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記憶

  • 教科書文化建設的本質、價值與路徑
    史邏輯和傳承文化記憶、樹立民族自信的文化邏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和篩選的本質屬性。面向未來,加強教科書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實現路徑方面,要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教科書文化建設全面領導;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多圈層教科書文化建設參與體系;發揮以公平互動為核心的教科書文化建設輻射影響力;切實將教科書打造成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地。關鍵詞? 教科書;教科書文化建設;文化記憶;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文化是教育之根,在激活傳統、塑造民族性格、鑒往知來等方面產生著深遠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24年1期2024-01-15

  • 廣西三江侗族大歌的文化記憶建構
    究侗族大歌的文化記憶建構,理解侗族大歌包含的文化符號和集體記憶,有助于理解民族民間音樂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從“文化記憶”的角度來看,侗族大歌的建構可以從“物化表現”“身體實踐”和“政策支持”這三個層面來分析。侗族大歌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實質是一種文化記憶,以文字、影像和建筑為載體,呈現出文化記憶的塑造性特點,起到存儲、激活和回憶的作用;技藝、儀式和組織活動,體現了文化記憶的能動性,具有溝通、重構和獲得族群認同的功能;在政策、規劃活動等

    藝術評鑒 2023年15期2023-09-20

  • 文化記憶中的身體審美觀
    摘要】本文以文化記憶理論為基石,以身體膚色為切入點,分析對比莫里森的兩本小說《最藍的眼睛》和《天佑孩童》中的身體審美觀,刻入身體中的文化記憶。盡管審美觀念由過去的“黑即丑”轉變為現代社會的“黑為美”,但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依然無法擺脫美國白人強勢文化對其身體規訓和精神奴役。莫里森表明“黑為丑”“黑為美”都不能作為評判黑人價值的標準,黑人應該以自己的文化記憶為基礎建立個體認同和民族認同?!娟P鍵詞】莫里森;身體書寫;膚色;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I712? ? ?

    今古文創 2023年33期2023-09-19

  • 文化記憶理論下古爾納《天堂》的象征隱喻解讀
    古爾納對非洲文化記憶傳承以及民族身份建構的深刻理解與藝術價值。本文擬從文化記憶理論入手,分角度分析小說意象,旨在找尋文本所體現的身份認同與文化沖突,引發對后殖民主義的思考以及對處于“失根狀態”的非洲人民的關注?!娟P鍵詞】文化記憶;《天堂》;象征隱喻;后殖民主義【中圖分類號】I5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29-0019-03【DOI】10.20024/j.cnki.CN42-19

    今古文創 2023年29期2023-08-19

  • 學校文化記憶的功能透視與強化策略
    素,聚焦學校文化記憶有利于對學校文化做出更加全面的審視。學校文化記憶由歷史記憶、交往記憶和空間記憶構成,能夠促進學校文化傳承,提供育人資源,是學校管理的關鍵要素。學??赏ㄟ^創設交往時空、筑牢學校倫理和建立長效制度以強化學校文化記憶。關鍵詞 學校文化;文化記憶;交往記憶;空間記憶;交往時空;學校倫理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2384(2023)06-0041-04當前,面對“十四五”時期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新要求,學校文化建設如何在已有研

    中小學管理 2023年6期2023-07-29

  • 話語間性與價值認同研究
    市場實現民族文化記憶的跨媒介表達,將其作為跨媒介所要具象化表達的對象,使大眾對文化記憶有更直觀的理解,是當前民族電影的重要使命。就目前看來,新主流電影歷經十余年的類型化演變,邁向新主流的創作之路,而這恰恰憑借其工業化的創作模式,成為當代文化記憶視覺化建構的重要手段。這一過程中,儲存在不同時代、不同媒介之中的文化記憶在新主流電影的敘事文本中被重塑,在承載民族文化記憶的同時,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表現出來,成為烙印在影像之中的精神符碼。在間性思維的考量下,新主流

    藝術科技 2023年14期2023-07-18

  • 鄉村振興下的空間重構與地方實踐
    間載體,重拾文化記憶,以期培養鄉民的內生動力,促進鄉村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從空間重構的角度,分析鄉村文化空間的變遷歷程,探究其在鄉村發展中的作用,以期為當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新思路。關鍵詞 文化空間;文化記憶;空間重構;鄉村振興中圖分類號 C 912.4;K 892.24?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12-0226-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50Sp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12期2023-07-17

  • 馬來西亞海絲文化記憶建構
    馬來西亞海絲文化記憶形成于“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重大歷史過程,根植于中國與馬來西亞民眾記憶中。馬來西亞海絲文化記憶記錄了中馬經貿往來、社會互動、文化與教育交流合作歷史,經過時空的歷時、共時建構與立體審視,通過文本、意象、儀式系統的型構,以及反復使用的文本、圖畫、故事、場所、紀念活動、表征實踐、儀式等,記憶得到強化。馬來西亞海絲文化記憶是在與文化制品和文化活動的互動實踐中得到建構和拓展的,始于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交往實踐,筑牢于中馬共同文化根基,推動著中馬兩國友好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1期2023-07-12

