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韻

  • 感受漢語聲韻之美
    中,音美即漢語的聲韻給我們帶來的美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統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單元導讀中對“音韻”有這樣的要求:“要重視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領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連,感受漢語聲韻之美?!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庇纱丝梢?,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漢語的聲韻之美非常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23年28期2023-07-06

  • 金元詞入聲韻用韻考
    張建坤金元詞入聲韻用韻考張建坤(廣東開放大學 文化傳播與設計學院,廣東 廣州 510091)耿志堅、魯國堯等學者把金元詞韻分為屋曲、鐸覺和德業三部。數理統計的方法表明,前述的德業部應該再分為三部,金元詞韻入聲韻共可以分為五部,更重要的是原來同一韻的字分化到了幾部。把金元詞韻分為三部是不符合語音發展規律的。金代;元代;詞韻;入聲韻;用韻一耿志堅[1]、宋洪民[2]和李愛平[3]都把金元詞入聲韻分為三部,即把屋、沃、燭歸納為一部(屋曲部),鐸、藥、覺為一部(鐸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9-08

  • 九江縣民歌三聲腔的統計與分析
    音樂學院)一、三聲韻、三聲腔與三聲腔民歌旋律分析法三聲腔相關文獻中,常出現“三聲韻”和“三聲腔”這兩個概念,首先筆者認為需要對它們進行概念辨析?!?span class="hl">聲韻”一詞在楊匡民對“湖北民歌音調系統”的總結中有所使用,他根據每個三音列的音程關系進行命名,如[613]為“小三度+大三度”,這個三音列名稱就為“小聲韻”,另還有大聲韻、中聲韻、寬聲韻、窄聲韻,楊匡民認為這些三音列具有構成民歌旋律最小單位的含義,在此條件下,一首民歌的旋律僅含有一種三音列,可以稱其以一種三聲韻

    藝術品鑒 2022年5期2022-04-12

  • 現代吳、閩方言陽聲/入聲韻與中古非陽聲/非入聲韻的衍化研究
    、閩方言陽聲/入聲韻與中古非陽聲/非入聲韻的衍化研究鄭超群(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社會與文化學教研部,福建 福州 350001)將現代吳、閩方言的陽聲/入聲韻與中古音進行歷時比較,分析現代吳、閩方言陽聲/入聲韻與中古非陽聲/非入聲韻的衍化問題?,F代漢語陽聲韻與中古非陽聲韻的衍化主要有三種類型:其一,部分中古陽聲韻在現代吳、閩方言中讀作陰聲韻;其二,部分中古陰聲韻在現代吳、閩方言中讀作陽聲韻;其三,部分中古陰聲韻在現代吳、閩方言中讀作鼻化韻?,F代漢語入聲韻與中古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11-15

  • 漢代京都賦用韻演變考論
    韻部分類如下。陰聲韻部 :1.之 2.幽 3.宵 4.魚 5.歌 6.支 7.脂 8.祭陽聲韻部: 9.蒸 10.冬 11.東 12.陽 13.耕 14.真 15.元 16.談 17.侵入聲韻部:18.職 19.沃 20.藥 21.屋 22.鐸 23.錫 24.質 25.月 26.盍 27.緝杜篤、班固、張衡是東漢時期的賦家,其賦作均得以較好地保存流傳,他們在整體語音面貌上大抵屬于同一個語音時代。根據羅、周兩位先生關于東漢音的相關研究,東漢音韻部分類如下。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5期2021-11-05

  • 高職普通話教學聲韻訓練技巧
    趙尊英摘要:聲韻教學訓練是高職普通話教學的重要內容。要通過開嗓訓練奠定發聲的基礎,重點要在聲母和韻母發聲訓練中掌握發音規律,克服錯誤的發音習慣,提升高職生發聲語音氣質,提高普通話教學效果。關鍵詞:高職院校;普通話;聲韻;訓練技巧高職普通話教學時間短、要求高,特別是空乘、酒店、高鐵、師范等專業,往往是教學和實訓、實習交叉進行,工作崗位對普通話教學要求較高。要想在短期時間內克服頑固的錯誤發音,掌握標準的舌位和口腔要求,必須要有科學又行之有效的教學訓練方法。一、

    職業時空 2021年4期2021-09-14

  • 中古陽聲韻在侯馬老城區移民方言中的演變
    城區移民方言中陽聲韻讀音現狀,通過與源(安陽、巨野)方言[3]、侯馬當地方言的比較[4],來揭示移民全體遷移過程中其語言的演變規律。二、中古咸山攝陽聲韻今讀中古咸山攝陽聲韻今讀有以下情況:咸山攝舒聲韻在源方言、侯馬話中均對應為[? i?],在河南移入民方言中,咸攝舒聲韻的鼻化特征已經全部消失,韻母主要讀作[an ian],老街話與其保持一致;山東移民方言則在保持源方言鼻化韻的基礎上增加了前鼻音鼻尾[n],讀為[?n i?n]。咸攝開口一等覃韻端見系字、咸攝

