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聯

  • 一種地理系下基于偽線性模型的捷聯慣導算法
    72)0 引 言捷聯式慣導系統與平臺式不同,需要利用陀螺儀數據完成姿態解算,構建虛擬的數學平臺,再利用加速度計數據實現速度和位置解算。因此捷聯慣導系統的導航解算算法相較于平臺系統更加復雜,也更加重要,捷聯慣導算法研究也一直是捷聯慣導系統的研究重點。目前受制于慣導器件精度,慣導算法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組合導航、冗余慣導系統、長航時誤差抑制等。但是原子陀螺慣導系統、空天飛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新的應用場景對捷聯慣導解算算法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針對捷聯慣導解算的算法結

    宇航學報 2022年9期2022-10-15

  • 基于捷聯慣導與差速里程計的掘進機組合定位方法
    至無人化的關鍵。捷聯慣導技術是一種不依賴外部信息的自主導航技術,其無源特性符合井下要求[3],但利用捷聯慣導技術進行掘進機定位,其測量誤差會隨時間累計,影響定位精度,應考慮與其他測量技術進行組合來減小誤差[4]。里程計具有精度高、自主性強等優點,因此捷聯慣導與里程計組合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掘進機定位方案。吳淼等[5]將二維里程計、捷聯慣導與激光偏距感知系統結合,在巷道坐標下描述了掘進機偏距與偏角,實現了掘進機相對巷道軸向偏距與偏角的精確感知。沈陽等[6]對文獻

    工礦自動化 2022年9期2022-10-12

  • 基于半實物仿真的視線角速度估計參數設計
    5)0 引言隨著捷聯制導部件性能的提升以及捷聯制導控制技術的發展,自尋的捷聯制導技術已經逐漸能夠滿足現代作戰中日益增長的精確打擊任務需求。視線角速度估計算法作為激光捷聯制導的核心技術之一,對于捷聯制導控制系統的設計至關重要。去耦能力強、跟蹤速度快是捷聯制導視線角速度估計算法的根本要求。目前,國內外學者對捷聯制導技術的研究多集中在視線角速度估計及隔離度影響分析及抑制等技術層面。捷聯導引頭輸出測角信息中包含較大噪聲,且探測視場越大噪聲越明顯,若是采用直接微分的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22年2期2022-06-06

  • 某型捷聯激光導引頭網格化標定研究
    要:為解決某型捷聯激光導引頭軸向標定測角誤差大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用現有設備進行測角精度更高的網格化標定。采用逐點極坐標轉換的方法獲取網格化標定點的轉臺運動坐標,項目得以實施。在研究過程中,解決了網格化標定時因轉臺重復往返運動以及轉臺需要多次進行歸零操作而導致網格化標定消耗時間太長問題。最終順利將該型激光導引頭網格化標定落實于實物并應用于生產,大幅提高了該型激光導引頭的制導精度。關鍵詞:捷聯;激光導引頭;網格化;標定中圖分類號:TG333 ? ?文獻標志碼

    河南科技 2022年7期2022-05-23

  • 自航式誘餌捷聯慣性系統初始對準難點及方案
    要意義。誘餌采用捷聯慣性技術,減少硬件強化軟件,可以較大程度提高誘餌性能。誘餌捷聯慣性系統由慣性測量組件陀螺儀、加速度計和導航計算機構建成,角速度和加速度測量信息經采樣送至導航計算機進行姿態矩陣(也稱捷聯矩陣)的計算,并進一步計算誘餌航向角、俯仰角、橫滾角、速度和位置。姿態矩陣體現的數學平臺必須準確地對準和跟蹤導航坐標系,以避免導航控制參數產生誤差。對于剛加電啟動工作的誘餌捷聯慣性系統,數學平臺尚未確定,三軸指向隨機,不一定在水平面內,沒有確定方位,故捷聯

    科技與創新 2021年24期2021-11-27

  • 艦載發射裝置捷聯慣組正交安裝誤差標定方法
    彈武器系統采用將捷聯慣性測量組合(簡稱捷聯慣組,Strapdow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IMU)直接固連在發射裝置俯仰架上,隨俯仰架一起運動,捷聯慣組內部的角速率陀螺儀和加速度儀,直接測量架上導彈的角運動物理量,將數據傳遞給武控系統,經武控系統融合發射裝置位置信息后進行解算,通過發控設備為導彈裝訂基準數據參數,如圖1所示。因此,如何準確地將發射瞄準的基準數據測得并賦予導彈武器系統,是某艦載導彈武器系統總體方案的關鍵技術之一

