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城

  • 日本中國都城史研究管窺(1930 —2006) ——以《中國都城史文獻目錄》為中心
    映辰一、日本中國都城史論著的數量日本《中國都城史文獻目錄》①《中國都城史文獻目錄》,httр://ucrc.lit.osaka-cu.ac.jр/database/his-china/,最后訪問日期:2019 年1 月22 日。(以下文中簡稱《文獻》)匯集了1930—2006 年77 年間日本有關中國都城史研究的論著信息538條②日本《中國都城史文獻目錄》收錄日文論著信息542 條,其中第49 條與第48 條重復,第180 條與第178 條重復,另有第34

    國際漢學 2023年4期2023-08-15

  • 都城考古視野下的長安
    古代都城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的重大課題。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綿延不斷,作為國家和民族歷史物化載體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分布之廣為世界所僅見。它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和科學研究資源,有著重要的歷史與科學意義。自1928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開展考古工作以來,近百年間,考古界對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進行了全方位的、持續不斷的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一大批古代都城遺址,如夏代都城堰師二里頭遺址、商代都城堰師商城遺址和安陽殷墟遺址、西周都

    中華瑰寶 2023年7期2023-07-12

  • 南唐金陵城:近世都城的出發
    縮小??傊?,近世都城朝著更加開放,更加合理化,更加活性化的方向發展演變。南唐金陵城以及北宋開封城、南宋臨安城都是在唐代州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開始就沒有多少規劃性可言,正因為如此,它們與中世紀都城之間有著必然的關聯。大而不當的中世紀都城,在經歷了唐末五代的混亂之后,空間上大大縮小。長安城最終縮小到舊皇城一隅,洛陽城縮小到了原東城及迆東部分,唐后期兩京之外的最大城市揚州,亦放棄了子城和部分羅城,集中到了唐代外郭城的東南隅(即宋大城)。北宋開封城利用唐汴州州

    環球人文地理 2023年3期2023-05-11

  • 最愛遷都的朝代 ——商朝
    前,商國就已經給都城搬了8 次家。商湯于約公元前1600 年建立商朝時,把都城定在亳(bó)。亳地在現在的什么地方,目前還沒有定論,有河南偃師、鄭州、商丘等多種說法。這之后的300 年里,商朝國君們又把都城搬遷了4 次。公元前1298 年,商朝第五次遷都,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了殷(yīn),也就是現在河南省安陽市的小屯村一帶,商朝的都城才固定下來。在商朝的眾多都城中,最重要的是殷,所以現在人們也稱商朝為殷朝、殷商,把這座都城現在的遺址稱為殷墟。盤庚把都城遷到

    小讀者 2023年7期2023-04-28

  • 西周禮制城市規劃思想對后世都城建設的影響探析
    規劃思想對于后世都城建設的影響。關鍵詞:禮制;城市規劃;西周;都城一、相關理論概述(一)西周城市規劃思想起源西周最早的城市規劃可以追溯到公劉遷豳時期:“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边@段話描寫了公劉從邰遷達豳地以后,勘察、測量土地,規劃種植,建房,開疆拓土?!澳苏偎究?,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薄洞笱拧ぞd》中記載公劉的第九代世孫古公亶父遷都周原,根據相關記載,建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5期2022-07-05

  • 《東京夢華錄》
    7),追述了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俗人情,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古籍。書友說從都城的范圍到皇宮建筑,從官署的處所到城內的街坊,從飲食起居到歲時節令,從歌舞曲藝到婚喪習俗,幾乎無所不包,不僅可以了解當時的民風時尚,同時也能感受到宋代發達的經濟和繁榮的城市生活。

    杭州 2022年7期2022-05-06

  • 《東京夢華錄》都城生活書寫的民俗史意義
    《東京夢華錄》以都城空間為載體,以飲食生活、貿易生活、娛樂生活、禮儀生活等為基本內容,反映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特定群體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行為規范。從中既可以更好地把握特定歷史條件下文化傳統的承繼及社會風俗的變遷,又可以發現風俗習慣與倫理道德的內在緊密關系,對研究民俗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東京夢華錄》;都城;生活;書寫;民俗史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而都城更是城市中具有極為重要政治意義、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的場域。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先秦以

