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學科

  • 跨學科主題教學》征稿啟事
    明確提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語文、數學、英語等多門課程標準均提及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旨在促進不同學科知識的整合運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問題解決能力?;诖?《教育觀察》開設《跨學科主題教學》欄目并對外征稿。選題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1.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價值、困境及出路2.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踐3.跨學科主題教學與“雙減”、研學旅行、課程思政等4.跨學科主題教學的組織建設、體系構建

    教育觀察 2023年29期2023-12-27

  • 跨學科學習研究的歷程、議題及反思與前瞻 ——基于1990—2022年中國知網可視化分析
    方案)首次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要求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1]跨學科學習在新課程方案中單獨提出,充分體現了國家教育部門對其的高度重視。學校作為系統化開展跨學科學習的重要場所,義務教育階段是跨學科學習研究的核心背景。隨著新課程方案對跨學科學習的提倡,學校教育越來越重視打破學科教學的局限性,加強各學科之間的關聯,促進學科之間的整合。跨學科概念傳入我國以來,我國研究者進行了大量有關跨學科學習的深入探討?;仡櫸覈?span class="hl">跨學科學習30多年的研

    教育觀察 2023年26期2023-11-18

  • 中小學教師跨學科教學勝任力測評與提升*
    教育改革趨勢,跨學科是落實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21世紀初,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促進跨學科研究》一書中指出,“跨學科思維正迅速成為研究活動不可或缺的特征”[1]??梢哉f,未來國際競爭將是跨學科人才的競爭,培養跨學科人才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必由之路?!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各學科要“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2],并明確“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3]。學生跨學科思維養成的關鍵期是義務教育階段,需要跨學科

    全球教育展望 2023年8期2023-10-15

  • 跨學科主題學習教研的性質
    綜合能力提升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是《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一大改革亮點,是學校和教師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需要直面的重大課題。它的落地實施,需要以跨學科主題學習教研活動作支撐,推動教師更新觀念、融合知識、改進思維方式、形成并完善跨學科主題教學的方法與技術。跨學科主題學習教研是為推動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規范、有效開展,由相關不同學科教師針對跨學科主題學習的主題提煉、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以集體備課、主題研討、觀課議課、問題探究、教學改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23年17期2023-09-11

  • 高校二級學院跨學科教學生態與管理策略創新探索
    高校二級學院跨學科教學現狀1.1 學生對跨學科領域缺少了解學生只有掌握豐富的專業基礎知識,才能對學科交叉前沿內容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與學科交叉前沿內容相關的課程一般會安排在本科學習階段的后半部分。然而由于專業課開設較晚,學生在基礎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消磨掉了學習熱情,錯過了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和挖掘發展潛力的最佳時機[1]。因此絕大多數學生在跨學科領域的知識空缺較大。此外,即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對跨學科領域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也會由于教學安排而缺少時間進一

    科教導刊 2023年20期2023-09-08

  • 跨學科主題教學》征稿啟事
    明確提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語文、數學、英語等多門課程標準均提及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旨在促進不同學科知識的整合運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問題解決能力?;诖?《教育觀察》開設《跨學科主題教學》欄目并對外征稿。選題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1.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價值、困境及出路2.跨學科主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踐3.跨學科主題教學與“雙減”、研學旅行、課程思政等4.跨學科主題教學的組織建設、體系構建

    教育觀察 2023年15期2023-08-26

  • 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指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同時明確規定:“原則上,各門課程用不少于10%的課時設計跨學科主題學習?!睂?span class="hl">跨學科主題學習作為課程協同育人、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和教育教學改革的著力點、亮點,適應教育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需要,引領育人方式和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厘清跨學科主題學習內涵、特征和培養目標,弄清當下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跨學科

    新校園 2023年6期2023-08-10

  • 跨學科學習的價值與探索
    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群。跨學科學習拓寬了語文學習的領域,語文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聯結了課堂內外、學校內外;跨學科學習豐富了語文學習活動的形式,除了聽、說、讀、寫的活動,還開展梳理、探究、實踐、實驗、專題研究等形式的活動;跨學科學習體現了語文學習的價值,語文學習注重實踐,注重在具體的情境、真實的任務中檢驗知識的掌握情況,注重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的能力。本期專題聚焦跨學科學習,有對跨學科學習整合策略的探索——《小學語文跨學科整合教學策略

