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

2024-05-10 06:59張潔
課堂內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模式

張潔

摘? 要:語文是初中教學體系的基礎性學科之一,其知識內容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切實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組織開展趣味性的語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突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框架,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诖?,文章分析了應用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模式的優勢,提出通過設置新穎開場、趣味語言引導、趣味活動引入、優化作業形式等方式強化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以期為趣味化、高效化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構建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趣味教學;教學模式

目前,新課改逐漸進入成熟階段,教師逐漸認識到,現有的語文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局限性。為深入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實現促進學生學習成長的目標,教師需要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成長。趣味教學理念的融入,讓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變得妙趣橫生,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徹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潛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一同探究所學的知識內容。學習和探究的過程提高了語文教學質量,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一、初中語文趣味教學的優勢

(一)有助于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

素質教育要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從而推進語文教學的進度。學生在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動中,能夠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在互動與交流中相互促進,相互成長,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積極、正向的情感體驗,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能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其中,這為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二)有助于個性化教學理念的落實

個性化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之一,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從差異性入手,實施針對性的措施,以提高教學活動質量,滿足學生的學習成長需求。初中語文趣味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了更多的學習討論自由,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毫無約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將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示在師生面前。教師在與學生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了解了學生的想法,并引導學生在已有思維認知的基礎上不斷深入探索所學的知識內容,使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成長指導,這為學生今后的個性化成長、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一)設置新穎開場,激活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教學中,導學環節質量直接影響后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為切實提升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導學環節入手,通過新穎的導學開場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在導學方式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選擇情境導學法,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具有較強視覺性的視頻情境,借助情境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可以選擇故事導入教學法,通過講述趣味性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環境中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也可以選擇在導學環節中設置問題,借助問題設置導讀懸念,在懸念的刺激下激發學生進行深度閱讀、了解文章內容的欲望,為學生后續深層次學習探索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以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藤野先生》為例。為實現構建趣味化課堂的目標,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前,要分析文章內容。本文屬于回憶性散文,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選擇懸疑性導入教學法,結合文章的創作背景設置問題:“一個獨自在外求學的游子,為何不與同伴一起學習,反而選擇到偏遠的地方進修?還覺得‘沒有中國的學生是一件幸事?其中隱藏著什么樣的理由?為何該學生入學受到了優待反而自嘲起來呢?為什么努力學到一半卻放棄了學業?”教師以提問的形式制造懸念的同時,交代了文章的故事背景和寫作背景,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不由自主地開始思考:“這到底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作者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在開動腦筋思索的過程中,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實現了成長。

《藤野先生》一文的創作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背景密切相關,學生如果缺少這部分知識,將難以真正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心境和感受。為此教師可以在導學環節同步應用情境導入法,在設置問題后引入教學情境,通過播放視頻課件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舊中國面臨的國際社會環境,在參加閱讀活動的同時體會文章作者遠洋海外的內心感受,為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情感內涵奠定基礎。

(二)提供語言引導,吸引注意力

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教學語言、教學態度會直接影響學生。教師消極、低沉的話語,容易使學生的情緒低落,學習配合度下降;高昂的情緒、趣味化的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此教師可以嘗試用趣味性的語言替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幽默元素融入其中,利用趣味橫生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生動的語言增加了學生的想象力,吸引學生深度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以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寓言四則”為例。在教學中,為幫助學生理解寓言的含義,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在課程導入環節可以組織互動環節:“同學們都知道神話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學生結合學習經驗,給出了《精衛填?!贰侗怡o治病》《愚公移山》等故事內容。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家說得都非常好,但是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故事,有誰知道國外的寓言故事呢?”在問題互動中,教師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購物情境進行提問:“同學們,老師周日去商場買東西,我問商家那個綠色的背包多少錢?商家告訴我是200塊錢。我問商家那個小皮包是多少錢,商家說值50塊錢。我這時又拿了一個布偶錢包問價格,商家說如果你買了那兩個背包,這個算白送,大家猜一猜哪個包是最便宜的?”學生在教師的情境陳述中認識到,第三個白送的背包價格最低。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組織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為學生理解寓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奠定基礎。閱讀活動結束后,為了讓學生理解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教師可以在授課時刻意將偏差性故事傳遞給學生,能夠讓差異性感知激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討論活動中,深化學生對寓言故事道理的印象?!巴瑢W們,大家閱讀了《蚊子和獅子》這一故事后,得出了什么道理呢?老師從故事中認識到,喜與憂是相對的,一個人過分開心,可能會遇到悲傷的事情,大家認為老師說得對不對呢?”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進行分析,認識到該故事主要描述的是強大和弱小這一相反關系的轉化,驕傲與自滿對人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營造出熱烈的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主動中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深刻體會到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使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引入趣味活動,促進興趣發展