    蘭臺內外 2022年5期2022-03-12

  • 東亞都城研究若干理論問題芻議
    世界眼光,將外國都城納入研究范圍之內,加強國際交流,開展比較研究;另一方面“中外古都比較研究將成為未來中國古都研究的一個學術增長點和新的突破口”。以比較研究為基點,國內學者將研究視角投向東亞始于20世紀70年代,早期進行研究的一些學者提出了唐長安城與洛陽城是東亞都城的范本這一主要觀點[3-6]。21世紀以來,都城源流的探討逐漸深入,各種觀點不斷呈現,研究內容也不再囿于都城制度源流而發展到對都城各組成部分的專門分析、都城所體現禮制的探討[7-14]。但目前這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12-03

  • 都城文化和古代文學研究的多維透視與立體建構 ——“ 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 學術研討會綜述
    余 丹中國古代都城是古代社會國家意志、 時代精神、 文化傳統的集中呈現與典型象征, 在歷史進程中發展成內涵完整、 形態多元、 特色鮮明的文化系統, 與中國古代文學彼此融通、 滲透和影響。 2020年11月7—8日,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與中國藝術研究院 《文藝研究》 雜志社聯合主辦的 “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學術研討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來自北京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 中山大學等二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余位學者出席。一、

    文藝研究 2021年3期2021-11-29

  • 一葉知秋
    出版的《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中國古代史學者楊寬先生的諸多優秀著作之一,它不僅考證了古代陵寢的變遷及對陵廟、石像生的分析,也是為中國古代都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書引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圖片資料以及豐富的考古發掘成果,并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研究,系統地研究論證了中國古代都城及其制度的發展演變,提出很多創新觀點?!吨袊糯?span class="hl">都城制度史研究》一書分為上下兩編,在風格上差異較大。上編是中國都城的起源和發展,分為十四章,約占全書的一半,第一章是前言,從第二章

    速讀·上旬 2021年5期2021-07-28

  • 好書推薦
    圖》,千年前大宋都城汴京繁華錄,宋代文明的紀實典范,翔實的汴京旅游指南。如果擁有一次穿越的機會,不妨去大宋汴京看看。北宋是我國歷史上極其富庶、開放、先進的朝代,在經濟、文化、思想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國宋代都市文明,便不可繞過《東京夢華錄》(東京即北宋都城,也稱為汴京,今河南開封)?!稏|京夢華錄》可謂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畫上所畫與書中所寫,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風貌和百姓生活。一書一畫,可以說對后世可直觀地了解北宋都城盛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缎?/div>

    學生導報·初中版 2021年19期2021-06-28

  • 四大古都穿一穿
    是怎樣稱呼以前的都城的呢?首都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27年,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當時的首都是南京?;仡櫄v史,我們會發現古代早就有首都的概念了,只不過叫法不同,一般稱都、都城、國都、京城等。中國歷史上有的城市被多次當作都城,著名的“四大古都”北京、南京、洛陽、西安就是這樣。趙小野查資料時發現了很多關于“四大古都”的有意思的故事,可是歷史真是太復雜了,這幾座城市究竟在哪些年代是都城,趙小野的腦袋里都亂成一鍋粥了,我們一起來幫他梳理梳理

    奇妙博物館 2021年2期2021-03-18

  • 圣都與俗都:晉國都城體系的演變
    一理論研究秦國的都城體系,認為西垂和雍城均為秦國圣都,并得出結論,圣都應該具備三個特點:圣都是祖先發跡的地方;是王朝強盛的轉折點;是祭祀性都城,始終保持祭儀上的崇高地位[2]。由此,又探討了西周時期的都城體系[3]。田亞岐繼續深入研究雍城的祭祀遺址,認為雍城不僅是秦的圣都,還是西漢時期的圣城[4]328-341。先秦時期,不僅是商王朝、西周及秦國實行圣都俗都制度,而且晉國也有圣都與俗都的設置。晉國都城發展史上,標志性事件主要是以下三個:叔虞封唐、晉昭侯封桓