    艦船科學技術 2021年5期2021-07-03

  • 捷聯式重力無源導航系統
    猛,激光陀螺旋轉捷聯慣性導航系統定位精度和捷聯式重力儀測量精度得到提高[6-8],且其成本較低。本文提出的捷聯式重力無源導航系統由激光陀螺單軸旋轉捷聯慣性導航系統、計程儀、深度計、光纖陀螺捷聯式重力儀和數字重力異常圖組成。2019年底,捷聯式重力無源導航系統進行了長時間船載試驗后,對該系統的試驗數據進行了離線處理,試驗結果表明,在重力異常變化顯著區域,運載體位置誤差小于1個重力異常圖網格大小。1 捷聯式重力無源導航系統硬件本文提出的捷聯式重力無源導航系統的

    壓電與聲光 2020年5期2020-10-28

  • 掘進機全站儀與捷聯慣導組合定位方法
    。文獻[7]采用捷聯慣導技術實現掘進機定位,該方法環境適應性強、短時間內精度高[8],但累計誤差隨時間推移逐漸增大[9]。文獻[10]采用全站儀進行掘進機定位,測量精度較高,但會因粉塵過大或其他原因導致全站儀光路被遮擋而無法進行定位。本文綜合利用全站儀的高精度及捷聯慣導的無源性特點,提出一種掘進機全站儀與捷聯慣導組合定位方法。該方法采用卡爾曼濾波器融合全站儀測量的掘進機位置信息和捷聯慣導測量的位姿信息,實現掘進機組合定位,可在全站儀光路被遮擋的情況下實現掘

    工礦自動化 2020年9期2020-09-27

  • 鐵電存儲器在捷聯慣性導航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100076)捷聯慣組上電初始化時需要讀取內部存儲器上的大量慣組參數,參數數量多達上千個,而當采用參數三取二模式時,讀取參數次數甚至高達數千次。目前,捷聯慣組系統一般采用支持I2C總線的EEPROM存儲芯片,該芯片讀寫速度較慢,導致捷聯慣組上電初始化過程中在參數讀取階段耗費時間較長,這無法滿足新產品對捷聯慣組就緒準備時間短的要求。因此,提高捷聯慣組內部參數讀取性能十分必要。近年來,鐵電存儲器(FRAM)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其特點是速度快,能夠像RAM一樣

    中國設備工程 2019年11期2019-07-10

  • 基于無跡卡爾曼濾波的捷聯導引頭視線角速率估計方法
    技術的發展,新型捷聯式導引頭及尋的技術應運而生,它取消了萬向支架等機械結構,將導引頭直接與飛行器剛性捷聯。這項技術已成為各國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1-2]。捷聯導引頭應用于實際武器系統仍有需要解決的問題[3]。由于導引頭測量信號中耦合了彈體姿態信息,需要采用解耦算法;另外,導引頭測量信息中缺少視線角速率信息,并且所測量的視線角信息中含有更強的噪聲,無法直接提取,必須對視線角速率進行準確估計。針對捷聯導引頭視線角速率的估計研究,國內外學者已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19年2期2019-03-28

  • 捷聯式制導迫彈末制導彈道優化設計*
    引言為了充分發揮捷聯式制導迫彈制導控制組件的優勢,對捷聯式制導迫彈進行彈道優化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和工程應用價值。捷聯式制導迫彈彈道優化問題是具有嚴格過程約束和終端約束的最優控制問題[1]。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通常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2],文獻[3]采用極小值原理與自適應進化粒子群相結合的方法,對航空時敏制導炸彈增程彈道進行組合優化設計。文中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最終在解決復雜的非線性最優控制問題時,快速找出最優解。近年來,制導迫彈以其高命中精度、低后勤保障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18年2期2018-12-21