    江西教育B 2023年2期2023-03-26

  • 教師跨學科教學素養測評模型實證研究 *
    育、創客教育等跨學科教育深入基礎教育領域,跨學科教學素養逐漸成為中小學教師勝任跨學科教學實踐活動不可或缺的關鍵素養。誠如有學者所言,“在中國,跨學科教育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金錢,而是有跨學科教育能力的師資”(汪丁丁,2012)。在全球視野下的課程整合深化改革時代(王奕婷,陳霜葉,2020),面對課程方案、學科科目和主題/單元教學等各層面的整合需要(安桂清,2018),教師的教學勝任力發生了從學科教學素養向跨學科教學素養的進階轉變。跨學科教學素養作為新發展階段教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3年2期2023-03-11

  • 跨學科學習”教學設計工具的研制與使用
    夏 君一、“跨學科學習”課程設計工具的研制背景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不斷朝著綜合方向發展的背景下,“跨學科學習”已成為當下的熱詞,它為新時代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跨學科學習要求學生能夠整合各學科的知識和觀點產生跨學科理解,并運用綜合的、多元的手段和方法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跨學科學習更要求教師能夠突破學科的邊界,運用多學科視角去開發課程、設計教學。然而,在現實中跨學科學習的開展卻存在著諸多困難。最大的困難在于分科教學在我國中學學科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教

    上海課程教學研究 2022年6期2022-07-06

  • 跨學科主題教學課改實驗 ——《跨學科統整: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評介
    程內容需包括“跨學科主題學習”,規劃將10%的課時用于跨學科主題學習。對于地理學科而言,由于地理學是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的學科,成為跨學科主題學習的天然資源?!?span class="hl">跨學科統整: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一書由洪俊、劉徽主編,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跨學科教學其實并非是一個嶄新的概念,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廳頒發《關于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各類課程、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整合,組織跨學科教學和主題教育活動”,在該意見引

    地理教學 2022年9期2022-05-21

  • 美國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組織模式、運行機制與建設邏輯
    比較與借鑒美國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組織模式、運行機制與建設邏輯吳 彬 趙世奎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在美國快速發展,已成為跨學科博士生培養的制度化手段。美國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包括建制化項目和個性化項目兩大類,其中建制化項目包括一主多輔、多主體聯合和實體跨學科中心三種組織模式。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主要包括跨學科課程、跨學科社區和跨學科指導三個關鍵環節,盡管從外在形式上看與傳統博士學位項目差別不大,但每個關鍵環節都體現出強烈的跨學科性。跨學科博士學位項目的生成過程表明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22年4期2022-04-15

  • 推進跨學科主題學習呼喚教師“三化”
    年版)》提出“跨學科主題學習”和“跨學科主題教學”,并在新修訂的各科課程標準中增加了“跨學科主題學習”板塊,且明確規定了其課時數量占本學科總課時的10%。跨學科主題學習是這次課標修訂的一個亮點,同時也是教學實施中的一個難點。要使跨學科主題學習真正落地,需要教師注重“三化”,即理性化、自覺化與協同化?!袄硇曰币馕吨處燀毨硇哉J識跨學科主題學習。首先,跨學科主題學習是相對于傳統“分科學習”而言的,指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學科的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理念。其次,跨

    教育科學論壇 2022年19期2022-03-17

  • 如何改進跨學科研究生教育? ——基于美國的經驗與啟示
    交叉學科建設和跨學科研究生教育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美國實施跨學科研究生教育的歷史較長,發展迅速。相比1970—1971學年跨學科授予數博士101人、碩士學位924人,2017—2018學年增長至850人、10175人[1]。而且跨學科研究生教育在美國大學已經普及開來,完成了跨學科研究生教育的體系化建設,培養質量贏得了世界聲譽。我國的跨學科研究生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借鑒美國的經驗,有助于改進我國的跨學科研究生教育。一、美國開展跨學科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2年4期2022-03-16

  • “新工科”背景下跨學科課程建設的現狀與思考
    速發展的今天,跨學科已經成為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特征,各學科技術領域之間呈現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趨勢,不論是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還是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都需要各學科領域的相互配合,相互融合。高校教育需要培養具有跨學科、跨產業、跨界整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來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為此,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了“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在“新工科”背景下,跨學科教育教學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各地高校紛紛推出具有跨學科性質的改革措施,以響應和實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2年35期2022-03-13