    跨世紀 2021年2期2021-03-18

  • “天下之中”的建與設
    人的建都思想中,都城應于“天下之中”,不僅選址時要考慮,建設時也一定要將天下之中作為基本原則?!拔牟┲啊睂谋酒陂_始,帶您走進中國古都……北京、西安、洛陽、南京、開封、杭州……當看到這些地名,我們或許會立刻發現,它們都“扮演”過都城的角色。所謂“都城”,即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在地,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統治中心、軍事指揮中心、經濟管理中心和文化禮儀活動中心,更是一個國家的象征與縮影,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因此,都城的選址、整體布局和具體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相關理念

    科學24小時 2021年1期2020-12-24

  • 唐代詩歌中“女性與盛衰”主題與都城文化
    演變,是人與所處都城空間(宮室為代表)緊密互動的結果,體現出都城文化發展對于詩歌主題生成的正向影響。關鍵詞:女性;都城;盛衰;歌行作者簡介:辛曉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北京100872)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及相關文獻研究”(18ZDA237)DOI編碼:10.19667/j .cnki.cn23-1070/c.2020.04.014詩歌“女性與盛衰”主題,特指以女性為主要描寫對象,以宮室苑囿或豪門大宅為空間背

    求是學刊 2020年4期2020-09-06

  • 從古代都城景觀看嚴格的皇權秩序
    唐曉峰中國古代都城是權力和城市的結合,集中體現了當時朝代的皇權特征、意識形態和禮儀制度,在都城建設中呈現出獨特的王朝景觀形態。那么,在一段段王朝更迭的歷史中,統治者如何通過都城建設來彰顯皇權威嚴,又如何在擴張與修葺中保持城市景觀的連續性?有學者總結說,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知識來源有三種:書籍、景觀和交流的一般性話語。一些文化地理學家認為,景觀也是一類教科書,雖然人們看景觀時并沒有意識到在讀一本書,但它的確產生著類似的作用。我們通常用兩種方式來觀察古代都城的景觀

    環球人文地理 2020年4期2020-05-21

  • 古都“中軸線”溯源及發展變化 ——兼論古都北京“中軸線”歷史意義
    00045)古代都城是國家的縮影,是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中心,如王國維先生指出:“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1]。對于國家都城而言,都城選址是國家大事,《清華簡·保訓篇》記載大禹為中國古代第一個王朝夏王朝的都城選址,就請商湯六世祖上甲微“求中”于嵩山河洛之地[2],考古發現的夏王朝“都城”基本都在“大嵩山”地區,如“禹都陽城”的登封王城崗城址[3]、以及屬于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址——新密新砦城址[4][5]、偃師二里頭遺址。西周王朝建立

    中國文化遺產 2020年6期2020-04-10

  • “Do都城”樂園
    我的樂園是“Do都城”。它在浙江杭州,是非常獨特的少兒社會體驗館,里面玩的不是淘氣堡,不是游船,也不是過山車,而是職業體驗。我體驗的第一個職業是警察,任務是抓小偷。我用“火眼金睛”地毯式掃描,無聲無息地移動腳步,很快就發現了小偷。我勇敢地追了上去,雙腳好似踏上了“風火輪”,小偷一見到我,一溜煙地逃走了。突然,我機智地“急剎車”,抄了近道,像天兵一樣出現在了小偷面前。我撲上去,掏出電棍,將小偷按倒在地,戴上手銬,說:“不許動,你被捕了!”我體驗的第二個職業是

    作文評點報·小學三、四年級 2020年2期2020-02-11

  • 夏商時期都城選址簡析
    討論我國古代夏商都城的選址情況,將影響夏商時期都城選址的因素分為自然和人文兩方面。關鍵詞:夏商;都城;選址1 引言選址是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它是研究城市的等級規模、文化內涵及發展演變等內容的前提。在城市的規劃設計中,設計者通常會綜合各方面因素,衡量各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古代都城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其選址對國家發展具有廣泛、深刻的影響。本文以考古材料反映的基本情況為主導,結合歷史文獻,借鑒相關學科研究成果,多角度觀察,多手段分析,對夏商時期我國古代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5期2019-10-08