  • 靜基座捷聯羅經初始對準方法
    引言初始對準是捷聯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導航的前提,捷聯慣導系統的初始對準主要是提供捷聯慣導的導航解算所需要的初始姿態矩陣[1]。初始對準的結果直接影響慣性導航系統的導航精度。所以,對捷聯慣性導航系統進行初始對準是十分必要的。進行初始對準的方法很多,如多位置對準法和羅經對準法、卡爾曼濾波最優估計對準方法、傳遞對準法等[2]。其中,羅經法初始對準是平臺慣導系統(PINS)的經典對準方法[3],羅經對準法可分為水平調平和方位對準兩個步驟,方位對準在水平調平的基礎上

    現代導航 2018年5期2018-12-06

  • 基于強跟蹤濾波的捷聯慣導/里程計組合導航
    位定向能力,由于捷聯慣導系統具有自主性、隱蔽性、抗干擾性以及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連續提供運載體全部運動參數的特點,車載發射平臺普遍配備捷聯慣導系統。但捷聯慣導系統導航誤差隨時間發散,通??梢圆捎眯l星導航或里程計與捷聯慣導系統進行組合以限制慣導系統導航誤差或限制其發散速度。衛星導航信號容易受遮擋,且容易受電子信號干擾,限制了其在軍事上的使用。相對于衛星導航,里程計與捷聯慣導組合導航仍具有自主性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因此,捷聯慣導/里程計組合導航在車載發射平臺中得

    現代防御技術 2018年4期2018-08-22

  • 彈丸錐形運動對半捷聯穩定平臺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51)0 引言半捷聯慣性測量系統是專門為高旋轉、高過載的彈載環境量身定制的一種測量系統,其核心部件為半捷聯穩定平臺。半捷聯穩定平臺是一種采用機械裝置實現與彈體滾轉隔離的慣性平臺,半捷聯穩定平臺可以使微慣性測量單元(MIMU)在滾轉方向保持穩定,而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保持捷聯[1]。在飛行過程中,彈丸的錐形運動是一種固有運動,所以研究錐形運動對半捷聯穩定平臺穩定性的影響是有必要的。半捷聯穩定平臺利用軸承實現了MIMU與彈體在滾轉軸方向上的隔離,該平臺以重力和軸承

    兵工學報 2018年2期2018-03-20

  • 微型導彈捷聯光學制導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術前沿·微型導彈捷聯光學制導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訚勝利(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109)微型導彈體積小、成本低、精度高,可用于近距離攻擊低小慢目標和地面人員車輛,采用捷聯可見光導引頭制導是比較合理的方案,因此高精度捷聯制導信息的提取成為關鍵。為獲取更高精度的制導信息,需要改進提取方法。匹配濾波理論是在考慮傳感器不同的動力學特性情況下的一種信息融合方法,依據傳感器動態特性進行信息匹配的方法提高制導信息提取精度。首先建立捷聯光學成像導引頭及其在制導控制系統

    航天電子對抗 2017年5期2017-11-21

  • 一種線運動擾動環境下基于慣性凝固系抗干擾自對準優化算法研究
    角運動干擾環境對捷聯慣導自對準精度的影響,但對線運動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不足。據此,在深入分析線運動干擾對捷聯慣導慣性凝固系下自對準精度影響途徑之上,對線運動干擾環境劃分為速度周期波動、突跳以及速度短期線性漂移。提出采用積分降噪、載體慣性系速度遞推擬合與基于帶遺忘因子遞推最小二乘的速度慢漂提取技術相結合的抗干擾自對準優化算法,并進行了試驗驗證。試驗結果表明,本算法可在5min內實現1.3mil的抗干擾自對準精度。線運動干擾;慣性凝固系;抗干擾自對準Abstr

    導航與控制 2017年5期2017-10-11

  • 冗余慣組故障檢測與隔離的廣義似然比解耦矩陣構造新方法①
    陣一定的成套冗余捷聯慣組,使用Potter算法構造解耦矩陣的廣義似然比故障檢測方法,無法檢測并隔離特定軸故障,提出選擇正交投影矩陣的極大無關組來構造解耦矩陣,采用全數字仿真對改進方法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新方法克服了成套慣組同軸共基座安裝時某個軸向無法故障檢測的問題,且故障檢測性能沒有降低。該方法為運載火箭制導系統在線故障檢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冗余捷聯慣組;故障檢測與隔離;廣義似然比法;解耦矩陣;極大無關組0 引言為提高制導系統可靠性,美國德爾塔4火箭采

