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谷

  • 淺層滑坡誘發溝谷型泥石流快速識別方法研究
    、沖溝型泥石流和溝谷型泥石流3類[2]。淺層滑坡誘發的溝谷型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如遼寧省、浙江省、福建省和臺灣山區,在中國西部有時也會有這類泥石流發生[3]。福建省大多數泥石流的形成機理是在降雨過程中,多個山坡發生淺層滑坡并堆積在溝道中,山洪起動這些堆積物源形成泥石流。做好這類泥石流的識別,對減輕災害具有重大意義。國內外對泥石流識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 通過早期泥石流堆積區等特征的野外調查進行識別,雖然識別的準確率較高,但投入的人力物力成

    人民長江 2023年2期2023-03-06

  • 陸河縣共聯村一帶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條件分析
    和東南面發育多條溝谷。其中,西北面丘陵山脊線呈西北—東南走向,丘頂標高約為240 m,坡腳標高約為60 m,相對高差約為180 m,丘陵自然坡度為20°~35°;東南面丘陵山脊線呈西南—東北走向,丘頂標高約為205 m,坡腳標高約為55 m,相對高差約為150 m,丘陵自然坡度為23°~42°。溝谷縱坡長為314~530 m,相對高差為137~170 m,平均縱坡降為234‰~417‰,兩岸坡度為25°~43°,匯水面積為0.06~0.11 km2,溝谷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22年11期2022-12-10

  • 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來了你該怎么辦
    面流水作用下,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俗稱“走蛟”“出龍”“蛟龍”等?;碌淖R別依據1.地形地貌依據:斜坡上發育有圈椅狀、馬蹄狀地形或多級不正常的臺坎,其形狀與周圍斜坡明顯不協調;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腳較兩側更多地伸入河床;兩條溝谷的源頭在斜坡上部轉向并匯合。上述地貌現象說明,這些地段可能曾經發生過滑坡。斜坡上有明顯的裂縫,裂縫在近期有加長、加寬的現象;坡體上的房屋出現了開裂、傾斜;坡腳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上述

    生命與災害 2022年8期2022-11-10

  • 工作面覆巖運動規律及液壓支架阻力實驗研究
    其其容易受到地表溝谷地形的影響,導致其與煤層較深的工作面而言,液壓支架所承受的阻力更大,極易發生液壓支架急劇下縮甚至壓架的事故[1]。本文將重點開展液壓支架阻力實驗研究,為提高工作面安全開采的安全性和其他類似工作面的安全生產提供借鑒。1 南梁煤礦1 號煤層工作面概況本文以南梁煤礦1 號煤層所屬工作面為例開展研究,該工作面煤層的厚度范圍為1.4~1.7 m,煤層平均厚度為1.54 m。經探測可知,該工作面煤層可開采的儲量可達278 萬t,對應的開采系數為0.

    機械管理開發 2022年8期2022-09-25

  • 基于神經網絡的泥石流溝谷易發性預測
    完成對泥石流孕災溝谷的快速識別,并探討哪一種模型的預測準確率更高。為了使數據能夠適應我們的模型,我們要對數據進行一些篩選和處理。首先我們要區分出發生過泥石流的溝谷以及未發生過泥石流的溝谷。篩選方式如下:對于發生過泥石流災害的溝谷,我們查閱了《云南減災年鑒》以及相關的新聞報道,將泥石流的發生地精確到村。并結合相關新聞報道,在瀾滄江流域篩選出50條確認發生過泥石流的溝谷。而在對于沒有被記錄的泥石流溝谷,我們通過谷歌地球的衛星地圖篩選出溝谷附近有村莊或農田的并記

    電腦與電信 2022年6期2022-09-16

  • 基于殘差網絡的泥石流孕災溝谷快速識別
    。目前,對泥石流溝谷的識別方法大致有以下四類:第一種是通過實地考察,對溝谷的地形、地貌、沖積扇特征、植被情況等進行調查識別,此類方法準確率高,但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第二種主要基于遙感技術,通過構建溝谷的目視解譯特征進行泥石流的識別。第三類使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泥石流流域面積、相對高差、松散物源面積等進行建模,通過計算出的危險因子大小,判別溝谷的危險程度。第二、第三類方法存在的問題在于構建特征或對危險因子進行選取時,主要依賴研究者的主觀判斷,需要一定

    現代計算機 2022年12期2022-08-20

  • 過溝開采速度對淺埋煤層覆巖移動變形的影響研究
    產量逐年增加,在溝谷地貌特征條件下,采煤會造成覆巖中的地下水嚴重滲漏,加劇地表水土流失,對地表生態環境影響巨大。侯恩科等采用物理模擬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淺埋煤層過溝開采時,裂隙演化規律以及地表裂縫發育特征進行了研究[1-3]。王皓等采用RFPA軟件建立過溝模型,對煤層開采覆巖破斷過程進行分析[4];李濤等基于采煤工作面產流-匯流-滲流充水模式,提出過溝開采正常和最大涌水量計算公式[5]。李建華等揭示了重復開采時覆巖裂隙發育的作用機制[6]。孫學陽等采