  • 讀春秋諸侯國名錄析
    記載諸侯國國名、都城今址,始封者等難記難理解。因此,作者在先哲研究的基礎上,依據自己閱讀的資料,對諸侯國的相關信息做了整理,旨在為有興趣讀《春秋》者提供幫助。春秋諸侯國名錄(公元前771年—476 年)1.周朝,建都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南灃鎬村,河南省洛陽市;開國者,姬昌。2.魯國,姬姓國;都城,今山東省曲阜市;始封者,伯禽。3.秦國,贏姓國;都城,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南;開國者,非子。4.齊國,姜姓國;都城,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始封者,姜尚。5.衛國,姬姓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19年9期2019-08-02

  • 環球圖說
    首爾漢陽都城,始建于1396年,用于劃分朝鮮王朝首都漢城府以及防止外來入侵。該城也是現存的世界都城中,規模最大且歷史悠久的一座城。其總長度達到18.6公里,并且設有四個大門及四個小門——四個大門分別為興仁之門、敦義門、崇禮門和肅靖門;四個小門分別為惠化門、昭義門、光熙門和彰義門。另據了解,漢陽都城已于2012年11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暫定目錄,也是世界各地游客來到韓國必去的景點。(圖為駱山區段的漢陽都城城墻遺址 本刊記者攝于韓國首爾)

    檢察風云 2019年8期2019-04-19

  • 先秦都城的城郭制定型與人口等因素之關系
    ,有必要從早期的都城入手。概言之,早期都城的城郭制之完成、定型,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漢以后,都城及其他城市的城郭制得到普及,并被記錄和保存在諸如唐詩宋詞之類的文本里,成為一種久銘不滅的文化記憶或意象。而大量關于后世城市的考古資料,也證實了城、郭的確切存在及空間差異。東周列國都城之所以會形成城、郭有別的空間格局,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與原因,與中國古代歷史上城市所獲得的第二次大發展有著密切關聯。簡言之,春秋、戰國時期,王權松弛,諸侯國自主性與獨立性增強,由此滋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年3期2018-04-02

  • 一匹黑馬
    黑馬傳送軍情到了都城,完成任務后,它聽說此處正在舉行賽馬比賽,來自全國各地的駿馬匯聚一堂。黑馬也參加了比賽。那些駿馬你追我趕,速度快得驚人。第一輪比賽剛結束,這匹黑馬就被淘汰出局。就在這個時候,都城發生了戰事,急需要向外傳遞情報。事關緊急,參賽的駿馬正好派上了用途,它們被分派到各地,通知都城的緊急軍情。這匹黑馬再三要求,也分到了任務。雖然是短短幾百里的路程,但是馬不停蹄地奔跑,考驗的是馬的耐力。因為它們只適應短距離的賽馬訓練,而對于長距離的路程根本無法適應

    青少年日記·小學生版 2017年8期2018-03-07

  • 河南開封發掘出我國古代都城中最早方形甕城
    掘清理出我國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甕城,填補了我國古代都城考古史的一項空白。這一發掘為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門形制演變、八朝古都開封的城市發展史、黃河泛濫史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貴考古資料。唐代以前,甕城主要見于軍事重鎮。到了宋代,甕城第一次出現在都城建設中。北宋東京城的都城地位在全國形成引領和示范效應,這一筑城規制被寫進宋代《營造法式》之中,成為后世修筑都城城池的定制。北宋東京城的外城是一座城高池深、壁壘森嚴的軍事城池,順天門是其西墻上連接御道的正