  • 組織變革視域下大學跨學科研究組織形式創新路徑研究
    [1],因此,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愈加彰顯。盤點當前的研究景象可知,時下眾多研究熱點議題均具有跨學科屬性,諸如納米技術、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神經系統科學、沖突、恐怖主義等。跨學科研究通過學科間的對話與聯結提供了一種生產新知識的重要程式[2]。根據對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統計發現,2001年至2008年間近70%的獲獎成果為跨學科研究的成果[3]。跨學科研究已成為重大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范式。近年來,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國家政策層面對學科交叉的重視

    江蘇高教 2022年2期2022-02-21

  • 中小學跨學科課程開發:現狀、問題與展望
    育人功能,開展跨學科主題教育教學活動,將相關學科的教育內容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2]。202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向全球發布《共同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一種新的教育社會契約》報告,指出課程應強調生態、跨文化和跨學科學習,支持學生獲取和生產知識,同時培養他們批判和應用知識的能力。[3]2022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上海教師 2022年3期2022-02-15

  • 期刊的跨學科引用對跨學科知識輸出的影響研究* ——以圖書情報領域為例
    獻的知識引用,跨學科知識融合,達到知識創新、科學發展的目的。期刊是學科知識的載體,是學科間知識交流的橋梁,分析期刊跨學科引用對知識輸出的影響,有利于深入了解學科間的知識交流模式和動力機制,進一步促進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同時也可以評價不同期刊在跨學科知識交流中的表現?!?span class="hl">跨學科(Interdisciplinary)”一詞最早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Woodorth于1926年提出,是指超越一個已知學科的邊界而進行的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科的實踐活動[1]。Porter

    情報雜志 2021年7期2021-07-20

  • 書 訊
    的《文化探究:跨學科視域中的多元對話》《藝術探索:跨學科視域中的多維對話》兩書已收入“藝術與人文叢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段幕骄浚?span class="hl">跨學科視域中的多元對話》《藝術探索:跨學科視域中的多維對話》共收錄六十五篇學術對談,以跨學科的視角針對具體的研究專題,抽絲剝繭,層層剖析,展示數十位國內一流專家學者的思辨之路與學術心得,內容涉及藝術學、文學、民俗學、文藝學、神話學以及非遺保護等領域,獨具特色的跨學科研究方法更使研究對象所具有的綜合性、層

    文化遺產 2021年1期2021-03-09

  • 指導高中生跨學科學習的探索*
    、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梢?span class="hl">跨學科學習正在悄然成為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趨勢之一。但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對跨學科學習的理論認識和教育實踐還有著非常豐富的探索空間。為此,我們課題組在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指導和幫助下,于2018 年開始進行“指向理解力發展的高中生跨學科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這里要說明的是,“理解力”是指運用學科觀念、方法與思維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跨

    江蘇教育 2020年83期2020-12-19

  • Fantasy and reality
    . 多學科的;跨學科的4. squat /skw?t/ n. 蹲坐;蹲伏CriticalThinkingFind out Natasha Lock's experiences in China and her reflection upon her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this essay. Then discuss about what the title “Fantasy and reality” means.

    瘋狂英語·新悅讀 2020年6期2020-12-16

  • STEM教育跨學科學習共同體: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5004)作為跨學科、綜合性的教育模式,STEM教育在我國不斷發展。國家發布相關規劃,積極推動STEM教育發展。例如,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新教育模式上的應用;2018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啟動“STEM教育2029計劃”。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提出,探索跨學科教學等教育教學新模式,并把促進教師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作為主要措施之一。地方政府也積

    開放教育研究 2020年3期2020-06-01

  • 指導高中生跨學科學習的探索
    、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梢?span class="hl">跨學科學習正在悄然成為中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趨勢之一。但另一方面,當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對跨學科學習的理論認識和教育實踐還有著非常豐富的探索空間。為此,我們課題組在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指導和幫助下,于2018年開始進行“指向理解力發展的高中生跨學科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這里要說明的是,“理解力”是指運用學科觀念、方法與思維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跨學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20年11期2020-01-18