    煤炭工程 2022年7期2022-07-21

  • 毛塞幾比盆地南部三角洲-深水扇沉積特征及勘探前景*
    架邊緣三角洲-古溝谷-深水扇沉積體系十分復雜,鉆井證實岡比亞河三角洲沉積結構成熟度較高的砂巖,而在其下游由其繁衍而成的深水斜坡扇砂巖結構成熟度反而降低,砂巖厚度也較薄,其原因值得深入研究。由此聯想到位于岡比亞河三角洲以南的熱巴河三角洲,鉆井揭示砂巖厚度大、含砂率高,其下游深水區發育盆底扇,砂巖結構和儲層性質是類似還是好于岡比亞河三角洲衍生出的深水斜坡扇的砂巖,直接關系著熱巴河深水區的油氣勘探前景。本文在充分調研最新勘探研究進展和前人認識的基礎上,在“源-匯

    中國海上油氣 2022年3期2022-06-30

  • 新場地段不同地貌單元沉積物的水巖作用模擬試驗研究
    型為斜坡、平灘和溝谷。斜坡地帶特點為:坡降明顯,多為裸露花崗巖體,風化層厚度0~10 cm,滲透性小,多為10-5m·s-1,降雨后多以地表徑流的方式向平灘及溝谷匯集。平灘地帶特點為:風化層厚度0~20 cm,較斜坡地帶滲透性小,多為10-6m·s-1,降雨后多以地表徑流的方式向溝谷匯集。溝谷地帶特點為:由第四系沉積物組成,厚度由幾十厘米到幾米不等,是該地區降雨入滲補給地下水的主要通道,滲透性相對較高,多為10-4m·s-1。2 實驗材料及方法2.1 實驗

    世界核地質科學 2022年1期2022-06-16

  • 基于原型網絡對泥石流溝谷的分類預測 ——以怒江流域為例
    怒江流域的泥石流溝谷數字高程模型(DEM)圖按發生次數進行分類預測,取得了良好的分類效果。趙巖等詳細構建了引發泥石流相關因子的數據庫,并使用深度學習的方法來識別泥石流堆積扇,使用線性回歸的方式對泥石流發生進行預測。目前,使用泥石流溝谷圖像的深度學習大多是對泥石流堆積扇的識別,本文采用深度學習中的小樣本學習方法,對泥石流溝谷圖像正負樣本進行訓練,從溝谷形態特征上實現對泥石流發生與否的概率預測。1 泥石流溝谷圖像數據構建文中的數據來源依據主要是云南怒江流域相關

    現代計算機 2022年2期2022-04-14

  • 黃土溝谷區采空區充填對地表變形規律的影響研究
    值模擬的方法研究溝谷地形條件下的多種充填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下地表移動變形規律,為煤礦充填開采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1 研究區概況蘆子溝煤礦由2009年煤炭資源企業兼并重組時建立。位于忻州市保德縣東部,屬黃河流域,河口-龍門河段支系,水文地質單元為天橋泉域。井田地貌類型為山區侵蝕地貌,溝谷交錯,地形復雜。區域范圍內地表均被第四系黃土覆蓋,侵蝕嚴重,植被覆蓋率低,部分地區有紅土出露,屬強烈侵蝕的中低山區。礦區主要開采8#、10#、11#、13#煤層,其中8#煤厚

    煤礦安全 2022年1期2022-01-26

  • XX溝谷流域泥石流易發程度分析
    處一條南北向山間溝谷溝口地帶,這樣的地理位置正處于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影響區域,為了更好的保障村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文章結合XX村附近溝谷流域的地質環境條件及降雨等特點,對該溝谷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易發程度進行了定量分析,亦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2 溝谷特征據了解,該溝谷整體走向近南北向,總體南高北低,南北最長約1600m,東西平均寬約300~800m,溝域最高點位于村南部,海拔約1466m,最低點位于溝谷溝口處,海拔約1116m,最大高差約350m,平均縱向

    西部探礦工程 2021年12期2022-01-23

  • 工作面布置方式對溝谷區采動斜坡變形破壞特征的影響研究
    采,我國西部黃土溝谷區受到采動影響,滑坡,崩塌、地表沉降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對于不同開采方式下,采動斜坡的變形發展規律、破壞特征及穩定性預測分析,相關學者采用數值模擬結合理論分析的手段進行了研究[1-4]。對于溝谷區地質環境條件和地下開采、降雨、地震等影響斜坡穩定性的因素,有關學者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5-6]。此外,針對溝谷區地下煤層開采時地表移動變形[7-8],斜坡裂縫化規律[9],開采沉陷與地表損害[10]也有較多的研究?,F有研究中,采動斜坡下工作