  • 非虛構影視的中國文化記憶書寫
    沖擊下,中國文化記憶出現傳承危機,受數字媒介邏輯影響,社會出現“文化失憶”癥候。如何抵抗文化遺忘,重新建構族群身份認同是當下中國文化記憶書寫的重要命題?!兜浼锏闹袊凡捎梅翘摌媱撟魇址?,將傳統典籍文本與影視連接起來,運用數字技術打造沉浸式的回憶空間,實現中國文化記憶的創新書寫,為文化作品的創作提供參考。[關鍵詞]文化記憶;“文化失憶”;非虛構影視;回憶空間文化記憶具有塑造文化身份、建構族群認同、維系民族共同體的重要作用,使國家和民族在文化記憶的不斷書寫中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1期2023-06-25

  • 黔中紅氈苗支系蘆笙儀式與文化記憶
    蘆笙儀式是其文化記憶的重要組成形式,本文主要對其傳承模式、儀式文化功能、蘆笙文化的屬性、傳統儀式中的意義及影響因素進行研究。關鍵詞:紅氈苗 ?蘆笙儀式 ?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3-0005-04一、苗族支系名稱演化苗族是一個支系紛繁、語言差異甚大的世界性民族,從歷時性角度來說,不同時期有著對苗族不同的稱謂,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民族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范圍內都會采用或被他族采用各不相同的稱謂進行

    藝術評鑒 2023年3期2023-06-21

  • 以城入詞,再敘文化
    宋詞;杭州;文化記憶對于宋詞而言,杭州不僅僅是地理位置,其盛衰榮枯都有著特別的象征符號意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賦予了詞人不同的情感和心曲。而宋詞對杭州而言,則是一種文學形式對一座城市的重建與再現,宋詞對杭州的物質、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多維書寫,展示了杭州從都市到都城的多重空間地位,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杭州不尋常的城市映像與文化記憶,也能感受到這座南宋都城的真實存在過,以及它所承載的國家命運和詞人心態。一、杭州風光多勝景杭州歷來是江南的重鎮,宋室南下更是使得它一躍

    科學導報 2023年37期2023-06-17

  • 基于文化記憶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路徑探析
    共產黨歷史的文化記憶。文化記憶傳承偉大建黨精神表現為兩種形態,即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內在精神力量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規范,其具有滿足個人需求、構筑集體記憶、強化國家認同的功能價值。應該通過文化記憶載體的融合、環節的優化不斷加強偉大建黨精神的感染力、影響力,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關鍵詞:文化記憶;偉大建黨精神;價值;路徑中圖分類號:D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3期2023-06-15

  • 記憶與空間:歷史城鎮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的邏輯構建
    的方法,構建文化記憶與文化空間的關聯視角下古城非遺活化的理論框架。結果表明:文化記憶代表了時間維度上的文化積淀與演變,作為文化空間形成的根基,是物質空間通過記憶媒介對精神層面的一種客觀映射,塑造地方認同與依戀;文化空間衡量著空間維度上的文化生產,依托空間實踐觸發“回憶地方”的集體和個人行為,成為文化記憶的載體和地方感的寄托;地方感增強延續古城文化記憶發展的情感力量,深刻影響著古城的文化空間構建,賦予古城新的地方意義。文化記憶、空間實踐、地方感共同構成歷史城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6-14

  • 講好中國故事,喚醒文化記憶
    著重要意義。文化記憶包括回憶、認同與文化的延續?!度耸篱g》傳達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是鑄牢中華民族認同的重要資源,其跨區域傳播是對文化延續的實踐。本文將對《人世間》中的文化符號與文化記憶做進一步發掘與解讀,這對講好中國故事、增強中華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娟P鍵詞】 中國故事;文化自信;文化記憶;文化認同;文化書寫【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

    今古文創 2023年14期2023-05-31

  • 歷史微光的重現:文人電影氣韻與知識分子心靈譜系重塑
    個作用框架,文化記憶就是這個作用框架的上位概念。阿萊達·阿斯曼指出了文化意義上的時間建構和集體認同的建構或政治想象相互關涉?!痘窃賮砣恕泛汀掇渌略谑帧愤@兩部講述詩人文學人生的影片,記錄了近代歷史與個人記憶的交織,形塑了現在與過去的關系,折射出中國近代以來知識分子的心靈譜系。這一影像敘事潛移默化地增強了觀眾的歸屬感與國族認同感。以文人電影的代表作《小城之春》作為參照,可以看到以上兩部電影在歷史現實與集體記憶的交織中更新了文人電影表現人文情懷的藝術。關鍵詞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六人》文化記憶建構20世紀初期華裔勞工形象
    音。本文結合文化記憶理論,深入解讀紀錄片《六人》在個體記憶、集體記憶和文化記憶三個方面所展現出的華裔勞工移民形象,還歷史以真相,重塑20世紀初期積極正面的華人移民形象?!娟P鍵詞】 《六人》;泰坦尼克號;文化記憶;移民形象【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8-008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28基金項目

