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作人

  • 大人的可憐處
    且庵周作人寫過一篇《喝茶》,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名,常常被人抄來抄去:“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個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悠游乃斷不可少?!蓖瑯邮钦f茶,我卻更喜歡周作人《苦茶隨筆》里的另外幾句話:“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十幾歲才肯喝,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的可憐處?!边@段話往往被讀者忽略。很少見到有人抄引,但我卻覺得說得比上面一段

    雜文選刊 2023年8期2023-08-12

  • 20世紀80年代以來周作人新詩研究述評
    )在文學史中,周作人與新詩的關系雖也經常被提及,但與其散文研究相比,新詩研究處于較為邊緣的地位,原因或是周作人的文學成就以散文為主,新詩所占的比重不大,似乎不足以構成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但談及中國新詩的發展,周作人其人其詩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他不僅創作了令新詩界贊賞不已的《小河》,在新詩發展初期也有許多理論上的貢獻。周作人在新詩方面的成績應該受到重視。筆者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周作人的新詩研究進行了梳理,發現周作人的新詩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周作人新詩創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22年5期2023-01-03

  • 作為論爭的“話題”:20世紀30年代“周作人”經典化構建考察
    魯迅的參照面,周作人開始其第二個時期的表達。新的周作人形象迅速形成,其影響力與魯迅不相伯仲。兄弟二人成為20世紀30年代新文壇兩種思想文化路向的領銜人。作為《新青年》的主將之一,周作人從“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的提出到“美文”的界定到小品文創作,多有建樹,名聲顯赫。但在1929年之前,談論周作人的文章并不多,“周作人”作為對象被談論,是20世紀30年代以后的事。在革命文學運動的壓力之下,周作人以《閉戶讀書論》表明其退出“時代”的姿態,這種姿態使他很快成為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03-18

  • 再說周作人
    年1月26日,周作人走出了南京老虎橋監獄,距他1945年12月6日晚在家被捕,他做了精確計算,歷時一千一百五十天。為此,特做詩一首:“一千一百五十日,且作浮屠學閉關。今日出門橋上望,菰蒲零落滿溪間?!边@首詩后邊,他注釋道:“橋者,老虎橋;溪者,溪口;菰者,蔣也。今日國民黨與蔣一敗涂地,此總是可喜事也?!?span class="hl">周作人以漢奸罪被捕入獄。根據《懲治漢奸條例》,汪偽政府要員陳公博等人均被判處死刑。對周作人核其所為,罪列“通謀敵國而有左列行為之一者為漢奸,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書屋 2022年1期2022-01-18

  • 兄弟失和的懸案
    背后射下的,是周作人羽太信子夫婦冷箭似的目光。魯迅對朱安說:你或者留在八道灣陪母親住,或者回紹興娘家,我會按月寄錢供養你。朱安的態度很堅決:八道灣我不能住……紹興朱家我不想去。你搬到磚塔胡同,橫豎總要有人替你燒飯、縫紉、洗衣、掃地的,這些事我可以做,我想和你一起搬出去。于是,無話,就走。兩兄弟從此絕交,至死再無往來,成為世紀懸案。周作人說,關于兄弟失和事件,他一向沒有公開說過,過去如此,將來也是如此。他之所以不予辯解,是因為辯解很難達到息事寧人的目的。19

    新民周刊 2021年36期2021-09-29

  • 周作人的“文學無用”觀及其傳統根源
    521000)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學的散文寫作高手,他的文學見解也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雖然這一見解所產生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散文的界線。因為就影響力而言,作為批評家的周作人要遠甚于作為作家的周作人,20世紀20至30年代“文壇曾經那樣強烈地感受過周作人作為批評家的獨特存在”。周作人又是一個古典趣味非常濃厚的文人,從他的文論中我們不難析解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和趣味在他身上留下的深深印痕,盡管這印痕已熔鑄了周作人作為視野開闊知識廣博的現代學人的個性、氣質、品味等等

