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作

  • 南丹縣春西瓜-紅粳稻-秋蘿卜高效栽培技術簡介
    -粳稻-蘿卜三熟輪作栽培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近年來農耕制度改革的一大創新,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該模式打破了南方山區傳統一年一季中稻的種植習慣,利用稻田“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氣候資源,因地制宜推廣瓜、稻、菜多熟栽培模式,不僅豐富當地“米袋子、果盤子、菜籃子”市場供應,而且使農民鼓起“錢袋子”。從“西瓜-粳稻-蘿卜播季安排”、春西瓜栽培、夏作粳稻種植、秋季蘿卜栽種幾個方面,歸納總結了南丹縣瓜-稻-菜高效栽培技術經驗,為指導山區種植結構調整、優化農產品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2023-12-13

  • 工業大麻-辣椒輪作對辣椒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
    工業大麻;辣椒;輪作;生長;生理辣椒(CapsicumannuumL.)為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植株,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隨著生產的專業化、集約化和規?;饺找嫣嵘?,辣椒復種指數高,品種相對單一,這種模式帶來高效益的同時,更加劇了辣椒連作障礙的發生,嚴重影響了辣椒生產的可持續發展[1]。據統計,連作導致辣椒產量降低,輕者減產30%左右,嚴重的減產80%以上,甚至絕產[2]。辣椒連作障礙問題日漸突出,亟待解決。研究表明,合理輪作是解決辣椒

    熱帶作物學報 2023年8期2023-09-20

  • 栽培模式對黨參根際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
    要:為探究連作與輪作2種栽培模式對黨參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及功能多樣性的影響,本研究以黨參連作和黃芪-黨參輪作根際為研究對象,采用 Biolog-Eco技術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根際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謝特征及功能多樣性差異。結果表明2種栽培模式下,黨參根際土壤細菌、真菌、放線菌數量及微生物總數隨著黨參生長發育均呈先升后降趨勢;與輪作相比,連作根際土壤真菌數量顯著增加,而細菌及放線菌數量、微生物總數顯著降低。黨參根際土壤微生物總體代謝活性能力由大到小依次輪作

    江蘇農業學報 2023年5期2023-09-19

  • 耕地輪作休耕補助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土壤污染嚴重。輪作休耕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對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推行輪作休耕制度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證農村生態功能區的建設、提高中國糧食的產量與質量、調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等等。目前,法律政策和實踐以及學者們理論研究的重點主要是耕地數量的保障和增加,對耕地質量的提高重視度不夠。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確認并闡述了在中國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構想[2]。2016年6月,農業部會同財政部等10個

    農學學報 2022年6期2022-11-25

  • 淺談吳中區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成效及推廣
    索符合本區實際的輪作休耕技術模式和補貼機制,進行了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且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的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據統計,吳中區稻田輪作休耕面積由2017年的1 332.90 hm2增至2019年的1 933.47 hm2,稻田輪作休耕比例由2017年的70.4%(當年水稻種植面積為1 893.33 hm2)增至2019年的85.3%(當年水稻種植面積為2 266.67 hm2),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 907萬元。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吳中區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上海農業科技 2022年1期2022-11-18

  • 若爾蓋地區唐古特大黃輪作牧草初步篩選
    質造成影響;二是輪作親緣關系較遠的其他作物,這種方式更符合中藥材生態種植要求[4]。長期實踐中,若爾蓋縣大黃種植戶一般在一季大黃收獲后,繼續種植大黃或輪作青稞,前者連作障礙嚴重,后者經濟效益較低,均不利于大黃產業可持續發展。高海拔地區種植禾本科、豆科牧草后,對土壤有一定改良作用[5]。筆者于2020年在若爾蓋縣巴西鎮開展大黃輪作牧草對比試驗,以期為唐古特大黃規范化生態種植技術集成提供依據。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點位于若爾蓋縣巴西鎮阿俄村,上

