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彗星

  • “神秘來客”彗星
    中有很多小天體,彗星就是其中的一種。彗星時不時地來到地球上空,與地球來一次親密約會。今年初,一顆彗星就在萬眾期待中抵達近地點。在逐漸靠近近地點時,它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令全球天文愛好者們為之著迷,有些天文愛好者拍攝到了這顆彗星的全貌。經歷“高光時刻”后,這顆彗星開啟告別之旅。在這期間,它與火星上演了“浪漫之舞”(這一天文現象并不是彗星與火星兩個天體真正距離上的接近,而是從地球上看視覺效果的接近)。彗星來了,又走了!彗星作為地球的不定期訪客,奇特又神秘。本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 2023年6期2023-05-30

  • 奇妙的《小彗星旅行記》
    故事簡介哈hā伊yī一yì直zhí希xī望wànɡ蘭lán利lì爺yé爺ye能nénɡ帶dài他tā一yì起qǐ去qù看kàn太tài陽yánɡ,可kě爺yé爺ye告ɡào訴su他tā,這zhè需xū要yào好hǎo運yùn氣qi,任rèn何hé人rén都dōu幫bānɡ不bù了liǎo他tā。如rú果ɡuǒ運yùn氣qi很hěn好hǎo,每měi隔ɡé一yí段duàn時shí間jiān就jiù能nénɡ到dào太tài陽yánɡ那nà兒er走zǒu一yí

    作文周刊·小學一年級版 2023年12期2023-03-10

  • 綠色彗星歸來 5萬年一遇
    一顆綠色彗星將在2月1日至2汨與地球“擦肩而過”,該彗星再次造訪將是5萬年之后。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1月31日報道,這顆彗星名為C/2022 E3(ZTF),由天文學家于2022年3月在加利福尼亞州觀測時發現,它因為閃爍著翠綠色光芒而被稱為“綠色彗星”,被認為來自于太陽系最遙遠的冰狀體“奧爾特星云”。與哈雷彗星這種每76年就會掠過地球一次的彗星相比,這顆綠色彗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長達5萬年,也就是說他上次掠過地球時,人類還處于石器時代。這一次,綠色彗星

    環球時報 2023-02-022023-02-02

  • 圖解太陽系小天體(10)
    客一般認為短周期彗星的發源地為柯伊伯帶及其附近區域,長周期或非周期彗星則發源于太陽系最遙遠的區域——奧爾特云。奧爾特云距離太陽最近約2000至5000天文單位,最遠超過10萬天文單位,或者說接近2光年,這一距離約是太陽至比鄰星距離的一半。通過對彗星的研究表明,奧爾特云天體主要由水冰、甲烷、乙烷、一氧化碳等物質構成。據推測,奧爾特云是由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早期原行星盤殘余物質構成。由于奧爾特云距離太陽較遠,受太陽引力約束較小,很容易受到鄰近恒星和整個銀河系引

    太空探索 2022年12期2023-01-12

  • 圖解太陽系小天體(7)
    文/ 葉楠短周期彗星彗星,俗稱掃把星,經常被形容成是一個由冰、巖石及塵埃糅雜而成的“臟雪球”。當彗星距離太陽較近時,會在太陽輻射和太陽風的共同影響下表現出能被我們看到的彗發和彗尾。彗星的軌道周期范圍很大,從數年到數千萬年不等。我們一般將軌道周期在200年以下的彗星稱為短周期彗星。短周期彗星有的來自于小行星帶附近,最著名的一顆是2P恩克彗星,這個類別也被稱為恩克型彗星。至2021年底,在已經擁有永久編號的436顆周期彗星中,恩克型彗星有31顆。著名的哈雷彗星

    太空探索 2022年9期2022-09-17

  • 長周期彗星動力學特性統計研究*
    023)1 引言彗星是一類繞日運行、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具有揮發性活動(表層和亞表層冰升華為氣體)的小天體[1].彗星的起源一直備受關注,Morbidelli等[2]、Russo[3]認為彗星起源于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兩個低溫區域:柯伊伯帶(熱平衡溫度為40 K)和奧爾特云(熱平衡溫度為10 K),研究發現還存在著另外兩個彗星發源地,即主小行星帶和星際空間[4-5].相較于其他太陽系天體,彗核內部演化程度很小,較好地保留了太陽系形成早期的原始物質(冰及復雜有機物)