    固體火箭技術 2017年4期2017-09-15

  • 船載衛通站天線控制單元引導計算異常的解決*
    一次任務海域使用捷聯慣導(SINS)作為數據源引導計算時出現了衛星捕獲異常情況。針對該問題,從分析船載衛通站衛星捕獲原理入手,詳細比對了各類引導源的數據格式與異同點,結合以往工程經驗進行問題排查定位,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完成了ACU軟件的修改完善和測試驗證。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問題定位準確,解決方案簡單有效、可行性強,可為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船載衛通站;天線控制單元;數據源;捷聯慣導;引導計算1 船載衛通站衛星捕獲原理船載衛通站是遠洋通信的主

    電訊技術 2016年11期2016-12-09

  • 捷聯慣導/北斗高精度組合導航方法研究
    723213)?捷聯慣導/北斗高精度組合導航方法研究周懿,汪小飛,田永鋒,鄭永梅(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漢中飛機分公司,陜西 漢中723213)提出采用緊組合方式進行捷聯慣導/北斗組合導航設計,首先對捷聯慣導與北斗系統進行誤差分析與建模,將捷聯慣導系統誤差、北斗等效時鐘誤差相應的距離(偽距誤差)以及等效時鐘頻率誤差相應的距離率(偽距率誤差)作為組合導航系統狀態;利用捷聯慣導位置輸出與北斗接收機星歷輸出構造獲得等效偽距,將其與北斗接收機測量的偽距對應相減作為量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6年4期2016-10-31

  • 移動衛星通信捷聯式天線穩定系統
    1)移動衛星通信捷聯式天線穩定系統李鍇,方飛 (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 100011)目前移動衛星通信系統已經在我國各行各業中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可以說衛星通信系統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移動衛星通信系統作用發揮的過程中離不開相關穩定系統的支持,只有最大程度的保證穩定系統的有效性,才能夠使得移動衛星通信系統職能的拓展與完善奠定基礎,相關部門以及公司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移動衛星;捷聯式天線穩定系統;通信系統1 移動衛星通信系統概述隨著相

    化工設計通訊 2016年3期2016-09-07

  • 捷聯成像導引頭視線角速率提取方法與仿真分析
    王宏宇 李力文?捷聯成像導引頭視線角速率提取方法與仿真分析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姚秀娟王宏宇李力文【摘要】本文以工程應用為出發點,對捷聯成像導引頭視線角速率的提取及濾波方法進行了有條理的敘述。建立模型進行仿真并對仿真結果進行了分析?!娟P鍵詞】捷聯;視線角速率;濾波1 概述捷聯成像導引頭結構上與彈體固連,使其失去了直接測定視線角速率的能力,只能測量目標相對于彈體的體視線角。捷聯成像導引頭測量的體視線角中包含了目標相對慣性空間的視線角和彈體運動兩部分信息,制導系統

    電子世界 2016年1期2016-03-22

  • 捷聯導引頭線性區策略研究*
    710065)捷聯導引頭線性區策略研究*黃敘磊,郗俊杰,黎海青,王 根(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西安 710065)文中介紹了捷聯激光導引頭工作原理,提出了旋轉彈捷聯激光導引頭線性區判斷的問題,并提出了幾種線性區判定策略,同時分別對各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確定了一種較優的策略。研究了導引頭工作在線性區外時的控制方案,此方案對我國低成本捷聯制導彈藥裝備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捷聯導引頭;線性區;控制0 引言捷聯尋的制導通常包括全捷聯和半捷聯兩種方式。全捷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16年5期2016-03-02

  • 一種單軸旋轉捷聯慣導系統高精度快速對準方法*
    0)一種單軸旋轉捷聯慣導系統高精度快速對準方法*劉永紅1,劉明雍1,謝 波2(1.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西安 710072;2.中國航天工業第十六研究所,西安 710100)在晃動條件下,需要延長粗對準時間來提高粗對準精度。否則,無法把方位誤差控制在小角度范圍內,從而導致后續的精對準無法快速收斂。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一種利用逆向導航技術的單軸旋轉捷聯慣導系統高精度快速對準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長粗對準時間,并把采樣數據存儲下來,進行逆向精對準。這種算法充分地利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15年7期2015-06-23