    農業科技通訊 2022年9期2022-09-21

  • 城固元胡輪作最佳模式研究與應用
    以上。為探索元胡輪作最佳模式, 解決茬口銜接和減輕病蟲危害等問題,于2018—2020 年在上元觀、 董家營、 三合、 天明和二里等6 個元胡生產重點鎮開展了連續3 年的輪作模式試驗研究。本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試驗研究方法, 設4個處理, 即: ①水稻—元胡輪作; ②玉米—元胡輪作; ③花生—元胡輪作; ④蔬菜—元胡輪作。每年設2 組試驗, 共6 組, 對實產及霜霉病、 菌核病和銹病3 種主要病害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試驗結果見表1。表1 元胡不同輪作方式結果匯總

    西北園藝(綜合) 2022年5期2022-09-06

  • 輪作模式對農田土壤團聚體及碳氮含量的影響
    C、N[3],而輪作通過不同的水肥管理、底物添加等措施調節土壤團聚體穩定性、養分含量及利用效率,被認為是改良土壤結構和保持肥力的重要舉措[5]。目前,國內外關于輪作模式與土壤團聚體與C、N分布的研究主要包括常規性耕種與保護性耕作[6]、小麥-豆類連續輪作[7]、煙-稻輪作等[8]。稻田與旱地土壤C、N的周轉、穩定機制和環境條件都深受農業管理系統的影響,表現出礦化速率、營養利用率、氧化還原過程與微生物活性方面的差異性[9]。目前水旱輪作與旱地輪作下C、N養分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22年3期2022-06-29

  • 城固元胡輪作最佳模式研究與應用
    以上。為探索元胡輪作最佳模式,解決茬口銜接和減輕病蟲危害等問題,于2018—2020年在上元觀、董家營、三合、天明和二里等6個元胡生產重點鎮開展了連續3年的輪作模式試驗 研究。本試驗采用大區對比試驗研究方法,設4個處理,即:①水稻—元胡輪作;②玉米—元胡輪作;③花生—元胡輪作;④蔬菜—元胡 輪作。每年設2組試驗,共6組,對實產及霜霉病、菌核病和銹病3種主要病害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試驗結果見表1。從病害發生情況來看,水稻—元胡輪作模式霜霉病、菌核病和銹病發生最

    西北園藝·蔬菜 2022年5期2022-05-30

  • 《經濟日報》補上休耕期農民收入短板
    出,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耕地休耕輪作是統籌當前與長遠、協調生產與生態、兼顧用地與養地的制度性安排,對協調推進農產品供給動態調節和農業生態綜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在休耕輪作適宜區域實施了耕地休耕輪作試點,并不斷調整優化耕地休耕輪作規模和范圍。通過推行休耕輪作,實現耕地用養結合,休耕輪作地區在有效提升耕地可持續性生產力、農業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現了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的同頻共振??梢哉f,經過幾年的耕地休耕輪作試點,我國已

    中國食品 2022年21期2022-05-30

  • “花生-晚稻-馬鈴薯”三熟輪作種植模式的特點及栽培技術
    區逐漸采用了三熟輪作種植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诖?,以廣西陸川縣的“花生-晚稻-馬鈴薯”三熟輪作種植模式為研究對象,從前期整地選種、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其高效栽培技術。關鍵詞 花生;晚稻;馬鈴薯;三熟;輪作;栽培技術中圖分類號:S565.2;S511;S5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02陸川縣位于廣西東南部,東連北流市,北接玉州區,西壤博白縣,南鄰廣東廉江市、化州市,因