    文化產業 2021年12期2021-09-13

  • 揚雄賦用韻考論*
    合韻種類繁多,陰聲韻使用頻繁,并且出現陰聲韻與陽聲韻、入聲韻合韻的現象。揚雄換韻較為頻繁,其賦韻使用還反映了他西蜀地區的方言特點。西漢音韻部分類:陰聲部 :1.之 2.幽 3.宵 4.魚 5.歌 6.支 7.脂 8.祭陽聲部: 9.蒸 10.冬 11.東 12.陽 13.耕 14.真 15.元 16.談 17.侵入聲部:18.職 19.沃 20.藥 21.屋 22.鐸 23.錫 24.質 25.月 26.盍 27.緝揚雄11篇賦作用韻囊括了所有韻部,具體各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1年4期2021-08-26

  • 怎樣通過節奏、聲韻體味古詩的內容和情感
    【關鍵詞】節奏,聲韻,聲調,情感統編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古詩篇目大幅增加,這標志著國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古詩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成為焦點,如何教好古詩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的問題。統編教材的主編溫儒敏對這套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建議,“要重新學習研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了解掌握其對各個學段內容目標的要求”。小學各學段古詩文的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強調要用誦讀法,通過誦讀體驗詩文的情感,領悟其內容。誦讀

    語文建設·下半月 2021年6期2021-08-11

  • 《古文四聲韻》題名考
    術界稱作《古文四聲韻》(下面如無特別說明,徑稱為“夏書”),1983 年,中華書局將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藏宋刻配抄本夏書與郭忠恕的《汗簡》合并影印出版,其封面題名為《〈汗簡〉〈古文四聲韻〉》①。2003 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將國圖所藏宋刻配抄本夏書編入中華再造善本系列再次影印出版,其封面題名為《新集古文四聲韻》。兩家不同的出版社將同一底本影印出版,但封面題名卻不相同。甚至還有學者認為《古文四聲韻》是夏竦所著,而《新集古文四聲韻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21年2期2021-03-25

  • 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卷》中的入聲理論
    基礎上,首創以陰聲韻配入聲韻的理論,建立了上古音韻研究的入聲系統,開創了古音研究的新局面。 現將顧炎武 《音學五書·音論卷》中“古人四聲一貫”“入為閏聲”“近代入聲之誤”理論闡釋如下。一、古人四聲一貫顧炎武認為“四聲之始起于江左,四聲之說起于永明而定于梁陳之間”[1],漢語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的理論始于南朝周颙《四聲切韻》與南朝沈約《四聲譜》,即周颙和沈約是四聲聲調理論的發現者與命名者而非創造者。 顧炎武認為古人在先秦時期創作詩歌韻文的時候, 聲調就已經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01-31

  • 《方言調查字表》聲韻母調查表解析
    和韻母,學界習稱聲韻調調查表或前三表。本文對其中的聲母調查表和韻母調查表之設計原理作適當解析,以為方言調查工作者提供一些方便。聲母調查表和韻母調查表設計中的一些問題,我們也嘗試作了評析。一、聲母調查表解析《字表》聲母調查表由115個例字構成,分為七組。(一)第一組第一組為第一行,調查中古唇音聲母“幫滂並明非奉微”和喉音聲母“曉匣”的今讀。(1)“布”博故切幫母暮韻[2](P349),“步”薄故切並母暮韻,比較全清幫母和全濁並母。(2)“別”皮列切並母薛韻,

    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1-16

  • 《鹖冠子》韻文的修辭表現
    邊緣化的子書,其聲韻問題自江有誥的《先秦韻讀》和姚文田的《古音諧》以后,少有學者愿意涉足。本文無法解決關于《鹖冠子》韻文的所有問題,只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兩個特點——短入聲韻的運用和聲韻、句式系統的交用——展開討論。一 短入聲韻的修辭表現及與《詩經》的關系廣泛、靈活地使用短入聲韻,是《鹖冠子》韻文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入聲韻與短句、負面事象的交用,是形成此書陡峻、深邃之風格最重要的原因。從韻部的角度來看,《鹖冠子》中的短入聲字押韻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同部相押或

    中國韻文學刊 2020年4期2020-11-18

  • 晉語和順方言流攝陰聲韻的-m 尾(1)
    漢語咸深兩攝的陽聲韻是收-m 尾的,但如今在和順方言中,-m 尾出現在陰聲韻的流攝,不免有些奇怪。根據目前所搜集到的材料,我們了解到以下一些方言也有-m 尾現象:山西祁縣方言今有-m 尾。收-m 尾的有[om][iom]兩個韻母,這些字來自山臻曾梗通五攝的合口呼陽聲韻字[4][5]。山東平度、昌邑兩縣交界地帶,平邑縣今有-m尾。收-m 尾的有[om][iom]兩個韻母,這些字都來自中古收[?]尾的陽聲韻字[6]。吳語處衢片的縉云方言今有-m 尾,收-m 尾