    今古文創 2023年8期2023-05-30

  • 文化記憶與當代山東作家創作
    表現為自覺的文化記憶傳承,自覺的文化身份確認和自覺的文化意識探索。關鍵詞:文化記憶 山東作家 齊魯文化阿斯曼認為,文化是一種“凝聚性結構”。文化在社會和時間層面上具有鏈接功能,體現在觀念體系、話語方式和社會實踐,與身份認同息息相關。文化記憶也是歷史記憶,是一種社會認知和價值判斷的綜合范式。文學藝術作為文化記憶的載體,具有表現形式的特殊性;作為社會記憶的表征,則具有超越時空的現實性,即虛構文本記錄的總是真實的人類歷史和社會生活。在文化記憶視角下觀照當代作家創

    百家評論 2023年2期2023-05-30

  • 《幽靈旅伴》中黑色歐洲史的重構
    憶結合起來以文化記憶為切入點,從歐洲宮廷史、奴隸史和藝術史三方面探討了對歐洲歷史的重構,解決了當代英國黑人移民缺失的民族歸屬感,體現了作者對邊緣群體和被遺忘群體深切的人文關懷。關鍵詞:伯納丁·埃瓦雷斯托 《幽靈旅伴》 文化記憶 黑色歐洲史英國當代黑人女作家伯納丁·埃瓦雷斯托(Bernardine Evaristo)于2005年出版了一部散文間或詩歌的小說《幽靈旅伴》,該小說以20世紀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加勒比英國裔在倫敦從事金融行業的斯坦利(Stanle

    文學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論《呼蘭河傳》的空間敘事特征及功能
    敘述視角; 文化記憶; 回溯性敘事中圖分類號:I20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60(2022)05-0095-09一、 引 言蕭紅小說《呼蘭河傳》是一部與特定地理空間相關的文學作品,其文本立足于一個實存的空間——呼蘭城。同時,這個空間也是作者蕭紅個人童年記憶的存儲地,起到了“裝載”與“保存”的作用?!翱臻g”和“記憶”是解開其小說形式符碼的兩把鑰匙。記憶,立足于對已經過去了的事件的回顧和確認,是人類意識范疇內針對時間的流逝而產生的一種應對策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2年5期2022-12-06

  • 匠藝之道與文化自覺:羅斯金美學思想再析
    ;勞動倫理;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2)05-0102-04《建筑的七盞明燈》是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羅斯金(以下簡稱“羅斯金”)于1849年出版的著作,時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1837-1901年)工業大發展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的日益強大,以及工業技術與科學文明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導致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意識逐漸薄弱。羅斯金在此書中強調,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引導建筑具有美好價值的法則,

    今傳媒 2022年5期2022-07-26

  • “記憶之場”:馮驥才的 “津門”文化書寫
    場”作為支撐文化記憶的有效之維,以皇會儀式、雜耍技藝等象征性“記憶之場”賡續集體記憶?!坝洃浿畧觥钡摹敖蜷T”構成小說敘事的核心要素,擁有獨立的文化闡釋功能,提供著語言、經驗和意義的標本,并傳遞出敘事背后所收束、折疊或展開的話語表征;既是記憶的再現,又是過去、現實和未來黏連的基點,既有寫實的成分,更有想象的空間,從而成就其作品中“場”之特殊性,彰顯其重構記憶的功力和對未來社會的期許。關鍵詞:馮驥才;記憶之場;津門書寫;文化記憶一“正是因為沒有了記憶,記憶才被

    當代文壇 2022年4期2022-07-06

  • 論媒介記憶視角下湖湘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了岳麓書院的文化記憶和文化價值,為湖湘文化在新時期的保護與傳承作出了貢獻,并收獲了不錯的口碑與評價。文章以媒介記憶為理論視角對《岳麓書院》進行文本分析,探尋該片建構媒介記憶的方法和策略,為新時期傳播語境下湖湘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以及與城市歷史文化有關的紀錄片的創作提供創新思路與借鑒。關鍵詞:岳麓書院;湖湘文化;媒介記憶;文化記憶;紀錄片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6-0181-03一、前言岳麓書院位于長沙岳麓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6期2022-06-25