    煤礦安全 2021年12期2021-12-27

  • 基于勢能信息熵的黃土小流域溝谷網絡演化特征研究
    復雜[1-3]。溝谷網絡是黃土高原流域地貌的主要侵蝕產沙區[4]和最主要的產沙運移通道,也是黃土小流域地貌系統研究中重要的地形因子,溝谷網絡的演化過程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其所屬流域的地貌演化特征,因此,溝谷網絡演化過程研究對探索流域地貌演化特征具有重要意義。以往溝谷網絡研究多以黃土高原小流域為基本單元,借助室內模擬實驗[5-8]、野外實際測量等數據,采用D8算法、多流向算法等提取溝谷網絡[9-11],通過特征指標[12-15]對小流域地貌系統內部的溝谷網絡形態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21年6期2021-12-08

  • 西秦嶺北緣構造帶漳縣地區夷平面和溝谷水系地貌特征分析
    又有多方向復雜的溝谷水網,還有特殊的巖石地層形成的特殊地貌現象,如丹霞地貌和巖溶地貌等[2].西秦嶺北緣區域這些地貌特征是構造-巖性-氣候耦合作用的最終結果,蘊含了大量關于青藏高原東北緣地殼隆升、斷裂活動、地質組成及氣候變化等信息[3],因此,該區域構造地貌研究對于認識青藏高原東北緣隆升過程、構造活動等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本文基于30 M 分辨率DEM影像數據,通過高程、水系及空間變化信息提取,結合區域斷裂構造和不同時代、不同巖性的地層空間分布特征等,進行了

    天津城建大學學報 2021年5期2021-11-11

  • 鄂爾多斯盆地南部三疊系延長組溝谷體系構造成因
    了廣泛分布的大型溝谷體系。長期以來,延長組溝谷體系被認為是風化剝蝕和河流侵蝕作用所致[1-5]。在延長組剝蝕面之上,沉積了具有河道充填特征的延10油層組和廣覆型補償沉積的延9油層組,是延安組的主力油層組[6-10]。溝谷體系是碎屑物搬運的重要通道,也是砂體優先沉積的地方,控制著砂體的展布形態和沉積厚度,因此對油氣勘探具有重要意義[11-12]?;谌S地震資料解釋及巖心觀察,對延長組頂部廣泛發育的溝谷體系進行了描述和刻畫,認為其主要成因為走滑構造運動背景下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21年5期2021-10-29

  • 淺埋特厚硬煤層過溝谷開采超前區域弱化控制技術
    體起伏較大、丘陵溝谷區域普遍發育、溝谷的坡體形狀多變等特點[4-5]。神東礦區厚煤層普遍發育,煤層傾角多為1°~3°,為近水平煤層,地表受到溝谷發育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溝谷縱橫結構特征,溝谷落差達到 30~70 m,溝谷發育處松散層因沖蝕缺失,部分基巖也因沖蝕變薄或缺失[6-7]。相關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指出,工作面在開采淺埋厚煤層過程中,當經過溝谷區域時易發生強礦壓災害,嚴重制約了礦井安全生產,尤其在溝谷地形普遍發育區域[8-9]。近年來隨著西部礦區開采強度不

    中國煤炭 2021年6期2021-06-30

  • 溝谷災害鏈演化模式與風險防控對策
    件,極大地增加了溝谷災害鏈發生的風險[3,6]。據統計,1970年以來川藏交通廊道已發生特大溝谷災害鏈15起。這些溝谷災害鏈災害輕則推擠河道、淤埋道路,導致交通被迫中斷,影響居民日常生活;重則形成堰塞湖淹沒村莊,誘發波及數百公里的潰決洪水,掃蕩下游房屋建筑,威脅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應對和處置溝谷災害鏈造成的風險,關乎川藏鐵路項目建設和運營的安全。傳統的災害研究認為不同災種間是相互獨立的,針對不同類型災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調查、監測、預警、治理

    工程科學與技術 2021年3期2021-06-10

  • 渤海西部沙東南構造帶東營組古地貌特征及對沉積的控制作用
    凸起、 斜坡、 溝谷等相對微觀的地貌及形態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林暢松等,2015; 邵東波等, 2019)。 研究表明同沉積斷裂及其組合形成的古地貌在中國東部新生代含油氣盆地廣泛發育, 國內學者對此研究的最早, 并且一直持續至今。 渤海灣盆地東營、 沾化古近紀發育雁行狀、 梳狀和帚狀斷裂組合, 形成了特定的古地貌, 控制了沉積砂體的展布 (林暢松等,2003); 同沉積斷裂及其相關古地貌影響了物源方向、 沉積相類型及其發育充填 (郭濤等, 20

    地質力學學報 2021年1期2021-03-05

  • 18112 工作面覆巖導水裂隙發育和滲流規律模擬分析
    特征,井田范圍內溝谷地形較多,具體地表地形如圖1。根據礦井地質資料可知,井田范圍內的溝谷主要為沖溝,長度基本在1.0~7.3 m 范圍內,寬度在5~57 m 范圍,深度在4~60 m 范圍。18112 工作面位于8#煤層11 采區,工作面對應的地表區域起伏較大,工作面頂板的主要含水層為砂巖裂隙水,且砂巖裂隙水又與地表水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井田范圍內存在著三條河流,分別為湫水河、蔚汾河和嵐漪河。具體工作面布置形式及其與溝谷的位置關系如圖1?,F為防止工作面回采

