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甌

  • 閩北建甌太保信仰淺談
    671000)建甌位于武夷山脈東南面,閩江中上游,別名“芝城”。四周群山環繞,已有1800多年歷史。東漢建安初年設建安縣,唐改設建州,宋紹興年間改建州為建寧府,固有“八閩首府之稱”。在北宋治平三年(1066),設縣名甌寧縣,南宋紹興年間,改建州為建寧府,后于1913年,撤建寧府將建安、甌寧兩縣合并統稱為建甌縣,后稱“建甌”。[1]建甌太保信仰始于北宋,興起于明后期,然其鼎盛時期則是在清朝成豐年間?,F今太保信仰還廣泛流傳于閩、浙、贛、粵,臺灣和東南亞一帶,

    大眾文藝 2023年12期2023-09-01

  • 最美的遇見
    嚴永睿建甌,古稱建州府,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福建的“建”字就是取自建州的“建”;這里還是一座理學名城,歷史上曾出過一千多名進士,六名狀元。十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我在一聲啼哭中出生,開啟了與古城的相遇。我家就在鼓樓附近,小時候最喜歡去鼓樓玩。那時,外婆總會帶我穿城門,進了拱洞,就會抱起我,讓我撫摸那赤色的城墻。斑駁的墻上滿是歲月的印跡,部分墻面的墻皮已經脫落,可見青磚一角。細看城樓,主樓有雙層飛檐、四圍紅柱和雕梁畫棟,樓南北面的頂

    作文周刊·七年級讀寫版 2023年26期2023-07-10

  • 最美的遇見
    嚴永睿建甌,古稱建州府,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也是福建歷史上最早設置的府,福建的“建”字就是取自建州的“建”;這里還是一座理學名城,歷史上曾出過一千多名進士,六名狀元。十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我在一聲啼哭中出生,開啟了與古城的相遇。我家就在鼓樓附近,小時候最喜歡去鼓樓玩。那時,外婆總會帶我穿城門,進了拱洞,就會抱起我,讓我撫摸那赤色的城墻。斑駁的墻上滿是歲月的印跡,部分墻面的墻皮已經脫落,可見青磚一角。細看城樓,主樓有雙層飛檐、四圍紅柱和雕梁畫棟,樓南北面的頂

    作文周刊·七年級版 2023年26期2023-07-06

  • 建甌地區13個不同茶樹品種制成烏龍茶品質差異研究
    閩南烏龍[1]。建甌市是閩北烏龍茶的重要生產、銷售地區,產茶歷史悠久[2],品種豐富,種植面積達12萬畝[3],主要種植的茶樹品種有矮腳烏龍、水仙、肉桂、梅占、金牡丹、奇蘭等,其中矮腳烏龍和水仙種植數量最多,是建甌地區的主栽品種[4]。建甌地區所制烏龍茶香氣馥郁,滋味醇厚鮮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滋味作為評價烏龍茶品質的關鍵因子,受到茶葉中多種呈味物質的影響。茶葉中各種生化成分是形成烏龍茶特征滋味的物質基礎[5]。多酚類、氨基酸類、生物堿類及可溶性糖等是

    茶葉學報 2022年2期2022-07-26

  • 福建省尤溪縣內閩方言的體和貌
    門、泉州、漳州、建甌和永安的說法。福州有聲母類化現象,原聲母用圓括號“()”標示。普通話的同一個例句在方言中有多種說法的,如果這些不同的說法不是句式上的差異,而僅僅是某個成分的差異,就用大括號“{}”把可以替換的成分標示出來。例句中可說可不說的成分,則用圓括號“()”來標示。一、尤溪縣內閩方言的體(一)完成體和已然體完成體表示動作或事態變化的完成,又稱“實現體”,所表達的語法意義大致相當于普通話的體標記“了1”。尤溪縣7個方言點的完成體標記都是“了”,讀音

    三明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05-14

  • 秈粳雜交水稻浙優18種植表現及栽培技術 ——以建甌市為例
    文,吳云生(1.建甌市農業農村局,福建建甌 353100;2.建甌市玉山鎮農技站,福建建甌 353132)0 引言浙優18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共同選育的秈粳交三系雜交水稻。品種來源:浙04A×浙恢818。2012年通過浙江省審定(浙審稻2012020),2015年通過福建省引種(閩種引稻〔2015〕第002號)。2020年浙江省天臺縣遠大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的位于平橋鎮西安村的浙江省級高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2年10期2022-01-01

  • 福建省屏南縣并殖吸蟲第一中間宿主及其尾蚴感染情況調查
    hinella)建甌擬小豆螺(P.jianouensis)和擬沼螺科(Assimineidae)擬沼螺屬(Assimenea)擬沼螺(種待定),見圖1。建甌擬小豆螺殼高1.3~1.5 mm,殼寬0.6~0.8 mm。殼質薄,透明,外形呈均勻圓柱形,有4個螺層。殼頂鈍,縫合線明顯,殼面淡黃色,光滑。厴角質,橢圓形,極薄,透明,臍孔窄小。所查獲的擬沼螺,貝殼較小,殼面光滑,殼質薄,透明呈灰白色,捏之易碎,外形呈卵圓錐形。殼高 0.8~1.0 mm,殼寬0.7~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21年5期2021-11-10