    晉中學院學報 2020年5期2020-09-25

  • 唐詩正述
    十六字。二、押平聲韻,并只能押同一韻部的韻。(首句可以押鄰韻)。三、每句平仄嚴格按規定。四、每首必須要有對仗,對仗的位置嚴格按規定。超過八句的律詩叫長律,一般是五律。在題目上標明韻數,除首尾兩聯外,一律用對仗,故又叫排律。絕句的字數比律詩少一半。五絕二十字,七絕二十八字。律絕押平聲韻。依照律詩的平仄規則,等于半首律詩。古絕可押仄韻,即便押平聲韻,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歸古體詩類。再說古體詩。凡是不受近體詩格律束縛的,都是古體詩。包括曲、辭、歌、行等的

    金秋 2020年24期2020-04-30

  • 拼音聲調與旋律走向的奇妙關系
    鍵詞】歌曲創作;聲韻;旋律走向;起承轉合【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008-02【本文著錄格式】宋曼曼.拼音聲調與旋律走向的奇妙關系——談中學生歌曲創作[J].北方音樂,2020,02(03):8-9.引言歌曲創作對于中學生來說具有較大難度,在課堂上也極少涉及。但隨著現在學生的音樂素養越來越高,對音樂創

    北方音樂 2020年3期2020-04-20

  • 聲情相應解《蒹葭》
    伏變化。關鍵詞:聲韻 發音特點 詩情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把《蒹葭》中“伊人”注解為“所愛的人”??梢?,編者認為其思想情感主要表達對意中人的追尋和思念之情。這一認識在教學實踐中也得到了廣大一線教師的認同。其實,關于《蒹葭》的主題,文學史上是有多種說法的?!睹娦颉氛f:“《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边@種說法認為《蒹葭》是為諷諫秦襄公不能沿襲周禮而作的美刺之詩。后來,又有學者認為這是一首“求賢之詩”,如宋代王質指出:“秦興其賢有二人焉,百里奚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通俗歌詞中的古典情結
    凝結著古典詩詞中聲韻、節奏、意象等諸多因素。借鑒了古典詩詞中的聲韻原則,卻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上做了調整,使歌詞的聲韻上升到了“變化統一”的美學高度。歌詞的節奏韻律借鑒了宋詞的格律但是又不盡相同、新穎別致與曲調產生“合力”使歌曲充滿動力感。歌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古典詩詞、尤其是婉約派詞作中的意向。雖多引經據典卻無雕琢痕跡,通過現代語匯與“古典情結”的完美結合,使詞作增添了文學性和藝術性。方文山的通俗歌詞《菊花臺》為現代歌詞的寫作提供了新思路,實為我們學習和借鑒

    鴨綠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2019-10-21

  • 杜詩“惡臥”新解
    言;三十六字母;聲韻;訓詁【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7B-0085-02“惡臥”一詞歷來被前賢正詁箋注,但結論不一,異彩紛呈,都有牽強附會之嫌。例如,唐代鄭谷《贈劉神童》:“燈前猶惡睡,寤語讀書聲?!薄短綇V記》卷一七五解釋說:“惡睡”作“惡臥”,其義同,皆為酣睡狀,“寤語”即囈語。大意為劉神童應試還家,已覺疲倦,掌燈時便已酣然入睡,夢中囈語也盡是讀書聲。倘將“惡睡”解作睡覺不老實,則與下句難合,因說夢話只

    內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7期2019-09-18

  • 聲樂學習中的聲韻探析
    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聲韻。本文就針對聲樂學習中的聲韻進行探析,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表達歌曲中的情感,進而提高聲樂水平?!娟P鍵詞】聲樂學習;聲韻;探析【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聲樂不僅是一門課程,它也是有靈魂的,可以提高演唱者的素質,陶冶情操,使人心情愉悅,讓人在歌唱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能夠通過音樂來釋放自己的情感,把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聲樂學習中對聲韻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對聲韻進行探析,希望對聲樂的學習有所幫助。一、松弛協調有度在我們的生活

    北方音樂 2019年6期2019-07-16

  • 中古入聲韻在安澤境內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的演變
    內林州移民方言入聲韻的讀音類型,并通過與現河南林州方言、晉東南晉語及安澤相鄰方言的比較,揭示移民遷移和移民接觸對方言演變的影響力度。[5]根據安澤縣境內林州移民分布的情況,本文選取了七個林州移民方言村落:秦壁村(林州移民占比為90%)、杜村村(林州與晉東南移民混合方言點,林州移民占比為80%)、英寨村(林州與山東移民混合方言點,占比為80%)、北孔灘村(林州與豫北移民混合點,林州移民占比為60 %)、和川村(林州與河北移民方言混合點,林州移民占比為30%)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3期2019-05-14