    南方農業·下旬 2022年4期2022-05-24

  • 水稻-鮮食玉米輪作模式下草地貪夜蛾發生監測與防治技術
    在芒市遮放鎮糧經輪作模式下(水稻-鮮食玉米),全程采用信息素監測,誘捕成蟲,根據成蟲的發生情況,適時采用低劑量藥劑防治低齡幼蟲的方式進行草地貪夜蛾的防治。結果表明,在水稻-鮮食玉米水旱輪作栽培模式下,采用成蟲長期信息素監測和誘殺與幼蟲適時監測和低劑量藥劑防治相結合,可有效降低輪作區鮮食玉米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為害,當季用藥3次,可得到有效控制。研究結果可為水稻-玉米輪作模式下草地貪夜蛾的高效防控提供參考。關鍵詞 草地貪夜蛾;輪作;水稻-鮮食玉米;信息素;監測與

    熱帶農業科學 2022年3期2022-04-29

  • 紫云英還田對土壤養分和重金屬含量的影響
    量低效區,需通過輪作休耕來培肥地力,提升土壤質量。1.2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2個處理,處理1為夏季種稻田、冬季種小麥,處理2為夏季種水稻、冬季種紫云英,大田試驗,面積為667 m2,各3個重復。處理中農民習慣施肥的水稻化肥用量純N為240 kg/hm2,P2O5為90 kg/hm2,全部用作底肥,K2O為120 kg/hm2,全部用作底肥;小麥化肥用量純N為180 kg/hm2,P2O5為75 kg/hm2,全部用作底肥,K2O為60 kg/hm2;冬天種植

    中國農學通報 2022年7期2022-04-14

  • 連作對烤煙農藝性狀、根系形態與土壤養分的影響
    因子,以云南瀘西輪作、連作烤煙、土壤及根系為對象,對輪作及不同連作年限烤煙農藝性狀、土壤養分及根系形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隨著烤煙連作年限增加,土壤養分各指標總體呈降低趨勢,其中4個連作處理土壤的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顯著低于對照土壤。IFI值(土壤肥力綜合指標值)也隨連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趨勢。在烤煙整個生育期,輪作模式下烤煙農藝性狀整體要優于連作,而連作處理之間農藝性狀整體無明顯變化規律。IFI與烤煙農藝性狀的相關性分析發現,烤煙株高、單葉面積僅在團棵期與

    江蘇農業科學 2022年2期2022-02-15

  • 大棚羊肚菌與哈密瓜輪作高效栽培技術
    ,羊肚菌與哈密瓜輪作栽培,能夠充分利用設施條件,降低哈密瓜連作障礙,增加農民收入。2019—2021年連續3 a(年)在河北省柏鄉縣翔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大棚羊肚菌與哈密瓜輪作栽培模式研究,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生產羊肚菌,收益較好??偨Y出適宜河北省冀中南地區大棚羊肚菌與哈密瓜輪作的高效栽培技術,包括茬口安排、哈密瓜栽培技術和羊肚菌栽培技術等。關鍵詞: 羊肚菌; 哈密瓜; 大棚; 輪作; 高效栽培中圖分類號: S652+S646 文獻標志碼: C 文章編號

    中國瓜菜 2021年10期2021-11-14

  • 溫室番茄-甜瓜輪作栽培模式探討
    :溫室番茄-甜瓜輪作是一種效益較高的栽培模式,有利于農業增產增收。本文將主要針對這一栽培模式展開全面探討,從選種、種子處理、育種、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展開簡要結束,希望能夠為相關種植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關鍵詞:溫室;番茄;甜瓜;輪作引言:在當前的蔬菜種植產業中,利用溫室展開輪作栽培是非常有效的增產增收的途徑。其中番茄-甜瓜輪作栽培,是其中的一種非常典型的模式,兩種作物都屬于高產作物,通過實施輪作可以最大程度的運用溫室,創造最大價值[1]。就