  • 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東村儺戲的文化記憶研究
    祭祖拜靈。儺文化記憶在陳東村的宗教信仰、節日傳統和日常生活中逐漸生成并不斷發展,成為陳東村經久不衰、與眾不同的奠基性文化?;谌祟悓W田野調查,以“社會—文化”范式探討陳東村儺文化記憶的生成,揭示非物質文化遺產儺戲在古老村落現代性流變中的活態傳承和創新發展。[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東村儺戲;文化記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技能、傳統知識、傳統節日禮儀及民俗活動等領域1。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

    歌海 2022年2期2022-06-20

  • 新國貨品牌文化內涵提升路徑研究
    文化;非遺;文化記憶;城市特色 中圖分類號:F2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3 — 0128 — 03 第一次國貨品牌意識的覺醒開始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這一時期越來越多的國貨企業逐漸走出困境,國貨品牌得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這都得益于中國人民在當時發起的轟轟烈烈的抵制洋貨運動,在當時也涌現了一系列發展至今的知名國貨品牌,比如像回力牌球鞋、張裕牌紅酒、 百雀羚護膚品、張小泉刀剪等等。到了改革開放時

    理論觀察 2022年3期2022-06-14

  • 《七夕奇妙游》對文化記憶的浪漫想象與當代重構
    值實現了節日文化記憶在當代的價值延伸,強化了文化記憶在道德引導和文化自覺方面的作用,為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娟P鍵詞】七夕奇妙游;文化記憶;內涵重構;創新轉化《節日奇妙游》是2021年河南廣播電視臺推出的系列節目。在該系列節目中,《七夕奇妙游》最受好評,其通過演繹航天員唐小天的穿越故事,串聯起《龍門金剛》《給女孩》《愛》《破陣樂》《為自己鼓掌》《夜空中最亮的星》六個節目,將觀眾從當代宇宙帶回唐代的七夕星空。就主題而言,《七夕奇妙游》沖破了以往七

    新聞愛好者 2022年5期2022-06-14

  • 在校外攝影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研究
    代青少年建立文化記憶、傳承文化記憶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校外攝影教學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文化記憶理論認為建筑物和圖像都是文化記憶的媒介,具有文化性和社會性,是實現文化記憶建構的承擔者。從文化記憶理論出發,以傳統建筑的美學特點為切入點,將傳統建筑作為校外攝影教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形式。校外攝影教學中,以傳統建筑為載體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值得探討。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文化記憶;傳統建筑;圖像媒介中圖分類號:G40-014? ? ? ?文獻標識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2年4期2022-05-30

  • 從《典籍里的中國》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記憶建構
    摘要:文化記憶對實現個體身份認同,打造社會共同體有著巨大價值。電視媒介在建構文化記憶的過程中肩負重要責任。文化類綜藝節目《典籍里的中國》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濃縮于優秀典籍之中,以“戲劇+影視化”的方式,呈現優秀典籍的核心思想及其成書、流傳過程中的動人故事。文章采用個案分析法,以《典籍里的中國》11期節目為例,從符號表征、塑造儀式、媒介傳播三個層面分析,發現該節目通過使用凸顯群體性的戲劇臺詞、營造沉浸感的舞臺場景、塑造真實感的演員表演等符號,喚起觀眾對于中國傳

    新聞研究導刊 2022年11期2022-05-30

  • 基于文化記憶視角的萬溪寶珠梨產品包裝設計研究
    文姬關鍵詞:文化記憶 品牌文化 萬溪寶珠梨 文化元素 包裝設計中圖分類號:TB4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8-0028-04引言記憶對于人類而言是在不同時空維度中發生的片斷或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記憶存儲于一定“記憶媒介”中,經過一定量化轉化為文本和儀式,二者在互動中共同塑造一個民族的整體意識和氣質[1]。隨著我國進入新時代發展時期,國家對于鄉村“一村一品”的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堅定優質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構建富有文

    設計 2022年15期2022-05-30

  • 基于文化記憶理論的工業遺產活化設計策略研究
    工業遺產 文化記憶 記憶要素 上海制皂廠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2)08-0089-03引言工業遺產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具有歷史、科技和科學等價值,是城市轉型發展的文化財富,具有不可再生性。相比之下,我國工業發展起步較晚,不同區域情況復雜各異,并且由于當地居民缺乏對工業遺產重要性的認識[1],導致出現許多工業遺產面臨著倒閉、搬遷與轉型,隨之也出現了利用率低、與社會大眾脫節等困境,活化成為保護與傳承的重要

    設計 2022年15期2022-05-30

  • 民間舞蹈的創作思辨
    蒙古族舞蹈;文化記憶;傳統;創造性;歷時性;共時性【中圖分類號】J72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8-009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8.030蒙古族舞蹈創作在民族舞蹈的創作中是如何在“圍墻”之困下“走出去”,在語匯層面如何實現中國新表達,在情感層面如何實現超時空共情,在文化符號下如何實現跨領域認可都需要蒙古族舞蹈去不