  • 挖掘建甌地方資源,豐富小學生版畫教學
    度出發,通過挖掘建甌地區獨特的地方文化,對小學生版畫教學的優化措施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推進小學版畫教學同建甌地方資源的融合提供建議。關鍵詞:建甌;地方資源;小學美術;版畫教學一、引言建甌位于我國的福建省,是一座有著千余年發展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閩國古都,八閩首府”的美稱。悠久的發展歷史不僅鑄就了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保存下來大量的文化遺產,加之當地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所賦予的秀麗風光,使得建甌天然成為了藝術創作的天堂。落腳于當地的鄉土資源來挖掘小學版畫教學

    中學生學習報 2021年10期2021-10-13

  • 建甌龍須茶新工藝制法
    摘要:文章介紹了建甌龍須茶制作工藝,包括萎凋、做青、殺青、揉捻、速凍定型、解凍捆扎等8道工序。其橄欖形束茶的制作工藝和內在品質較傳統龍須茶制法有提升、有創新,成品外形壯碩,茶品風味獨特,甘爽醇厚、韻味悠長,市場行情看好,頗受消費者青睞,經濟效益顯著。關鍵詞:建甌;龍須茶;新工藝New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Jian'ou Longxu TeaLI Jinsheng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tation,

    中國茶葉 2021年3期2021-09-10

  • 基于毫米波測云雷達的建甌云宏觀分布特征
    究有著重要意義。建甌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東南面,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云也相對豐富。本文利用地基毫米波測云雷達資料,分析建甌地區云的宏觀分布特征及時間變化特征,對于了解建甌及周邊武夷山地區氣候特征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同時也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2 研究方法和數據2.1 研究方法雷達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時,遇到云滴、雨滴等各種粒子時,因極化形成一個振蕩的多極子,產生以粒子為中心的各個方向的散射。后向散射指

    海峽科學 2021年7期2021-08-27

  • 建甌市烏龍茶中氟化物的質量分析
    控制3個方面闡述建甌市烏龍茶的特性。茶氟概述茶葉是中國的傳統飲料,有著悠久的飲用歷史。建甌有文字記載的產茶的歷史距今1200多年,陸羽《茶經》中記載:“茶生嶺南,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建州為唐朝時稱建甌)。茶葉的成分復雜,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等。建甌茶葉以烏龍茶為主,烏龍茶水浸出液中含有鋅、硒、銅、鉬、氟等17種微量元素,經常飲茶能供給部分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建甌自然環境中氟化物的來源建甌的茶葉主要以烏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1年12期2021-02-05

  • 建甌市烏龍茶中氟化物的質量分析
    控制3個方面闡述建甌市烏龍茶的特性。茶氟概述茶葉是中國的傳統飲料,有著悠久的飲用歷史。建甌有文字記載的產茶的歷史距今1200 多年,陸羽《茶經》中記載:“茶生嶺南,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建州為唐朝時稱建甌)。茶葉的成分復雜,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等。建甌茶葉以烏龍茶為主,烏龍茶水浸出液中含有鋅、硒、銅、鉬、氟等17 種微量元素, 經常飲茶能供給部分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建甌自然環境中氟化物的來源建甌的茶葉主

    食品安全導刊 2020年35期2021-01-21

  • 食旅融合發展路徑
    大家喜愛。本文以建甌為個案,從美食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探討美食旅游融合發展路徑:深挖建甌傳統歷史文化、統一制作標準、延伸旅游消費鏈條、擴大宣傳營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合理規劃布局等,促進食旅深度融合、全面發展。關鍵詞:食旅融合;發展路徑;建甌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美食旅游是旅游業與美食融合發展形成的新業態,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閑時間增多的情況下,以品嘗美食和開展相關活動為主要目的的一種特色、專項旅游行為[1]。自古以來,建甌商貿發達,

    旅游縱覽 2021年12期2021-01-13

  • 建甌板鴨加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研究
    □ 蔡夢玲 建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甌板鴨形如龜體,色澤黃嫩光潤,肉質肥厚,風味獨特,肥而不膩,素有“八閩佳肴”之美稱。建甌板鴨作為福建傳統風味美食,早已走出福建,進入更大的市場,提升建甌板鴨質量,規范建甌板鴨生產,有助于提高建甌板鴨市場競爭力。本文對建甌板鴨加工工藝現狀進行闡述,對影響質量的關鍵控制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為建甌板鴨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1 建甌板鴨加工現狀為適應市場需求,建甌板鴨行業不斷引進新設備,改進工藝,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轉變,

    食品安全導刊 2020年36期2020-12-02

  • 建甌板鴨加工在生產許可制度下的規范與發展
    □ 陳麗萍 建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甌板鴨是福建的傳統特色美食,且是“中國四大板鴨”之一,其憑借獨特的口感以及豐富的營養,早在清朝就已經成為聲名遠播的佳品,馳名中外。目前,建甌板鴨的生產已經突破了季節的限制,實現了常年規?;a,也滿足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需求。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食品貿易的全球化,有效保障建甌板鴨的質量與安全就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建甌板鴨的生產加工還存在一些軟硬件問題,特別是一些加工小作坊,并不能滿足生產許可制度的要求。因此,