  • 基于角位置的彈載捷聯穩定系統設計
    基于角位置的彈載捷聯穩定系統設計高 鵬(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河南 洛陽 471009)以某型彈載天線伺服系統為對象,建立了基于DSP的角位置補償捷聯穩定平臺硬件系統,推導了捷聯穩定的實現算法,并基于Matlab軟件仿真分析,分析了對穩定系統去耦能力影響的重要參數,對其穩定性能進行了試驗驗證,并給出了改善系統性能的改進方向。捷聯穩定系統 ;DSP;去耦能力在運動載體上對目標進行跟蹤和測量的雷達系統,視線穩定是實現可靠、高精度跟蹤的基礎,為了消除載體擾動的影響

    兵器裝備工程學報 2015年8期2015-05-06

  • 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捷聯解耦技術研究
    動、穩定精度高的捷聯解耦系統。文獻[5]和文獻[6]在分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技術特點的基礎上詳細推導了捷聯解耦算法。文獻[7]和文獻[8]利用慣導系統提供彈體姿態角,通過坐標變換,根據波束指向在慣性空間不變性原則,實施角度補償隔離彈體擾動。文獻[9]設計了一種相控陣雷達導引頭波束穩定的方法,無需精確的初始姿態,由角速度傳感器和信號處理機組成獨立模塊,通過解算得到補償角,控制波束指向實現捷聯解耦。以上算法均需要慣導系統提供彈體初始姿態信息,增大了武器系統的準備

    制導與引信 2015年3期2015-04-20

  • 基于Ansys的捷聯慣導被動減振研究
    賓 李 彬1 捷聯慣導系統模型建立與仿真分析根據某裝備內部捷聯慣導系統,通過SolidWor ks軟件建立與捷聯慣導系統等效的三維實體模型,機械結構安裝示意圖如圖1所示。圖1 某裝備內部捷聯慣導系統安裝組件將四種各波形穩定后的峰值取出,如表1所示。2 捷聯慣導被動減振系統設計2.1 被動減振系統設計要求由于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中的許多器件都為高精度器件,因此要在有效控制振動的同時不能額外引入附加的角振動和線振動,這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滿足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

    電子世界 2015年20期2015-03-27

  • 捷聯雙態陀螺羅經模型研究*
    200129)?捷聯雙態陀螺羅經模型研究*陳建國1張迎輝2(1.海軍駐上海地區水聲導航系統軍事代表室 上海 201108)(2.上海航海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 200129)捷聯系統是慣性導航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雙態陀螺羅經模型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在高緯度區可正常使用、在線測漂等優點,可借鑒到現代捷聯羅經設計中。論文介紹了捷聯羅經應用傳統雙態陀螺羅經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并給出了模型框圖和程序流程圖。雙態羅經; 捷聯系統; 方位儀狀態Class Number

    艦船電子工程 2015年4期2015-03-15

  • 捷聯微慣性測量系統同軸度誤差解析評定
    作條件下,傳統的捷聯式慣性測量方法遇到了如何在高轉速環境下保持較高姿態測量精度的問題[2-3],單純依靠改進算法來提高測試精度效果有限[4],不能滿足現代戰爭對其精度的要求。具有“隔轉止旋”功能的半捷聯微慣性測量方法的提出有效解決了高轉速環境下微慣性器件量程與精度的不匹配問題,為高轉速環境下載體飛行姿態的高精度測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測試方案。半捷聯裝置確保了置于其內部的慣性測量單元與高速旋轉彈藥只在橫向和法向捷聯,而在縱向保持相對自由,實現了測量系統相對彈體

    兵工學報 2015年3期2015-02-28

  • 相控陣導引頭捷聯去耦方法及性能分析?
    可以分為隨動式和捷聯式兩類,其中捷聯式導引頭又可分為半捷聯和全捷聯形式。半捷聯導引頭采用導彈自身慣導系統提供的姿態信息,但仍然保留慣性穩定框架。相控陣導引頭則屬于全捷聯形式,徹底取消了慣性穩定框架及伺服系統,必須采用數學方法實現波束在慣性空間的穩定。目前國內外對于隨動式和半捷聯式導引頭的去耦研究已經比較成熟[2],而對于全捷聯式導引頭的去耦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技術還不成熟,成為限制相控陣導引頭彈載應用的難點[3-6]。涉及軍事原因,關于相控陣雷達導