    山東煤炭科技 2021年1期2021-02-07

  • 基于統計學的隴東地區溝谷分布及演化研究
    生。研究黃土塬區溝谷的分布和發育的規律可以幫助了解黃土溝谷的演化進程,從側面對黃土地貌的演化分割做出解釋,提高人們對黃土地貌演變全過程的認識。研究人類活動驅動下的黃土層內溝谷發育過程及提取溝谷發育量化參數,更是利于人們正確認識自身對黃土溝谷演化的影響,從而達到減緩水土流失和保證生產生活安全的目的。故本文通過對隴東地區溝谷分布和發育規律的統計定量化及可視化表達,得出溝谷間具體的影響程度和發育規律,為固溝保塬工程的實施提供指導。統計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

    水土保持通報 2020年5期2020-12-23

  • 溝谷地形下近淺埋煤層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研究
    為黃土高原、丘陵溝谷發育區,受風蝕水蝕嚴重,坡體產狀變化大[1-2]。淺埋煤層溝谷下開采時常會出現工作面壓架、大面積冒頂及煤柱傾倒等動載礦壓災害,嚴重威脅礦井的安全高效開采[3-5]。因此,采礦界專家學者開始逐漸重視地形地貌對煤礦井下開采的影響,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PAN等[6-8]研究了地形地貌對下部各向同性巖體自重應力場的影響,認為地表附近的應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形的影響,從而導致在溝谷底部和山腳處形成應力集中,進而研究了不

    中國礦業 2020年9期2020-09-14

  • 地質災害防治科普知識(五)
    前有哪些征兆?①溝谷范圍長時間降水,地表松散體飽和,如果突然一次降水量增大就易發生泥石流。②泥石流溝谷上游行洪區兩側發生崩塌、滑坡堵塞溝谷,在下游常常出現短時的斷流現象,這是潰決型泥石流即將發生的前兆。③泥石流溝谷上游突然傳來異常的轟鳴聲,聲音明顯不同于機動車、風雨、雷電、爆破等聲音,可能是由泥石流攜帶的巨石撞擊產生。發生泥石流時如何避險自救?①當處于泥石流區時,選擇最短、最安全的路徑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千萬不能順著泥石流前進的方向逃生。②不要在樹上躲

    科學導報 2020年48期2020-09-08

  • 綜采工作面過溝谷地貌的覆巖結構演化規律及協同控制
    層的地表普遍存在溝谷地貌,井下煤炭開采極易受地表的形態影響[1],出現采場來壓時間短、壓力遠大于常規開采壓力的現象,工作面常發生支架活柱急劇下縮甚至壓架等動載礦壓災害事故,嚴重威脅煤礦的安全生產[2]?;铍u兔煤礦21304工作面過溝谷上坡段時出現大范圍動載礦壓災害,在支架被壓死的同時出現片幫、冒頂情況。針對溝谷地貌下煤炭開采,相關人員進行了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開采邊坡穩定性和地表沉陷等方面[3-4]。由于西部地區煤層淺埋、溝谷發育、地表起伏大等賦存環境,煤

    礦業安全與環保 2020年1期2020-03-18

  • 自然溝谷水系對公園道路路基工程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5 m。1.2 溝谷發育和自然水系分布情況天然溝谷在設計道路的中間位置,與道路走向接近,在K0+980處與道路正交。K0+980原地面高程360.41 m,路面頂高程378.80 m,填土高度18.39 m;起點樁號K0+000,原地面高程325.77 m,路面頂高程335.23 m,填土高度9.46 m;可以算出,以上兩處原地面高差為36.64 m,溝谷水流方向是從大樁號往小樁號流。溝谷旱季時水量較小,個別月份處于斷流狀態;雨季流量較大,流量主要受降雨影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0年11期2020-01-13

  • 基于FLAC3D的V型溝谷高填方路基穩定性分析
    同時也會遇到V型溝谷高填方路基問題。由于V型溝谷高填方路基一般處在地形條件復雜的山間溝谷和斜坡地段,使得修筑的高填方路基常常出現邊坡局部巧塌、滑動,填方沉降及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這些問題發生的發生,將會導致路基路面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中斷交通,比如已經建好的柳桂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在高填方路段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在山區修筑公路時,高填方路基的穩定和沉降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1-3]。影響山區高填方路基穩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如路堤填筑高度、填料性質、路

    四川建筑 2019年6期2019-07-20

  • 東河煤礦溝谷地貌下動載防治
    響較大,工作面在溝谷下方推進過程中常會發生支架活柱急劇下縮甚至壓架等動載礦壓災害事故,嚴重威脅煤礦的安全生產。鑒于東河煤礦部分工作面處于山體溝谷地貌下開采的實際,故研究山體溝谷地貌下動載防治對于該礦井動載防治以及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本文以東河煤礦2#煤層動載礦壓防治為工程背景,在總結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防治對策。關鍵詞:溝谷;動載防治;防治對策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6.0591 地理位置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16期2019-07-19