  • 閩南語陽聲韻與入聲韻韻尾同步演變規律研究
    音收尾的韻叫作陽聲韻,以塞音收尾的韻叫作入聲韻。十六攝中,陽聲韻尾[-m]與入聲韻尾[-p]字在咸、深二攝,陽聲韻尾[-n]與入聲韻尾[-t]字在山、臻二攝,陽聲韻尾[-?]與入聲韻尾[-k]字在宕、江、曾、梗、通五攝。今天的閩南方言①本文以廈、漳、泉為標準。在總體格局上,仍保留如此韻尾分布狀況,但作為閩南方言特殊之處,陽聲韻尾字出現了鼻化韻現象,入聲韻尾字出現了塞音尾脫落現象。以往一般將這種韻尾脫落的讀音當作白讀,將與之對應的完整韻尾的讀音視為文讀,從而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年9期2019-02-11

  • 察心靈之微妙體畫面之朦朧
    鍵詞:《蒹葭》;聲韻;聲調;字形《蒹葭》在形式上采用重章疊句,只是置換了其中部分字詞,且其置換的字詞意義也大體相同,卻為何沒有陷入單調?其原因大概在于,意蘊只是此詩的情致之一,或許并非其中真正之情致所在。那么,究竟是怎樣的情致賦予了《蒹葭》如此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呢?一、洪細平仄,察心靈之微妙我們都知道,《蒹葭》詩意的焦點,就集中在一種好像在又好像不在的渺茫的氛圍之中,明知“近而不可得”還是要走近,明知望而不可即,還是要“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不厭其煩,在神

    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 2018年10期2018-11-16

  • 談中國民族歌劇中的“戲歌唱法”
    法,主要在字韻、聲韻、情韻、形韻等方面展示這種唱法的藝術魅力。關鍵詞:民族歌劇 戲歌唱法 字韻 聲韻 情韻 形韻中圖分類號:J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12-0040-03中國歌劇自20世紀初開始,經過了幾十年的探索與發展,1940年代《白毛女》的創作與演出的成功,標志著中國民族歌劇的確立與成熟。歌劇《白毛女》經過成功的探索與創新,也催生出了戲曲與民歌的聯姻與綜合,創立了“戲歌唱法”。此后,“戲歌唱法”便為后來的民族歌

    藝術評鑒 2018年12期2018-10-20

  • 閱讀教學中的語言品讀策略
    差、文氣的流轉、聲韻的抑揚,體會語言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娟P鍵詞】語言 詩性 字詞 句式 文氣 聲韻【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A-0072-02語言不僅是符號工具、表現形式,其本身便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早在18世紀,法國作家布封就說“風格即人”,20世紀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爾更認為“語言是存在之家”,他們都把語言提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守護語言的詩性,應該成為語文教學自覺的擔當,自覺規范使用詞語、潛心琢磨語言

    廣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2018-08-07

  • 不忘初心(組詩)
    忘初心起新航(新聲韻)偉業千秋放眼量,東風萬里赤旗揚。初心不忘開新宇,使命銘心奔小康。筑夢圖強堅信念,同心奮進譜華章。高揚信仰風帆勁,紅色江山萬代長。喜讀十九大主題(新聲韻)字字千鈞論主題,高舉旗幟志難移。初心使命常銘記,奪取小康新勝利。實現復興中國夢,千秋大業耀云霓。學通弄懂悟原理,兩個百年增動力。七律·十九屆新常委瞻仰一大會址(新聲韻)奔赴源頭蓄動能,崢嶸歲月起新程。百年發展能持續,萬眾創新任縱橫。追夢登高謀幸福,尋蹤望遠為復興。鐮錘旗耀康莊道,國泰民

    實踐·黨的教育版 2018年2期2018-03-26

  • 淺析《說文解字》中的動物擬聲字
    體例、字形特點、聲韻特點三個方面對這些動物擬聲字進行歸納、分類。以期從中發現漢語擬聲字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關鍵詞:《說文解字》 擬聲字 字形 聲韻在漢字中,存在著大量的“擬聲字”。顧名思義,動物擬聲字就是“模擬動物聲音的字?!薄墩f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作為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其中收錄了不少動物擬聲字,從《說文》中的這些擬聲字出發,可以發現漢語擬聲字在字義、字形、字音方面的一些規律。一、《說文》動物擬聲字的概況這里判定是否為動物擬聲字的標準主要

    現代語文 2018年1期2018-03-12

  • 論中國古典詩歌的聲韻格律之美
    介紹我國古典詩歌聲韻格律的起源、產生原因、發展以及應用的過程,并且簡要概括不同文體在聲韻格律方面的要求,展示詩歌的聲律之美、音樂之美。關鍵詞:古典詩歌;聲韻;格律;音樂;古典文學中圖分類號:I222;H15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02-0088-02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儒家經典《尚書》中早已指出:“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庇纱擞^之,我國古典詩歌從一開始便具有音樂性,而這種音樂性恰恰

    成才之路 2018年2期2018-02-03

  • 淺談廣告語言的形式美
    :本文從對仗美、聲韻美和殘缺美三個方面對廣告語言的形式美的表現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通過大量例證來展現廣告語言的形式美,給廣告人更多啟示和借鑒作用。關鍵詞:廣告語言;形式美;對仗;聲韻;殘缺魯迅先生曾就漢字的特點在文章中的運用說道:“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雹龠@指明漢字的形體對文學美感效果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文學語言美的肯定,廣告語言對此也同樣受用。廣告語言的形式美主要是從形、音、義來講如何創造語言的美