    大眾文藝 2021年15期2021-08-28

  • 我與《周作人散文全集》——鍾叔河先生訪談錄
    王平日前,周作人研究巨擘鍾叔河全新修訂本《周作人散文全集》正式面世?!?span class="hl">周作人散文全集》初版于2009年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此次修訂本按照寫作時間排序,讓讀者沿著寫作年代的發展,窺見周氏文章的思想脈絡與風格轉變軌跡,從而總結周作人各時期散文創作的特征;盡可能彌補初版的一些缺失:修訂100余處注釋,增加近200處注文,改正若干錯訛;考證、收錄了不少市面上沒有的周作人作品集,增加《周作人自編集》33種原版書的封面和版權頁,同時將初版索引卷納入全集,共成

    藏書報 2021年12期2021-05-30

  • 半生未盡的書緣
    函,其中有學者周作人、楊絳、金性堯、陳子善,出版人范用、楊堅、俞子林等,是米壽之年的鐘叔河書信第一次結集,與范用編的《存牘輯覽》可謂記錄當代出版人心靈史的兩顆明珠。當下捧讀完畢,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與素未謀面的周作人半個多世紀的書緣。出生書香門第的鐘叔河,自幼便喜讀書??箲鹌陂g,十幾歲的他讀到兄、姊《初中國文讀本》上的一篇文章《金魚、鸚鵡、趴兒狗》(《看云集·草木蟲魚·金魚》摘錄),“一見鐘情”,喜歡上了周作人的文章。之后,他更是不斷搜求各種周作文的著作,用

    書屋 2021年2期2021-02-27

  • 別樣親情
    上海病逝,二弟周作人沒有參加他的葬禮,卻參加在北京大學法學院禮堂的紀念會。魯迅病逝的第二天,周作人恰好有一堂“六朝散文”課。周作人沒有請假,只是夾著一本《顏氏家訓》慢慢走進教室,用了一節課講顏之推的《兄弟》篇。下課鈴響,周作人收拾桌上的東西說:“對不起,下堂課我不講了,我要到魯迅的老太太那里去?!?span class="hl">周作人臉色幽暗,雖然沒有流淚,眼圈卻是紅的。(摘自《湘聲報》)

    文萃報·周二版 2020年40期2020-11-06

  • 半生未盡的書緣
    函,其中有學者周作人、楊絳、金性堯、陳子善,出版人范用、楊堅、俞子林等,是米壽之年的鍾叔河書信第一次結集,與范用編的《存牘輯覽》可謂記錄當代出版人心靈史的兩顆明珠。當下捧讀完畢,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與素未謀面的周作人半個多世紀的書緣?!舵R叔河書信初集》與《存牘輯覽》書影出生書香門第的鍾叔河,自幼便喜讀書??箲鹌陂g,十幾歲的他讀到兄姊《初中國文讀本》上的一篇文章《金魚、鸚鵡、叭兒狗》(《看云集·草木蟲魚·金魚》摘錄),“一見鐘情”,喜歡上了周作人的文章。之后,

    愛尚書香 2020年4期2020-08-25

  • 追索遺散手稿
    宜向媒體宣稱,周作人后人與唐弢后人糾紛案終審將很快重啟。兩大作家后人之間延續七年的官司,似乎快到劇終。2012年,周作人之孫周吉宜發現拍賣場公開拍賣一份周氏手稿,質疑其來源,連續發起多次訴訟,要求確定手稿權屬,希望將其索回。七年過去,開庭多次,周家一直難求勝訴。質疑周作人手稿被拍賣2012年5月1日,周吉宜看到一則消息稱,一份由周作人撰寫、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將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下稱“嘉德公司”)“唐弢珍藏”專場拍賣。第二天

    黨員生活·中 2020年3期2020-04-20

  • 從《雨天的書》看周作人的堅守與彷徨
    030002)周作人的散文集《雨天的書》主要收錄了其1921 年到1925 年間所做的散文50 多篇,尤以1924年和1925 年最為集中。周作人創作《雨天的書》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退潮之后,新的社會大變革到來之前。這一時期,周作人在創作時一方面沿襲了1918 年他在《人的文學》《平民文學》中對社會、人生的關注;另一方面,在孤獨和難以抉擇的彷徨心理充斥著整個社會,在矛盾與迷茫的時代,周作人的思想也悄然發生變化,由對社會的積極參與到退居自己的書齋?!队晏斓臅?/div>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0年7期2020-01-10