  • 田灣河流域地貌和水系對泥石流分布的影響
    碎。流域內大部分溝谷較為陡峭,為泥石流固體堆積物匯集提供了勢能條件。該流域內主要巖性為變質巖與巖漿巖,但在不同區域又不盡相同,田灣河谷地帶巖性以石英巖、大理巖、云母石英片巖及板巖為主;龔家溝、油坊溝、唐家溝的中、下游均發育在巖漿巖出露區,巖性以斜長花崗巖、黑云母花崗巖及閃長巖為主,上游主要出露變質巖,巖性主要為變質砂巖、板巖夾變質頁巖等。這些巖體在貢嘎山雪水及氣候影響下,凍融風化強烈,容易形成大量破碎物,為當地泥石流的多發提供了充分的松散物質來源。再配合地

    資源環境與工程 2019年2期2019-06-21

  • 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來了你該怎么辦
    面流水作用下,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俗稱“走蛟”“出龍”“蛟龍”等?;碌淖R別依據1.地形地貌依據:斜坡上發育有圈椅狀、馬蹄狀地形或多級不正常的臺坎,其形狀與周圍斜坡明顯不協調;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腳較兩側更多地伸入河床;兩條溝谷的源頭在斜坡上部轉向并匯合。上述地貌現象說明,這些地段可能曾經發生過滑坡。斜坡上有明顯的裂縫,裂縫在近期有加長、加寬的現象;坡體上的房屋出現了開裂、傾斜;坡腳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上述

    生命與災害 2019年5期2019-02-17

  • 控制礦山泥石流溝谷水土流失的防治對策
    泥石流,不但導致溝谷發生大面積水土流失,而且會影響下方居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性。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控制礦山泥石流溝谷水土流失的防治對策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1 礦山泥石流的特點(1)人為性。通常情況下,礦山區域內的地質結構、地形地貌以及地表覆蓋物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發生自然變化的。而引發礦山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開采礦產資源時,改變了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者地表覆蓋物,因此,人類活動是引發礦山泥石流的主要因素之一。為提升礦產資源開采的效率,經常隨意堆積廢石棄土,在

    世界有色金屬 2019年7期2019-02-09

  • 干旱地區水循環過程中的地下水化學特征研究 ——以蒙古國前巴音鉬礦水源地為例
    部地勢平緩。主要溝谷自南向北貫穿全區,呈“人”字型展布,次級溝谷多為近東西向分布,構成一個完整的水文地質單元,單元的東南部分布著大面積的火成巖,西北部分布著白堊系碎屑巖和第三系、第四系,且地層中存在發育程度不同的透鏡體。單元內主要含水層為白堊系弱膠結砂巖、粉砂巖孔隙裂隙含水層。單元地下水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接受補給后沿地形想低洼地帶徑流,通過第三系垂向越流補給第四系地下水,最終以潛水蒸發形式排泄。本次研究區水源地位于整個水文地質單元的中下部。2 地下水水化

    地下水 2018年6期2018-12-14

  • 泥石流的調查及防治措施建議
    質石英砂礫等。沿溝谷方向向上游追索,在溝谷的西側山坡調查發現3處滑坡體,其中2處滑坡殘留體較厚,表層松散,上覆松樹東倒西歪呈“醉漢林”特征?;绿卣饕娤卤?。通過走訪溝口附近的多名村民,得出一致結論,該路段曾經發生過多次泥石流,最大的兩次在1998年及2009年;兩次發生時均將溝谷附近的村道一并沖毀。該村道寬3-5m,為土質填方路堤,設置一排水圓管涵洞直徑約0.50m。布置鉆探工作量加以驗證對泥石流堆積區順溝谷方向布置鉆孔2個,坑探點1個:泥石流物源區布置鉆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14期2018-01-23

  • 植被類型和降雨量對溝谷地土壤水分和溫度空間分布的影響
    塬面和梁峁坡)和溝谷地(或溝道,包括溝坡和溝床/溝底)兩種主要形態[6]。溝谷地地貌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是流域泥沙的主要來源,也是黃土丘陵區生態恢復的重點關注地貌類型。對溝谷地植被的恢復和重建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實踐工作[7]。然而,由于溝谷地坡陡溝深,僅有少量溝谷地土壤水分的相關研究成果[8-11],而且有關黃土剖面土壤溫度分布特征的研究還鮮有報道。因此,本試驗選取代表性植被恢復模式和降雨量差異地區溝谷地土壤的水分和溫度的空間分布進行調查研究,以期為指導該

