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防范

2024-05-16 05:12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24年5期
關鍵詞:風險管理校企融資

于 鶴 孟 鑫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

一、高校校辦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1.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內涵及特點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財務活動中,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評估、防范和控制,降低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管理活動。財務風險管理旨在保護企業財產安全,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時,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具有系統性、動態性和全員參與性等特征。

2.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強化財務風險管理的現實意義

(1)有助于推動校企改革,保障企業穩健經營。校辦企業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高校的教育、科研等事業。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在助推校企改革的同時,還能夠有效識別、評估、控制和防范企業財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2)有利于提高校辦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校辦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適應經濟發展需求。通過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企業可以合理配置資源,優化生產要素,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3)有助于促進高??萍汲晒D化。高校校辦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載體,通過加強財務風險管理,企業可以更好地籌集資金,為科研創新提供支持,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

二、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1.籌資風險

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定的籌資風險。一是高校校辦企業往往依賴于高校內部資金、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融資方法相對單一,增加了籌資難度。二是校辦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信用等級較低,常需要支付較高的利息和手續費,導致企業籌資成本上升。三是籌資期限不匹配,校辦企業發展初期的資金需求較大,短期內難以獲得長期融資,但在企業發展穩定后,長期融資需求減少,卻難以獲得短期融資,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四是融資擔保難度大,校辦企業由于資產規模相對較小,抵押物不足,融資擔保難度較大,使得企業在面臨資金困境時難以獲得足夠的融資支持。五是政策風險,盡管高校校辦企業得到一定的校企改革政策支持,但政策調整也容易導致企業籌資風險,如政府對某項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減弱,可能導致企業融資困難。

高校校辦企業籌資風險形成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企業融資過于依賴傳統的融資方式,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以致企業在面臨資金需求時,容易受融資渠道限制,導致融資困難;二是校辦企業信用等級相對偏低,在與金融機構談判時地位較弱,面臨了較高的融資成本,高校校辦企業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缺乏足夠的抵押物來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此外,政府對校辦企業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政策變動,會對高校校辦企業融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投資風險

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由于對未來市場走勢、項目收益等方面的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投資失誤,項目虧損,甚至對企業整體經營造成影響,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定的投資風險。一是投資決策風險,校辦企業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可能由于信息不對稱、決策者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投資項目選型不當、投資額度不合理等問題,而增加投資風險。二是投資項目實施風險,校辦企業在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技術難題、項目管理不善、合作伙伴信用風險等問題,而影響投資項目的順利進行。三是投資回報風險,校辦企業投資項目可能受到市場競爭、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導致投資回報低于預期,甚至出現投資虧損。四是投資組合和跨行業投資風險,校辦企業在投資過程中需要考慮投資組合的合理性,如果投資組合過于單一,則可能導致市場波動、行業風險等而影響企業整體收益。此外,校辦企業在尋求跨行業投資時,可能由于對其他行業不熟悉,導致投資決策失誤,增加投資風險。

高校校辦企業投資風險形成的原因有四點,一是政策變動因素,校企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策法規、產權制度、經營管理等多方調整,其中政策變動可能會對校辦企業產生較大影響。例如,政府對校企合作政策的支持力度、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進行調整,可能導致校辦企業在投資決策、項目實施等方面的不確定性。二是市場因素,校辦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需要面臨市場競爭壓力,由于高校校辦企業在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導致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此外,市場需求變化、行業周期性波動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校辦企業的投資回報。三是管理層面,高校校辦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等,可能導致企業在投資決策、項目執行、風險防范等方面出現失誤,而影響投資回報。四是財務管理方面,企業在成本控制、盈利預測等環節的管理不到位,將對投資產生直接影響。

3.資金運營風險

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由于銷售回款、庫存管理、原材料采購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企業現金流不足,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定的資金運營風險,一是資金使用風險,校辦企業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項目進度延誤導致成本失控。二是資金流動性風險,校辦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可能導致企業面臨支付危機,影響企業正常運營,資金過度集中在某一投資項目上,也會加大企業資金流動性風險。三是資金回收風險,校辦企業與合作伙伴可能由于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原因,導致應收賬款回收困難,而影響企業的現金流水平。四是匯率風險,校辦企業在涉外經濟活動中可能受匯率波動影響,導致企業外匯資產和負債產生匯率損失。