    食品安全導刊 2020年36期2020-12-02

  • 機會結構·連鎖移民·主體性成長* ——莫斯科福建建甌跨國女性商人群體研究
    年初的某天,福建建甌水源鄉小學教師王姐看報得知,縣勞動服務公司以勞務輸出形式辦理勞工前往俄羅斯,預計招20 人。已經40 歲的她決定舍棄教師這份體面穩定的職業,相邀商販朋友李姐一起前往。勞務公司招工并不順利,只招到了10 人,其中只有王姐和李姐兩位女性,于12 月份出發。此后一年之中,同去的8 位男性由于各種原因全部回國,僅有這兩位女性堅持留在莫斯科。她們在俄從事商販生意,歷經艱辛,逐漸在莫斯科站穩腳跟,隨即幫助家鄉親朋好友,闖蕩莫斯科,開啟了延續至今的以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 2020年4期2020-11-28

  • 做非遺“挑幡”的接班人
    天地乾坤。如今,建甌挑幡在幾代人帶領下,在保留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形成了一套異彩紛呈又新穎高難的新套路,如手舞東風轉,肩扛南天松,肘擎中軍令,牙咬北海塔,口挑百戰旗,鼻托乾坤棒,腳踢西方柱等跌巖起伏、穿梭組合而成的多彩多姿的招法?!疤衿媪?!太神奇了!高手在民間,傳承在校園?!标悓Р煌5胤Q贊。建甌挑幡是福建省建甌市獨特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遺產,并以獨有的高超技藝和熱烈濃郁的鄉土風韻馳名中外。作為建甌的少年,我們要傳承建甌非遺文化,爭做挑幡的接班人。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響樂 2020年4期2020-08-10

  • 建甌市烏龍茶中氟化物的質量分析
    控制3個方面闡述建甌市烏龍茶的特性。茶氟概述茶葉是中國的傳統飲料,有著悠久的飲用歷史。建甌有文字記載的產茶的歷史距今1200多年,陸羽《茶經》中記載:“茶生嶺南,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建州為唐朝時稱建甌)。茶葉的成分復雜,常見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等。建甌茶葉以烏龍茶為主,烏龍茶水浸出液中含有鋅、硒、銅、鉬、氟等17種微量元素,經常飲茶能供給部分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建甌自然環境中氟化物的來源建甌的茶葉主要以烏

    食品安全導刊·中旬刊 2020年12期2020-04-01

  • 古井
    呆在武夷山之麓的建甌小城里,井口對著遙遠的天空無聲無息。不見清泉的涌動,以及水花的翻騰。過往的行人不看它一眼,它婉如被遺棄的一段歷史。古井,置于這個小城的一條古巷里。這口井掘于明代,原為鐵欄,故此巷子稱“鐵井欄”,后改為石欄。井水清甜甘冽,四時不歇?!皳渫ā薄皳渫ā钡募乘?,從那時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曾停歇。小城人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古井。清晨,年輕的男人來到井旁挑水,將一個系著長繩的小木桶探進井里,當小木桶底部觸到水面,一甩繩子,“撲通”一聲,小木桶就一頭

    散文百家 2019年10期2019-10-22

  • 建甌解放的五個關鍵詞
    切斷了敵人企圖經建甌、南平向福州逃跑的去路。在這次戰役中,四十四師一三〇團在秦基偉、向守志、李鐘玄等軍、師首長的指揮下英姿颯爽,一鼓作氣解放了閩北崇安、建陽、建甌、南平等4座縣城。1949年5月13日,建甌正式宣告解放了。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里,發生了什么事?解放建甌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關鍵詞“金圓券”:解放前夕,社會亂象1949年元旦過后,蔣介石宣布下野,國民黨統治區陷于一片混亂。物價暴漲,謠言四起,人心惶惶。駐甌各中央級機關首先逃跑,緊接著

    紅土地 2019年7期2019-07-12

  • 建甌板鴨”獲評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記者從福建省建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由建甌市特色產品發展研究會申報的“建甌板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核準注冊,并予以發證?!?span class="hl">建甌板鴨”是閩北老字號,素有“八閩佳肴”之美稱,并與江蘇南京板鴨、四川建昌板鴨、江西南安板鴨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板鴨”。為做大做強板鴨產業,建甌市成立了板鴨同業公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嚴把質量關,每年還通過舉辦“板鴨王”評選大賽,提升質量,做大品牌。目前,全市每年銷售“建甌板鴨”超過300萬只。與此同時