    草地學報 2017年3期2017-09-13

  • 山體滑坡和泥石流來了,你該怎么辦
    地伸入河床;兩條溝谷的源頭在斜坡上部轉向并匯合,這說明,這些地段可能曾經發生過滑坡。斜坡上有明顯的裂縫,裂縫在近期有加長、加寬現象;坡體上的房屋出現了開裂、傾斜;坡腳有泥土擠出、垮塌頻繁,上述地貌現象可能是滑坡正在形成的依據。地層依據:曾經發生過滑坡的地段,其巖層或土體的類型、產狀往往與周圍未滑動斜坡有著明顯的差異。與未滑動過的坡段相比,滑動過的巖層或土體通常層序上比較凌亂,結構上比較疏松。地下水依據:滑坡會破壞原始斜坡含水層的統一性,造成地下水流動路徑、

    生命與災害 2017年8期2017-09-03

  • 地表溝谷對上灣煤礦超大采高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影響分析
    0011)?地表溝谷對上灣煤礦超大采高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影響分析徐 濤 賀海濤(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東城區,100011)采用實地測量、遙感分析、理論計算等方法,就神東礦區地表石灰溝對上灣煤礦8 m超大采高工作面開采礦壓顯現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石灰溝對工作面整體影響范圍約為950 m,可劃分為正?;夭蓞^、溝谷影響區、溝谷影響危險區等3個區域;工作面覆巖存在2個關鍵層,其中主關鍵層與石灰溝溝底垂直距離約為17.7 m,主關鍵層受溝谷地貌的侵

    中國煤炭 2017年7期2017-08-01

  • 阿圖什市城北泥石流災害發育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丘陵區發育若干條溝谷;N1和N3泥石流均為暴雨類-溝谷型-高頻法-小規模-水石(砂)型;有利的地形、豐富的物源和強降雨是區內泥石流的主要形成條件。阿圖什市;泥石流;發育特征;影響因素阿圖什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緣,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首府。阿圖什市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 433 km,距喀什航空港30 km,314國道穿市而過,309省道與烏恰縣貫通。本文以N1(N1-1、N1-2兩條支溝)和N3(N3-1至N3-5

    地下水 2017年2期2017-05-19

  • 石臼坨凸起西南緣陡坡帶東三段古地貌對沉積的控制
    ,研究古凸起、古溝谷、沉積區底型等地貌單元,解析陡坡帶不同位置扇體分布規律的差異性,闡明古地貌格局對沉積的控制作用。結果表明:東三段物源區古地貌呈西部高隆、中部過渡、南部階地、東部平緩的地貌格局,溝谷大量發育,且發育類型自西向東由深V型向寬緩的U型和W型演化。沉積區古地貌受同沉積斷裂控制形成4類沉積底型,并形成洼槽與脊梁相間格局,西部和東部洼槽可容納空間比中部的大。扇三角洲主要沿古凸起發育的溝谷進入湖盆,在可容納空間較大的洼槽帶分布,具有西部極富集、東部相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6年6期2017-01-13

  • 情人谷天池
    是一條神秘美麗的溝谷。溝谷處彎彎曲曲,奇石如洗,植被茂密,一條長年不斷的溪流從窄窄的溝內流出,泉水叮咚,清澈蜿蜒,我們順著溝谷里的小路往上爬,小路的石階濕滑,路旁的草木郁郁蔥蔥,晶瑩剔透的露水安靜地躺在各種植物的葉子上、花瓣上,天空被濃郁高大的樹木遮掩著,隱約透露著星星點點的藍,曲徑通幽的感覺猶然而生。這條溝谷雖小,但有數百種植被,山花燦爛此謝彼開,紅的如火焰,黃的如金碇流光,藍的如寶石綴也,紫的如彩霞變換,美麗的色彩交織輝映,讓人流連忘返。下午,我們觀光

    青少年日記 2016年8期2017-01-06

  • 溝谷空間特征與斜坡災害發育關聯性分析
    074)0 引言溝谷也稱溝壑,指河流切割與地表侵蝕過程所形成的河蝕小地貌系統。地貌上處于坡地與河道之間,是連接兩者的紐帶。溝谷作為流域的中樞,是流域侵蝕物質的發源地、停積場地,流域地貌系統中最為活躍的部分[1]。它不僅把坡地地表水和表面物質輸送到河道中,自身還產生大量的泥沙和水流,促使溝谷不斷向前發展、蠶食坡地。溝谷的持續侵蝕,不但造成巖土破碎,穩定性差,且是山區形成高陡臨空面的重要促進因素,使斜坡災害發育的可能性大增[2]。因此溝谷空間特征對斜坡災害發育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5年2期2015-03-08

  • 遷安市紅峪口庵子溝泥石流災害特征及防治建議
    位深2.5 m,溝谷內大量農田被毀,沒有沙石涌出溝口,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兩次泥石流間隔32年,該泥石流為中型、低頻泥石流。1 地形、氣候、暴雨特征庵子溝距遷安市約28 km。屬于以碳酸巖為主的丘陵小區,海拔高程為167~532 m,相對高差365 m,山體走向近東西向,一般溝兩側地形坡度在 30°~45°之間,局部大于 60°,多為“V”型谷,局部成“U”型。流域面積達 1.78 km2,匯水面積約1.7 km2,主溝整體長 2.046 km,平均溝床縱比