    天文學報 2022年4期2022-08-01

  • 美發現“最大彗星”重達500萬億噸
    首次觀測到的一顆彗星是迄今為止美國宇航局發現的最大彗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報道稱,這顆“巨無霸”彗星被命名為C/2014 UN271,直徑長達128千米,比普通彗星大50倍左右,重量為普通彗星的10萬倍,約500萬億噸。報道稱,這顆彗星正以每小時3.5萬千米的速度向太陽系移動,預計2031年離我們最近。但天文學家表示,地球不會受到這顆彗星的威脅。今年1月,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給這顆彗星拍攝了5張照片,并發布一份聲明稱:“我們一直認為這顆彗星很大

    環球時報 2022-04-142022-04-14

  • 推著尾巴的彗星
    asyNight彗星的模樣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種星體,它們通常散發出模糊的光芒,多數彗星還會拖著一條或幾條尾巴,不知什么時候就突然出現在天空中。最大的彗星尾巴可以掃過大半個天空。每次彗星出現,都值得仔細欣賞,它們給一成不變的天空帶來了有趣的調劑。多數彗星來自遙遠的太陽系邊緣,那里有一個叫作奧爾特云的彗星“倉庫”,到處都是冰質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由于偶然的原因受到擾動,由此會開啟太陽系內部的旅行。當它們離太陽越來越近時,冰漸漸融化,里面的塵埃飄散出來,形成了彗尾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2年3期2022-03-26

  • 會長大的彗星
    李志偉每當哈雷彗星經過地球時,地球上的母雞就會產下怪蛋,蛋殼布滿奇異的花紋,狀似宇宙星辰。這樣的雞蛋,被稱為“彗星蛋”。這一年,當哈雷彗星再次靠近地球時,童話鎮有只名叫“蘆花”的母雞,產下一枚彗星蛋。只見蛋殼如浮雕般凸起許多花紋,組成了一個在太空中飛馳的彗星圖案。童話鎮全體鎮民都跑來,圍觀這枚罕見的彗星蛋。在眾目睽睽和記者的拍攝下,彗星蛋咔嚓一聲裂開了!只見從蛋殼里滾出一個泥球來。沒想到那泥球竟然是活的。它興奮地滾來滾去,將地上的塵土粘到自己身上。就這樣,

    意林·少年版 2021年3期2021-04-13

  • 新智彗星快問快答
    在船尾座發現一顆彗星(C/2020 F3)。2020年7月4日,這顆彗星以距太陽約0.294天文單位的距離安全掠過近日點。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在地球上用肉眼便可清晰地觀測到這顆彗星的運動。2020年的夏季星空也因這顆大彗星而變得異常美麗。新智彗星如何命名?彗星剛被發現時,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按照發現日期等信息先賦予彗星一個官方編號:C/2020 F3,C表示長周期彗星,2020 F3表示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隨后,這顆彗星又因發現它的探測衛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0年11期2020-12-01

  • NEOWISE彗星劃過各地夜空
    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被喻為“北半球21世紀最亮的彗星”,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逆行長周期彗星,每隔4500年至6800年方會“路經”地球一次。2020年7月,尼歐懷茲彗星劃過北半球夜空,陸續有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世界各地看到NEOWISE彗星劃過夜空的樣子吧!巨石陣上空的NEOWISE彗星在這張精選圖片中,清晨時分NEOWISE彗星從英國的巨石陣升起。NEOWISE彗星是在3月底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

    科學中國人·上半月 2020年8期2020-10-30

  • NEOWISE彗星劃過各地夜空
    尼歐懷茲彗星(Comet NEOWISE)被喻為“北半球21世紀最亮的彗星”,是一顆圍繞太陽公轉的逆行長周期彗星,每隔4500年至6800年方會“路經”地球一次。2020年7月,尼歐懷茲彗星劃過北半球夜空,陸續有各地民眾目擊到該彗星和它的“尾巴”,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世界各地看到NEOWISE彗星劃過夜空的樣子吧!巨石陣上空的NEOWISE彗星在這張精選圖片中,清晨時分NEOWISE彗星從英國的巨石陣升起。NEOWISE彗星是在3月底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