    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2018年2期2018-01-23

  • 東周列國都城的植物綠化
    、戰國時期,列國都城建設獲得了較大、較快發展。其中,都城綠化及景觀建設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高度,并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設置專門官職承擔相關事務。在當時條件下,各個都城選用了不同的綠化樹種,形成各自地域性的生態景觀,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于今天的城市綠化工作仍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關鍵詞:東周;列國;都城;綠化中圖分類號:K224;TU98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2641(2017)05-0067-03收稿日期:2017-03-16修回日期:2

    廣東園林 2017年5期2018-01-17

  • 中軸線與首都城市規劃
    王 崗中軸線與首都城市規劃文 王 崗到了元代,人們在建造大都城時,總結了以往歷代都城建設的經驗,從而創造出了一個內涵更加豐富的都城及中軸線。在這座新都城的規劃中,是把宇宙之象與都城設置合為一體,所有重要的都城設置,皆與天象相對應。北京從元朝開始成為全國的首都,即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元朝在這里建造了一座全新的都城,一座經過周密規劃、嚴格建設的宏偉都城。在這座新的都城中,出現了一條標志性的中軸線,完全不同于以往歷朝歷代都城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的

    北京觀察 2017年10期2017-12-01

  • 古都
    立的王朝金,它的都城選取很能體現“中”的韻意。金太祖在攻取遼國之后,本來國都在現在的哈爾濱,稱為“金上京”。后來海陵王想南下,到了現在的北京,叫“金中都”。這是北京第一次被正式確立為首都。我曾納悶過,北京的位置并不算中間,為什么叫“中”呢?后來我明白了,這是海陵王當時認為的中。當時的北可比現在的漠河更北,都快到西伯利亞了,我在地圖上這么一比,北京確實是一個“中都”。中國是中之國,那么中華這個詞又是怎么來的?現在出土的好些幾千年前的陶瓷用具,碗啊碟啊,上面都

    大學生 2017年10期2017-10-23

  • 淺評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梳理了《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的寫作框架,并對該書的每一部分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分析,并就該書的內容提出了自己一點粗淺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關鍵詞:《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評價中圖分類號:K928.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1《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是楊寬先生的系列叢書之一,楊寬先生是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權威,曾著有專著數部。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中國古代都城的布局發展與社會政治、經濟、禮制等的演進息息相關的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31期2017-03-08

  • 考古新發現:契丹古國首都以東向為尊
    用時間最長的草原都城,也是中國目前保存狀況較好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此次的考古發掘,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此次考古的最新發現為,遼上京宮城南門為一個門道,與2015年發掘出的宮城東門和皇城東門均為一門三道的格局,可知東門規模更大、等級更高??脊湃藛T在此基礎上再次確認:遼上京營建之初都城規劃即是以東西向為中軸線的城市布局,與歷史文獻記載大體相仿。

    百科知識 2016年22期2016-12-24

  • 奉承
    下一些軍隊駐扎在都城,幫助周朝維持穩定。5年過去了,周敬王考慮到國家已經穩定了,想讓各國駐扎的軍隊撤回到本國去,并在撤離前幫助都城修好城墻,于是派大臣富辛與石張到晉國去交涉。兩人到達晉國后,一方面向晉國表示感謝,一方面轉達了周敬王的心意。他們很委婉地說:“考慮到各國士兵的辛勞和遠離家鄉,打算請各國軍隊撤回本國。為了維護都城的安全,希望各國幫助把都城成周(今河南洛陽一帶)的城墻加高加寬一些?!睍x國的君臣對這一情況進行商議,范獻子對執政的魏獻子進言說:“與其在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16年7期2016-09-21

  • 北京城的歷史沿革
    詞:北京;沿革;都城一、商周時代:北京城的誕生與成長北京最早見于記載的名稱叫做薊,以薊為中心最早興起的奴隸制國家就是燕?!俄n非子·有度》上明文記載燕的國都是薊,“燕襄王以河為界,以薊為國?!倍嗟牡乩砦恢闷跂|北,“北迫蠻貉,內措秦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彼E城誕生的地點,按照推測,應當在北京舊城廣安門以北和白云觀以南的地方。燕國統治范圍不斷擴大,崛起北方,戰國時期,號稱七雄之一。到了公元前221年,燕國為秦所滅,薊城也就從此并入秦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

