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字

  • 古文字文創產品的設計實踐探究
    甲骨文為代表的古文字能夠揭示漢字的起源和構造,是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古文字為媒介、融合文字藝術與現代設計,進行諸如衣服、環保手袋、書簽、卡片、配飾等文創產品的設計與推廣,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漢字,在文創產品中感受漢字之美,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一、古文字文創的概念及價值(一)古文字文創的概念所謂古文字文創是以古文字為媒介,融合古文字藝術與現代設計,賦予古文字更多可能性,讓古文字不再是靜態的,而是演化出各種形式,出現在各類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7期2022-08-15

  • 淺談金文書法書寫原則
    關鍵詞:金文;古文字;書法;書寫原則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書法教育成為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鑒于書法是一門傳統藝術,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并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而金文書法是書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針對金文書法而言,與整個的書法發展史,似乎又若即若離。前人在書法理論中雖偶有提及,但也都是以篆籀而一言以蔽之。金文在宋朝被大量發現,但當時僅限于古文字

    小作家報·教研博覽 2022年13期2022-05-23

  • 古文字構形看漢語的語法信息
    含深刻的含義,古文字的構形上蘊含著珍貴的語義、豐富的語法信息,是研究和發展漢語言的重要內容,應當充分重視古文字構形的研究,探析漢語的語法信息。通過分析古文字構形的基本詞性,古文字構形的句法信息,探析古文字構形的具體解析,主要從“鼓”“樹”“軍”等字進行探析。在漢語言的古文字學習中,通過分析漢字構形特點,明確漢字的構形原理,避免出現以今律古的習以為常的錯誤,提高漢語言的認知效果。關鍵詞:古文字;構形;漢語語法;詞法句法;具體解析漢字和語法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6期2022-03-22

  • 戰國竹簡字跡研究綜述
    發展。關鍵詞:古文字;竹簡;字跡近幾十年來,戰國簡牘不僅出土數量眾多,而且有不少內容可以和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國內學界對竹簡的編聯與綴合、單篇簡文的字跡、不同區系之間的用字差異、字體風格的辨析、抄手的書寫水平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擬從竹簡的分篇與編聯、字體風格、書手的差異及抄寫水平三個方面,對戰國竹簡字跡的研究進行綜述,以期把握戰國竹簡字跡研究的整體狀況。一、簡文字跡與竹簡分篇及編聯總的來看,通過簡文字跡而實現對戰國竹簡

    現代語文 2021年6期2021-10-19

  • 人工智能模擬辭例歸納的初步測試
    澤澄摘? 要:古文字考釋中的辭例歸納法,其實是綜合了經驗和理性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一種詞義推定方法。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現在主要模擬了人類經驗主義的方法,并在日常語言處理方面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將此類模型運用于古文字領域來模擬辭例歸納,也定會有所助益。我們基于Bert模型,用《四庫全書》作為特定語料對模型進行了訓練。以《上博簡》(1-9)中2103個字為測試對象,模擬專家的部分辭例歸納能力,預測被遮蔽起來的文字。在總數23157的備選字符中,前300預測正確

    漢語言文學研究 2021年3期2021-09-24

  • 引入古文字,助力識字教學
    起源,適當引入古文字,不僅能增加教學的樂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漢字背后的含義,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效率。同時讓學生一次次走進古文字,去感受我們祖先的創造智慧,感受漢字背后的神奇,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妙不可言,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從而加深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提高識字寫字的學習熱情。關鍵詞:造字方法? 古文字? 識字教學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v觀日常教學中的識字教學,不難發現問題所在:1.識字教學功利化、膚淺化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9期2021-08-30

  • 古文字文創設計教學價值初探 ——以五邑大學《文字學》課程為例
    極效應。然而在古文字文創方面,則鮮有高校設計并開發出自己的文創產品?!蔼M義的古文字學,主要以古漢字本身為對象,著重研究漢字的起源、古漢字的形體結構及其演變、字形所反映的本義與考釋古文字的方法?!盵1]高校所開設的《文字學》課程,主要講授古文字學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而很少開展實踐活動。并且作為幾千年前的古老文字,必然離我們的現實生活相隔甚遠。如何使古老的文字重新進入現代社會被人們所熟知?高校需要增置更合適的教學環節,例如組織開展古文字文創活動等,以更接地氣的