    科學中國人 2020年15期2020-09-16

  • 哈雷與彗星的故事
    郭紅鋒一、慧星彗星,俗稱掃帚星,中國古代稱“星孛(bèi)”或“孛星”。古人缺乏科學常識,對于偶爾出現、形狀奇怪、變化無常的彗星非??謶?。中西方很多民族都有把彗星看成神秘可怕的天象或不祥災難之兆的記載。古代歐洲各國早期對彗星在恒星間的運動和位置沒有留下精確的記載,更談不上記錄彗星形態、亮度及其變化等細節了。而中國古代早期就對于彗星的形態很有研究,中國古代史書對彗星的位置、運行路徑、見滅時間、與太陽的相對位置,以及彗星的形態、亮度、分裂等現象都作了大量詳細的

    軍事文摘·科學少年 2020年9期2020-09-16

  • 視界
    ,NEOWISE彗星(編號C/2020 F3,中文名“新智彗星”)的出現,吸引了國內眾多天文愛好者的目光。這顆彗星是北半球23年來唯一一顆肉眼可見的彗星。一旦錯過,下次它與地球相遇就是6800年以后了。各地的天文愛好者、攝影師也紛紛參與到這一觀星盛事。攝影師公爵歷時10天追蹤這枚彗星,也見證了它的成長。7月7日凌晨,北京的景山公園和彗星出現在同一幅畫面中,攝于紫禁城西北角樓。攝影師:公爵7月16日凌晨,拍攝于內蒙烏蘭布統草原。鏡頭里的彗尾,在月光和曙暮光中

    戶外探險 2020年8期2020-08-06

  • 遠方的客人
    宋媛媛彗星靠近太陽時的形態彗星長什么樣彗星由松散的冰、塵埃、石塊混合而成,就像一個巨大的“臟雪球”,直徑幾百米到幾萬米不等,形狀也是千奇百怪的。彗星由彗核、彗發、彗尾組成。作為一個天體,它為什么會有一條“大尾巴”呢?這就要說到太陽了。在彗星離太陽很遠的時候,在望遠鏡中我們只能觀察到一個星點,這時候的彗星只有彗核。當彗星距太陽約3個天文單位時,受太陽輻射影響,彗星這個“臟雪球”的表面開始融化、蒸發、升華,在彗核周圍形成朦朧的云霧狀大氣,被稱為彗發。彗星更靠近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0年8期2020-07-29

  • 太陽系首顆“外來彗星”成分奇特
    陽系中發現的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有著不同尋常的成分構成。目前已知的這顆從另一個星系造訪太陽系的彗星,為天文學家們將其與在太陽周圍形成的彗星進行比較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新的數據顯示,這顆彗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這可能是它在哪里“誕生”的線索。彗星通常由氣體、冰和塵埃組成,可以為新的世界提供生命所必需的最初化學物質,并且可能曾給早期的地球帶來過水。

    科學24小時 2020年8期2020-07-18

  • 追捕燃燒的太空雪球
    載了下來,這就是彗星。在古代,由于對宇宙的不了解,人們很害怕這種奇怪而突然出現的景象,視之為一種兇兆,認為它預示著戰爭失敗、重要人物去世等,中國古代有的皇帝甚至因為彗星出現而退位。因此,彗星在中國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掃把星”?,F代科學家發現,彗星有可能與生命有關,它也許能夠揭示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奧秘。于是,科學家們努力地接近彗星,甚至“跳”上彗星,一探究竟。被太陽點燃的臟雪球彗星中的固體部分被稱為“彗核”,由水冰、氣體冰、巖石和塵埃組成,因此被稱為