    華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5期2016-05-30

  • 閱讀古都
    常用到的素材里,都城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呢?都城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象征,往往伴隨著征伐廝殺,歷經戰爭的浩劫。都城變換,王朝更迭。過往的繁華變成草木深深,往昔的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古都,見證著政治風云的變幻,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厚重。本期,我們集中選編了一些描寫中國古都的精彩段落,并進行了賞析品悟,希望大家可以在這些文采飛揚的文字中積累素材、感悟寫作。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4期2016-05-05

  • 宋國的都城和疆域考略
    000)?宋國的都城和疆域考略朱 鳳 祥(商丘師范學院 歷史與社會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根據《左傳》《國語》《史記》等史籍綜合考證,周代宋國的都城名為宋城或曰“宋”,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南閼伯臺附近。宋國作為西周初年最重要的諸侯封國之一,其疆域面積最大時到了今河南開封、通許、扶溝以東;河南鹿邑、安徽宿州市以北;江蘇邳州市、山東魚臺縣以西;北邊超過今山東定陶,并一度到達河南濮陽境。關鍵詞:宋國;都城;商丘;疆域一、宋國的都城(一)史籍中有關宋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04-13

  • 歷史時期西安為都之地理因素探析
    [關鍵詞]西安;都城;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西安作為13朝古都,它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還是歷史文化的沉淀。這里的“西安”不單是指今日行政區劃意義上的西安,而是指位于關中這一較大范圍的地理空間?!拔靼驳拿Q起源較晚,但作為一個城市來說,它的發展演變卻由來已久,豐鎬、咸陽和漢長安城都為它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后來的唐長安城和它的關系更為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天的西安城也就是唐長安城的延續和發展?!盵1](P106)歷史時期西安為都的時間較長,且城址并非是在一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6年5期2016-03-16

  • 北魏都城洛陽相關研究綜述
    理了北魏古都洛陽都城變遷史的研究成果:從20世紀50年代漢魏洛陽故城開始發掘以來,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規模的發掘工作,關于北魏洛陽的研究成果也逐漸豐富,主要有:城市規劃布局的相關研究,關于里坊制度的研究,關于佛寺石窟的研究,社會經濟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北魏洛陽城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及欠缺方面,提出以后研究的建議?!娟P鍵詞】 北魏;洛陽;都城受漢文化影響的北魏孝文帝接受了李韶等大臣的“洛陽九鼎舊所,七百彼基,地則土中,實均朝貢,惟王建國,莫尚于此”的建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2期2016-03-09

  • 歷史時期中國主要都城的分布變遷研究
    歷史時期中國主要都城的分布變遷研究楊 帆1,萬 煒2,3*,賈文毓1(1.山西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2.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00;3.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中國不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都市文明發祥地之一,因而歷史時期中國都市的分布變遷問題在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以古都學、歷史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等的學科內容作為理論基礎,在宏觀的時間、空間視閾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 2015年4期2015-12-26

  • 都城考古是認識古代國家文明特質的重要途徑
    ”產生的時候,“都城”自然成為每一文明共同體之文明特質及其文化發展高度的集中代表。由此,古代都城考古在現代學術體系下便擁有了特殊的意義。中國考古學實踐告訴我們,當王懿榮先生于1899 年發現來自殷商都城遺址“殷墟”的甲骨文時,便揭開了中國都城考古學對中華文明特質認識的序幕。此后,從羅振玉到王國維,從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到當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代又一代考古學人從發掘殷墟地下文化遺存到尋找夏都、周都、秦都乃至六朝都城、隋唐長安城遺址等等,在不斷