    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3期2021-07-21

  • 古文字演變規律視角下思政理念的體現
    早的字典。其對古文字內容做了非常詳細的講解。關鍵詞:古文字;思政;說文解字;字意漢字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其蘊含的意義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中國漢字由甲骨文開始,到鐘鼎文然后再到大篆、小篆,古體字基本完結。本文旨在探究古文字演變規律下文字本身體現的思政理念,主要從《說文解字》入手,去分析文字本身的意義。首先從下面這個“子”字為字根來探析:“子”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象并起來的樣子?!白印笔菨h字的一個部首。本

    人物畫報 2021年9期2021-03-15

  • 周原甲骨研究進展
    詞:周原甲骨;古文字;文字演變引言: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對甲骨學的研究熱度不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周原甲骨的研究中,讓世人更加了解西周甲骨學,使之進入到研究的深層次。除周原以外,山西洪趙及北京昌平等地,都挖掘出一些周原甲骨文物,但周原甲骨仍然是研究的核心,是因為周原位于陜西岐山附近,本就是周王朝的發源之地,所以出土的甲骨文物更多,研究也更加細致,各類用于卜筮的甲骨文物正是文化的起源,可以幫助現代人更充分的研究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內容,成為現代人認識西周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中小學語文課堂文字教學創新性研究
    梁新悅【摘要】古文字具有極高的傳承價值。目前中小學課堂的文字教學存在機械化、割裂化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展開創新性探究,將古文字融入語文課堂中,輔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中小學語文課堂文字創新性教學的普遍性實施提供經驗,促進傳播?!娟P鍵詞】語文課堂;古文字;教學創新【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25-0078-02【本文著錄格式】王捷,王宇浩,董

    課外語文·上 2020年9期2020-09-26

  • 古文字對教育教學的啟發
    程盼摘要:古文字字形優美,寓意豐富,在高中文言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古文字構形知識,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文言思維和文言素養,另一方面古文字中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對今天的教育依然適用。關鍵詞:古文字;教學;教育;啟發漢字歷經千年,延綿不絕。不僅字形優美而且蘊含豐富,可謂一字一世界。從古文字的這方天地中我們不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甚至可以得到些許關于教育教學的啟發。一、古文字對教學的啟發(一)古文字和中學文言教學的聯系漢字是一門優美的藝術,“古文字”則特指秦以前的文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0年21期2020-06-19

  • 從金石學視域下看宋代篆隸書法
    文字學上講屬于古文字范疇,在今文字出現后,古文字使用極少。文章探討了宋代金石學興起的客觀條件及金石著作對書法的載體作用,介紹了宋代受金石學影響下的篆隸書家和這些篆隸書家的代表作品。宋代金石學的發展為清代碑學運動埋下了伏筆,宋代篆隸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書法藝術;金石學;古文字;碑學篆隸書法在文字學范疇里來講屬于古文字,隨著今文字(標準隸書)的出現,篆隸書法在歷朝歷代運用的越來越少,主要用于碑刻。漢代之后,由于楷書、行草書的出現,篆隸書法日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19年7期2019-09-23

  • 傳統文化在歷史課堂中的應用示例
    部分,筆者試將古文字資料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關鍵詞:歷史教學;古文字;教學實踐]歷史課堂教學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意識使學生做到以史為鑒、鑒古觀今,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那就要求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分析、判斷、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多聞闕疑的習慣。隨著初、高中歷史新課改的推進,歷史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自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是學生在歷史自主學

    讀書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9-10

  •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古文字運用
    言文教學中運用古文字教學,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實詞、虛詞,從而更好的理解句義。關鍵詞:文言文;古文字;高中語文;教學日本教育家小原田芳說:“國語不是訓治之學,而是活思想問題,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蔽难晕牟粦撌恰八烙浻脖场钡耐x詞,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時,更不應該僅僅只為了“字字清楚,句句落實”。從學生的記憶特點來看,運用圖形傳遞信息更為有效。雖然語言和圖形都是傳遞信息的手段,但運用聽覺語言傳遞信息,聲音稍縱即逝,當所傳遞的信息內容較為復雜時,接收者理解起來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期2019-09-10