    雷達科學與技術 2015年3期2015-01-22

  • 一種基于TMS320C6713的捷聯慣導系統設計*
    20C6713的捷聯慣導系統設計*盧 剛1, 郝順義1, 亢紅占2(1.空軍工程大學 航空航天工程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8;2.陜西華燕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陜西 漢中 723102)為適應目前捷聯慣性導航系統(SINS)實時性好、速度快、精度高、小型化、低功耗發展需求,設計一種DSP+FPGA的捷聯慣導系統平臺,采用FPGA完成傳感器數據采集與控制;采用高性能TMS320C6713 DSP為核心處理器完成航姿解算;介紹了FPGA與DSP數據交互關系

    傳感器與微系統 2015年10期2015-01-19

  • 一種高精度捷聯慣組方位引出方法
    0076)設計了捷聯慣組方位基準鏡安裝誤差的標定方法,實現了高精度的方位引出。首先,把捷聯慣組固定在標準六面體內,在高精度轉臺上進行捷聯慣組的參數標定,使捷聯慣組導航坐標系與標準六面體一致;然后,在有L形靠面的水平大理石平板上,借助實驗室內高精度的北向方位基準,使用經緯儀對平面鏡與標準六面體之間的安裝誤差進行標定。通過坐標系間姿態矩陣轉換,修正安裝誤差后,平面鏡成為方位基準鏡,從而實現捷聯慣組的方位角引出,其均方誤差不大于3″。捷聯慣組;方位引出;高精度轉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2014年6期2014-10-21

  • Improved fast alignment method of strapdown INS using bidirectional processes and denoising
    于正逆向與降噪的捷聯慣導改進快速對準方法覃方君,李 安,許江寧(海軍工程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武漢 430033)針對捷聯慣性導航系統(INS)的快速對準問題,基于雙向過程和慣性傳感器的降噪方法,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對準方法。利用雙向過程(前向和逆向)反復處理保存的慣性測量單元(IMU)的數據序列實現快速對準,推導了一種新的前向與逆向對準關系。為了減少角隨機游走誤差的影響,基于小波變換的降噪方法抑制光纖陀螺(FOGs)和加速度計噪聲,給出陀螺羅經回路的改進方法的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2014年4期2014-10-21

  • 根據兩顆導航星信息估計捷聯慣導系統誤差的一種方法
    顆導航星信息估計捷聯慣導系統誤差的一種方法楊雪霖1張 英21. 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 北京 100039 2.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 北京 100854針對高機動短時間飛行的飛行器,介紹了一種根據它相對2顆導航衛星的偽距離和偽速度信息,估計捷聯慣導系統定位和定速度誤差的方法??紤]到由確定飛行器相對每顆星的徑向距離和速度的非線性方程施加的約束,根據這些誤差矢量長度最小值的條件確定誤差值。用空間解析幾何法得出了計算捷聯慣導系統誤差估值的最終算法,這種算

    航天控制 2014年5期2014-08-11

  • 基于觀測方程的捷聯系統工具誤差可觀測性分析
    ?基于觀測方程的捷聯系統工具誤差可觀測性分析高葉葉 李華濱 李 伶 宋維軍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北京 100854針對捷聯導航系統工具誤差可觀測性問題,建立相對較完整的激光慣組誤差模型,并在慣性系中推導了捷聯慣導工具誤差的觀測方程。利用奇異值分解理論(SVD)分析誤差系數的可觀測性,并以仿真程序生成的彈道為例說明了分析捷聯系統工具誤差可觀測性的過程及特點。捷聯慣導;工具誤差;可觀測性;奇異值分解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慣性器件的飛速發展,捷聯慣性導航系統在上世紀