  • “五四”前后周作人與李大釗往來考 ——以《周作人日記》為中心
    200233)周作人是一位散文家、翻譯家,但在抗戰時期有附逆的污點。李大釗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們兩位的人生道路可謂大相徑庭。然而,周作人和李大釗的人生軌跡曾經有段交集,這段交集就發生在“五四”前后。當時,周作人和李大釗同在北京大學任職,有段時間還過從甚密。本文主要通過爬梳《周作人日記》(1)《周作人日記》(影印本),大象出版社,1998年。等相關史料,考證同屬新文化運動陣營的周作人與李大釗在“五四”前后的交往過程。一、北大同事

    唐山學院學報 2019年5期2019-12-05

  • 論張鐵榮的周作人研究 ——以《周作人平議》為例
    薛柏楊《周作人平議》是張鐵榮先生對自己過去一段時期研究工作的總結,1996年初版于國內,大部分是他在日本執教期間發表的文章,有一小部分是之前在國內發表的文章;2006年再版時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內容??偟膩碚f,《周作人平議》不僅是張鐵榮對周作人深入研究的成果集合,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他的治學風格。分析張鐵榮的研究特點,離不開對張鐵榮研究軌跡的梳理:張鐵榮研究周作人始于他在南開大學當講師時,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負責組織全國各大學編輯中國現代作家的研究資料,張鐵

    社會科學動態 2019年12期2019-02-18

  • 周作人的小奸小壞
    凡作家黃惲談周作人時說他“見識明通,胸襟則不夠廓大,在一些文章中往往暗暗使些小奸小壞”,并舉了周作人在談一本古書版本校對時,說胡適“連查避諱字”也不明白,暗譏胡適學識淺陋,也暗藏一種得意之狀。其實,這樣的“小奸小壞”,周作人經常使用。如抗戰勝利后,傅斯年執掌北大,對在抗戰期間任職偽北大的人員一概不用。周作人自視為傅斯年的師輩,于是致信傅斯年,以求“照顧”,結果被傅斯年嚴詞拒絕。周作人遂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見報傅斯年的談話,又聞巷內驢鳴,正是恰好,因記入文

    中外文摘 2019年1期2019-01-17

  • 不讓人難堪,其實就是尊重自己
    回憶起第一次見周作人,對周老的為人大為欽佩。當時,他們一群朋友按指引來到周作人的家,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間,輕輕地敲了幾下門。開門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留著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們推斷這位老人可能是周作人,便說明了來意??赡俏焕先艘宦犚?span class="hl">周作人,趕緊說:“周作人住在后面?!庇谑?,葉淑穗和友人往這排后面走,再敲門,出來的人回答說周作人就住在這排房子的第一間。他們只得轉回身再敲那個門,來開門的還是剛才那位老人,說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齊的

    文苑·感悟 2018年7期2018-07-06

  • 周作人傳》
    版社內容簡介:周作人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尤其是他出任偽職之后,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文,一在翻譯;然而他卻在歷史發展中墮落為漢奸文人,但他對保護北大校產、掩護國民黨地下工作者也做出過貢獻。在《周作人傳》中我們能看到三個周作人:一是“偽官吏”的“周督辦”,一是“尋夢者”的苦住庵庵主,一是周作人自己塑造的“為國為民”的“殉道者”。作者處處持謹慎態度,客觀地記錄傳主的人生,真實反映那段歷史。

    陜西檔案 2018年1期2018-03-28

  • 不讓人難堪,其實就是尊重自己
    回憶起第一次見周作人,對周老的為人大為欽佩。當時,他們一群朋友按指引來到周作人的家,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間,輕輕地敲了幾下門。開門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留著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們推斷這位老人可能是周作人,便說明了來意??赡俏焕先艘宦犚?span class="hl">周作人,趕緊說:“周作人住在后面?!庇谑?,葉淑穗和友人往這排房子后面走,再敲門,出來的人回答說周作人就住在這排房子的第一間。他們只得轉回身再敲那個門,來開門的還是剛才那位老人,說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