    今古文創 2022年18期2022-05-19

  • 記憶、都市與文學傳統
    ;文化鄉愁;文化記憶;本土敘述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2)1-0014-10一、引言 20世紀50年代前后赴港的南來作家,是中國文學史中的重要群體。①赴港后,他們的寫作對香港文學主體性的建構和文化走向的影響頗深。正是在他們的影響和推動下,本土新一代的文化人,才得以獲取可貴的成長空間。②在彼時的香港,雖然中文出版活動具有一定自主性,卻又難免受到商業社會的擠壓。同時存在的問題,還有作家權益保障缺失、奸

    華文文學 2022年1期2022-03-24

  • 《唐宮夜宴》的文化符號表達研究
    唐宮夜宴》;文化記憶;文化符號;皮爾士符號三分法【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新疆各民族共同記憶與共有精神家園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8XXW009)。一、國潮風尚與文化符號國潮風尚,是一種流行于青年人群之中的亞文化潮流,即以具有傳統文化性質的形式美學符號為追求的文化趨同意識。國潮風尚以表達“民族化”“傳統化”的形式美學為內核,但又無意盲目復古,而是不斷賦予傳統文化符號當下的文化和美學價值,是一次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復興。[1]《唐宮夜宴》是2021

    新聞世界 2022年3期2022-03-22

  • 文旅融合視域下民族村寨的景觀修復與現代治理
    基礎,以重塑文化記憶,打造文化景觀,加強手工藝由實用向審美的轉換來提升村寨的活力,使民族村寨獲得持續的更新與發展。關鍵詞:文旅融合;景觀修復;現代治理;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J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22)02-0062-09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2.02.006“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體現了中華文明多樣性,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載體,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資源?!盵1]民族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2年2期2022-03-21

  • 《在群山之間》:作為扶貧文化記憶的可能性
    為呈現載體的文化記憶。關鍵詞:《在群山之間》? 新鄉土文學? 扶貧運動? 文化記憶《在群山之間》是青年作家陳濤的新作。文學評論、研究界為此曾舉辦“非虛構、扶貧文學與《在群山之間》作品研討會”①。在我看來,《在群山之間》與其說是“扶貧文學”倒不如稱其為21世紀的“新鄉土文學”。盡管不少評論認為這是一本散文集,列入非虛構文學寫作序列。然而,無論怎么說,作家與評論家都不否認這是一部文學作品,既然承認它是文學,我們就有理由將之置于文學史與文學家族譜系的大背景、大框

    百家評論 2022年1期2022-03-03

  • 蒙古族祭火儀式與文化記憶的變遷
    變,同時也讓文化記憶的傳承機制及相關知識的性質產生變化?!娟P鍵詞】祭火儀式;變遷;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K89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6-0092-03火,是人類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對象之一,很多民族都有與火以及火神相關的民間信仰。對生活在北方偏冷地區的蒙古族來說,火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臘月二十三日是蒙古族“送火神”的重要日子,蒙古語稱之為“Gal Tahih”(祭火日)。傳說

    今古文創 2022年6期2022-02-25

  • 露絲·貝哈的身份追尋與文化記憶
    人身份焦慮和文化記憶,呈現出流散猶太人在回歸猶太身份和種族融合之間的不可抉擇。 關鍵詞:身份建構 文化記憶 回憶空間 流散 猶太性 露絲·貝哈1956年出生于古巴。從1925年她的外曾祖父逃離波蘭開始,她的家族便開啟了流散生活,她家族的人先后在古巴、以色列、美國等國居住。其父親是來自西班牙的賽法迪猶太人,母親是來自波蘭的猶太人,古巴革命發生兩年后他們舉家遷移到美國紐約。[1]美國人類學家露絲·貝哈擅長猶太人民族志書寫。她的作品能讓讀者很容易感受到族群流散帶

    文學教育 2022年1期2022-02-19

  • 閩東傳統聚落旅游發展的多樣化路徑研究
    入點,借助“文化記憶—文化展示—旅游凝視”理論模型,重新梳理兩地具有特色的旅游資源及發展鄉村旅游的可行策略。在對兩地分析的基礎上,本文認為鄉村旅游應以兩村獨有的資源為依托,找到各自的發展路徑,保護并利用鄉村文化資源,才能使鄉土文化更好地在現代生活中“活”起來,打響鄉村特色旅游的名片。關鍵詞:鄉村旅游;文化記憶;文化展示;旅游凝視本文索引:申雨潔,涂存紅,劉思瑤,等.[J].商展經濟,2022(01):-040.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我國大