  • “雙一流”背景下高校跨學科建設研究
    科的發展以推進跨學科建設[2]。當前我國高校跨學科建設中面臨哪些現實困頓,如何突破,這是在推進跨學科建設進程中值得深思的問題。1 “雙一流”背景下高校跨學科建設的現實困頓1.1 學科間價值取向不一各學科間價值取向不一是高校跨學科建設中最易出現也是最難解決的關鍵性問題。每個學科都有其獨樹一幟的核心文化,而價值取向便是學科文化里的核心要素。學科價值取向是指學科主體在某種學術價值觀的指導下所采取的行動和追求的目標。由于各學科主體所追求的價值取向不一,從而形成各學

    黑龍江科學 2020年19期2020-01-17

  • 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組織模式創新
    雖然交叉學科比跨學科有著更精準的意思,但在談到組織模式的時候,人們往往使用跨學科。因此在本文探討關于組織模式時也采用跨學科的概念。一、我國高校跨學科組織模式的主要類型和特征分析跨學科組織模式是支撐跨學科組織運行的框架,只有在了解我國現有的關于跨學科的組織模式的基礎上才能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造提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新型模式。根據跨學科組織模式運行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我們把組織模式分為跨學科課題組、跨學科研究中心和跨學科重點實驗室。1.跨學科課題組跨學科課題組是由學者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4-13

  • 跨學科視閾下的學科教學與師生發展
    主持人語跨學科作為一種研究方式,在一些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得到重視,其在培養創新人才中的作用也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打通基礎課程,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探索建立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目前,跨學科的教學在國內外許多高校業已開展,如東北財經大學的“問題導向的跨學科教育”、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跨學科協同教學等。但在我國中學課堂中,由于受到現行考試模式的制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6年11期2016-12-21

  • 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研究發展的動因、困境及策略探究
    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研究發展的動因、困境及策略探究焦磊1謝安邦2(1.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廣州 510641;2.澳門理工學院,澳門 999078)面對科技、社會問題的日益復雜化,單一學科的研究愈發顯得無力,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日趨得到研究型大學的共識。美國大學跨學科研究的發起是內生動力、外部推力及大學自身助力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研究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曾一度受傳統院系組織障礙、跨學科研究文化缺失、跨學科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的困擾。為突破其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6年10期2016-12-02

  • 跨學科教育中博士生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
    包水梅?跨學科教育中博士生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包水梅跨學科研究項目是實施博士生跨學科教育的重要載體。伴隨著跨學科項目的起始、發展和結束,博士生在這三個階段相應地也會體驗到學科認同危機與學科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壓力,平衡來自學科和跨學科項目雙重期望的壓力,整合研究成果與尋求職業發展的困境等階段性挑戰和困惑,并且,這種挑戰在整個跨學科項目中既是線性出現的也是不斷反復的。要有效促進博士生的跨學科學習與研究,需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歸屬感,在團隊成員之間建立起研究共識和有效

    高教探索 2016年3期2016-03-30

  • 跨學科專業復合型研究生培養的途徑與措施初探
    別加強綜合化和跨學科性教育。各國相繼制定法律法規,將跨學科教育作為政策導向[1]。我國在此大環境下,也有相關政策出臺,并不斷推動跨學科教育的發展。本文首先分析各國跨學科專業復合型研究生培養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探索跨學科專業復合型研究生培養的途徑與措施。1 各國跨學科專業復合型研究生培養的現狀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激烈的國際競爭,綜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各國政府都關注教育,特別是加強跨學科教育的政策導向。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接連發表了《高等教育的框架》和

    科技視界 2015年1期2015-08-15

  • 大學跨學科的若干基本問題研究
    81)近年來,跨學科現象逐漸成大學內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進行跨學科教育與科研也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一個重要特征。這一現象也印證了“基于大學,重構學科到基于學科,重構大學”[1]判斷的合理性。時至今日,大學與學科的關系逐漸由大學的學科向學科的大學轉變,學科逐漸成為大學發展的主導者。學科的發展與變化引導著大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隨著學科地位的凸顯,大學不得不將“學科”置于大學戰略決策的首要位置。因此,跨學科不僅在理論上得到深化,基于跨學科理念的改革也成為未來大學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4-15

  • 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跨學科培養模式研究
    研究生創新能力跨學科培養的意義《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提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1]。 創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創新型人才, 而教育是造就高素質人才最為重要的途徑與方式,目前針對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主要依賴于研究生教育[2]。為了有效服務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的需求,應建立不同于傳統模式的研究生新的培養方式,以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 社會經濟等領域的現實問題日趨復雜,原有

    科技視界 2014年10期2014-02-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