    東方教育 2017年17期2017-10-31

  • 2017聲韻集團新產品巡回展在京舉辦
    1日,“2017聲韻集團新產品巡回展——北京站”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聲韻音響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聲韻”)主辦,Shure Asia Limited舒爾亞洲有限公司(“舒爾”)、雅馬哈樂器音響(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雅馬哈”)協辦。來自音頻領域的200多名專家、從業者參會?!笆鏍枴备呒壒こ處煑畲葫i,“雅馬哈”專業音響部門技術總監陳浩,“聲韻”工程部經理、高級工程師蘇焯等3位主講嘉賓分別分享了三大品牌最新的主推產品:Shure Axient? Digital數

    演藝科技 2017年7期2017-08-30

  • 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方言中的陽聲韻研究
    裕民鎮方言中的陽聲韻研究羅汶君1,譚菊英2(1.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重慶北碚400715;2.上海大學文學院,上海200444)語言的空間差異反映了語言發展的時間序列,是語言發展演變的結果。通過調查,發現四川省儀隴縣裕民鎮方言中古陽聲韻發展為n、?二分型,以此為切入點,結合《四川方言音系》和其他漢語方言,認為中古陽聲韻的演變歷程為:從vm、vn、v?三個韻尾演變為vn,然后舌尖作勢而未抵住齒齦并鼻化成為v~n,隨著鼻化或者舌尖特征消失而成為vn(v~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2期2017-05-03

  • 笠翁對韻(一)
    童作詩對句、掌握聲韻格律的優秀啟蒙讀物。作者李漁,號笠翁,因此這本讀物叫《笠翁對韻》。文中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聲韻協調,瑯瑯上口,孩子們可從中得到語音、詞匯、修辭的訓練。天tiān對duì地dì,雨yǔ對duì風fēnɡ,大dà陸lù對duì長chánɡ空kōnɡ。山shān花huā對duì海hǎi樹shù,赤chì日rì對duì蒼cānɡ穹qiónɡ。雷léi隱yǐn隱yǐn,霧wù蒙ménɡ蒙ménɡ,日rì下xià對d

    學生天地·小學低年級版 2017年1期2017-03-29

  • 形式主義詩學與許淵沖英譯唐詩中的節奏與聲韻
    主義詩學;節奏;聲韻;三美中圖分類號: I10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6)04010305中國的詩歌,起源于風騷,以春秋時期各國國風為代表,一部《詩經》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源頭;騷者,以楚辭為主,后以屈原的《離騷》而聞名,成為中國詩歌的浪漫主義開端;及至唐代的李白、杜甫,分別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代表。唐詩更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頂峰。從“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開始,詩歌的馥雅芬芳就流淌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脈流中,深深地沉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11-19

  • 淺析《音學五書》古韻分部
    一分為二地離析平聲韻“支、麻、尤、庚”;在《唐韻正》中則對韻字逐字注古音,考訂每一韻的上古歸部。顧氏通過離析唐韻,使陰、入聲韻相配,將上古韻分為十部,系統地考察了唐韻與上古韻的歷史對應演變關系。本文試圖探討顧炎武在《音學五書》中離析唐韻、使陰入相配、分上古韻十部的方法,以還原顧氏古韻分部的過程?!兑魧W五書》;古韻分部;離析唐韻;陰入相配《音學五書》共分五部分,《音論》主要論述顧氏的古音韻思想,是顧氏上古音韻的論證結論;《詩本音》 《易音》以上古韻文材料實際

    安康學院學報 2016年3期2016-10-10

  • 古入聲韻在《徐州十三韻》中的消變軌跡研究
    燕憲俊古入聲韻在《徐州十三韻》中的消變軌跡研究燕憲?。ㄐ熘萆锕こ搪殬I技術學院,江蘇徐州221006)以入聲韻的演變軌跡作為研究的視角,考察2500個常用字中460多個入聲字在《徐州十三韻》中入聲韻消失后韻母歸向的規律;并對比考察《徐州十三韻》、北京話中入聲韻與陰聲韻的合流疊置情況,證明《徐州十三韻》音系既具有北方官話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徐州十三韻;入聲韻;消變軌跡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里指出,入聲在北方話里的消失是近代漢語三大音變特點之一。[1]

    湖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6年2期2016-09-15

  • 彭澤縣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系,內容主要包括聲韻調系統,語音特點及同音字匯三部分。桐城方言;聲韻調;語音特點據1987年《中國語言地圖集》把江淮官話分為洪巢片、泰如片和黃孝片,桐城方言屬于江淮官話中的黃孝片。本章記錄是彭澤縣范圍內的桐城方言,本文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方言調查詞匯手冊》(2002),這兩個調查表里的字詞經過本人調查有關發音人后修改而成。一、聲韻調(一)聲母系統。包括零聲母在內,桐城方言共有二十一個聲母。p phm f t thn l ? ?? s z ? ?? ? k