    作文評點報·中考版 2018年41期2018-01-08

  • 大人的可憐處
    文 / 且 庵周作人寫過一篇《喝茶》,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名,常常被人抄來抄去:“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斷不可少?!蓖瑯邮钦f茶,我卻更喜歡周作人《苦茶隨筆》里的另外幾句話:“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十幾歲才肯喝,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的可憐處?!边@段話往往被讀者忽略,很少見到有人抄引,但我覺得說得比上

    文苑 2017年18期2017-12-01

  • 周作人之死
    周作人之死錢理群的《周作人傳》說:“周作人逝世后,曾給周海嬰寄去訃聞,海嬰考慮再三,沒有參加追悼會:魯迅與周作人的后代之間,終于沒有任何來往?!鄙?,周作人為許多人寫過挽聯,死后,卻無一人作聯來挽他。次年,在臺灣的梁實秋寫了《憶啟明老人》一文,這是在周去世后唯一紀念他的文字?!讹L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北廣人物 2017年45期2017-11-27

  • 大人的可憐處
    且庵周作人寫過一篇《喝茶》,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名,常常被人抄來抄去:“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斷不可少?!蓖瑯邮钦f茶,我卻更喜歡周作人《苦茶隨筆》里的另外幾句話:“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十幾歲才肯喝,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的可憐處?!边@段話往往被讀者忽略,很少見到有人抄引,但我覺得說得比上面一段還要

    文苑·經典美文 2017年9期2017-09-19

  • 不說穿
    唐寶民讀周作人的《知堂回想錄》,書中寫到的兩個細節,讓我印象頗深:周作人小的時候,有一年,家中遭到了變故,家里人便把他和魯迅分別送到了兩個舅舅家——魯迅被送到大舅家;周作人則被送到了小舅舅家。小舅舅家有一個仆人,是一個上了年齡的老婦人,大家管她叫塘港媽媽。每天晚上,周作人就跟塘港媽媽一起睡覺。關于那段日子發生的事情,周作人記憶很模糊,但有一件事他卻記得很清楚:“我大約是向來夠渾渾噩噩的,什么事都記不清,十歲以前的事情至今記憶得很是有限,只是有一件事卻還記得

    意林 2017年12期2017-06-30

  • 魯迅與周作人分道揚鑣之謎
    ◎史飛翔魯迅與周作人分道揚鑣之謎◎史飛翔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魯迅和周作人是一對“雙子座”。他二人本來在同一只船上并肩作戰,后來卻“兄弟失和”,各奔東西。周氏兄弟生長在同一個家庭里,受相同的教育,但后來卻殊途而不同歸,實在有些讓人意外。就性格而言,魯迅偏激負氣、周作人冷漠孤傲;魯迅極熱、周作人極冷;魯迅真摯而爽直、周作人含蓄而多疑。在做人上,周作人像一個童心不泯的孩童、魯迅則像一個飽經滄桑的世故老人。在文風上,魯迅是長槍短劍、周作人是和風細雨;魯迅剛勁、周作

    閱讀時代 2017年5期2017-06-19

  • “抄書即是尋友” ——析周作人抄書體散文《顏氏家訓》
    尋友” ——析周作人抄書體散文《顏氏家訓》⊙徐圣潔[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北京 100875]抄書體散文《顏氏家訓》是代表周作人散文創作后期風格的作品。本文通過細讀,管窺周作人對南北朝著作《顏氏家訓》及其作者顏之推的欣賞與敬佩,同時呈現文章中所流露出周作人與顏之推在寫作特質、人生態度上的契合與共鳴,進而闡釋周作人在抄書體散文中“抄書即是尋友”的創作特色?!额伿霞矣枴?抄書體散文 創作特色一周作人對南北朝文章著作的欣賞在《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已有體現,他將魏晉