  • 文字的傳統與再生
    荔波縣布依族“古文字”再生的田野調查,討論文字與民族主體性的關系。一方面布依族傳統民間信仰與“古文字”有著密切關系,地方政府、民族精英扮演“古文字”推動者的角色,打造地方品牌;另一方面,布依族“古文字”的出現,喚起民族情感,民族性被訴求和呈現,推動民族主體性的表達。關鍵詞:布依族;古文字;傳統;再生;主體性中圖分類號:C95-05:H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21X(2019)04-0133-07近20年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過程中,民族文化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9年4期2019-08-30

  • 修訂《漢語大字典》所列古文字字形的必要性和建議*
    》)在字頭下列古文字字形,這是其一大特點,值得充分肯定?!稘h語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和《秦漢魏晉篆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是《大字典》所列古文字字形的前期成果,這兩種字形表因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為學界長期稱引?!洞笞值洹返谝话?1986—1990)和第二版(2010)的《凡例》都專門談到列古文字字形的問題:第一版《凡例》第7條云:“有古文字的單字,在字頭后面選列能夠反映字形源流演變的古文字形體。并根據闡明形音義關系的需要

    辭書研究 2019年4期2019-07-22

  • 古文字構件演變規律研究綜述
    立然摘要:有關古文字的演變問題,學者們或是從整個字出發,或是從偏旁部首出發,或是和筆者一樣——從構件出發,還有從其他方面——諸如書寫材料、美學觀念等出發。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落腳點無外乎漢字的形體結構和功能意義這兩大板塊。下面我們就逐個角度介紹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關鍵詞:古文字;演變;規律一、原發性構件研究一類是作者自己進行構件研究,可以稱作原發性構件研究。由于漢字并不是從小篆起源的,所以有人從甲骨文開始研究。葉其榮將甲骨文中159個手類漢字進行細致梳理,

    北方文學 2019年6期2019-04-01

  • 古文字運用于高中語文教學的嘗試
    學中,適當運用古文字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通過課前三分鐘的“一字一課”,探求文字的起源,能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欲望,促進他們對語文知識尤其是文言文的理解;又如以古文字圖片導入課堂,進行認字聯想,常常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再如凸顯文質,在古詩詞教學中突出作品的深層內涵,能讓學生無論是對文言文主旨的領悟,還是對古詩詞煉字的體悟,都能有更深刻的理解。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古文字漢字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具有鮮明的形象性。由于時代的發展變化,尤其是簡體字的

    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 2019年2期2019-03-20

  • 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經》(下)
    等早期文字,從古文字的角度來看待《易經》,將不失為一個較好的研究角度。此前兩文針對《易經》中的《乾》至《家人》卦中的一些文字,對照它們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結合《說文》等文字學資料,做了一些嘗試性闡釋。這里賡續前篇,對《家人》之后的諸卦的某些文字繼續辨析。關鍵詞:《易經》;卦爻辭;卜辭;古文字此前,筆者研讀《易經》,認為它既然是中國十分古老的一部占筮之書,記錄的是初民占卜吉兇的材料,應該和基本同期出現的甲骨卜辭有許多內在的關聯。因此,應借助卜辭中的文字文獻來

    現代語文 2019年11期2019-02-10

  • 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經》(中)
    等早期文字,從古文字的角度來看待《易經》,將不失為一個較好的研究角度。上文針對《易經》中的《乾》至《比》卦中的一些文字,對照它們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結合《說文解字》等文字學資料,做了一些嘗試性闡釋。這里賡續前篇,對《小畜》至《家人》卦中的某些文字繼續辨析。關鍵詞:《易經》;卦爻辭;卜辭;古文字在上篇中,我們針對《易經》中的《乾》至《比》卦的一些文字,對照它們在甲骨卜辭中的用法,結合《說文解字》等文字學資料,做了一些嘗試性闡釋。本文賡續前篇,對《小畜》至《家

    現代語文 2019年10期2019-01-13

  • 古文字的角度看《易經》(上)
    等早期文字,從古文字的角度來看待《易經》,將不失為一個較好的研究角度。關鍵詞:《易經》;卦爻辭;卜辭;古文字《易經》是中國上古時期的一部筮占之書,里面所寫都是初民占卜吉兇的材料。關于《易經》出現的時間,學界迄今尚未形成明確、統一的意見。但是,說它十分接近殷商卜辭的時間,甚或二者在時間段上有較大重疊,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不同的是,卜辭為地下出土,保持了它最原始的面貌,而《易經》卻經歷了數千載流傳,其文字書寫較最初的樣子肯定會有許多變化。即便如此,我們認為,