    大科技·百科新說 2020年3期2020-05-20

  • “末日彗星”或解體
    說起這顆彗星,可是來頭不小,早在3月初,“末日彗星”阿特拉斯的名號就已經在天文愛好者間傳開了?!澳┤?span class="hl">彗星”,其實是一顆名為C/2019 Y4的彗星。萬萬沒想到,在匆匆趕往地球的路上,它竟突然分崩離析,成為一顆真正的“末日彗星”。彗星主要由水冰、氣體冰和塵埃組成,其本身不發光,我們看到的光亮是彗星物質反射的太陽光。由于不同彗星的成分存在一定差異,所以不同的彗星呈現出的顏色也不盡相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史建春介紹說,彗星在向太陽靠近的運行過程中,內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16期2020-05-11

  • 罕見大彗星將“光顧”地球
    (阿特拉斯)”的彗星在過去兩個月內突然開始變亮,天文學家預測稱,這顆彗星在與太陽近距離接觸過程中將于5月31日迅速變亮,亮度可能超過太陽,出現罕見的“肉眼可見大彗星”。據介紹,這顆彗星自2019年12月28日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被發現后,兩個多月亮度增幅達4000倍,從17+等提升到8等(星等的數值越小,亮度越大)。按照增亮的活躍度計算,Atlas彗星會在5月24日在近地點出現。外媒稱,這一發現激起了很多“追星族”的好奇心,還認為Atlas可能是這么多年來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14期2020-04-24

  • 追蹤彗星
    吳青彗星攔截器及其釋放的兩顆人造衛星探測彗星(藝術效果圖)。人們曾經以為,彗星是天空中的幽靈或掃帚星,它們預示著災難或疾病。而今天,科學家已經知道,彗星這種神秘天體是太陽系早期歷史的記錄者,能告訴我們行星形成時期的情況。彗星還能揭示早期地球上存在的一些化學成分,因而有助于我們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因此,全球多家太空機構熱衷于用飛船(探測器)探測彗星。一項名為“彗星攔截器”的飛船任務正在籌劃中,定于2028年發射的這艘飛船將近觀彗星這種含冰天體。但彗星攔截器并

    大自然探索 2020年11期2020-01-21

  • 關于彗星C/2020 F3(新智彗星)你知道多少?
    一顆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 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 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隨著這顆新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 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 等上下,亮度可與五車二(御夫座最亮的恒星)或是織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相匹敵。這顆新彗星在整個7 月都能被肉眼看見,隨后便迅速消隱。隨著關注度的持續增高,給它定一個合適的中文名成為了全

    華東科技 2020年8期2020-01-14

  • 神出鬼沒的彗星
    神出鬼沒再來說說彗星怪異的行進路線,彗星的軌道主要呈現為橢圓形、拋物線和雙曲線。其中橢圓形軌道彗星會定期回歸,所以也叫“周期彗星”,另外兩種軌道的彗星則為非周期彗星。但是彗星在受到附近天體的拉扯或者在靠近太陽時物質大量揮發后,運行軌道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可以相互轉變身份。也有一些彗星在受到其他天體強大的引力后,會改變運行軌道徑直撞向對方。1994年蘇梅克一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就是一次著名的天文事件。因為大多數彗星的運行軌道平面與八大

    哈哈畫報 2019年3期2019-09-10

  • 神出鬼沒的彗星
    神出鬼沒再來說說彗星怪異的行進路線,彗星的軌道主要呈現為橢圓形、拋物線和雙曲線。其中橢圓形軌道彗星會定期回歸,所以也叫“周期彗星”,另外兩種軌道的彗星則為非周期彗星。但是彗星在受到附近天體的拉扯或者在靠近太陽時物質大量揮發后,運行軌道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可以相互轉變身份。也有一些彗星在受到其他天體強大的引力后,會改變運行軌道徑直撞向對方。1994年蘇梅克一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就是一次著名的天文事件。因為大多數彗星的運行軌道平面與八大

    哈哈畫報 2019年3期2019-09-10

  • 宇宙中的驚鴻一瞥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被發現,天文學家觀察到了這顆彗星逐漸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扯成碎塊的過程。1994年7月,彗星碎塊排隊撞向木星,在木星變幻莫測的大氣層中留下了一串痕跡(右圖),這些痕跡直到數周之后才消散。當時至少有21塊碎片的撞擊位置落在了木星的背面,不過,當木星的自轉把這些撞擊點移到我們能看見的這一面時,在紅外波段仍能發現此次撞擊在這些地方釋放出的巨大能量。綠色彗星鹿林彗星是由我國著名業余天文學家葉泉志于2007年從天文學家林啟生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的,所以這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8年12期2018-12-29