    農村百事通 2019年7期2019-05-13

  • 地方文化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
    我的家鄉——福建建甌市,民俗頗多,其中有被稱為“華夏絕藝”的建甌挑幡。它是經過三百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一種制式獨特、技藝完整的藝術活動,是當地最具特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996年被授于“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它不僅是建甌人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近年我對校本課程《建甌挑幡》展開研究。案例1:《家鄉的藝術——挑幡》我校是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學校,少兒挑幡是學校最亮麗的一道風景,借助這一優勢,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有關挑幡的資料,讓學生獲取較豐富的第一

    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2018-11-07

  • 建甌:胸有成“竹”做品牌
    ?!肮S都竹鄉”的建甌,用一根竹子撬起了一個產業。翻開建甌的“竹名片”,各種享譽全國的“最”撲面而來:擁有全國最大的竹林面積、蓄積量、年采伐量、毛竹鮮筍量;最早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中國竹子之鄉”;最先榮獲“國家火炬計劃筍竹科技特色產業基地”、“中國竹炭產業基地”、“國家級竹制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國家有機筍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縣)”、“國家筍竹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一連串的“最”銜接起來,串起了從資源培育到加工再到商貿的竹產業鏈條,也娓娓道出“世界竹

    中國品牌 2018年10期2018-10-11

  • 重返部落化:新媒體時代離鄉青年對方言共同體的延續與再定義*
    。本次研究以閩北建甌地區為例,了解離鄉青年在流入異地的語言選擇、語言轉碼情況,對建甌方言的情感態度,以及為傳承方言做出的新媒體傳播行動。作為福建方言的第三大片區,閩北方言主要分布在閩北鷲峰山和武夷山之間的建溪流域,包括南平地區的八個縣、市,使用人口約200萬。①其中建甌市地處閩北中心地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福建省方言普查活動確認建甌話為閩北方言的代表。李如龍指出了建甌話的萎縮狀態,在使用場合和語體類型等方面都越發狹窄,正在逐漸被普通話取代②。筆者此前在建甌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8年7期2018-08-07

  • 胸懷實業報國夢 身先文教助鄉情
    長的鄭致平先生在建甌縣組織的“建甌籍旅外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智力支鄉”活動中,在縣政府相關領導的支持下,幫助家鄉建甌酒廠研發醬香型白酒。鄭老身體力行,指導酒廠的制曲、育菌、釀造等工作,進行技術人才培訓和生產線改造,選派技術骨干至輕工所實驗廠學習培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批醬香型的白酒。建甌酒廠由此效益逐年上升,成為了省內首屈一指的白酒產銷企業。世易時移,建甌酒廠在改革的浪潮中,改制成為福建福矛酒業集團。福矛酒業集團的體制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是對國家的熱愛,對地方政

    領導文萃 2018年11期2018-07-31

  • 建甌警方成功規勸一名信用卡詐騙犯自首
    經過建甌市公安局玉山派出所和經偵大隊的共同努力,日前,涉嫌信用卡詐騙網上逃犯吳某主動到建甌公安玉山派出所投案自首,為建甌警方“平安南平”7號“防詐騙、破小案”專項行動添戰果。2012年4月,建甌市玉山鎮某村村民吳某在銀行申領信用卡,從2014年7月至今信用卡透支消費本金加利息共計十幾萬元,銀行工作人員多次催收后,吳某仍拒不償還信用卡透支款并且外逃,銀行當即向警方報案。接到報案后,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經查,吳某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被警方列為網上逃犯。為使犯罪嫌疑

    中國防偽報道 2018年3期2018-05-14

  • 建甌白筍及其竹葉蛋白雙向電泳分析
    同創新院竹產業(建甌)分院,福建 建甌 353100)中國現有竹林面積 601 萬hm2,以毛竹林為主(約占2/3)[1],主要生長于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份[2]。毛竹林主要生產竹筍、竹葉和竹材等產品,其中竹筍和竹葉[3]富含蛋白,是一種潛在的天然可再生的綠色植物蛋白源。新鮮竹筍含水量約為90%,其蛋白含量高為1.49%~4.04%,平均值為2.65%,干物質蛋白含量非常豐富[4-5]。徐圣友等[6]分析了不同品種竹筍的蛋白質,其干物質含量為19.0

    竹子學報 2018年4期2018-03-30

  • 建甌警方成功規勸涉嫌跨境電信詐騙嫌疑人投案自首
    日前,在建甌警方的規勸下,涉嫌跨境詐騙的網上在逃人員張某,主動到建甌公安機關投案自首。2017年2月20日,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專案組在柬埔寨破獲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發現福建省建甌籍的張某系該詐騙窩點話務員,事發后逃逸,浙江省警方將其列為網上追逃人員?!捌桨材掀健?號專項行動中,建甌市公安局芝山派出所民警在入戶走訪工作中獲悉,網上追逃的張某近日已悄悄潛回老家建甌,派出所立即指派社區民警深入張某家中做其家屬的思想工作,說服張父規勸兒子懸崖勒馬,得到張父的積極配

    中國防偽報道 2018年4期2018-01-23

  • 福建:“建甌錐栗”獲中國馳名商標認定
    平)1月2日,“建甌錐栗”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建甌市實施品牌戰略后,在品牌發展上結出的又一碩果。據悉,錐栗是建甌市特產,果品營養豐富,以“糯、甜、香”的品質特征而聞名。近十幾年來,建甌錐栗先后獲得福建省名牌農產品、“中華名果”、原產地域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殊榮。2006年,國家標準 《地理標志產品—建甌錐栗》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頒布實施。目前,建甌市錐栗年產量達4