    錦繡·上旬刊 2021年12期2021-11-01

  • 上海地區十字花科蔬菜輪作防治根腫病初探*
    污染等問題。利用輪作、間作、休耕等農業綜合措施防治根腫病是具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生態防控方法。小青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是上海地區栽培面積較大的蔬菜種類,根腫病發生較嚴重。為探明十字花科作物根腫病有效的生態防控方法,我們于2018—2020年開展了每茬輪作、每2茬輪作、2茬青菜1茬其他作物輪作、周年輪作等4 種輪作模式防治小青菜根腫病的效果試驗。每種輪作模式為1 個標準大棚(面積306 m2),每茬作物收獲后,施有機肥,翻地曬垡,并將發生根腫病的蔬菜殘根帶出地塊集中

    上海蔬菜 2021年5期2021-10-29

  • 辣椒與豆科蔬菜、早稻、荸薺輪作有機栽培技術
    發明的該有機栽培輪作技術方案,通過合理的選擇輪作作物、采用科學的輪作順序、選擇適合有機栽培的各作物品種以及各種配套的栽培技術措施等,解決了辣椒、豆科蔬菜豌豆和毛豆栽培時要求輪作年限長而有機栽培又必須在有機栽培基地上種植這一難以調和的困擾有機栽培的技術難題,確保了在每個為期2 a(年)的輪作周期內經多周期輪作仍能獲得秋辣椒、豌豆、早稻、荸薺和毛豆共5種作物的高產、穩產。關鍵詞: 秋辣椒; 豌豆; 早稻; 荸薺; 毛豆; 輪作; 有機栽培中圖分類號: S641

    中國瓜菜 2021年7期2021-08-23

  • 適宜與香蕉輪作防控枯萎病的蔬菜品種初步篩選
    巨大,選擇合理的輪作作物對該病防控意義重大。本研究在25個蔬菜品種接種香蕉枯萎病菌4號生理小種(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 4)后,調查Foc 4對不同種蔬菜的致病性,測定不同時期蔬菜根際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的數量;通過菌絲生長速率法和孢子萌發法,測定不同蔬菜根系的水浸提液對Foc 4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篩選適合與香蕉輪作的蔬菜品種,探索輪作防病的機理。結果表明,所調查的25個蔬菜品種在接種Foc

    熱帶作物學報 2021年6期2021-08-04

  • 紫花苜蓿與3種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輪作的土壤養分生長季動態比較
    變種植模式,引入輪作種植體系。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明,合理輪作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4-6]。甘肅慶陽地區輪作試驗表明,3齡苜蓿(Medicagosativa)與2年小麥(Triticumaestivum)輪作,相比于小麥連作,0~40 cm 土層土壤有機質與氮含量分別提高了17.48%和22.53%[7]。陳丹梅等[8]發現,烤煙與不同作物輪作后提高了土壤總有機碳、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含量。目前關于輪作模式對土壤養分的影響,以及不同輪作模式間的探索,已有學

    草原與草坪 2021年3期2021-07-26

  • 輪作制度對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狀影響的研究
    畝的耕地上實施了輪作種植制度,通過對輪作試點區域耕地質量監測的研究發現,輪作制度對增加土壤耕層厚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機質、全氮以及磷鉀等理化性狀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1 土壤理化性狀指標變化情況1.1 耕層厚度 監測結果表明,通過三年輪作,輪作試點區耕層厚度呈增加趨勢。 試點前耕層平均厚度為19.5cm,2019年耕層厚度為20.0cm。與試點前比,耕層厚度增加0.5cm,增幅2.6%。與對照區比,2019年輪作試點區耕層厚度為20.0cm,對照區耕

    吉林蔬菜 2021年2期2021-07-19

  • 日光溫室赤松茸與精品西瓜輪作高產栽培技術
    量。赤松茸與西瓜輪作栽培,可充分利用設施條件和農作物秸稈,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自2017年開展西瓜-赤松茸-西瓜栽培模式以來,經過3 a(年)多的試種栽培,總結出適宜于日光溫室的赤松茸與精品西瓜輪作高效栽培技術。關鍵詞:赤松茸; 西瓜; 溫棚; 輪作; 高效栽培中圖分類號: S646+S652 文獻標志碼: C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05-142-03河南省李芳生態循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現有日光溫室70座,春秋塑料大