  • “授人以柄”最早指彗星
    的柄,而是授人以彗星之柄?!痘茨献印け杂枴分杏涊d了一則周武王伐紂時的奇異天象:“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敝芊ヒ?,乃是由西向東進發,恰好太歲(木星)在東方,逆太歲而行,這是不吉利的象征;到了汜水遇到大雨;到了共頭山遇到山崩?!?span class="hl">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高誘注解道:“時有彗星,柄在東方,可以掃西人也?!?span class="hl">彗星柄在東而尾西指,就像上天將彗星的柄授給了殷人,以掃滅來犯的西人即周人?!?span class="hl">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據已故的南京紫金山天文

    意林繪閱讀 2018年6期2018-11-30

  • 彗星來我家
    害你,我是一顆小彗星?!彼穆曇艉軠喓?,像是透過了很厚的石板發出來的,仔細一瞧,倒也有幾分“彗星”的樣子。聞聲趕來的老爸老媽看見了倒下的鐵門和這個龐大的“彗星”,都不住驚叫起來,前者從廚房里拎出了一把菜刀,后者則連站都站不穩了。無論我再三辯解,老爸老媽就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聽不進去。最后,老媽做了主:把這個“彗星”給趕出去。但“彗星”不愿走,推它走又無濟于事,根本推不動。晚上,老媽與老爸吵了一架,老媽說這“彗星”既然請不走,那它肯定要像掃把星一樣栽在我們家

    青少年日記·小學生版 2018年5期2018-09-28

  • 2015年年初彗星介紹
    文2015年年初彗星介紹□ 寇 文彗星是廣大天文愛好者特別熱衷觀測的目標,明亮的彗星可不是經常能看到的。但進入2015年,馬上就有一顆亮彗星C/2014 Q2 (Lovejoy)闖入我們的眼簾,亮度有可能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甚至會更亮。彗星C/2014 Q2 (Lovejoy)是澳大利亞業余天文愛好者Terry Lovejoy(特里?洛弗喬伊)于2014年8月17日在布里斯班發現的,發現時彗星的視星等為15等,位于南天的船尾座。所用設備是Celestron

    天文愛好者 2015年1期2015-04-22

  • 淺談彗星的拍攝
    □ 詹 想淺談彗星的拍攝□ 詹 想筆者用佳能500D相機+200mm焦距鏡頭拍攝的L4彗星伴仙女座大星系M31照片。剛剛過去的2013年,有兩顆彗星很是吸引了天文愛好者甚至普通公眾的眼球,一顆是3~4月比較容易觀測的C/2011 L4 PANSTARRS(下文簡稱L4),一顆是11~12月比較容易觀測的C/2012 S1 ISON。其中,ISON彗星尤其引人關注,因為發現之初,就計算出它的軌道在近日點極端接近太陽,是一顆典型的掠日彗星。而掠日彗星往往會成為

    天文愛好者 2014年1期2014-10-11

  • 羅塞塔為何戀上掃把星
    小龍哈勃彗星 不祥是假,送水是真古人認為彗星是不祥之兆,其實它不過是水冰和巖石組成的“臟雪球”—說白了,就是不能吃的冰激凌。在寒冷黑暗的太陽系外圍,有大量這樣的“冰激凌”。如果運氣好的話,在大行星或者過路恒星的引力攝動下,它們會奔向內太陽系,在受到太陽的光和熱之后,體內水冰以及其他易揮發物質被釋放出來,形成漂亮的尾巴,即“彗尾”。彗星非但不是不祥之兆,反而可能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直接因素。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大量彗星撞擊地球,帶來了生