    中國果業信息 2018年1期2018-01-17

  • 泄熱滲濕的建澤瀉
    植,但論品質當屬建甌產的澤瀉最佳。歷代名醫極力推薦建甌澤瀉,將其冠以產地名,稱為“建澤瀉”,是福建的道地藥材,具有悠久的生產歷史。澤瀉為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的塊莖。栽培。冬季采挖,洗凈,除去莖葉和須根,微火烘干,再撞去粗皮和須根。用時潤透切片,曬干。生用或鹽炙。澤瀉性寒,味甘淡。寒能泄熱,甘淡滲濕,入腎和膀胱經,能泄相火,除膀胱濕熱,為利水泄熱之品,用于水濕停滯的水腫,小便不利,熱淋澀痛等癥。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配伍有澤瀉?!鴿蔀a飲片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7年7期2017-10-20

  • 伍氏山莊:建甌西出第一家
    陽+黃小杭福建省建甌市伍石村伍家祠建于1882年,據族譜記載,始遷祖叫伍富,做茶葉生意,由長汀遷到此地。此宗祠占地約2000平方米,是當地唯一的文物保護單位。從武夷山沿浦南高速公路南下,臨近建甌豐樂服務站時,可以看到一處規?;趾氲墓耪?,這就是清末被譽為“建甌西出第一家”的伍氏山莊。伍氏山莊坐落在建甌市徐墩鎮伍石村,其崛起與近代建溪流域一帶茶葉生產流通繁榮有著密切關系。山莊第一代主人從事茶葉生產,漸漸成為建甌西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兼大地主,此后便開始了山莊的

    海峽攝影時報 2017年9期2017-09-14

  • 黨城村“財主村”
    城村,位于福建省建甌市東游鎮東北側,素有“錢糧跨五縣,東河金黨城,建郡君子鄉”之美譽,興于唐末五代后晉天福年間(943-945年),盛于明清時期。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建甌,古名建州,美稱芝城,“福建”就是從“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得名。建甌地處福建省北部,是武夷山下,建溪河畔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在建甌這座有著1800多年建縣史的文明古城里,散布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古村落,隨處可見百年以上的老宅。走進這些古村落,裊裊炊煙升起,雞鳴犬吠成曲,總有

    海峽攝影時報 2017年8期2017-09-04

  • 福建建甌種植翠冠梨的氣候條件分析
    50100)福建建甌種植翠冠梨的氣候條件分析曹 茜,范 義,陳建萍(福建省閩侯縣氣象局,福建 閩侯 350100)根據翠冠梨生長發育所需的熱量、水分、光照等氣候條件,對建甌種植翠冠梨的氣候條件進行利弊分析,從氣候角度出發提出了種植的建議。翠冠梨;氣候條件;分析建甌現有翠冠梨種植面積約133.33hm2,年產量100多萬kg。翠冠梨在建甌種植主要表現為:成熟早(6月下旬即可上市),果肉白色,肉質細、松脆,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時代農機 2017年2期2017-04-19

  • 光餅變形記
    ??箵糍量?,途經建甌時,用炭火烤制面餅當干糧。后來,這種食物經一代代建甌人傳承,成為當地一種風味小吃。為了紀念戚繼光,大家把它叫作“光餅”?,F在,建甌南雅房村的光餅最為出名。光餅要發展,必須在傳承中創新。我自封為“新一代光餅傳承人”,常常為把光餅做出新花樣而冥思苦想——光餅可不可以有不一樣的形狀?四四方方的麻將形,閃閃的五星形,可愛的鴨子形,笨笨的企鵝形,活潑的兔子形,機靈的小人形,暖暖的愛心形,彎彎的月牙形……看著形狀不一的光餅,人們肯定會更有食欲。光餅

    快樂語文 2017年25期2017-02-17

  • 第四屆“我的陽光童年”少兒美術、征文獲獎名單
    出美好的未來》 建甌市南雅小學 指導老師:黃杰華神寧 《多功能試衣機》 連城縣實驗小學 指導老師:林玉英王曉亮 《未來的校服》 武平縣武東中心學校 指導老師:蘭啟盛李志強 《我的小發明》 漳平市實驗小學 指導老師:黃揚玲吳欣潔 《我想……》 羅源縣實驗小學 指導老師:謝秀雪鄭可萱 《變換課桌》 羅源縣鳳山小學 指導老師:李芳辛婷妍《未來的方便帶》 惠安縣潘湖小學 指導老師:蔡端紅于詩賢 《一項特別的作業》 惠安縣后內小學 指導老師:邱美琴蘇琳靖 《網絡警察