    名作欣賞 2017年14期2017-05-25

  • 周作人
    到北京,當時的周作人或許沒有意識到,他正日漸卷入時代的漩渦。左圖:周作人(攝 于1931年)1917年2月,紹興正是一年里初春的料峭剛要散去的時候,“靠玻璃窗,烘著白炭火缽,喝清茶”。這個月20日,周作人接到大哥周樹人(魯迅)從北京寄來的一封信,要他去北京工作。彼時,周作人已從日本回國6年,在故鄉紹興教授中學英文,并在當地做了大量兒童文學的研究,寫了他唯一的一篇創作小說《江村夜話》。錢理群在《周作人傳》里評論,其實周作人客觀上已在“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做著準備

    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20期2017-05-17

  • 淺析周作人散丈的“澀”味
    周莉 黃秀英周作人在為俞平伯的散文集《燕知草》做跋的時候說道:“有人稱他為‘絮語過的那種散文上,我想必須有澀味與簡單味,這才耐讀?!边@可以說是周作人的夫子自道。周作人的散文本身就充滿了一種“澀味與簡單味”?!皾蔽秾嶋H上是周作人在散文創作中對語言風格和審美意境的一種追求。周作人在語言選用、情感表達和意境呈現三個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構思,這三個方面的因素在文章中相互作用和影響,造成讀者閱讀欣賞上的某些阻梗與“陌生化”,從而形成一種“澀”味。而這種“澀”味會引發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7年2期2017-03-16

  • 周作人散文文體的形態
    50116)論周作人散文文體的形態鄭 萍(福州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6)從文體形態上看,周作人散文可以分為議論體、記敘抒情體和文抄體。這幾大類散文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它們不僅是周作人對世界的感受方式,它們的出現和演變同樣是時代審美的選擇。周作人的散文雖因形式不同各有所側重,但又具有博采眾體的自由,不落入窠臼。這種自由地運用文體,自由地表達,充分體現周作人雜家的一面,也是其散文的韻味所在。文體形態; 議論體; 記敘抒情體; 文抄體;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年5期2017-02-24

  • 栗饅頭
    半個世紀之前與周作人的745通書信,使我們這些后輩,得以有幸一窺周作人先生晚年生活與思想。我站在超市里,手里捏著那包鹽煎餅,忽然想起周作人寫給鮑耀明的第一封信里,托鮑耀明“欲請費神買鹽煎餅一盒”。那時的知堂老人,因為兒子周豐一被打為右派停發工資,只能靠自己給人民文學出版社做翻譯的收入,養活一家數口,并魯迅原配朱安和周建人前妻羽太芳子。生活窘迫,苦不堪言。那時的鮑耀明,從東京回到香港,在三井洋行任副總經理。雖然從商,他所熱愛者,仍是文學。1950年開始,鮑耀

    視野 2016年11期2016-06-27

  • 忘卻斜陽上土堆 ——周作人致鮑耀明信札
    陽上土堆 ——周作人致鮑耀明信札管繼平知堂(周作人)先生一生寫了多少信,我沒有統計過,但應該是個不小的數目。昔時,“魚雁傳書”作為主要的通訊手段,文人間的交流與聯系,尺牘往還是必不可少的,這也為后人留下了不少豐富寶貴的文字資料。古有“鴨頭丸”,今有“兩地書”,無論是書法藝術,還是人文思想,都有著非比尋常的價值意義。我想,隨著傳統文人的式微和網絡時代的興起,書札文化也如珍稀物種一樣,瀕臨滅絕似已毫無懸念了。周作人像(1945年)作為五四時期文壇大將的周作人,

    世紀 2016年3期2016-06-23

  • 大人的可憐處
    且庵周作人寫過一篇《喝茶》,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名,常常被人抄來抄去:“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斷不可少?!蓖瑯邮钦f茶,我卻更喜歡周作人《苦茶隨筆》里的另外幾句話:“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十幾歲才肯喝,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的可憐處?!边@一段話往往被讀者忽略,很少見到有人抄引,但我卻覺得說得比上面一段

