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初中語文教師素養的問題及策略分析

2024-05-10 12:53孫善麗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關鍵詞:教師素養教學質量初中語文

孫善麗

摘? 要:初中一線語文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素養、道德素養。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調整自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從權威者、領導者向引導者轉變。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職業素養、語文素養和德育素養,引導學生發揮學習主體的積極作用;構建語文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端正自身態度、革新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改善,逐步提高綜合素養,以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師素養;教學質量

學生是初中階段教育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秉承以學生為主的核心思想。這一出發點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根本原因。教師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并借此滿足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信任的溝通橋梁,增加親和力,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文章以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的素養為研究點,從教學中的需求出發,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素養的必要性、常見問題以及基本策略進行簡單闡述。

一、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素養的必要性

現今的教育形勢下,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和提升。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在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和高中語文學習之間承上啟下,是非常關鍵的過渡期和習慣養成期。同時對其他學科的教學和德育而言,語文教學的關鍵性作用也是顯而易見,且得到多方認可的。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和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的關鍵性,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深刻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升自身素養。

(一)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教師作為教育者,只有掌握教材知識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才能夠更好地設計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將直接影響他們在課程設計和講授中教學方法的應用等環節。教師提高自身素養后,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并運用科學、適宜的教學方法,將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點設計到教學方案中,從而強化語文教學課堂的效能。同時初中語文教師素養的提升,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和心理,在教學內容中擴充知識含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根本上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能夠適應新的教育需求

隨著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的不斷變化,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只有適應新的教育需求,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本研究認為,以上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方面是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新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人才的需求也開始向綜合型人才轉變,中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是對教師提出的新需求。教師需要增強自身的德育素養和思想意識,并將之轉化為實際教育中的德育素質。另一方面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使他們對知識、信息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教師只有通過學習和補充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綜上,社會整體和學生個體的變化需求,都迫使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素養。

(三)能夠增強教師的親和力

教師提高自身素養,能夠更好地理解學生的需求和心理,對學生進行更加個性化的教育,增加親和力,建立起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間的和諧關系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情感保障。學生對教師的信任,首先要建立在基本的信任和理解基礎上,而教師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能夠強化對中學生心理變化的了解,并根據其心理需求調節工作內容和教學內容。對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日常教學環節中需要彰顯德育、感情、思想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簡單地將課本內容進行知識結構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這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只有首先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將自身的感悟貫徹在教學環節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用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文字魅力幫助學生產生語文學習興趣,才能實現初中語文的根本教學目標。

(四)能夠促進教師職業發展

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能夠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提升自己的職業聲譽,從而得到更多學生和家長的信賴,為自己的職業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教師將自身未來職業的發展規劃落實在具體的教學實踐工作中,從基礎的落腳點逐步提升個人教學經驗,完善個人素養,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初中語文教師提高素養過程中常見的問題

(一)教學中革新意識不足,缺乏創新思路

初中語文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工作經驗積累過程中,往往會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如有的教師善于利用文章感情推進語文知識點,有的教師則利用知識細節分析的辦法,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應用方法。教學習慣是教師教學中的慣性思維,甚至是一種教學方法單一的表現形式。教師有自身的授課風格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面對這樣的風格,教師也要不斷革新自身的教學意識,多元化完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保證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從而自覺學習。相反,教師放大自身的經驗,以此作為唯一的教學依據,采用單一的講課方式,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語文知識儲備不足,缺乏教學擴充依據

通過現今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可以看到,文章內容的跨度、知識含量較為寬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靠固有的知識儲備,將很難拓展足夠的知識面,根據知識點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

以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古文詩詞教學為例。教師沒有足夠的文史知識作為支撐,只能按照教參講解古詩詞的字詞讀音、古今互譯的內容,將無法讓學生透過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的際遇等深層次感受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擴充自身知識儲備的過程中,有目的性地圍繞初中范圍拓展語文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有效完善課堂內容和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感受到語文魅力。綜上,語文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文學常識,如果缺乏相關知識,則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三)專業素養不能與時俱進,缺乏足夠的適應性

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德育都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教師除了要具備知識類的基礎素質,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語文教育是一門注重情感培養的學科,如果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人文素養和文化素養,將難以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和情感教育,導致學生缺乏情感體驗和情感認同。缺乏人文素養的語文教師,很有可能會更加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和關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未來發展也是弊大于利的。同時,語文教師如果缺乏人文素養,將難以對文學作品進行深入解讀和分析,也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這里從教育的角度可以發現,語文教師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引導者,如果教師本身缺乏人文素養,將難以引導學生形成人文素養,也難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教學研究意識不足,教學中出現經驗主義