    人間 2016年23期2016-09-15

  • 形式主義詩學與許淵沖英譯唐詩中的節奏與聲韻
    譯唐詩中的節奏與聲韻孫雨竹(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天津300071)摘要:俄國形式主義詩學的一個重要思想是詩歌中的節奏和韻律等手段已成為內容的一部分。在許淵沖先生的翻譯中,節奏和韻律則反映為 “形美” 和 “音美”,作為前提和手段為實現“意美”服務。因此在許淵沖先生的翻譯中,意美、音美、形美是一體的,形式成為詩歌話語的內容并作為手段為意義服務,使詩歌中的韻律、節奏和語義達到了統一。關鍵詞:形式主義詩學;節奏;聲韻;三美中國的詩歌,起源于風騷,以春秋時期各國國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25

  • 晉東南晉語的入聲韻
    )晉東南晉語的入聲韻王利(長治學院中文系,山西長治046011)通過對50個方言點的調查,發現在晉東南晉語中,絕大多數方言以兩組入聲韻為常,主要元音分別為高元音和低元音。在詳細描寫其讀音類型的基礎上,考察了入聲韻今讀韻母的演變規律。晉東南晉語;入聲韻;讀音;類型;演變和其他晉語一樣,在晉東南晉語中存在著大量的入聲韻。以往對此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關方言的方言志中,研究相對分散,這對于全面認識晉東南晉語入聲韻的今讀情況是不利的。在對晉東南晉語50個方言點入聲

    長治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12-22

  • 通泰方言深臻曾梗攝的演變及歷史層次
    3)中古以來,陽聲韻韻尾從單一的鼻音韻尾演變為鼻音尾、鼻化韻和口元音交叉組合的多樣格局。宋元詩詞用韻情況顯示,宋以后漢語南方方言深、臻、曾、梗四攝韻母讀音合流[1],其實不止南方方言,《四聲等字》、《切韻指掌圖》、《洪武正韻》等官話韻書都存在陽聲韻合流跡象,且時代越近,合流規模越大。據董建交(2007)的觀點,四攝中,曾梗攝大致在宋以后先發生混并。[2]深臻曾梗四攝最終于明清時期合流[3],奠定了現代漢語方言深臻曾梗語音格局的基礎。江淮官話深臻曾梗陽聲韻

    語文學刊 2015年24期2015-03-13

  • 從《鄉音正誤》看乾嘉年間豫北晉語沁陽話的入聲
    《鄉音正誤》的入聲韻(一)《鄉音正誤》的入聲韻類范氏以詩韻框架編排的入聲17韻,從所收字的音注來看,這17韻中很多入聲韻已經發生了合并。如:收于十二錫韻“戚”,音注為“七”?!捌荨睂儆诠i_四錫韻字,而“七”屬于臻開三質韻字。兩字互注,這表現出它們所在之韻已經合流,但范氏卻把“七”收于四質韻,造成語音不同的假象。故書中跨韻部的直音音注常透露出韻類之間合并的信息。另外17韻中不同入聲韻相承同一攝的舒聲韻也反映了韻類之間的合并。如:收于七曷“音駝入聲”的“脫”和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3期2014-11-15

  • 歙縣許村話音系及其特點
    (二)韻母1.陰聲韻中,今共同語是二合元音的大都為單元音,三合元音大都為二合元音或單元音。如假攝麻韻共同語中讀[ua]的,今許村話讀[o];再如效攝宵韻共同語讀[iau]的,今許村話讀[i?]。表22.陽聲韻中,鼻音韻尾[m]、[?]消失,陽聲韻有向陰聲韻轉化趨勢。具體來說:(1)咸攝字只有“潭”、“揞”、“蘸”、“蠶”四字仍為陽聲韻,其余全為陰聲韻;(2)深攝緝韻全為陰聲韻,侵韻除“簪”字外仍為陽聲韻;(3)山攝中仙小韻中除“兗”、“囡”、“膻”外全為陰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9-25

  • 太原盆地方言入聲韻的讀音類型和演變
    、太原盆地方言入聲韻的演變類型古入聲在漢語方言中正在經歷弱化乃至消失的過程,具體表現為塞音韻尾的減少、合并乃至消失,入聲韻的減少、合并乃至消失。漢語官話方言中只有晉語和江淮官話保留入聲(其中晉語汾河片入聲韻尾已經消失[2]233),其特征是中古的三類塞音韻尾-p、-t、-k合并為喉塞韻尾-。根據太原盆地方言入聲韻的演變和合流方式,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陽曲型表1 陽曲型A/a入聲韻讀音情況舉例表1 陽曲型A/a入聲韻讀音情況舉例咸攝山攝宕攝江攝開一開二合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9-04