    小火炬·閱讀作文 2016年4期2017-01-20

  • 福建:建甌錐栗品質優受青睞
    福建:建甌錐栗品質優受青睞本刊訊 (特約通訊員陳世平)10月以來,福建省建甌市錐栗陸續成熟上市,由于所產錐栗顆粒飽滿、外觀亮麗、糖分高、糯性強、口感好,因此頗受客商和消費者青睞,銷售順暢,價格較高,產地售價達15~18元/kg,產品遠銷上海、廣東等地。今年,建甌市錐栗產量可達3.5萬t,預計產值逾4.5億元。據悉,近幾年來,建甌市在錐栗產業發展中,著力構建標準化、生態化、良種化、品牌化、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體系,頒布實施了《地理標志產品 建甌錐栗》國家標準,成

    中國果業信息 2017年11期2017-01-13

  • 新品筍干成“網紅”
    5日,位于福建省建甌市房道鎮埂尾村的美森筍竹專業合作社營銷主管張道福高興說。房道鎮是“中國竹子之鄉”建甌市的毛竹主要產區,有近萬公頃竹林,其中連地白筍是建甌品質最好的竹筍。美森筍竹專業合作社今年用新工藝研發出筍竹新產品。好產品需要有好包裝,除了設計新穎、美觀、實用的產品色彩和包裝禮盒外,還獲建甌市筍業公會授權使用“建甌筍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產品由建甌網銷能手建甌農派大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巧用名牌商標上市。結果一炮打響,“美森味道”大受歡迎,成為網銷中

    農家顧問 2016年12期2017-01-06

  • 農事冬閑畢,相道做板鴨
    板鴨陳育佳圖1_建甌板鴨是自然風干的,以霜風天制作的板鴨最佳圖2_板鴨加工時只放鹽,不加其他佐料,既易于保存,又保證了原汁原味圖3_加工完成的板鴨,扁平如龜狀,色澤白嫩,味道清美閩北人擅長制作板鴨,尤其建甌一帶,每到歲末年關,家家戶戶都會撐起竹竿來晾曬鴨子。建甌板鴨不僅是當地百姓的必備年貨,而且名揚四海,為各地“吃貨”所垂涎。建甌板鴨好吃,關鍵是鴨好。它們都是在田野溪流中放養、以吃稻谷為主的鴨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鴨”,且喂養百日方能選用。只有這樣的鴨子

    福建人 2016年9期2016-10-24

  • “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授牌儀式在建甌舉行
    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授牌儀式在建甌舉行3月14日,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建甌“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授牌儀式在建甌市政府禮堂隆重舉行。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趙建華、中國酒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言冰、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李祖可、福建省經信委原巡視員胡渡南、福建省酒業協會領導以及建甌市委書記余建坤、市長陳宗榮、副書記林飛等建甌市四套班子領導和市直機關的領導參加授牌儀式。授牌儀式由建甌市委副書記林飛主持。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趙建華

    福建輕紡 2016年3期2016-10-16

  • 建甌市竹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
    平353000)建甌市竹文化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陳 政 李肇鋒 方棟龍(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南平353000)建甌市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竹資源豐富,竹文化歷史悠久,異彩紛呈。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建甌竹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發展建甌竹文化產業的對策和建議,為建甌進一步發展竹文化產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竹文化產業;SWOT分析;對策研究;建甌建甌市是中國著名的竹子之鄉、新興的筍竹城、中國竹

    福建林業 2016年5期2016-08-16

  • 清代兩種中西閩北方言文獻音系比較研究 ——《建州八音字義便覽》(1795)與《建寧方言英漢字典》(1901)音系比較
    20世紀初的閩北建甌方言音系,中文文獻對古建甌方言音系的構架有著重要貢獻,西文文獻對古建甌方言音系的音值構擬起著重要的借鑒作用,亦可窺視兩百年來建甌音系的演變軌跡。兩百年來;建甌方言文獻;中西比較;歷史比較一、清代兩種中西閩北方言文獻簡介本文擬比較《建州八音字義便覽》(1795)和《建寧方言英漢字典》(1901)的音系及其性質,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建州”和“建寧”是同地異名還是異地異名的問題?!?span class="hl">建甌縣志》①福建省建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建甌縣志》,中華書局

    華夏文化論壇 2016年2期2016-07-10

  • 歷史文化講解員從娃娃抓起
    9日下午,福建省建甌市千年古建筑五鳳樓集萃館熱鬧非凡,冬日里透著暖暖的氣氛,原來建甌市第一小學的10名歷史文化小講解員在這里演練。為做好小講解員在春節初二、初三在五鳳樓集萃館開展宣傳版塊義務講解,該市方志委、閩源文化研究中心、市文化館等精心組織策劃。此前,芝山小學學生已進行了首批演練,每次演練均有該市十大文化名家、市方志委主任賴少波親自指導。演練后,賴少波等進行了點評。小講解員認真吸取講解語言藝術、講解程序、文明禮儀等要點和細節點評。演練收到良好效果,提升