    讀者 2016年12期2016-05-31

  • 忘卻斜陽上土堆
    管繼平知堂(周作人)先生一生寫了多少信,我沒有統計過,但應該是個不小的數目。昔時,“魚雁傳書”作為主要的通訊手段,文人間的交流與聯系,尺牘往還是必不可少的,這也為后人留下了不少豐富寶貴的文字資料。古有“鴨頭丸”,今有“兩地書”,無論是書法藝術,還是人文思想,都有著非比尋常的價值意義。我想,隨著傳統文人的式微和網絡時代的興起,書札文化也如珍稀物種一樣,瀕臨滅絕似已毫無懸念了。作為五四時期文壇大將的周作人,他的信札手稿自然也是眾所矚目,近年就有兩次關于周作人

    世紀 2016年3期2016-05-30

  • 執拗的低音 ——論周作人的魯迅敘述
    的低音 ——論周作人的魯迅敘述程振興(海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 海南 ???571158)作為一種被主流論述壓抑下去的聲音,周作人的魯迅敘述是與“主旋律”相對照的“低音”??v貫中國當代史風云變幻的30年,周作人的魯迅敘述保持了連續性與一貫性,堪稱“執拗”??捎谩皥剔值牡鸵簟币徽Z,對周作人的魯迅敘述予以整體觀照。執拗;低音;周作人;魯迅;敘述對于“低音”,王汎森先生的界定從四個層面展開,其中第一層次為:“被近代學術及思潮一層又一層復寫、掩蔽、遮蓋、邊緣化,或屬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0期2016-03-16

  • “五四”時期周作人思想中的國民與群眾 ——兼論其對勒龐思想的承變
    ?“五四”時期周作人思想中的國民與群眾 ——兼論其對勒龐思想的承變馮仰操(中國礦業大學 文法學院, 江蘇 徐州 221116)“五四”時期,周作人多將國民與群眾置于批判的位置,通過國民性批判指向國民的局限與傳統的重負,通過群體運動批判指向群眾的非理性與專斷性,在此基礎上重建國民性和新文化。在此過程中,周作人以勒龐思想為資源,卻是有意識的誤讀以適應當時的中國現實。周作人;國民;群眾;勒龐周作人在“五四”時期提倡思想革命,力圖破壞舊的偶像,建立新的宗教。怎樣破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10期2016-03-16

  • 周作人的直譯觀及其嬗變
    ?【藝文尋珠】周作人的直譯觀及其嬗變冉 蔓,張 政(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周作人是中國近代重要的翻譯家,一生推崇“直譯”。實際上,其“直譯”觀大致經歷了半做半偷“隨意譯”、古文“硬譯”、白話文“逐字譯”及成熟的“直譯”四個重大轉變過程。這些轉變勢必受其翻譯思想的影響,而當時的社會文化因素是這些嬗變的動因。翻譯策略;周作人;直譯;翻譯觀對周作人翻譯思想的探究最早可追溯到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和錢玄同等都高度評價了周的譯學貢獻[1]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06

  • 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
    究·2014年周作人研究述略楊書云( 青島大學 文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71 )摘要:2014年的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作人思想觀研究、文學觀研究、周作人與其他作家的比較研究、周作人作品研究以及史料整理、翻譯、批評、影響研究等幾個角度。通過對2014年周作人研究的梳理與總結,可以宏觀把握2014年周作人研究領域的方向與動態,從而深入且公正地了解周作人其人、其思想、其作品以及其思想史和文學史意義。關鍵詞:2014年;周作人研究;綜述2014年的周作人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04

  • 周作人和姚三姑:談一場匆忙的初戀
    ●陶方宣周作人和姚三姑:談一場匆忙的初戀●陶方宣周作人少年時曾住在杭州。在這段平常又慘淡的時光里,在那叢開不敗的晚飯花前,他遇到了一個瘦小單薄的女孩。女孩并不漂亮,她和周作人的相處時光也非常短暫,可是,這場匆匆而逝的初戀,卻讓周作人一生難忘。采晚飯花的少女那年周作人只有十四歲,是一個單薄的著青衫的少年,從紹興來到杭州,和祖父的小妾宋姨太一起住在西湖邊的花牌樓,陪伴在杭州府署司獄坐牢的祖父周福清。那是一個憂傷的春天,青澀少年滿懷心事,日復一日地住在一幢幽暗的

