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著作《懺悔錄》《社會契約論》《愛彌兒》也在歐洲引起了巨大反響。

在盧梭風光返鄉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來探望他,問他是否還記得艾麗爾。盧梭笑著說,當然記得,她差一點兒成了我的新娘。對方告訴他,艾麗爾這些年貧困潦倒,靠著親戚們的救濟艱難度日。盧梭聽后十分難過,掏出一些錢請這位朋友轉交給她,并囑咐不要告訴艾麗爾是他給的,以免她錯以為是羞辱而拒絕。朋友不解地問:“當初艾麗爾讓你丟盡了臉,你真的沒有絲毫怨恨嗎?”

盧梭答道:“如果有,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兒了。倘若我這些年一直對她懷有怨恨,那我豈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愉悅還是痛苦,都可以給人以力量,但如果讓仇恨的種子在內心生根發芽,吞噬掉的反而是自己的快樂。一個不肯寬容、總是執著于仇恨的人,其實是在用他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有人說寬容與謙恭是最有力的智慧。原諒他人,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法,因為只有釋放了自己,才能獲得自由與幸福。

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在《相約星期二》一書中,講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坦言,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是一直沒有原諒一位老友。雖然那位老友曾多次主動要求和解,但莫里都沒有接受。直到老友猝然離世,莫里再也沒有機會寬恕他,只能抱憾終身。

心理學家泰勒解釋說,當我們寬恕他人的時候,情緒上的“結”會隨之打開,并會將情緒系統中的“垃圾”悉數清理干凈。這個時候,我們的情緒才會開始自由地流動。如果我們選擇不寬恕,這個“結”就沒有被打開,情緒一旦不能自由流動,對我們的身心都會帶來潛在損傷。

芬蘭心理學家對3500多個芬蘭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列舉了很多不同行為與觀點,由被調查對象用5分制表示自己的態度,其中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參與者們對所有問題平均打分,越接近1代表越不寬容;越接近5代表越寬容。根據調查,平均打分在2.1~2.2之間的人略微不寬容。

傳統觀點認為,高學歷、高收入者會更寬容。但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這種看法并不客觀。一個人是否寬容,與他的學歷、收入、理性思維、認知潛力都無關,高學歷、高收入者也可能行事偏激。如果某人容易接受新觀點,不固執己見,也不容易分心,很可能就是一個寬容的人。

寬恕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資本,一種優勢力量,一種親社會的利他行為,也是個體的一種重要人格,能夠讓我們轉化過去的負面體驗,恢復內心的寧靜與和諧。心理學家建議,僅僅提高教育水平,不足以增加社會寬容,最有效的方法則是培育思維的靈活性、減少偏執、增強做事的專注力。

認知偏差是關鍵

我們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辦事受阻或遭受失敗,通常會責怪當下的環境;而當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別人身上時,我們則習慣于將原因歸咎于個人。例如,當醫生告訴我們膽固醇水平升高時,我們一般會怪罪于那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遺傳或環境。但如果發生在了別人身上,我們通常會將其歸因于飲食不良和缺乏鍛煉。換句話說,當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無法控制;但當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時,那都是他們的錯。

假設你正準備參加一項大型測試。你沒有觀察到自己在考試前的學習行為(或缺乏學習行為),而是關注到了影響你考試成績的情境變量:教室里的空氣又熱又悶,使用的鉛筆總是在斷,旁邊的同學一直在發出噪聲……當你拿回考得很差的試卷后,會把糟糕的表現歸咎于外界干擾,而不承認自己的學習習慣有多糟糕。當聽聞另一位朋友的成績也很差時,你馬上想到他經常逃課,做作業時也馬馬虎虎。

這在心理學中叫作“行為者-觀察者偏差”,指的是將自己的行為歸于外部原因,而將他人的行為歸于內部原因的傾向。這是一種歸因偏差,在我們與他人的互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行動者-觀察者的歸因偏差呢?其中一個原因是,當人們處于情境之中,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行為。而當他們成為觀察者后,則很容易觀察到其他人的表現。因此,人們在歸因自己的行為時,更傾向于考慮情境因素,而在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更注重內在特征。

但是一個人的行為,一定是由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決定的。在還沒摸清情況時,我們苛責別人的內在品質,總能找到千百個理由;而到了原諒自己的時候,總能找到千百個借口。由此可見,“寬于律己,嚴以待人”是人的共性。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多反思一下個人因素,適當做出調整。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可能就會有好結果。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予以更多的理解與寬容,一方面能帶給別人溫暖,另一方面也能讓自己更受歡迎。

研究表明,盡管“寬于律己”是一種認知偏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我們的心理健康。研究顯示,自我寬恕能夠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另有研究表明,總體寬恕水平與抑郁、憤怒、焦慮水平呈中度負相關, 而與生活滿意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無論是寬恕自我還是寬恕別人,都會讓我們更加愉悅與幸福。

過度包容成縱容

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招募了135名學生,他們在過去6個月中都遭受過欺凌。研究人員先讓這些學生回憶最近遭受的一次欺凌,并詢問了他們的感受。隨后把他們分成三組,分別讓他們在腦海中想象被欺凌的3種處理方式:原諒、逃避、復仇。其中原諒組的學生需要想象原諒了欺凌者,并與他們共情;逃避組的學生設想去了一個開心的地方,遠離欺凌;復仇組的人則可以幻想任何他們想要報仇的形式。

與此同時,心理學家測量這些學生的皮膚電極活動,結束后再次詢問他們的想法和感受。結果發現,原諒組的學生感受到的壓力最大,使自己冷靜下來的速度比另外兩組要慢得多。研究結果表明,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值得寬容。寬恕有時候不但不能成為安慰劑,反而會增加痛苦和無力感。

很多時候,不原諒會使得“原諒”二字更有意義。心理學家詹尼斯·斯普林皆也曾指出:“原諒不肯道歉的犯錯者無法修復你的內心,犯錯者只有通過身體力行贏得寬恕,才能換取內心的平靜?!?/p>

心理學家查爾斯·克萊因在他的著作中提出過“轉變時刻”的觀點,認為當一個人由生氣、不解,再轉變為釋懷的時刻,他才能夠真正選擇原諒。如果到最后,還是覺得原諒不會讓自己更好過,并不準備原諒,那就大方地承認這個事實。寬容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選擇。

無限度去包容一個人,只會令自己變得卑微,還會使對方漸漸迷失自我,愈加輕狂。當包容變作對方毫無愧疚的理由時,這種包容就失去了意義,不僅如此,甚至還會釀成許多悲劇,讓輕狂者更輕狂,讓卑微者更卑微。

有時候,寬容過了度就成了縱容。我們要把握好寬容的“度”:對待他人時,明確自己的底線,不輕易妥協,并尊重他人的感受;面對不公時,要敢于站出來維護正義。我們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他人正向的引導與鼓勵,幫助大家一起共同成長。

投稿郵箱:vermouthfang@163.com

猜你喜歡
莫里盧梭心理學家
莫里永學生宿舍
——貫穿建筑的連續上升走廊
誰更難過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人生什么最重要
《莫里》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大蛇莫里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美國心理學家:讓孩子成功要做7件事(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