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南

  • 閩南文化資源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路徑
    161000)閩南文化產生于福建泉州、漳州、廈門等閩南地區,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開拓拼搏的精神、重商務實的觀念、兼容并蓄的心態、崇儒重本的傳統、戀祖愛鄉的情結是它別具特色的精神內涵?!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語文課程資源“既包括日常生活資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資源”[1]。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語文教育中融入閩南文化,發揮閩南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的育人價值。一、閩南文化資源閩南文化資源是指生活在閩南地區的社會成員,為適應閩南地區環境

    林區教學 2023年10期2024-01-02

  • 閩南食文化教育在幼兒園中的實施研究
    傅秋蘭摘要:閩南食文化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基于閩南食文化構建幼兒教育體系,可讓幼兒充分對話本土資源,深刻感受本土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文明禮儀,真正實現“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文章基于對閩南食文化教育理念與價值的分析,從教育目標、實施路徑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探究閩南食文化教育在幼兒園中的開展。關鍵詞:閩南;食文化;幼兒教育;表現力;求知欲;審美意識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8-0105-04基金項

    成才之路 2023年18期2023-06-28

  • 閩南皮影戲現狀與發展創新研究
    61000)引言閩南地區的皮影戲最早是出現在福建的漳州市,在那個年代被稱作紙影戲。歷史上閩南皮影戲也經歷了幾經波折,盛衰起伏。根據史書記錄,閩南皮影戲是在明代從廣東省潮汕市傳到福建的閩南地區,那時候在民間頗受歡迎。1912 年前后,皮影戲在閩南地區興盛一時,到了1919 年辛亥革命之后,閩南皮影戲開始走向衰落。民國初期,閩南皮影戲班寥寥無幾,約1930 年,這個具有閩南地方特色的皮影戲劇種已經凋零??谷諔馉帟r期,閩南皮影戲一度活躍,可好景不長,不到一年就被

    西部皮革 2022年16期2022-12-16

  • 淺談木雕佛像的雕刻要領
    摘要:閩南地區宗教信仰濃厚,在神佛塑像藝術領域有著極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其種類涵蓋了木、石、瓷等,在題材表現方面更是豐富多彩,除常見的佛祖、菩薩外,還有各路神仙、大帝、尊王、元帥、始祖、夫人等。故而筆者將在本文中與讀者對木雕佛像的雕刻要領展開交流和探討。關鍵詞:閩南;木雕;人物;雕刻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城市之一,在宋元時期享有“東方第一大港”的美譽。其不僅是中西方經濟貿易的中轉站,也是文化交流和文明的重要樞紐。1000多年來,閩南木雕佛像文化在這片沃

    東方收藏 2022年5期2022-06-17

  • 閩南童謠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價值與策略探究
    發展。我園地處在閩南地區,我們嘗試將閩南童謠與幼兒園的集中教學、區域活動、生活及游戲活動等有機融合,帶動、引領幼兒傳唱閩南童謠,深化幼兒對于閩南文化的感悟,培育幼兒的文化素養,幫助幼兒建立自身的文化觀念。因而,本文以“幼兒園教育”為研究對象,對于“閩南童謠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價值與應用策略”進行深入探究。通過解讀《綱要》和《指南》,讓我們認識到,利用身邊的自然與社會資源,讓教育跨越幼兒園圍墻,拓展教育資源,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閩南文化內涵豐富,源遠

    考試與評價 2022年7期2022-05-30

  • 閩南童謠在小學音樂課堂教法創新及策略
    獨特的精神標識。閩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增強兩岸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的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讓每一個中華兒女為之動情。習近平總書記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备母镩_放以來,受外來人口的急劇增加、家庭成員來源地日益多元、學校推廣普通話、西方文化“入侵”等因素的影響,閩南方言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廈門市委、市政府決