    商展經濟·上半月 2022年1期2022-01-23

  • 群像敘事《覺醒年代》對集體記憶的建構
    指向未來的“文化記憶”?!队X醒年代》是群像敘事的代表作,本文將結合該劇探析群像敘事對集體記憶的建構?!娟P鍵詞】群體敘事;集體記憶;建構;文化記憶新媒體時代,影視作品對社會記憶的建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關集體記憶的研究不斷深入,媒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傳播手段,可以很好地承擔起構建集體記憶的責任。我國當下部分電視劇把人物群像作為敘事主體,通過塑造人物群像的特征來折射整個社會形態,建構國家的集體記憶,增強民族凝聚力。電視劇《覺醒年代》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

    新聞世界 2022年1期2022-01-19

  • 穿透記憶的意義
    ;文獻遺產;文化記憶分類號:G112The Meaning of Penetrating MemoryFeng Huiling(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Abstract: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e thinking logic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檔案與建設 2021年11期2021-12-26

  • 西安民間藝術介入鄉村文旅建設的路徑研究
    用。關鍵詞:文化記憶 民間藝術 鄉村文旅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國外學者對鄉村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和鄉村以文化旅游產品供需的視角進行探討。Richards從文化旅游產品供需的角度出發,認為雖然旅游者的文化遺產旅游需求會隨其收入的增加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上升,但需求的變化受供給的影響更大;Bachleitner通過分析文化遺產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3期2021-12-06

  • 主客互動視角下哭嫁的旅游展演研究
    演追溯和呈現文化記憶,旅游者通過對哭嫁的凝視理解達成文化共識,在主客互動之間,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傳播。研究結論有助于民族地區通過重構文化符號,展現民族文化,推動旅游發展。關鍵詞:哭嫁;主客互動;文化記憶;文化認同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4.025“哭嫁”是新娘出嫁時和其女性親戚一起邊哭邊唱的風俗活動,土家族的“哭嫁”歷史悠久、哭嫁歌詞豐富尤為著名?!俺黾蕖?/div>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34期2021-11-15

  • 《金山》的回憶空間建構與文化記憶傳承
    空限制并形成文化記憶的延續。關鍵詞:《金山》;張翎;空間;文化記憶;身份;傳承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21)4-0085-07基金項目: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北美新移民文學的空間詩學研究”,項目編號:1607081;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空間美學研究”,項目編號:17CWWJ03;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項目“空間理論視域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小說研究”,項目編號:J15WD29 。作

    華文文學 2021年4期2021-10-16

  • 高校檔案館文化記憶功能構建的問題與策略
    高校檔案館的文化記憶是高校檔案理念的更始,需要其自身的文化引領。實現高校檔案館文化記憶功能,需要充分挖掘其文化記憶內涵,加強文化記憶本質認知,拓寬文化記憶宣傳渠道,以提升高校檔案館文化記憶能力。關鍵詞:高校檔案館;文化記憶;大學文化;記憶價值Abstract: The cultural memory of university Archive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cept of university Archives,

    檔案管理 2021年5期2021-10-13

  • 重工業文化記憶活態傳承的“契機”
    代給我們留下文化記憶的新契機。故此,本文將對長春拖拉機廠以文化記憶的活態傳承為方式進行改造研究分析,改造目標為工業博物館?!絷P鍵詞:重工業;文化記憶;活態傳承;更新改造隨著科技與工業的發展,許多傳統重工業產業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消失在時代的長河之中。長春拖拉機廠就是一個典型的廢棄老廠房建筑,如今其中的廠房已失去功能,卻占據城市中的重要位置。在新興工業不斷興起的態勢中,長春拖拉機廠作為保存較好的老工業建筑,是東北工業化進程中的歷史見證,也是老一輩長托人的精

    速讀·上旬 2021年12期2021-10-12

  • 基于“文化記憶”理論的佛山城市品質提升研究
    摘要:“文化記憶”理論對當前中國的城鎮化具有指導意義?!笆奈濉睍r期,佛山的城市化應更加重視“品質提升”,而“文化記憶”是佛山文化自信、品質提升的前提?!?span class="hl">文化記憶”理論的本質是一個社會群體建構起來的歷時態的身份,以文化模因的穩定復制為特征,政府或民間傳承是記憶傳導的主要方法。對于佛山來說,基于“文化記憶”理論的城市品質提升應避免“忽視城市的文化品質”“不注重塑造城市文化記憶”“城市化均衡程度不夠”等誤區,采取以下提升策略:發展具有佛山文化記憶特色的文化創意

    西部學刊 2021年15期2021-09-13

  • 新媒體環境下形塑城市“文化記憶”路徑探析
    。城市記憶是文化記憶的一個重要維度。以數字化和信息技術為支撐平臺的新媒體,因其具有傳播速度快、多元化和適時互動等特性,利于提升城市記憶的同一性和個體對集體身份認同歸屬感。因此,新媒體也逐漸成為了象征、承載和傳播城市“文化記憶”的主流媒介。文章以珠海市為例探討新媒體環境下形塑珠海城市“文化記憶”,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可操作路徑。關鍵詞:文化記憶;珠海;新媒體;文化軟實力中圖分類號:G127????文獻標識碼:A????DOI:10.13411/j.cnki.sx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1年3期2021-09-11