  • “因聲求氣”:桐城派對聲韻美的不懈追求
    氣”說,表現出對聲韻美的追求和推崇。此派古文創作在劉大櫆神氣、音節、字句理論和姚鼐及其弟子對熟讀、精誦、涵詠、妙悟的推動下,異常重視文字聲音帶給讀者的聽覺沖擊,這在中國散文諸多流派中別樹一幟。它極大地提升了桐城派散文的文體品格,盡顯其漢語之美。關鍵詞:桐城派;因聲求氣;聲韻;音節;精誦;涵詠;妙悟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02(2014)03-0092-07“因聲求氣”自梅曾亮總結提出后,代表了桐城派對聲韻美的藝術追求。

    理論與現代化 2014年3期2014-06-28

  • 《廣雅疏證》“語之轉”研究
    “語之轉”主要指聲韻關系中的聲同、聲近。作用有兩點,一是貫通異形詞,一是疏通傳注文獻。廣雅疏證;語之轉;因聲求義王念孫因聲求義問題可從音義術語中考察?!稄V雅疏證》是王氏因聲求義的代表,該書博考群籍,因聲求義,解說精當,成就極大,影響深遠。筆者[1]曾對《廣雅疏證》近三十年研究狀況進行過文獻梳理,認為對該書音義術語研究仍有未盡處。筆者利用Microsoft Office中Microsoft Excel強大的分類、檢索、篩選和排序功能做成《廣雅疏證》“語之轉”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6-07

  • “東方佳聯”和“聲韻”被授權代理舒爾旗下DIS會議產品
    “東方佳聯”和“聲韻”被授權代理舒爾旗下DIS會議產品日前,舒爾亞洲有限公司(“舒爾”)宣布北京東方佳聯影視技術有限公司(“東方佳聯”)和聲韻音響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聲韻”)成為旗下DIS產品代理商,分別負責DCS6000數字會議系統和DDS5900數字討論系統在中國內地的銷售?!笆鏍枴倍驴偨浝黻愨x勝表示,相信借助合作伙伴的廣泛渠道和豐富經驗,能夠把DIS會議系統提供給更多用戶?!皷|方佳聯”董事長陳咪沙表示,“東方佳聯”負責的DCS6000數字會議系統將

    演藝科技 2014年11期2014-05-15

  • 從入聲演變看語音演變規律的階段性和時間性
    0006)上古入聲韻只有一個調類即去聲,這是入聲韻可以代表入聲的根本原因。從入聲由上古到中古,以及從中古到現代的演變來看,它所走過的道路都是先變入去聲,然后由去聲再轉入平、上、去三聲。入聲韻;入聲調;演變規律一、引言在討論入聲演變之前,我們必須澄清入聲的性質。歷來各家討論入聲的性質,不外乎兩個大的方向。A.入聲有清塞音韻尾;B.入聲短促。其實我們回過頭來仔細分析這兩個方向的分歧就會發現,A與韻類有關,主要講“入聲韻”有清塞音韻尾(p、t、k、?)。這一點大

    晉中學院學報 2014年5期2014-04-16

  • 黃梅戲音調結構研究
    音調結構類型 寬聲韻、窄聲韻、近聲韻、大聲韻、小聲韻音調結構分析是傳統的音樂形態分析方法,所謂旋律音調結構,就是指“在特定的音階調式基礎上形成的旋律音調結構原則,它從本質上反映了某一民族、某一地區音樂語言的特點,是該民族、該地區豐富多樣旋律現象的概括,同時,成為該樂音體系特點在理論分析上的集中體現?!盵1]在中國傳統旋律音調結構的分析研究中,常常把旋律音調以三個音或四個音為一個單位,組成一個“三音列”或“四音列”的五種聲韻:即寬聲韻、窄聲韻、近聲韻、大聲韻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4期2014-04-08

  • 《等韻精要》音系基礎再論——從入聲韻歸并看《等韻精要》的音系基礎
    宕江曾梗通五攝入聲韻歸并情況入手,并與《中原音韻》系韻書、《青郊雜著》系韻書進行比較,與今中原官話核心地區方言、汾河片方言進行比較,認為《精要》的音系基礎應該是清代平陽府臨汾縣及其周邊地區一帶的方言。為了便于比較,下文首先簡要介紹《精要》宕江曾梗通五攝入聲韻與陰聲韻的合流情況。一 《精要》五攝入聲韻與陰聲韻合流情況《精要》中宕攝入聲共收27字,除“閣”1字歸入馬韻,其余皆歸駝韻。江攝共收10個入聲字,全部歸駝韻。曾攝一等共收13個入聲字,除“國”1字歸蛇韻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期2013-09-06

  • 湖北田歌旋律三聲韻命名及分類研究
    )湖北田歌旋律三聲韻命名及分類研究向 文(長江大學 藝術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湖北田歌是流行于湖北的一類民間勞動歌曲,對其聲、韻、調三聲韻的命名,如從內部結構上看,寬、窄聲韻部分不能精確命名,如從外部樣態的角度來看,也有不足之處。如將起音、內部結構及外部樣態相結合,則可明確240種三聲韻的微觀結構類型,同時可發現三聲韻的分布明顯受到地域風格差異的影響。湖北田歌;三聲韻;命名;民族音樂一、相關概念釋義湖北田歌是對產生并流行于湖北的一類民間勞動歌曲的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3期2012-10-30