    格言 2022年8期2022-05-30

  • 發揮資源優勢,構建“五育融合”課程
    秋婷【摘? 要】閩南本土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是開展“五育融合”園本課程的寶貴資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內涵,通過案例研究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在養德、啟智、健體、怡情和樂行五大模塊中開展“五育融合”課程,從而構建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讓幼兒在活動的熏陶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塑造良好的品德。讓閩南本土文化精髓在孩子們身上傳承和發展,從而樹立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育有根的現代化中國娃?!娟P鍵詞】閩南;本土資源;五育融合所謂的“五育融合”

    文理導航 2022年30期2022-05-30

  • 伊斯蘭教本土化研究
    形成的本土化后的閩南化特征以及對其融通性特征進行研究。關鍵詞:泉州;伊斯蘭教;海洋;閩南宗教是人類歷史上形成的特殊精神現象,宗教由于其本身的特征進而衍生出與之相匹配的膜拜神明的行為、儀式、組織以及經義和思想。綜觀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跡,由外來傳入中國的各類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原有的特性,又在中國本土化進程中吸收了傳統文化的特性,從而有了地域化的明顯痕跡。伊斯蘭教約在公元7世紀傳入中國,當時正值中國輝煌的唐代時期,在與中國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2期2021-12-27

  • 閩南開元寺植物景觀設計研究
    觀價值。關鍵詞:閩南;植物景觀;設計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1672-7053(2021)11-0109-021閩南開元寺植物景觀分析1.1植物種類分析開元寺內古木參天,有拜庭兩旁的古榕、甘露戒壇前的菩提樹、桑蓮古跡的桑蓮等,寺內多種植喬木與灌木,以常綠喬木和常綠灌木為主,其中不乏樹姿優美的長壽樹種,“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草本植物種植不多。根據現場調研統計,園中現狀植物共有6種,其中喬木共2科233株,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

    工業設計 2021年11期2021-12-08

  • 閩南開元寺植物景觀設計研究
    觀價值。關鍵詞:閩南;植物景觀;設計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1672-7053(2021)11-0109-021閩南開元寺植物景觀分析1.1植物種類分析開元寺內古木參天,有拜庭兩旁的古榕、甘露戒壇前的菩提樹、桑蓮古跡的桑蓮等,寺內多種植喬木與灌木,以常綠喬木和常綠灌木為主,其中不乏樹姿優美的長壽樹種,“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草本植物種植不多。根據現場調研統計,園中現狀植物共有6種,其中喬木共2科233株,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

    工業設計 2021年11期2021-12-08

  • 校園吹拂“閩南風”,讓打工人把異鄉當成家
    因為孩子們唱的是閩南童謠?!肮叛笮W的孩子不僅會唱閩南童謠,還會說閩南語、玩閩南童玩,甚至做閩南小吃!”古洋小學校長王阿徹的話著實讓人驚嘆。而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所閩南風十足的學校里,外來學生的比例,竟占學生總數的95%以上?!盁o論是外來的孩子,還是本地的娃娃,古洋小學的學生個個都是閩南通?!比菔袐D聯宣傳部部長林暉所言非虛。古洋小學創辦于1964年,歷史悠久,其所在的石獅市靈秀鎮,因為工廠、企業眾多,外來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兩倍之多。校園環境古色古香、硬軟件都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21年3期2021-03-17

  • 閩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探索
    陳木坤(閩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中央下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于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弊鳛橹腥A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閩南文化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閩南高??蓪⑵淙谌氲酱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來,通過多方位的互動、滲透和整合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認同,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意識,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12-14

  • 閩南文化元素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融合與傳承
    主要內容。[1]閩南地域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滋養,閩南文化已然成為中國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span class="hl">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延伸,是漢人南下進入福建,并吸收當地原住民以及歷代不同國家民族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點和個性的區域文化,閩南文化的核心特征,即重鄉崇祖的哲學觀,愛拼敢贏的氣質觀,重義求利的價值觀和山海交融的行為觀?!盵2]閩南文化作為一種地域特色文化,已經深深滲透到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中,正是這種無形的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09-01