    現代語文 2019年9期2019-01-06

  • 古文字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義。合理地應用古文字,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活動進行優化設計,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文章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古文字在強化學生們記憶、擴大學生們識字容量、實現差異化教學以及糾正錯誤認識等方面的應用策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娟P鍵詞】古文字;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識字教學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古文字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漢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8期2018-08-30

  • 花山巖畫圖像元素在書法篆刻創作中的應用
    花山巖畫中接近古文字造型的圖像藝術特征,分析現代書法篆刻創作與花山巖畫圖像元素的相互作用,從而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現代書法篆刻創作的理論體系。關鍵詞:花山巖畫;圖像元素;古文字;書法;篆刻1 花山巖畫圖像的藝術特征概述百里花山巖畫,據說最早是由壯族先民駱越人創作出來的,是從戰國至秦漢時期左江流域一帶流傳下來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畫面上的圖像以人物造型居多,通過色塊平涂的方法,如投影般繪畫而成,其最終展現的效果恰若人的影子一樣,對五官和肢體沒有進行細致的描繪。這種

    藝術科技 2018年1期2018-07-23

  • 古文字知識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天佑【摘 要】古文字即古代漢字,主要指先秦文字和小篆,其使用時間從漢字起源一直延續到漢代初葉。古文字及其載體反映了古代早期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狀況,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意義。了解古文字知識有利于教師對漢字發展史和早期政治經濟史部分的內容進行教學。本文就如何將古文字知識融入到相關歷史教學中進行討論?!娟P鍵詞】古文字;漢字發展;歷史教學古文字即古代漢字,主要指先秦文字和小篆,其使用時間從漢字起源一直延續到漢代初葉。古文字及其載體反映了古代早期社會的政治經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2018-07-07

  • 試析漢字的演變過程
    分為兩個階段:古文字和今文字。貫穿我國發展歷史淺析漢字的演變過程,從漢字的發展流傳中去體會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關鍵詞:漢字起源;古文字;今文字作者簡介:陳心怡(1999.12-),女,漢,重慶市合川區人,研究方向:文學。[中圖分類號]:H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2--01一、古文字1.文字起源史書上從戰國時期就有漢字的記載,所以對于古代漢字的起源有三種說法:倉頡造字說、繩結說與起一成文說,而這幾種說法都是漢字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期2018-01-31

  • 古文字”知識在古代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 要:古文字學的知識和理論對古代漢語教學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增強對古代字詞本義的探求和理解,有效辨識近義詞或同義詞,還有助于把握文言句意,正確認識古代文化。在古代漢語教學中,運用古文字知識要以造字結構為基礎分析字形,字詞的分析要與具體文章相結合,同時還要注重提升任課教師的古文字素養,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關鍵詞:古文字 說文解字 古代漢語一、引言古代漢語歷來被學生視為晦澀難懂、難學難考的課程之一。從內容上看,古代漢語講授的是古代字詞語法和文化知識,距

    現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7年12期2018-01-04

  • 讓識字教學“活”起來
    編字謎;游戲;古文字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課堂上識字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對識字失去了興趣。通過低年級有效識字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的特點,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提高識字方法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一、自編字謎,“樂”中識字一些較難的字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會比較難。如果光靠死記硬背,靠單純的結構分析,很難讓學生真正地識記

    新課程·上旬 2018年11期2018-01-02

  • 淺談古丈字演變中的德育教育
    【摘要】古文字之美是一種獨特的美學形態,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先民的思想與智慧,并延伸到了現代人生活的各個領域。比如現在有關對于人們進行德育教育方面的問題,本文作者主要論述了文字演變中蘊藏的德育教育理念,研究發掘其中的關系,對于現代德育教育方法的探索,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包括以下方面的幾個重要依據,包括漢字自身演變的特點、德育教育的應用以及現代社會的延伸等方面?!娟P鍵詞】古文字;演變背景;探索德育教育【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B 【文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期2017-10-09

  • 古文字體現的思想性分析
    方面入手,分析古文字中所體現出的典型思維方式。關鍵詞:古文字;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古文字是一幅記錄古代生活的生動畫卷,是我們借以窺探千年以前社會形態的工具,更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訊息”,古文字作為一種文字媒介,是為了承載和傳遞信息才產生的,但其意義和價值卻又不僅僅局限于它所傳遞的訊息,古文字媒介本身,就是一種訊息,它可以透露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社會關系和價值觀念等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層內涵。一、象形思維中國的文字是象