    下一代英才 2016年3期2016-05-30

  • 福建·建甌楊梅質優暢銷
    ?福建·建甌楊梅質優暢銷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陳世平)5月底以來,建甌市小松鎮、小橋鎮的楊梅大量成熟上市,由于所產楊梅果大美觀、汁多味甜,質量高,口碑好,因此頗受歡迎,福州、廈門等地的游客紛至沓來,本地市民也紛紛前來選購,每天自駕采摘逾1 000 kg。小松鎮、小橋鎮是建甌市楊梅主產區,現有楊梅種植面積250 hm2多,今年產量可達1 500 t以上。目前,小松鎮、小橋鎮楊梅銷售順暢,價格穩中有升。據悉,近幾年來,小松鎮、小橋鎮著力發展集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

    中國果業信息 2016年6期2016-01-27

  • 建甌市獲“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
    建甌市獲“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2015年11月3日,中國酒業協會通過審批,建甌市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 “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稱號。這是繼中國竹子之鄉、中國錐栗之鄉、中國根雕之都之后,建甌獲得的又一國字號名片,標志著建甌白酒在中國白酒格局中占據重要位置。建甌市是閩源文化發祥地和全國糧食主產區,具有悠久的農耕文化和釀酒文化。近年來,建甌著力打造百億酒產業集群,持續推進“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建設,制定了扶持白酒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先后出臺《進一步做大

    福建輕紡 2015年12期2015-10-16

  • 第三屆“我的陽光童年”少兒美術、征文大賽獲獎名單
    污染》 吳昕妍 建甌市南雅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劉炎秀《假如》 劉馨玥 福州市晉安區第一中心小學 指導老師:葉文艷《歡迎光臨生態環保城》 王韜哲 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學 指導老師:陳秀琴《神奇的潔嗨器》 周慜 廈門市濱東小學 指導老師:黃蓉芳《我是綠色小超人》 羅大欽 沙縣金沙小學 指導老師:黃美容二等獎賴 燁(武平) 林飛羆(莆田) 陳嘉琪(福清) 杜 鑫(福清)莊藝藝(惠安) 邱慧菁(惠安) 劉 旭(漳平) 沈 彥(龍巖)吳文慧(建甌) 陳子斌(福州) 黃

    小火炬·智漫悅讀 2015年4期2015-06-05

  • 陸游與建甌的錐栗文化
    / 蘇祖榮陸游與建甌的錐栗文化文/ 蘇祖榮走進閩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與枯枝堆積的地毯,色彩斑斕,踏在上面,松軟且有微溫。林間風兒,絲絲帶著甜味。鳥兒在樹林間跳躍歡叫,清脆悅耳。不時有果實掉落、悉悉有聲,仔細一看,毛茸茸的,正是錐栗。錐栗,別稱榛子、尖栗、珍珠栗,屬殼斗科,是我國南方著名干果。福建的建甌、建陽、政和、浦城、武夷山等地有分布,尤以建甌產的錐栗,品質最佳,具有“香、糯、甜”的特色。建甌古有“百越”之地,秦時屬閩中郡,漢時屬會稽郡,東漢建安年(

    福建林業 2015年5期2015-04-17

  • 南平市:建甌科技創新引領竹產業轉型升級
    南平市:建甌科技創新引領竹產業轉型升級“竹產業展館設計方案已向社會公開征集?!?月7日,建甌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一個集中展示建甌竹鄉風采和筍竹產業特色的竹產業展館已在海綠農產品 交易中心籌建。展館面積約1000平方米,以“生態竹林、美麗竹鄉、綠色發展”為主題,將打造成建甌竹產業的“文化名片”。山當田耕 竹當菜種建甌是中國竹子之鄉,有竹林面積130.9萬畝,毛竹林面積、年采伐量、鮮筍量均居全國縣(市)之首。雖然坐擁豐富的竹林資源,但在上個世紀 90年

    福建質量管理 2015年9期2015-04-17

  • “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通過專家組考核
    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通過專家組考核2015年6月23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副理事長趙建華、原福建省酒業協會執行會長吳經奮等組成的考核組一行對建甌市創建“中國東南白酒名城·建甌”工作進行考核。建甌市市長陳宗榮、建甌市委副書記林飛、建甌市副市長鄢毅、建甌市政協副主席詹旭斌以及福建省酒業協會副秘書長鄭強等陪同??己私M一行先后深入福建福矛酒業集團、福建雙龍戲珠酒業有限公司的制曲車間、釀造車間、酒庫、白酒研發基地、展廳實地察看考核建甌

    福建輕紡 2015年7期2015-04-17

  • 首屆海峽兩岸(建甌)根雕藝術品博覽會落幕
    首屆海峽兩岸( 建甌) 根雕藝術品博覽會, 在“中國根雕之都”福建建甌市落幕。亞太地區眾多企業和根雕大師齊聚建甌, 僅臺灣就有80家企業來參會參展。本屆博覽會, 有27個投資項目進行對接, 項目涵蓋工業、商貿、商業綜合體、旅游等產業, 總投資額達36.43億元( 人民幣, 下同);現場簽約5項, 總投資額達11.5億元,涵蓋兩岸工藝美術品展、臺灣特色商品展、美食展、重點項目推介暨簽約儀式、“建雕”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暨根雕藝術文化論壇、2014第二屆“金甌”