    中國瓜菜 2021年5期2021-07-19

  • 林業育苗地輪作方法解析
    影響,合理的進行輪作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一、輪作的意義很多育苗地都是采取連作的方式進行育苗,連作又稱重茬,是指在一塊育苗地中連續的種植同一種苗木。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這種種植方式容易導致苗木的質量下降,并使產量受到負面影響。主要的原因如下:部分樹種對土壤中的某些營養元素需求量較大,如果在一塊育苗地中連續種植同一種樹木的苗木,會導致育苗地中某些元素的嚴重缺失,從而影響苗木的質量和產量;長期在一塊育苗地中培育同一種苗木,會給某些病蟲害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提高

    農民致富之友 2020年7期2020-04-08

  • 5齡紫花苜蓿輪作草地早熟禾的土壤養分變化特征
    6]。苜?!魑?span class="hl">輪作是一種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分和防治病、蟲、草害的高水平種植方式[7-8],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以及恢復和維持地力。盡管輪作的部分作用已被化學肥料和農藥代替,但輪作對土壤的潛在性和生物活性是不可代替的[9-10]。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被稱為“牧草之王”,其根系發達,適應范圍廣,抗寒、抗旱、耐貧;具有保持水土、防固風沙、土壤改良和植物修復等重要生態功能[11-14],也是草田輪作的重要草種[15-16];草地早熟禾(P

    草業科學 2019年11期2019-12-12

  • 我國藥用植物輪作模式研究進展△
    京 102488輪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順序地輪換種植不同植物的種植方式。連作則相反,是在同一田地上連年種植相同的作物。目前栽培的藥用植物中,根類藥材約占70%,絕大多數“忌”連作,連作會使植株生長不良,藥材的產量和品質均大幅度下降[1]。輪作是生產上用于減少病蟲害、恢復地力,減輕藥用植物連作障礙的重要措施[2]。目前,輪作在藥用植物栽培中廣泛應用。如對黃芪、地黃、薄荷、西洋參、白術、細辛等實施合理輪作可有效減少田間病害,明顯提高產量[3]。近年來,我國研究者

    中國現代中藥 2019年5期2019-07-03

  • 綏棱縣耕地輪作休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
    續發展,采取耕地輪作休耕制度。綏棱縣是典型的半山區農業縣份,地貌大體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縣總面積4238平方公里,轄6鎮、5鄉、76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33萬,其中農村人口19萬,耕地總面積209萬畝,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黑龍江省水稻、大豆、玉米主產區。1輪作休耕工作現狀綏棱縣2017、2018年申報耕地輪作試點任務23.806541畝,其中2017年輪作試點8.8萬畝,2018年輪作試點14.637519萬畝,2018年休耕0.369022萬畝,輪作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7期2019-05-23

  • 烤煙種植輪作模式對煙葉農藝性狀的影響①
    213)烤煙種植輪作模式不僅可以有效確保單位面積種植效益,同時也可以在有限土地上生產出高產、高效、優質農產品,研究烤煙種植輪作模式,可以有效實現控制農業面污染源,并且也可以在確保煙農經濟效益同時,為提高烤煙質量與產量起到幫助作用。因此,開展烤煙種植輪作模式對煙葉產質量影響研究,進而找出一種或多種有效烤煙種植輪作模式,對促進煙葉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1 試驗材料及方式1.1 輪作模式本試驗所選輪作模式為:(1)大春非煙作物→晚秋作物→空閑→煙;(2)大春非煙作

    熱帶農業工程 2019年5期2019-05-19

  • 我國支持耕地輪作休耕試點
    有關省區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工作。國家對2018年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工作進行了部署:一是將中央財政補助的試點規模擴大到2400萬畝,比2017年翻了一番。其中:輪作面積2000萬畝、休耕面積400萬畝。同時,安排相關地區自行開展試點面積600萬畝。二是將中央財政補助的試點區域由9省區擴大到12省區,即在現有輪作試點區域的基礎上,鼓勵長江流域小麥、稻谷低質、低效區開展稻油、稻菜、稻肥輪作;在現有休耕試點區域的基礎上,新增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區開展冬小