    北方文學 2017年9期2017-07-31

  • 巧用識字方法,激發識字興趣
    編字謎;游戲;古文字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課堂上識字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對識字失去了興趣。通過低年級有效識字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教師深入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的特點,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提高識字方法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一、自編字謎,“樂”中識字一些較難的字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講會比較難。如果光靠死記硬背,靠單純的結構分析,很難讓學生真正地識記

    速讀·下旬 2017年4期2017-06-20

  • 古文字體現的思想性分析
    方面入手,分析古文字中所體現出的典型思維方式。關鍵詞:古文字;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古文字是一幅記錄古代生活的生動畫卷,是我們借以窺探千年以前社會形態的工具,更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說過“媒介即訊息”,古文字作為一種文字媒介,是為了承載和傳遞信息才產生的,但其意義和價值卻又不僅僅局限于它所傳遞的訊息,古文字媒介本身,就是一種訊息,它可以透露出古代人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社會關系和價值觀念等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層內涵。一、象形思維中國的文字是象

    北方文學·下旬 2017年3期2017-04-20

  • 試論古文字中飾筆的發展趨向
    摘要】飾筆作為古文字字形研究的的一個方面,分析其在歷時層面上發生的變化,對于研究古文字字形及字形的演變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飾筆的概念與分類出發,通過對相關古文字進行舉例分析,從而研究其在歷時層面上發生的變化?!娟P鍵詞】古文字;飾筆;歷時發展古文字構形的研究越來越引起學者的重視,飾筆作為古文字構形系統研究的一部分,對其進行歷時的分析,對研究古文字的構形及古文字字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將從飾筆的概念,飾筆的分類及例字,飾筆的發展趨向三個方面,對古文字

    青春歲月 2017年3期2017-03-31

  • 新視野下的文字學教學研究
    課程,這門課以古文字為主,學生在初期接觸古文字的時候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本文主要談談古文字學融入新式教育的方法。關鍵詞:文字學;古文字;新式教學方法漢語文字學是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中規定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階段課程。雖然是門傳統的專業課,但在教學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無論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受”都有薄弱之處。古文字距今年代十分久遠,字形繁復,不易識記,概念艱澀難懂,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因此,本科階段的文字學教學應該做一些適當改革,嘗試把文化、民俗等背景

    求知導刊 2016年31期2016-12-16

  • 淺析羅振玉和王國維對古文字的貢獻
    振玉和王國維對古文字的貢獻。關鍵詞:羅振玉;王國維;古文字眾所周知,羅振玉和王國維是兩位中國近代歷史上承前啟后的同學大師,每當我們談及其中一位便很自然的聯系到另一位。在1928年殷墟科學發掘甲骨文之前,就是羅王二人以自己的大量研究著作為甲骨研究奠定了方向。共同創立的“羅王之學”的卓越成果,成績輝煌,名聲遠揚。古文字學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研究甲骨文還是研究金文,二人貢獻仍然是一座豐碑毅然佇立。羅振玉在整理、研究甲骨方面的貢獻上見長:王同維在對甲骨的考釋上貢獻就

    青年時代 2016年6期2016-05-14

  • 《甲骨文合集》第五冊—第八冊合文計量統計分析
    合集;甲骨文;古文字合文現象在古漢字中較為常見。目前學者對甲骨文中的合文研究較多,但是計量統計分析非常少。甲骨文合文計量統計可以對甲骨文的合文現象有最直觀的呈現,能為其他學者研究合文的形成、發展、演變提供便利。文章擬以《甲骨文合集》第五冊—第八冊為例,對其中的合文進行窮盡整理,統計合文的數量及其所占比例,計算合文各種分類與總數的比例,探究合文在甲骨文行文中的作用。一、合文的定義及其判斷標準關于合文的定義,《古漢字發展論》中在商代文字部分的界定是:“古文字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6年1期2016-04-27

  • 古文字訛變問題研究回顧與再探
    已出現,在整個古文字階段普遍存在并伴隨著漢字發展的各個階段。唐蘭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古文字的訛變現象,但此后一段時期內幾乎無人在漢字結構演變過程的視野下討論訛變,直至近40年這一問題才受到重視,李孝定、張桂光等十多位學者對其概念、類型、原因、結果等有比較熱烈的討論。在回顧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古文字訛變現象,發現幾乎所有的古文字都出現過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訛變字形,訛變和簡化、繁化處于三足鼎立的狀態。其類型有意符訛變、聲符訛變和整字訛變