語文學科是提升語言能力、奠定文學基礎的關鍵性學科。語文教學內容中,硬性知識點較多,如何幫助學生快速完成基礎知識的積累,是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關鍵。為構建出趣味化的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在知識積累掌握環節引入趣味化教學活動,根據內容特點、學生的興趣喜好組織不同類型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在古詩詞背誦環節,教師可以引入誦讀比賽活動,讓學生自行組成小組,輪流上臺展示;在準備環節中,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所學的古詩詞,用朗誦比賽代替古詩詞的背誦環節,則提高了古詩詞的學習質量。教材中的成語較為豐富,如何增加學生的成語儲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教師可以組織課堂游戲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組織成語交流學習大會,讓學生自行上臺講述成語故事,說明成語的內涵和使用方式,在交流中擴充學生的成語總量;隨后,教師在課上開展成語接龍活動,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語接龍比賽,在比賽的最后統計得分情況,給予獲勝小組鼓勵和表揚。趣味化的游戲活動能夠代替死記硬背的低效性積累,在游戲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

以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我的叔叔于勒》為例。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內涵,教師可以開展創意性的寫作活動,要求學生在文章已有故事框架的基礎上嘗試改寫文章。在開始寫作活動之前,教師可以開展交流討論會,引導學生思考從哪一個角度入手改寫文章,怎樣改寫能夠進一步增強文章內容的沖突感。有學生回答:“可以寫菲利普錯誤地將賣牡蠣的于勒當成自己的弟弟,在上岸前發生沖突。在質問對方的過程中,發現在船上,于勒已經成為百萬富翁。此時再從百萬富翁于勒的視角進行描寫,通過在達官貴人的面前躲開菲利普一家,隨手遞給‘父親一把零錢打發他趕緊離開,回程時特意換船躲開其他人等細節,將金錢下的權力關系以一種更加諷刺的方式體現出來?!庇袑W生認為,可以從女婿的角度入手:“女婿從周圍人的態度上感覺到不對勁,借故走開后,與開牡蠣的水手攀談,在交談中得知對方竟然是書信中提到的有錢人于勒后,轉換了行文視角,再從‘我的視角中描述女婿與父親、二姐和母親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從而進一步強化了文章故事內容的戲劇性和沖突性?!苯處熗ㄟ^創意性寫作討論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自己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想法,強化了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寫作欲望。在主動參與、開展寫作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力得到發展。

(四)優化作業形式,實現趣味教學

作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學生通過作業鞏固復習所學;教師通過作業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加入適當性的拓展作業,則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思考,深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語文作業的形式較為單一、枯燥,學生做作業的主動性較弱,為實現趣味化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從作業入手,創新語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新鮮的體驗感,并在興趣的驅動下積極配合教師,自主完成作業,使語文作業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以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天下第一樓》為例。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內容以戲劇為主,與傳統文學作品不同,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對話較為豐富,故事性較強,因此作業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幫助學生把握戲劇中的沖突要素,怎樣將沖突表現出來,深化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體會臺詞的韻味;如何讓學生將自己對劇本和人物的理解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為此教師在作業設計上,可以結合戲劇的特征,要求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自行設計故事,以戲劇的形式將故事內容表現出來。在自行編寫戲劇劇本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戲劇沖突的作用,掌握了利用人物對話和簡單動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為進一步強化作業活動的趣味性,深化學生對戲劇的理解,教師作為主體,也可以參與到寫作活動中。教師可以自行搜集素材,編寫劇本,在劇本中講述自己的故事,然后師生互相比賽,這給予了學生期待感,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相互分享戲劇的創作心路歷程,說明自己的構思矛盾沖突,在文中預留線索,在相互交流中提升學生的寫作布局能力;并在課上評選出最佳劇本,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自主利用放學時間排練戲劇活動,讓學生在排練的同時感受戲劇的韻味。學生在趣味性要素的驅動下,自主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在排練中加強對戲劇構成要素和創作方式方法的理解,這強化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了學生的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趣味化要素融入語文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與好奇心,使學生以主動的態度參與到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主動探究、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開發了語文學習思維,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

參考文獻:

[1] 池春紅. 激發閱讀興趣,增強閱讀體驗,促進深度學習: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亞太教育,2022(21):91-94.

[2] 陳闖. 傾情語文閱讀,深化課堂成果[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10):46-47.

[3] 蒙強.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研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3):66-68.

[4] 田莎. 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語文古詩詞趣味教學方法研究[J]. 信息系統工程,2021(01):171-172.

[5] 吳權華. 構建魅力課堂: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J]. 品位經典,2020(10):145-146.

(責任編輯:石子靜)

猜你喜歡
趣味教學初中語文教學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初中英語趣味教學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試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