  • 閩南童謠劇在表演區中的“四部曲”
    林恒黎閩南語是我國重要的方言之一,而閩南童謠是閩南文化中最生動鮮活的一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辛勞的結晶,將之傳承對我國的文化繼承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途徑。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閩南童謠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缺少語言外界環境的影響,現代的幼兒很難掌握閩南語言的特點,更無從談起幼兒對閩南童謠的理解了。為了要進一步傳承閩南文化,我們將以閩南童謠為突破口,讓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學習閩南語,接受閩南文化,同時也讓土生土長的晉江小朋友喜歡上閩南語,傳承閩南文化。教師可

    知識文庫 2020年6期2020-05-11

  • 閩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
    61021)1 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政課堂的必要性分析閩南文化是連接海峽兩岸的文化紐帶,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具有世代相傳、博大精深、地域色彩濃厚的特點。在現代文明飛速發展的沖擊下,閩南文化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存在潛在的斷裂危機,如閩南民間的采茶舞、拍胸舞,閩南民間的木板年畫,閩南影雕工藝,在閩南民間盛行的歌仔戲、南音等傳統閩南文化正面臨消亡和斷裂的危機。面對文化消亡或者斷裂的危機,將閩南文化融入閩南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之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20年4期2020-03-15

  • 中職校實施閩南文化滲透性建設的措施與成效分析
    362000)閩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閩南民系 (當地人民)在長時間的歷史積淀中形成的有關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閩南人崇尚務實、開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倡導“愛拼才會贏”的精神追求,具有冒險開拓、團結拼搏、重教崇文、兼收并蓄的優良傳統。閩南文化的內涵即為“無畏的開拓精神、努力敢闖的打拼精神、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閩南文化,其內涵除廣義中所包含的農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狹義中所包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飲食生活習俗、服

    魅力中國 2019年14期2019-01-14

  • 關于閩南高校建構閩南文化特色育人體系的幾點思考
    廖利明(閩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福建 漳州363000)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是連接海峽兩岸民眾心靈最重要的文化紐帶之一。閩南文化是不同時期的中原文化與閩越本土文化及異域文化交融、孕育形成的地域文化。閩南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演變與文化磨合,并由東南沿海地帶獨特的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所逐漸造就。閩南高校地處閩南文化輻射區域、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具有深厚閩南文化積淀的沃土,閩南文化賦予了學校辦學和育人豐富的資源。

    閩臺文化研究 2018年3期2018-11-13

  • 閩南民歌引入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探索
    2 0 0 0)閩南民歌是閩南地區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閩南民歌引入小學課堂,進行閩南民歌教育,可以利用小學生早期教育的優勢以及人格發展的基礎階段,使小學生從小就受到地方民間音樂文化的熏陶,繼承當地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激發對家鄉故土文化的熱愛,領略家鄉文化的魅力,實現美育的真正價值。一、音樂實踐課程與本土文化課程相結合閩南民歌的教學可以從閩南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改變音樂學習中的機械模仿與枯燥訓練,不僅僅只是以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為目標,而是讓學生在圍繞閩南民歌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8年6期2018-04-02

  • 例談閩南傳統建筑文化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滲透 ——以《小小設計師》為例
    361000)閩南傳統建筑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博大精深.但是在現代化建筑的沖擊下,閩南傳統建筑文化日趨消亡.因此,我們有必要傳承與發展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然而現在的數學課堂對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滲透少之又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充分挖掘閩南傳統建筑中的數學文化,將其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使閩南傳統建筑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現以《小小設計師》為例,闡述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如何滲透閩南傳統建筑數學文化.一、于課前調查中滲透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8年23期2018-04-02

  • 通過閩南文化傳承建設校園文化
    蔡婉聰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南地區族群的靈魂和身份的象征。它特色鮮明,積淀深厚,是海內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地域文化,也是聯絡海峽兩岸人民感情的重要文化紐帶,必須得到傳承與發展。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福建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泉州市作為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核心區和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擁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對閩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為迫切。多姿多彩的閩南文化應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4期2017-04-21