高校校辦企業資金運營風險形成的原因有三點,一是融資困難,由于校辦企業資金來源單一,加上企業規模相對較小、信用等級較低等原因,融資困難較大,加大了資金運營風險。二是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校辦企業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資金計劃不周、監控不力等問題,資金使用效率不高,不僅會增加企業運營成本,還影響了企業的投資回報和盈利能力。三是內部控制不足,內部控制是企業資金運營風險防范的重要手段,但高校校辦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如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等,造成企業資金被盜用、濫用等風險。

4.收益分配風險

企業在盈利過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既能滿足股東回報需求,又能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高校校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了一定的收益分配風險,一是投資收益風險,校辦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可能由于市場環境、投資決策等因素,導致投資收益不穩定而出現投資損失,投資項目的周期性波動也可能影響校辦企業的收益水平。二是利潤分配風險,校辦企業在分配利潤時,可能面臨稅收政策、法律法規調整等外部因素影響,導致利潤分配方案不合理,影響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三是員工激勵風險,校辦企業在改革發展過程中,激勵機制設計不合理、執行不到位,可能導致員工積極性不高,影響企業收益水平。四是市場競爭風險,隨著校企改革的深入,校辦企業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若企業產品或服務不具備競爭力,可能導致市場份額下滑,影響企業收益。

高校校辦企業收益分配風險形成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校企關系調整,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與校辦企業的關系發生了變化,高校對校辦企業的管理權限減弱,企業經營自主權擴大,導致校企之間在收益分配方面出現矛盾。二是分配制度不完善,企業內部分配制度不健全是高校校辦企業收益分配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薪酬體系不合理、激勵機制不足等,將造成企業人才流失,員工積極性不高,影響企業的整體效益。三是產權不清問題,由于高校校辦企業在創立初期存在產權關系模糊、權屬界定不明確等問題,隨著校企改革的推進,該問題會導致企業收益分配出現困難。

三、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1.強化籌資風險管理

校企的主管單位是高校,其作為事業單位,實行預算管理制度,校企發展需要資金的強力支持。校企改革背景下,校辦企業同樣面臨了一定的資金運營壓力,需要通過融資解決資金短缺問題,而融資過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籌資風險,校辦企業應積極尋求多元化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合理安排籌資期限,確保資金需求與融資結構相匹配;加強融資擔保能力,提高融資成功率;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做好風險應對。

一是在資金籌集方面,加強與相關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展多元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二是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有效安排長短期融資比例,利用政策資源保證融資結構相對合理。三是不斷提高信用等級,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盈利能力與企業信用等級。四是加強財務管理,推行預算管理模式,加強內部資金管理,合理安排資金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加強投資風險管理

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投資風險的嚴重性,加強投資管理,提高投資決策水平。一是把好校企項目審核關,高校作為校企的主管單位,在投資項目決策過程中應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充分調查和分析評估項目,確保投資的可行性,降低決策失誤帶來的風險。二是理順高校與校企之間的關系,加強投資項目管理,明確項目目標、進度、資金等要求,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防范合作伙伴信用風險。三是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在有效管控投資資金的基礎上,適當放寬校企資金管理權限,合理配置投資資金,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根據市場和政策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四是加強對投資收益的監測和分析,評估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為后續投資決策提供依據,確保投資安全。

3.降低資金運營風險

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為應對資金運營風險,應提高對資金運營風險的認識,采取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是嚴格執行大額資金使用審批制度,高校作為校辦企業的主管單位,應把好大額資金使用審核關,防范資金使用風險。二是加強項目成本控制,確保項目進度與資金使用計劃相匹配,并建立健全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三是提高資金流動性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資金,確保企業正常運營,分散投資風險,避免資金過度集中的投入某一項目。四是加強合作伙伴信用評估,降低合作風險,優化應收賬款管理,提高資金回收效率。

4.強化收益分配風險管理

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為應對收益分配風險,可采取以下措施,確保企業收益穩定,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一是在投資決策方面,提升項目投資的前期決策能力,合理評估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建立健全投資風險管理體系,降低投資損失風險,保障項目投資收益的穩健性。二是不斷完善利潤分配制度,確保企業利潤合理分配,兼顧企業發展和投資者利益。三是建立健全員工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競爭力。四是密切關注環境變化動態,加強市場競爭力分析,優化產品或服務結構,提高市場份額,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

四、結語

本文結合企業風險管理基本理論,從高校校辦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分析出發,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在校企改革背景下,高校校辦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還面臨了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運營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和完善風險管理策略,確保校辦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財務穩健,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猜你喜歡
風險管理校企融資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融資
融資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7月重要融資事件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5月重要融資事件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