    臺聲 2014年6期2014-12-12

  • 建甌市“弓魚”技術簡介
    4.06.023建甌市地處福建省北部,養魚歷史悠久,年產鮮魚15 000 kg,是閩北地區主要的產魚大縣(市)之一。早在幾百年前,當地就流行“弓魚”之法(一種綁魚技術,見圖1),經過這種技術處理的魚,不但腥味全除,離水后長途運輸,歷經數小時甚至十余小時仍能保持鮮活。當地的經驗證明:“弓魚”在冬季可以?;? d,夏季也能?;? d。2009年,“弓魚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圖1 “弓魚”捆綁方式 1 “弓魚”技術主要分為三個

    河北漁業 2014年6期2014-07-08

  • 城鎮化與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以建甌挑幡為例
    的民族文化遺產。建甌挑幡原是福建省南平延平區城郊大州村村民紀念先人抗清義舉儀式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項目,由于社會的變遷,現已發展為福建省南平建甌市特有的民俗表演項目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經歷數次嬗變,由場域到區域,由村落到城鎮,持續活態傳承,為探索城鎮化進程中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文本。分析建甌挑幡習俗在城鎮中被建構的過程,對探索城鎮化進程中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1 建甌挑幡習俗的社會發展歷程相傳建甌挑幡

    體育科學研究 2014年2期2014-02-12

  • 福建·建甌錐栗成為果農的“綠色銀行”
    世平) 連日來,建甌市一派繁忙景象,運輸錐栗的車輛進進出出,一車車錐栗從建甌銷往浙江、上海、廣東、江蘇等地。今年,建甌錐栗產銷兩旺,質優價高,不僅錐栗產量可達3.3萬t以上,所產錐栗顆粒大、外觀亮麗、糖分高、口感好,而且價格走勢一路看好,收購價高達18元/kg左右,讓廣大果農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起來。據悉,經過多年發展,建甌市錐栗產業形成了以規模、良種、標準、企業和品牌支撐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目前,建甌市錐栗種植面積達2.8萬hm2,農家品種30多個,主

    中國果業信息 2014年11期2014-01-23

  • 絕妙的挑幡
    “反清復明”軍,建甌的造船工匠紛紛應征入伍。鄭成功渡海收復臺灣后,一部分士兵返回老家,他們把錦旗競相攀舉,嬉戲玩樂。后來,這種游戲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挑幡。挑幡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小男孩,他是我奶奶家的鄰居。他的母親經常為挑幡隊準備服裝,與挑幡隊的隊長是好姐妹。隊長提出讓她的兒子學挑幡,可她擔心孩子年紀太小,猶豫不決。大家都說讓他去開開眼界,終于,小男孩參加了挑幡表演?,F在,小男孩回憶說:“開始時,我掌控不了幡的節奏,現在不光運轉自如,還學會了許多花樣?!?/div>

    小學生作文·小學中高年級適用 2012年2期2013-02-01

  • 舞蹈元素與雜技元素的完美融合——淺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甌挑幡
    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甌挑幡肖 端,李海麗(福建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挑幡是福建建甌特有的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民間表演藝術。由于建甌稱之為中國竹子之鄉,因此挑幡這一民間表演藝術采用了本土特有的大毛竹作為主要道具,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從挑幡這一民間表演藝術的形成和表演特色入手進行研究,分析其舞蹈元素與雜技元素的融合,并探討挑幡的藝術價值與傳承意義。建甌挑幡;表演藝術;舞蹈特色;雜技元素;民間舞蹈中華民間藝術是人民群眾在長期勞動和日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年1期2012-01-29

  • 建甌“科技興榛”顯成效
    陳世平) 福建省建甌市是第一個“中國錐栗之鄉”,錐栗是建甌市特產,當地俗稱榛子,已有1800多年栽培歷史。因具有土壤、氣候、生態等資源優勢,加上不斷選優栽培,建甌錐栗具有獨特的“糯甜香”品質特征。尤其近10年來,建甌市大力實施“科技興榛”戰略,用科技推動錐栗生產,采取建立技術骨干隊伍(達500多人)、開展技術培訓(受訓人員達3萬余人次)、制訂《地理標志產品建甌錐栗》(GB/T19909—2005)國家標準、建立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園、開展產學研結合(與福建農

    中國果業信息 2010年4期2010-02-09

  • 我的家鄉
    環抱,風景秀麗的建甌。在上鄉土課時,老師說,建甌的美在于歷史悠久,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自東漢建安初年就設立建安縣,是福建最早設置的五縣之一,是全國第一個以皇帝年號命名的縣。聽著老師的介紹,我們為自己的家鄉有如此悠久的歷史而肅然起敬!建甌的東邊是坑里人民公園。那里是竹的海洋,遠看棵棵挺拔的竹子直入云霄,好似一把把利劍;近看,一棵棵綠竹像一根根筆直的柱子,支撐著頭頂的天。竹林邊是一片綠波蕩漾的池塘,倒映著左邊的竹林、右邊的山,好似一幅渾然天成的畫。視線轉向東邊的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09年44期2009-08-2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