    知識就是力量 2014年9期2014-09-16

  • 人類探測器首次到達彗星
    局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6日追趕上一顆名叫“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簡稱“67P”)的彗星,進入這顆彗星軌道,目前已開始詳細測繪彗星表面。不少西方媒體評論稱,這是人類太空史上,探測器首次沿這種高速運動物體移動。據英國廣播公司6日報道,在經過10年的追逐之后,“羅塞塔”號探測器終于追上“67P”彗星。據悉,歐洲空間局于2004年3月發射“羅塞塔”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繞太陽5次,在太陽系行進多達64億公里,才追趕上“67P”彗星。在一系列跨越中,這個

    環球時報 2014-08-072014-08-07

  • 鏡頭中的彗星
    業余天文愛好者在彗星的觀測實踐中,一直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以下圖片均來自這些愛好者手中的普通照相機?!雠臄z于2007年1月20日,彗星在相片的左側,器材為索尼DSC-V1■McNaught彗星(C/2009 K5),拍攝于2007年1月10日,器材為佳能EOS 30D■McNaught彗星(C/2009 K5),拍攝于2010年6月12日,器材為佳能EOS 450D■鹿林彗星(C/2007 N3 Lulin),拍攝于2009年2月24日,器材為佳能E

    飛碟探索 2012年2期2012-06-25

  • 彗星經天
    ■肖東彗星,或稱掃帚星,是一種天體,由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后所剩余的物質(如冰凍的氣體、冰塊、塵埃)組成。彗星質量很小,只有地球質量的幾千億分之一,通常沿著扁平的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繞行一周所需的時間由幾年至幾百萬年不等。部分科學家認為研究彗星可能揭開生命源起的秘密。彗星以其拖著的長尾巴而得名,“彗”的本意就是帚?!墩f文》:“彗,埽竹也?!倍鞣秸Z言中的“彗星”一詞,來自希臘語,意為“長發”。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觀測到周期性圍繞太陽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中國古人

    飛碟探索 2012年2期2012-06-25

  • 彗星的死亡之旅
    捕捉到的一顆掠日彗星在15分鐘內分崩離析的過程2011年12月15日晚些時候,一顆彗星掠過太陽表層,可能會導致其自身毀滅。SOHO衛星能夠全程觀測到這一“表演”。這類彗星通常被稱做克魯茲族彗星,或者是“掠日彗星”,這種稱謂主要起因于它會掠過太陽表面。這顆掠日彗星,正式名為C/2011 W3(洛夫喬伊),是由澳大利亞業余天文學家特里·洛夫喬伊2011年11月27日發現的。洛夫喬伊在他的群發郵件中寫道:“當知道W3是一顆掠日彗星時我驚呆了。對我而言,這是一個特

    飛碟探索 2012年2期2012-06-25

  • 歷史上最大的彗星 布魯姆星級和天體單刃劍
    y著從古時候起,彗星就已經引起人類的關注和敬畏。有很多書列舉出了歷史上的彗星,但是都沒有很詳細的描述過那些大彗星的具體信息和形成原因。本書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描述了歷史上每次大彗星的詳細情況,涵蓋時間范圍非常廣,從公元前631年觀測到的彗星到2006年的麥克諾特彗星。除此之外,作者以極大的熱情和博學的知識把彗星的相關知識解釋的非常清楚,包括什么是彗星,如何出現以及出現后如何變化等。本書開篇首先說明作者所指的大彗星是指已經被廣大天文愛好者和公眾觀測到的彗星。并解

    國外科技新書評介 2009年10期2009-12-17

  • 有趣的天體
    易認出不同形狀的彗星,覺察到它們那變化無常的“尾巴”,也許正是這條“尾巴”,天文學家才稱慧星是天上的“蜥蜴”。肉眼能看到的又大又亮的彗星,通??偸怯小拔舶汀钡?。小而暗弱的彗星,往往只有在照片上才能勉強看見短短的“尾巴”,有時甚至完全沒有“尾巴”。許多彗星只能在望遠鏡中看到,人們稱它們為望遠鏡彗星。任何一顆很亮的彗星,隨著它越來越接近太陽,它的“尾巴”便會出現并長大;而隨著它遠離太陽,“尾巴”就開始縮小并消失。彗星如同蜥蜴一樣,會掉落自己的“尾巴”,又讓它重

    科學之友 2009年22期2009-12-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