  • 蔣鳳之二胡藝術中的聲韻及技法的探究
    中國傳統音樂中的聲韻變化、虛實處理以及加花手法發揮到了極致。蔣鳳之的二胡演奏典雅、深邃,而且手法細膩富于變化。本文通過對《漢宮秋月》、《病中吟》等二胡曲的聲韻變化進行分析,深入探究蔣鳳之二胡演奏藝術的表現技法。關鍵詞:蔣鳳之;二胡;聲韻;技法1蔣鳳之的二胡演奏藝術蔣鳳之是20世紀杰出的二胡演奏家,從蔣鳳之的二胡演奏中,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豐富細膩、深邃高雅的意境。蔣鳳之從小受到家鄉絲竹樂的滋養,后來跟隨平湖派琵琶傳人朱英學習琵琶,還曾跟隨劉天華學習二胡和小提

    藝術科技 2012年6期2012-02-27

  • 詩改試驗
    溪翁詠物五題(新聲韻)掛歷掛歷翻開如啟窗,晨昏過隙鑄輝煌。一輪旭日一團火,一寸夕陽一寸香。鬧鐘一生碌碌總匆忙,細步追尋日月光。到點高歌非賣俏,只將時刻報端詳。手表手鐲不作作知音,亮手時時提醒君。野草枯黃猶可綠,光陰一去再無尋。氣球壯志凌云肚里空,自身少力愛兜風。務虛成癖難著地,總把漂浮當彩虹。涂祖庚獻給教師之妻(新聲韻)卿是紅燭郎是臺,同心點亮小書齋。滴滴燭淚為誰落?落在燭臺不用揩。剪枝培土四十載,桃李芬芳遍地開。裝點江山圓汝夢,誰人可買夢重來。張清正頌上

    東坡赤壁詩詞 2011年1期2011-08-15

  • 讀詹安泰先生的《論聲韻》*
    詹安泰先生的《論聲韻》*張振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北京 100005)該文對詹安泰先生《論聲韻》一文如何從聲、韻及平仄等深入論述古典詩詞的聲韻美,學詞者如何從音(包括方音)的葉律和葉韻進行把握,以及“嚴協”和“寬協”等,作深入的解讀。詹安泰;詞論;論聲韻詹安泰先生是著名的古典詩詞大家。他在《無盦說詩》(《詹安泰文集》347~353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里從藝術到語言,非常準確、詳細地評論古往詩人,其文縱橫捭闔,氣勢萬千,不是詩詞大家,絕無此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5期2011-08-15

  • 詩改試驗
    海潮·佛耳峪(新聲韻)梅 里佛香繚繞,茫茫紫氣,情約鶴鷺人家。翠鳥澗鳴,佳藍葉舞,醒來十萬桃花??菽就滦卵?。枉然笑石浪,千古奢華。遠去漁舟,子呼船上小丫丫。西山酒綠含霞。有繁星朗月,共祝天涯。騷客放歌,嬌楊弄影,時時醉了聽鴉。紅女入青紗。乘興臨書紙,喜畫山娃。佛耳長聽好曲,誰個不思她。滿江紅·佛耳山歌(新聲韻)飛彩流云,長靜坐、巍峨佛祖。拈巨耳、稚童齊喚,錦鸞同度。幾許山人擔玉翠,兩只丹鳳搖錢樹。齊天樂、好事近歡顏,邀天兔。合諧曲,科技路。人似鶴,情如虎。

    東坡赤壁詩詞 2011年3期2011-08-15

  • 馬王堆史書、醫書所反映的上古韻部現象研究——以通假字為對象
    21000)上古聲韻調三個方面的研究,韻部的研究最為深入,各家的觀點基本上已趨于一致,特別是學術界長期以來認為入聲韻是很少甚至不與陰聲韻、陽聲韻相通的,然而我們在對以馬王堆史書、醫書為代表的出土文獻通假字的研究中卻發現陰聲韻和入聲韻之間相通在異部通假的情況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一發現有助于從出土文獻的視野重新審視傳世文獻所得出的結論,對刷新漢語語音史有所貢獻。史書;醫書;通假字;韻部一、概 說1973年12月,在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大量的帛書和

    銅陵學院學報 2010年4期2010-01-06

  • 談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演奏中的意境、氣韻和聲韻
    中的意境、氣韻和聲韻——“有韻則生,無韻則死”。關鍵詞:中國鋼琴音樂;意境;氣韻;聲韻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是作曲家將中外科學的作曲理論與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有機結合的產物,它的趣味、韻律及風格,深深烙著民族的印記。在世界音樂文化交流和國際性音樂文化傳播蓬勃發展的今天,中國鋼琴音樂正以其清新的藝術格調、濃郁的民族色彩成為世界鋼琴音樂藝苑的一支奇葩。中國有著與西方迥然不同的音樂文化傳統,有其獨特的藝術觀、美學觀和哲學觀,因而,探尋中國鋼琴音樂演奏中的民族風格、民族意

    時代文學·上半月 2009年10期2009-10-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