    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2016-03-01

  • 漢前書法臆語
    詞:漢前書法;古文字;古意;臆測一、漢前書法書法一道于此期未發展成為自覺、獨立的一門藝術,其趨附于文字的發展。自庖犧氏“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所作之八卦為我國文字之濫觴,神農氏結繩記事以事趨繁所需,直至黃帝時,史官倉頡初創可通天密之書契。然而,文明發端、草創文字,無手跡可睹。文字可考,書法可探應始于三代。自三代至秦,書體因字形、用途、因書具、因人等分類繁賾,擇簡分類如下:(一)古文——先秦文字總稱,歷秦火之厄后

    大眾文藝 2016年7期2016-01-27

  • 王襄的學術成就淺議*
    一,畢生致力于古文字學研究,一生著作頗豐,學術價值很高。文章主要表達了未出王襄先生全集之遺憾,剖析了王襄先生未得應有學術地位之原因,總結了王襄先生學術成功之要素。通過三方面的闡述希望能有助于后世學人學習仿效,推進學術研究。[關鍵詞]王襄;古文字;學術成就王襄(1876—1965年)字綸閣,號簠室,天津人,20世紀20年代就已聞名學術界的著名甲骨學家、甲骨收藏家,天津文史館第一任館長。一生著作豐富,學術價值很高。我們反復閱讀了《王襄著作選集》[1](上中下三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5年12期2015-04-11

  • 古文字看《說文》省形誤判現象
    是有問題的。從古文字材料出發,可以看到有47個字是因為形體上的變化而導致的誤判。通過歸納分析被釋字與所省字古文字形、小篆字形的關系,發現這種誤判可以分為古文字形、小篆字形上均有聯系不必為省形,古文字形無關、小篆訛為相近,古文字形、小篆字形都無關三個方面。另外還有一些字小篆字形訛為他字,字形說解則更是牽強附會了。從古文字形材料入手,可以對這些誤判的字形作更為清晰的分析。關鍵詞:《說文解字》;古文字;省形;誤判中圖分類號: H12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期2015-01-15

  • “ ”字小考
    義。[關鍵詞]古文字;■;字義;考釋“■”字起源于金文,《說文·又部》:“■,借也。闕?!倍斡癫弥赋隽恕啊觥弊值淖钪饕尼屃x——假借。通過分析當前對“■”字的研究,發現“■”字在古代字義豐富。一、“■”字通假綜述鄭慧生通過對卜辭中“■”的研究,認為“■”字在卜辭里有兩種用法:作名詞,假借作云霞之“霞”;作動詞,假借作假用之“假”。徐山對金文“■”作了深入的研究,重構了“■”字發生的背景,認為“■”最初的義素為“一人借給另一人從巖石中捶下的赤色玉石”,“■”

    黑龍江史志 2014年9期2014-11-25

  • 《說文解字》讓課堂充滿藝術魅力
    中學生盡早接觸古文字?!娟P鍵詞】說文解字;古文字;中學生【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一、在古詩文課中引入《說文解字》初中一年級我們就開始講古文了。在古文課中講點古文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接觸《說文解字》,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如初中一年級上冊有曹操《觀滄?!?,此詩以雄健的筆力,生動飽滿地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魄,也展現了詩人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博大情懷。詩的第一句“東臨碣石,以觀滄?!笨此破降?,實則給全詩定下了一個沉雄健爽、

    課外語文·下 2014年2期2014-03-13

  • 津逮后學
    王依民高明的《古文字類編》(中華版)是一本包羅各種古文字的字書。由于編者收羅范圍限于已識字,不收待問字,所以尤其適合初學者使用。一般初學古文字者,原物極難見到,象《甲骨文編》、《金文編》這種書也只有大圖書館才買得起,而且往往不對外借閱。在沒有看過很多古文字拓、影、摹本時,要直接閱讀有關專著,簡直是不可想象。如果不創造條件使初學者從掌握古文字單字及其各時代的形體,古文字學就會后繼乏人,真正成為“絕學”。在古文字的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工作并不很受重視的時候,我們

    讀書 1983年7期1983-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