  • 情感史路徑與當代文學回憶性文本的若干問題
    、交際記憶與文化記憶的寫作特質,又使回憶文呈現出獨立文體的一面。隨著當代文學的組織生產,回憶性文本逐漸形成規模,隨之產生的相應問題是,在當代文學的研究范疇內,回憶文是作為歷史史料還是當代“原生”史料,作為史料的回憶文是否可以成為研究本體,可能的研究路徑是什么,又怎樣在當代文學研究中具體展開等等,都是本文嘗試借助情感史討論的問題。關鍵詞:情感史? 回憶性文本? 交際記憶? 文化記憶作為當代文學研究的重要史料,文學回憶性文本被公認具有反思歷史、參與文學研究的重

    百家評論 2021年1期2021-09-10

  • 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敘事特色探析
    化及其承載的文化記憶,足以成為未來文化類微紀錄片制作的標桿。關鍵詞:微紀錄片;敘事特色;文化記憶;《如果國寶會說話》中圖分類號:J9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4-0139-02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百集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分別于2018年1月、7月和2020年6月播出第一、第二和第三季,且均在B站獲得了9.9分的高評價。其憑借短小精悍的制作、恣意活潑的畫風,在全網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本文以《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4期2021-09-10

  • 事件·記憶·共同體:《奪冠》的敘事機制與文化記憶建構
    凝固為國家的文化記憶,在觀眾之中建構起情感記憶共同體,為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提供了創作經驗。關鍵詞:《奪冠》;女排精神;敘事機制;文化記憶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電影《奪冠》由陳可辛執導、張翼編劇,以中國女排三代教練袁偉民、陳忠和和郎平為線索,聚焦中國女排橫跨35年的艱苦訓練和英勇奪冠的崢嶸歷程。電影展現了中國女排在賽場上的風風雨雨——從20世紀80年代“五連冠”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重回巔峰,也探討了不同時代“女排精神”的意義,并從“記憶”中

    藝苑 2021年3期2021-09-07

  • 《別告訴她》:離散者記憶與身份的回歸
    中國人共享的文化記憶在碧麗的身上得到了傳承和延續。關鍵詞:《別告訴她》? 文化記憶? 身份認同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5-0011-03《別告訴她》是美國華裔女導演王子逸根據自身真實經歷自編自導的家庭喜劇電影。影片圍繞一個跨國家庭展開,住在長春的奶奶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家人們想對老人隱瞞病情,同時回家與老人告別,遂以在日本的孫子浩浩要舉辦婚禮為由從世界各地返回長春。在美國長大的女主角碧麗(Billi)得知

    藝術評鑒 2021年15期2021-09-07

  • 記憶的瓦疊
    的四壁中尋找文化記憶以及保護文化遺產,對遺產保護者來說也是新的一次挑戰。?;蚀逅囆g遺產工作坊項目的策劃與實施,即是從“鄉土家園”的記憶入手,探索地方文化遺產的承續活化?!娟P鍵詞】文化記憶;個體記憶;空間記憶;文化遺產【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3-095-03【本文著錄格式】段治蘭.記憶的瓦疊——?;蚀逅囆g遺產工作坊參與式觀察的發現與反思[J].中國民族博覽,2021,07(13):95-97.鄉村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3期2021-09-05

  • 文化記憶理論視角下紅色文化記憶的建構與傳承研究
    體奮斗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視角下,紅色交往記憶的代際傳承影響不斷遞減,面臨傳承困境;物質媒介、精神符號以及社會活動載體等多元記憶路徑的建構、不斷優化和豐富的記憶內容,對有效建構紅色文化記憶,使之擺脫代際影響有重要作用。在此視角下,紅色文化記憶建構與傳承是同時進行的一個多時空、多維度的動態過程,也是由紅色交往記憶上升為紅色文化記憶的關鍵過程。關鍵詞:文化記憶;紅色文化;建構;傳承中圖分類號:G122? ? ? ? 文獻標志碼:A? ? ? ?doi:10.39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1年4期2021-09-05

  • 濟寧:守護流淌著的“文化記憶
    王迪竹竿巷里的“老手藝”。圖/薛兆田水文化是運河文化的靈魂。濟寧,位于京杭大運河中段,雖地處北方,水系卻十分豐富,素有“江北水城”之美譽。700多年前,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貫通了政治、文化、經濟三大中心,濟寧也日益成為水陸交匯的南北要沖,在大運河發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熬舆\道之中”,使濟寧占據地利,成為“運河心”。這里不僅成為“水陸交匯,南北沖要之區”、“控引江淮咽喉”地帶,同時也是漕河管理中心和魯西南政治、經濟中心?!霸髑迦稍O最高司運治運機構