    農村百事通 2018年17期2018-12-08

  • 蔬菜輪作有哪些技術
    能否介紹一下蔬菜輪作的技術?專家解答:輪作是同一塊地上有計劃按順序種不同類型的作物和不同類型的復種形式。蔬菜輪作的主要技術有以下幾方面:(1)根據土壤肥力搭配品種。要把生長期長與生長期短的、需肥多與需肥少的蔬菜合理搭配種植。(2)根據作物根系深淺輪作。深根的根菜類、茄果類、豆類、瓜類(苦瓜例外)與淺根性的葉菜類、蔥蒜類進行輪作,此法能讓土壤中不同層次的肥料都能得到有效利用。(3)根據不同蔬菜對養分的需求輪作。不同蔬菜對養分的吸收不同,一般需氮較多的葉菜類后

    農業知識 2018年2期2018-03-23

  • 中國農地輪作休耕:制度與實踐★
    科學推進污染耕地輪作休耕制度,加強污染耕地生態修復,探索藏糧于地的具體實現途徑,對推動我國農業綠色發展、耕地資源永續利用和保持國家持久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我國悠久的農業耕作史上,輪作休耕即被看作經濟制度,也被認為是一項政治制度;即可以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可以保障社會政權的穩定與和諧。輪作休耕實踐自人類從事農業生產以來就被逐漸采用,只不過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輪作休耕的意義、目的和方式略有差異,一般包括兩種主要管理方式:輪作和休耕。一、我國古代

    農業經濟 2018年1期2018-03-16

  • ◆江蘇規?;七M耕地輪作休耕
    江蘇省耕地輪作休耕工作推進會近日在昆山召開,部署推進新一輪耕地輪作休耕工作,推動耕地輪作休耕從試點走向制度化、常態化。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解決農業發展突出矛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舉措。江蘇高度重視耕地輪作休耕,將其作為今年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內容之一。目前,全省既有部級和省級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項目,也有省政府出臺的在蘇南5市整體推進輪作休耕的政策,實施規模不斷擴大。

    江蘇農村經濟 2018年12期2018-01-31

  • 不同輪作制度對定西地區農田雜草群落的影響
    30070)不同輪作制度對定西地區農田雜草群落的影響牛小霞1,??×x2(1.甘肅省農業工程技術研究院, 甘肅 武威 733007; 2.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70)為探討不同輪作制度對定西地區農田雜草群落的影響,采用倒置“W”九點取樣法,調查了定西地區7種不同輪作制度下田間雜草的種類、數量、地上生物量等。在試驗田發現11個科共15種雜草;從雜草發生密度、地上生物量上看,苦苣菜、藜是農田優勢雜草,防除的目的雜草;不同輪作田的雜草群落由優勢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7年4期2017-08-16

  • 全國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增至1200萬畝
    農業部召開的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進落實會上傳出消息:今年,我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擴大,輪作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休耕面積擴大到200萬畝。據悉,輪作試點的重點在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主要是玉米與大豆、薯類、飼草作物、雜糧雜豆及油料作物輪作。休耕的重點地區是河北黑龍港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長株潭重金屬超標的重度污染區,以及西南石漠化區、西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要把試點區打造成政策改革的“試驗區”、生產方式變革的“樣板區”,要把握試點內涵和要求,探索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17年3期2017-03-27

  • 勇于擔當 強化責任扎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
    責任扎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7月17日,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河北省召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進落實會上強調,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上來,以高度的自覺、擔當的氣魄、有力的舉措,務實創新地抓好試點,向中央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余欣榮指出,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需要。要遵循“一個前提

    河北農業 2016年7期2016-03-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