    航天控制 2014年3期2014-08-09

  • 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分布特性研究
    100854?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分布特性研究張煥鑫 李學鋒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北京 100854針對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小樣本的特點,提出將隨機加權法與最大熵法結合應用于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的驗前分布研究。在總體分布參數形式已知的情況下,根據已有的先驗信息,采用隨機加權最大熵法獲得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總體參數的驗前分布。結合當前樣本信息,利用貝葉斯方法給出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的驗后分布,揭示捷聯慣組歷次測試數據的統計特性,減少小樣本情況下的統計分析

    航天控制 2014年1期2014-08-09

  • 基于瞬時線速度的捷聯慣導系泊精對準方法*
    基于瞬時線速度的捷聯慣導系泊精對準方法*張 鑫(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 洛陽 471009)針對捷聯慣導系統系泊精對準問題,提出了一種利用艦船瞬時線速度作為參考速度的精對準方法。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分析捷聯慣導系統輸出速度的信號特征,設計數字高通濾波器,從捷聯慣導系統速度中提取艦船瞬時線速度信息。建立了適用于系泊條件的捷聯慣導系統誤差模型,并以計算出的艦船瞬時線速度作為參考速度完成卡爾曼濾波精對準。試驗結果表明,所提取出的艦船瞬時線速度誤差小于0.08m/s,且

    艦船電子工程 2014年4期2014-07-25

  • 車載捷聯慣導/重力匹配/高度計組合導航方法*
    值。為此,本文將捷聯慣導、重力匹配和氣壓高度計組合起來進行車載導航定位,其中引入氣壓高度計是為了彌補重力匹配導航無法獲得高度信息的缺陷。首先,建立了重力匹配導航的誤差模型,將捷聯慣導與重力匹配導航的誤差作為系統狀態,建立對應的系統狀態方程;然后,將重力匹配獲得的水平位置、高度計輸出的高度與捷聯慣導輸出的對應信息相減作為量測,建立量測方程;接著,采用對系統模型具有較好魯棒性的Sage-Husa自適應濾波進行組合導航濾波設計,并針對重力匹配導航非等間隔輸出問題

    現代防御技術 2014年3期2014-07-11

  • 光纖捷聯系統溫度補償方法*
    00042)光纖捷聯系統溫度補償方法*王 毅(海軍裝備部駐重慶地區軍事代表局 重慶 400042)論文分析了慣性測量元件對捷聯系統精度的影響,提出了溫度補償的方法,并通過試驗分析建立了適用于工程應用的數學模型,最后通過試驗驗證了溫度補償方法的有效性。光纖捷聯; 溫度補償; 模型; 驗證Class Number TN2531 引言光纖捷聯系統的慣性測量元件光纖陀螺儀和加速度計的零偏性能受溫度影響較大[1],直接影響到測量元件的測量精度,從而影響光纖捷聯系統的

    艦船電子工程 2014年11期2014-07-05

  • 空氣升力對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穩定性影響分析
    氣升力對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穩定性影響分析段曉敏,李杰,劉俊(中北大學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西太原 030051)安裝在高速滾轉的常規炮彈上的被動式半捷聯平臺是基于重力作用下的復擺運動原理工作的裝置。由于彈體在飛行時受到空氣升力的作用,所以空氣升力的變化會導致彈體在豎直方向上的加速度變化,而彈體在豎直方向的加速度變化會導致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的等效復擺回復力矩發生變化并影響平臺的穩定性。為了研究空氣升力對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穩定性的影響,對彈體和彈體內

    兵工學報 2014年11期2014-06-27

  • 基于灰色多層次綜合評價模型的捷聯慣性導航系統評估方法
    次綜合評價模型的捷聯慣性導航系統評估方法石釗銘,王文革(海裝重慶局,重慶 401100)針對捷聯慣性導航系統層次結構復雜、影響因素較多、單一指標難以全面準確評估其綜合性能的問題,提出了基于灰色多層次綜合評價模型的捷聯慣性導航系統評估方法。首先從艦船使用角度出發,構建了捷聯慣性導航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根據捷聯慣性導航系統的結構特點,將灰色多層次綜合評估模型應用于捷聯慣性導航系統的評估中,最后仿真試驗證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疑鄬哟?評價模型 捷聯慣性導航0