    地下水 2014年6期2014-12-14

  • 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法的溝谷泥石流易發性研究
    文結合武山銅礦區溝谷泥石流的特征,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武山銅礦區的溝谷泥石流的易發性進行評估。評價結果與根據地質分析及溝谷泥石流易發程度量化評價標準評價結果相符合。1 計算原理及實例分析1.1 多級模糊數學綜合評價的基本原理模糊數學中多級模糊綜合評價就是應用模糊變換原理和最大隸屬度原則,考慮與被評價事物的各個因素,對其所做的綜合評價。[3]將泥石流易發性評判的因素集U 和分級評判集V 分別定義為:U={U1,U2,…,Um},V={V1,V2,…,Vn},

    價值工程 2014年24期2014-11-28

  • 黃土高原歷史時期溝谷侵蝕量計算方法探討
    黃土高原歷史時期溝谷侵蝕量計算方法探討解哲輝1,3,崔建新2,常 宏1(1.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西安 710075;2.陜西師范大學 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西安 710062;3.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0049)歷史時期溝谷侵蝕量的計算多采用傳統實地測量或計算方法,而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溝谷侵蝕量計算提供了更為簡便、快捷、高效的方式。等高線圖形概括法即為一種將傳統制圖學與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本文以神木縣東山舊城沖溝為切

    地球環境學報 2014年1期2014-07-02

  • Comparative susceptibility to permethrin of two Anopheles gambiae s.l. populations from Southern Benin, regarding mosquito sex,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mosquito age
    界第四系,沿河流溝谷分布,為沖-洪積粉砂質粘土層、亞粘土層、中細粒砂層及砂石層。Acknowledgements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Ministère de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Benin for supporting the doctoral training of Nazaire. We would lik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4年4期2014-03-23

  • 溝谷區管道敷設方式和地質災害的關系探析
    鮮有系統研究“河溝谷區管道地質災害和敷設方式關系”;同時,對不同管線地質災害危險度識別區劃結果均顯示,地質災害危險度高的區段多為河溝谷地區,管道地質災害在河溝谷區呈現出發育密度高、對管道的威脅較大、災害后果較為嚴重等特征,藉此,本文對管線穿越河溝谷地帶時不同敷設方式與地質災害發育程度間的響應機制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對管道地質災害發育分布機制有更深入、系統的認識,也將對管道穿越河溝谷階地帶時建設期的選線和運營期地質災害的防治等工作產生一定指導意義。1 河溝谷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2014年2期2014-03-01

  • 泥石流溝分形維的初步認識
    的分析包括泥石流溝谷的分形維分析與堆積物分形維分析。泥石流溝谷的分形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石流溝谷的發育密度與其阻塞程度。堆積物分形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石流溝內物源的組成與泥石流運移過程中固體物質的滯留情況。通過兩者的分形維的結果,可對泥石流進行初步的認識與評價。2 分形理論分形維(fractal dimension)是分形理論的求算結果。分形理論是由Mandelbrot于19世紀70年代提出的。其基本思想為:傳統意義上,對于點,可認為其分形維為0,線為

    山西建筑 2013年3期2013-11-06

  • 基于SPOT5圖像的泥石流自動提取方法
    數據,利用改進的溝谷中心線提取算法提取溝谷中心線,并利用數學形態學濾波算法生成溝谷范圍;最后將提取的疑似泥石流圖斑與溝谷范圍匹配,并對矢量化后的結果進行面積、坡度和順坡性等篩選,得到泥石流或潛在泥石流信息。實驗表明,本文構建的泥石流提取模型具有較高的提取精度和效率。泥石流;SPOT5;DEM;自動提取0 引言泥石流是嚴重威脅山區及山前地區居民安全和工程建設的一種地質災害[1]。2008年汶川地震后引發的次生泥石流地質災害,對山區城鎮、村莊、道路交通、水利水

    自然資源遙感 2012年3期2012-12-27

  • 泌陽凹陷核桃園組古地貌恢復及其對沉積體系的控制
    包括古隆起、下切溝谷、斷槽溝谷、斷裂轉換帶、陡坡斷裂坡折帶、沉積斜坡坡折帶、凹陷;在構建完整物源供給系統的前提下,古地貌單元及其組合樣式對沉積體系有著明顯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現是在隆起-斷槽溝谷-沉積斜坡坡折帶-凹陷組合樣式中,受斷槽溝谷和沉積斜坡坡折帶耦合控制,在斜坡坡折帶上大規模的發育辮狀河三角洲沉積;在隆起-下切溝谷-陡坡斷裂坡折帶-凹陷和隆起-斷裂轉換帶-陡坡斷裂坡折帶-凹陷組合樣式中,受下切溝谷和陡坡斷裂坡折帶控制,在溝谷下方發育規模和砂體展布方向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2年10期2012-11-10