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技巧,但有些教師缺乏教學研究意識,難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缺乏教學研究意識的教師難以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無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研究意識不足的教師則缺乏創新意識,無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學體驗和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教學研究意識不足的教師難以及時發現教學的問題和難點,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和分析,影響了教學質量;缺乏教學研究意識的教師無法及時了解最新的教育發展動態和趨勢,從而影響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和教育水平。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師的研究意識不足會對教育質量和個人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對此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素養和教學研究意識的提高,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策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三、提升初中語文教師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閱讀,擴充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

語文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和知識儲備,可以通過讀書等學習活動拓寬視野,提升自身素養。在讀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所選擇,內容既要涵蓋初中階段的必讀書目、課文中文章的全文,也要涵蓋社科類的圖書,這類知識的攝入會極大程度地豐富課堂的趣味性,拓寬教師的課程設計思路。而青少年心理研究類的圖書更是必不可少,有條件的學??梢蚤_展此類知識和圖書的交流會、讀書會、分享會活動,幫助教師群體在交流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開展初中語文教學工作。

(二)開展培訓,提高教師教學的專業素養

學校作為教學活動的承載體,有義務開展教學類培訓活動,通過培訓交流幫助教師產生增強自身素養的意識,并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科類教學技能和常識,滿足自身的專業需求。教師參加與語文教育相關的培訓,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增強專業素養。學校的培訓活動應該是有的放矢的,應避免盲目、空泛、脫離實際的教條式培訓,逐步形成完善、符合實際的語文教學培訓體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梢猿闪iT的語文學科培訓項目教研組,負責制訂教師的培訓和考核計劃,有計劃地達到提高教師素養的目的。

(三)涵育品格,培育教師的專業情感

教師的專業情感是指對自己所執教的學科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發自內心喜歡。語文教師作為母語教學的教師,更應熱愛母語,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在教學中體驗生命價值,實現自我心靈的升華,完成素質教育賦予語文學科的各項任務。

教師的主要日?;顒?,基本是圍繞學校范圍開展的。學校要有目的性地組織教師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目的之一是激發教師的教學思維,目的之二是通過實踐,讓教師在書本中獲取的人文精神得到升華,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四)勤勉實訓,培養教師良好的教學能力

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技巧,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走到學生中間去,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創設出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經驗交流是提升教學素養的有效辦法之一。教師通過交流,能夠提升業務水平,達到提高綜合素養的目的;同時讓自己擁有務實的態度、敏銳的眼光、進取的精神,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五)加強科研,形成教師個人教學風格

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姿態出現在素質教育的舞臺上,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將自身置于研究中,把課堂作為研究場域,把每一次教學交往活動作為思考的對象,在問題的尋找與問題答案的解索中重新認識到自己的生命價值,重新認識到教學的取向與實施方式。教師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堅持寫教學反思、教育教學隨筆、教學日記,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成長,不斷反思,及時改進,最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師將成果融入自己的教學活動,經過長期、持續不斷的努力,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乃至品牌。

綜上所述,提升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素養,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注重自身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實現自身職業生涯的目標,以及符合社會發展對中學生的新需求。

參考文獻:

[1] 汪敏. 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2):56-58.

[2] 劉有鋒. 略論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師素養提升[J]. 當代教研論叢,2015(07):23-24.

[3] 顧立華. 淺議中學語文教師審美素養的若干問題: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心得[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3(01):8-14.

[4] 申東城. 試析程翔的中學語文教師素養論[J]. 學語文,2022(05):19-22.

[5] 陸志平. “課標”統領課堂課堂落實“課標”:在《七彩語文》杯第四屆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賽場)的總點評[J]. 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3(01):9-11.

[6] 羅燕.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學語文教師素養與教學文本解讀[J]. 課外語文,2015(08):23-24.

[7] 田水. 提高語文教師素養是語文課程教學論的核心價值:蔣伯潛《中學國文教學法》述評[J]. 中學語文,2015(10):3-7.

[8] 歐陽芬,徐浩,殷可嘉,等.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學語文教師素養構成和表現[J]. 教育學術月刊,2019(02):98-103.

[9] 周海燕. 淺議中學語文有效教學中的教師素養[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11):99-100.

(責任編輯:石子靜)

猜你喜歡
教師素養教學質量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淺談師生問答細節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