    船電技術 2014年10期2014-05-07

  • 《旋轉調制型捷聯慣性導航系統》內容簡介
    本書概述了捷聯慣導系統發展狀況,討論了基于慣性測量單元(IMU)轉動的調制型捷聯慣性導航系統的發展、應用狀況及前景;分析了旋轉調制型捷聯慣性導航系統誤差調制自補償原理,設計并驗證了慣性測量單元的旋轉調制方案;實現了旋轉調制型捷聯慣性導航系統中器件偏差的標校與初始對準;以光纖陀螺慣性導航系統及轉臺作為實驗工具,設計了慣性測量單元多種旋轉調制方案實驗,驗證了多種旋轉調制方案的可行性,并對不同旋轉調制方案進行了對比。本書可供從事慣性測量與高精度導航方面的科研人員

    測繪通報 2014年4期2014-03-28

  • 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的動力學模型及其穩定性分析
    0 引言被動式半捷聯平臺的研究是為了解決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在某些高速滾轉飛行的制導炮彈中無法有效應用的問題。彈體的高速滾轉會使得微機電系統(MEMS)陀螺儀無法有效測量滾轉角速率,從而不能準確地建立姿態矩陣[1-2]。被動式半捷聯平臺是一種采用機械裝置實現與彈體滾轉隔離的慣性平臺,被動式半捷聯平臺可以使微慣性測量單元(MIMU)在滾轉方向保持穩定,而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保持捷聯。影響被動式半捷聯平臺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彈體的飛行俯仰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兵工學報 2014年9期2014-03-01

  • 基于FMECA的捷聯慣性導航系統維修性信息分析*
    0 引言隨著新型捷聯慣性導航系統在裝甲戰車上的不斷列裝,使用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迫切要求進行維修性分析。傳統的維修性分析方法主觀性強、技術難度大、實施困難,很難適應新的要求,采用新的分析方法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采用FMECA維修性信息分析方法,把捷聯慣性導航系統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數據信息和其固有的可靠性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維修性信息分析,以提高維修效率,保證裝備的可靠運行。FMECA維修性信息分析是對每個潛在的故障模式進行分析,得到危害性高的故障模式及修復

    彈箭與制導學報 2011年1期2011-12-07

  • 基于角速度補償的捷聯天線穩定系統設計
    013)0 引言捷聯末制導是各種低成本、小型化制導武器的首選技術方案,它分為全捷聯和半捷聯兩種方式[1]。全捷聯方式徹底取消了機械回轉機構,體積、成本大幅降低,可靠性提高,但導引頭需要較大的瞬時視場。半捷聯方式綜合了全捷聯和傳統陀螺穩定平臺的優點,保留了機械回轉框架,取消了導引頭上獨立配置的陀螺,利用彈上捷聯慣導的姿態信息,實現天線平臺的間接穩定。半捷聯末制導系統的技術核心是捷聯天線穩定算法,它們大都采用以坐標變換為基礎的角位置補償控制方案,通過矢量的慣性

    電光與控制 2010年9期2010-08-05

  • 陸基導彈的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粗對準
    0001)傳統的捷聯慣導系統通常包括三個加速度計和三個陀螺儀,用陀螺儀測量載體的角速度。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用加速度計代替陀螺儀,利用加速度計比力信號解算角速度,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特點使它特別適合于飛行時間較短的近程導彈[1]。無陀螺捷聯慣導系統與有陀螺捷聯慣導系統的最大區別是角速度的獲取方式不同,針對GFSINS,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多種配置方案、理論算法和實用分析[2-5]。圖1 九加速度計配置方案Fig. 1 Nine-acceler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2010年4期2010-04-30

  • 用低精度雙軸轉臺對捷聯慣導進行系統級標定的方法
    100074)捷聯慣導系統測量單元主要由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組成,其中陀螺儀目前主要有激光陀螺儀和光纖陀螺儀等。由于制造工藝等因素影響,捷聯慣導系統的主要誤差源是慣性器件誤差,而慣性器件誤差又分為隨機誤差和確定性誤差兩部分,其中確定性誤差是系統誤差的主要部分,因此在使用前必須通過標定試驗確定系統各項誤差系數,并在捷聯慣導系統中進行補償[1-2]。傳統的標定方法包括靜態多位置試驗方法和角速率試驗方法兩種[3-5]。其中靜態多位置試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轉臺提供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 2010年4期2010-04-3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