    大眾考古 2015年3期2015-12-04

  • 她用情懷鍍亮了“名都城”這張豪宅名片
    海豪宅名片——名都城精湛地詮釋了這種國際標準的生活模式和居住品質。名都城作為上海首個涉外居住社區,它不僅是古北新區的豪宅標桿象征,更是具有國際標準的上海豪宅圖騰標志。上海古北新區是“國際富人區”的象征,而名都城則是這座“國際富人區”的創建者和傳承者。名都城因古北新區而享譽全球,古北新區更因名都城而名揚世界。名都城的締造者——仲益控股有限公司(前身為仲盛集團)董事長李珩女士,傾注著二十多年的心血,用實力塑造出名都城建筑的生命和靈魂,更用情懷締造出名都城人文關

    新民周刊 2015年25期2015-09-10

  • 歷史時期中國主要都城的分布變遷研究
    歷史時期中國主要都城的分布變遷研究楊帆1,萬煒2,3,張愛國1(1.山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山西臨汾 041004; 2.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甘肅蘭州 730000; 3.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北京 100049)中國不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都市文明發祥地之一,因而歷史時期中國都市的分布變遷問題在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以古都學、歷史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等的學科內容作為理論基礎,在宏觀的時間、空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2015-06-05

  • 評介:徐衛民《秦都城研究》
    評介:徐衛民《秦都城研究》陳虹年①作者:徐衛民書名:秦都城研究出版者:陜西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0年1月頁數:324頁定價:人民幣35.00元書號:ISBN9787541977671一、內容簡介該書以論述秦國都城的演變為主,從都城地點的遷移到規模大小等,可以看出秦國往關中發展的趨勢脈絡,以及秦國勢力從蕞爾小國到統一中國的歷史發展,也一并討論與都城相關的陵墓、宮殿、苑囿,并和春秋戰國時期的他國都城做簡單的比較。其中作者引用許多考古發掘資料作為都城考證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4-10

  • 淺析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幾個主要特征
    :指出了中國古代都城的建設中包含了中國建筑史許多方面的內容,是中國古代建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國古代都城選址、布局形態的演變、道路及市政建設、建筑類型的發展幾個方面對其主要特征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古代都城在這些方面的發展概況。關鍵詞:中國;古代;都城;選址;布局;建設收稿日期:20131215作者簡介:湯菲(1977—),女,浙江紹興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建筑裝飾、室內設計工作。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

    綠色科技 2014年1期2014-11-28

  • 饑餓游戲2:星火燎原
    安定了,卻沒想到都城的總統會突然現身,告訴她必須和皮塔繼續扮演相愛的情侶,甚至必須在所有人的關注下步入婚姻。原來凱妮絲在饑餓游戲的最后關頭,迫使都城改變游戲規則的舉動,被許多凱匹特的百姓視為反抗都城暴政的象征,除了讓都城臉上無光外,更激起許多人的造反情緒。都城總統雖然對凱妮絲恨之入骨,但是又不能讓這個萬人矚目的人物憑空消失或死亡,否則所有人都會知道都城總統害怕百姓造成。相反的,凱特尼斯和皮塔必須要繼續呆在聚光燈下,以顯示都城將一切都控制在手心。凱特尼斯動了

    電影畫刊 2013年11期2014-01-07

  • 早夏都城變遷小考
    ,考證了早夏時期都城變遷歷史。認為禹啟時期的都城主要有陽城、陽翟以及黃臺之丘,其位于潁水中上游地區;夏王太康以后,夏王朝以伊洛盆地的斟尋為新的都城;導致變遷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環境和夏初的政治軍事形勢兩方面的因素。關鍵詞:早夏時期;都城;變遷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early Xia period capi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2年27期2012-10-15

  • 高句麗都城環境初探
    4002)高句麗都城環境初探宋娟(通化師范學院高句麗研究院,吉林通化134002)學者們對高句麗都城進行研究的較多,但是從都城環境角度考察的很少。通過對高句麗早中晚期都城環境進行分析,總結出高句麗都城環境的規律性特點:一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相似性;二是都城環境選擇的日趨優越趨向。高句麗;都城;環境高句麗自公元前37年建國到公元668年滅亡,期間經歷中原王朝和周邊政權的數次打擊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洗禮,依然能存在705年,尤其是高句麗的都城,作為高句麗政治、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7期2010-03-2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