  • 建設充滿“閩南味”的校園文化
    區----福建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泉州市作為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核心區和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擁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對閩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為迫切。多姿多彩的閩南文化理應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把閩南文化帶進校園文化的建設,打造一個“閩味十足”的校園文化呢?下面就談談我一年前在古洋小學任校長時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立足實際,開發閩味濃厚的課程文化。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在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后,決定弘揚民間藝術,振奮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2017-03-31

  • 通過閩南文化傳承建設校園文化
    蔡婉聰通過閩南文化傳承建設校園文化蔡婉聰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南地區族群的靈魂和身份的象征。它特色鮮明,積淀深厚,是海內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地域文化,也是聯絡海峽兩岸人民感情的重要文化紐帶,必須得到傳承與發展。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福建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泉州市作為閩南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核心區和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擁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對閩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更為迫切。多姿多彩

    教書育人 2017年11期2017-02-24

  • 閩南的漢族人
    黃晶晶說起閩南的漢族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大火淋漓時,他們互幫互助;在太陽還沒有升起,寒風撕扯著黑夜里的一切時,他們早早起來;在烈日烘烤著大地的夏季、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他們吃苦耐勞;在困難面前,他們樂觀勇敢;面對挫折,他們挺起胸膛,自信滿滿。閩南的漢族人吃苦耐勞的程度令人驚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茶葉市場里那些綠油油的茶葉,是閩南漢族人起早貪黑的勞動成果;誰又能知道,他們夜以繼日地勞作,是為了過上更幸福、美滿的日子。閩南的漢族人,能在烈日下到田

    讀寫算·小學中年級版 2016年8期2016-05-14

  • 閩南少年
    的一粒水珠。??!閩南大地興盛的希望,我們就是閩南少年!在流傳的史書里汲取營養,閩南的古老故事縈繞耳畔;在悠遠的古道上感悟歷史,鄭成功的腳步引導我們前進。當母親用閩南語述說惠女精神時,我想到了我們肩負的使命,我們就是閩南少年!春節,喜慶的氣氛伴隨我們;端午,海上潑水寄托閩臺緣;中秋,博餅賞月共敘團圓情;金秋十月,鐵觀音茶韻四處飄香。多元風俗滋養著閩南精神,千年歷史植根于閩人心田。閩南文化需要我們呵護,我們就是閩南少年!要用艱苦來鑄造成功,要做旗幟去推動發展;

    語文世界(小學版) 2015年2期2015-04-07

  • 建設閩南文化新型地方智庫
    62000)建設閩南文化新型地方智庫林麗珍(泉州學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000)閩南文化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閩南文化研究主要是將閩南地區作為研究對象,以服務于閩南地區的現代化建設和城市的發展作為研究基礎。而新型地方智庫正是瞄準當地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因此,閩南文化研究與新型智庫建設高度契合。閩南文化;地方智庫;建設閩南文化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具有地方代表性。閩南人的下南洋、過臺灣及海外播遷,閩南文化已

    文化學刊 2015年7期2015-03-20

  • 閩南文化圈建設的戰略構想綱要*
    謝清果閩南文化圈建設的戰略構想綱要*謝清果2007年6月9日,國家批準設立首個漢族區域性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種保護實驗區的設立意義重大。從中國全局來看,這是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途徑的積極探索,是文化遺產保護方式的重要轉變;從福建省來看,這是落實我省“文化強省”決策的關鍵性步驟,從而凸顯了“文化先行”在我省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兩個先行區”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到“起先導、求先行、當先鋒”帶來了重大的機遇與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3期2011-11-19

  • 走進閩南童謠 感受閩南文化的魅力——關于在幼兒園開展閩南童謠教育的探索
    馮華萍走進閩南童謠感受閩南文化的魅力——關于在幼兒園開展閩南童謠教育的探索馮華萍閩南文化的寶庫中,顯現著一朵奪目的奇葩——閩南童謠,所反映的內容大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簡短易讀、易唱易記、優美動聽,深受幼兒喜愛。我嘗試探索了開展閩南童謠教育的多種形式,進而引發幼兒質樸的愛鄉熱情,促進幼兒語言、藝術、社會等領域能力的全面發展。一、讓閩南童謠“說”起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2期2011-11-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