  • 基于GIS與信息量模型的溝谷密度與滑坡發育關系的研究
    為數學模型,分析溝谷密度與滑坡發育之間的關系,為研究其他因素與滑坡發育之間的關系提供參考。1 研究區概況研究區以中山峽谷地貌為主,河谷呈東西向橫貫整個研究區,地形切割強烈,區內山地高程多在1000~2000m之間,最大高程2117m,相對高差500~1500m。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山體上部有多期夷平面發育,河谷地區亦有斷續分布的殘留階地。主要地層巖性為碳酸鹽巖、砂巖、泥巖、頁巖,砂巖、泥巖多為互層,容易產生差異風化,遇水軟化,強度降低。區內地質構造復雜,發

    中國礦業 2012年1期2012-05-28

  • 論油氣運移的“高速公路”及源外找油思想①
    條大型“人字”形溝谷體系,該溝谷體系對白城水系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河道上的探井都有良好的油氣顯示,套保和圖牧吉油田(距離主力生油凹陷達120 km)的成因也與溝谷體系有關。嫩一、二段湖相泥巖形成的區域性蓋層,溝谷體系的高孔-高滲儲層以及單傾斜坡使得長嶺凹陷生成的油氣具備了向西部斜坡長距離運移的地質條件。因此,盆緣發育的“人字”形溝谷體系及其控制的河道沉積是油氣長距離運移的“高速公路”,只要存在圈閉條件,沿著“高速公路”就可以實現“源外”找油。源控論 盆緣

    沉積學報 2011年3期2011-12-13

  • 中亞熱帶溝谷森林及經濟植物資源科學考察研究
    007)中亞熱帶溝谷森林及經濟植物資源科學考察研究夏合新1, 陳曉萍2(1.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2.湖南省林業廳,湖南 長沙 410007)2007—2009年間,我們分別科學考察了中亞熱帶典型區系湖南省雪峰山脈和武陵山脈的溝谷森林,在剖析了溝谷地帶的地形地貌,土壤和氣候等自然特點的基礎上,摸清了溝谷地帶森林和經濟植物資源,同時提出了溝谷森林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這一科學考察,為人們認識和了解中亞熱帶溝谷森林植被與生境提供了科學

    湖南林業科技 2011年5期2011-11-16

  • 水土流失治理背景下小流域泥沙來源初探——以皇甫川流域西五色浪溝小流域為例
    線,將小流域分為溝谷地、溝間地2大地貌類型?;跍衔g和面蝕及其影響因子切割裂度、水土保持措施及土地利用方式、坡度、植被覆蓋度等數量和分布以及通過項目布設的雨量站、把口站和徑流場觀測資料2種方法對在水土流失治理背景下小流域泥沙來源進行比較。結果表明,2種方法均顯示,西五色浪溝小流域泥沙主要來源于溝谷地,溝谷地土壤侵蝕量約占流域侵蝕量的73%,是溝間地侵蝕量的2.73倍。地理信息系統;溝蝕;面蝕;泥沙來源;皇甫川流域皇甫川流域地處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水土流失嚴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1年5期2011-09-06

  • 黃土塬區DEM水文分析中消除地面偽溝谷的方法
    值,從而造成提取溝谷網絡時會有大量的偽溝谷出現[9-10]。以上問題的出現,給黃土高原地區溝壑密度的正確提取以及水文分析的有效進行,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圖1為實驗樣區水文分析中存在的偽溝谷示意圖,(a)為實驗樣區的地形等高線圖,(b)為該地區采用坡面流方法提取的溝谷網絡,對比可以發現,原始提取的溝谷網絡中存在大量的偽溝谷。圖1 偽溝谷示意影響提取溝谷網絡結果的關鍵因素是匯流累積量閾值的選?。?1],一般說來,當該閾值變大時,所提取的溝谷網絡結果數量會變少。

    中國水土保持 2011年8期2011-07-26

  • 基于DEM不同路徑算法的溝壑密度提取
    從TM影像中提取溝谷線信息,由于該算法的計算結果隨窗口的大小變化較大,未形成標準[4-5]。隨著數字地形分析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基于數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溝壑密度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但是傳統的通過DEM提取溝壑密度都是基于D8的單流向算法,且匯流閾值的選取主觀性太大,沒有具體的規范[6-9]。D8算法計算結果在平緩地區會產生平行水流,不能模擬分流,且會把2維流路簡化為1維,且匯流閾值的確定具有一定的地貌局限性,錯誤的使用其他地貌類型的匯

    地下水 2011年6期2011-02-23

  • 濱淺海泥流溝谷識別標志、類型及沉積模式① ——以鶯歌海盆地東方1-1氣田為例
    92)濱淺海泥流溝谷識別標志、類型及沉積模式① ——以鶯歌海盆地東方1-1氣田為例李勝利1于興河1謝玉洪2陳志宏2劉力輝3(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00083;2.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廣東湛江524057; 3.諾克斯達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92)在濱淺海沉積環境中有一類特殊的重力流水道沉積,名為泥流溝谷(mud flow gully)。泥流溝谷以泥巖充填為主,呈正韻律,厚度中等,往往切割其下部的砂體。在垂向上表現為泥流溝谷之下多為臨濱或濱外

    沉積學報 2010年6期2010-09-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