    民生周刊 2021年16期2021-08-16

  • 通過“走角”探微湖南江華瑤族文化記憶
    鼓舞以及瑤族文化記憶延續的重要紐帶,亟需挖掘其背后的深刻內涵,重構文化記憶,增強民族凝聚力。筆者以江華瑤族長鼓舞中“走角”為切入點,首先分析“走角”與文化記憶的關系,其次探究“走角”中包含的深刻記憶如何產生與重構,再次通過“走角”中關聯的人文價值重新建構群體文化認同。本文以小見大從文化記憶理論出發對“走角”進行探微,試圖為瑤族文化記憶注入新的血液,豐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記憶的多樣性,為其他學術研究者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理論依據?!娟P鍵詞】 文化記憶;“走角”;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9期2021-08-09

  • 日本“軍神電影”的記憶裝飾與還真
    山本五十六;文化記憶;影像降格中圖分類號:J90531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5831(2021)03-0088-12米歇爾·??拢∕ichel Foucault)在1974年接受《電影手冊》雜志采訪時曾質疑:“如果沒有把人物英雄化的傳統進程,戰爭片能不能拍成呢?這又回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即如果不通過史詩這種手段,也就是說把歷史當作英雄故事一樣來講述,歷史怎樣能堅持自己的話語,找回過去?”[1]電影對戰爭歷史的描摹、對戰爭英雄的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8-06

  • 遺產的社會建構:話語、敘事與記憶
    化符號表征與文化記憶的形成,提出“遺產社會建構框架”與“遺產共建共享:文化‘活態化傳承與傳播的社會實踐路徑”,強調只有在對話與交流的基礎上,以人為本、以文化為核心,對遺產文化符號進行“神圣化”“重復化”與“現時化”的闡釋與展示,才能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形成文化記憶,“活態化”傳承與傳播遺產文化,塑造民族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關鍵詞]社會建構;遺產話語;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記憶;活態化傳承與傳播中圖分類號:G1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

    民族學刊 2021年4期2021-07-17

  • 博物館與文化記憶的雙重建構
    理空間,還是文化記憶的物質載體。作為“記憶的場”,它是一個民族群體記憶的累積與凝聚,同時又在新的歷史語境下以新的語言秩序構建起當下新的文化記憶。在文化建設備受重視的今天,博物館對文化記憶的雙重建構作用應該得到重視。關鍵詞 博物館 文化記憶 群體記憶 雙重建構中圖分類號:G260?????????????????????????????????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56Abstract Muse

    科教導刊 2021年12期2021-07-08

  • 數字媒介視域下的文化記憶研究
    摘要:文化記憶媒介經歷多次嬗變,從口述媒介、書寫媒介、印刷媒介到當下的數字媒介。媒介嬗變為文化記憶當下化提供了基本的結構框架,尤其是數字媒介,對文化記憶的儲存、傳播和表現產生了諸多新影響。首先,它極大地提升了文化記憶的儲存能力,也產生了“數字黑暗時代”問題;其次,它有利于傳播個體關于文化記憶的觀點和評價,放大了各群體間關于文化記憶的認知差異,改變了文化記憶的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最后,它為文化記憶的表現帶來了非線性敘事,產生了超文本和超作者,并為文化記憶文本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2021-06-15

  • 國慶彩車中的文化設計實踐研究
    設計實踐 文化記憶 信息可視化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1)06-0036-04引言彩車起源可追溯到秦漢時期的“鹵簿”文化?!胞u簿”可視為一項制度,是對舞蹈演出、儀仗隊、奏樂、車馬安排、交通治安等的相關制式規定,同時根據國事活動的重要級別區分等級而實施。車馬形制在其中也衍生出文化與審美屬性。國慶彩車延續了鹵簿文化的車馬形制儀式,車身的裝飾蘊意豐富,旨在游行過程中展現國家文化特色與建設成就。作為時代精神、民族文化

    設計 2021年11期2021-06-15

  • 河北民歌的文化認同
    認同危機? 文化記憶? 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認同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依托,在全球化與本土化、傳統性與現代性、工業化與后工業化的相互交織與碰撞中,文化共識乃至認同危機日益凸顯。文化認同是社會成員歸屬感的表現形式,隨著河北的經濟與文化生活快速發展,文化內在活力不斷提升,由此部分社會成員文化認同方面出現迷失和文化價值的跌落,影響到社會關系的和諧。河北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河北地區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雄渾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河北地區豐富的民歌文化。民歌是指每個

    藝術評鑒 2021年5期2021-06-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