    山海經 2016年23期2016-03-01

  • 大人的可憐處
    可憐處文/且庵周作人寫過一篇《喝茶》,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名,常常被人抄來抄去:“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修各人的勝業,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游乃斷不可少?!蓖瑯邮钦f茶,我卻更喜歡周作人《苦茶隨筆》里的另外幾句話:“苦茶并不是好吃的,平常的茶小孩也要十幾歲才肯喝,咽一口釅茶覺得爽快,這是大人的可憐處?!边@段話往往被讀者忽略。很少見到有人抄引,但我卻覺得說得比

    創造 2016年6期2016-01-31

  • 周作人漢奸案受審始末
    □ 程堂發周作人漢奸案受審始末□ 程堂發1946年11月16日晨,一輛警車在南京大街上呼嘯而過,戛然停在南京朝天宮國民黨政府設立的首都高等法院前。幾名法警從車內押出一位身著西裝、神色憔悴的囚犯走向法庭。他就是名作家周作人。文人巨子鼎力相救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軍艦上簽署投降書。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國民黨當局從9月份開始“肅奸”,軍統頭子戴笠擔任抓捕巨奸任務,親赴華北。周作人自然被列入大漢奸名單內,與其他漢奸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同年10月6日

    中外文摘 2015年9期2015-11-22

  • 晚年周作人的“上書”
    汾陽檢討不過關周作人抗戰時“落水”,后來受審又被釋放,到了滄桑鼎革之際,又風塵仆仆回到北京,晚年自此始。無疑,彼時的所謂“提起千斤,放下四兩”,到了此時,他是心中沒數了。不過,為了一家子的生活,以及打發自己晚年時光,他要試上一試。于是,周作人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事宜,先后上書數次。所謂“上書”,當然是向高層的表態和請求。此后,間又有多次書信呈遞,具體負責和接洽的,是負責文教的周揚,呈遞的對象則是高層的毛澤東、周恩來、康生、胡喬木等。不過可惜,當年這些人都沒有

    同舟共進 2015年7期2015-09-10

  • 周作人和他曾經迷戀的女人們
    ●陳漱渝周作人和他曾經迷戀的女人們●陳漱渝少年周作人親近喜悅,于是便在不知不覺間振作起精神,用盡不知從哪里來的力氣去練字。就這樣,楊三姑成為了周作人“對于異性的愛慕的第一人了”。半年后,楊三姑患霍亂夭折。聽到噩耗,周作人不禁黯然神傷,后來到杭州,經過楊三姑住過的清波門,仍然感到一種特別的親近。1946年,62歲的周作人因漢奸罪被關在南京老虎橋監獄,在押期間作《往昔詩30首》,其中還追憶起這位初戀的對象。14歲,情竇初開周作人情竇初開是在14歲那年。第一個夢

    山海經 2015年23期2015-06-01

  • 周作人住在后面
    ◎韓青周作人住在后面◎韓青當年, 葉淑穗曾攜友人一起去八道灣拜訪周作人。他們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間, 輕輕地敲了幾下門。門開了,開門的是一位戴著眼鏡、中等身材、長圓臉、留著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他們推斷眼前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說明了來意,可那位老人一聽要找周作人,趕緊說:“ 周作人住在后面?!庇谑?, 葉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門。出來的人回答,說周作人就住在前面這排房子的第一間。他們只得轉回身再敲剛才的門。來開門的還是剛才那位老人,說他自己

    愛你 2014年11期2014-11-15

  • 文體與思想:周作人早年日記中的飲饌
    一、引 言提到周作人的飲饌題材散文,人們往往會很快聯想起《北京的茶食》《故鄉的野菜》《喝茶》等著名美文;研究者的興趣點最先集中的也是周作人1920年代以后的文學表現、對其“生活之藝術”觀念的現身說法等等,而對他早年寫作中便展現出的飲饌興味關注不夠。與此同時,由于飲饌題材的閑適外表,周作人的飲饌興味也成為人們對其指責與貶低的例證。對于這一點,周作人自己早有預感。他在1945年底,談到世人對自己文章的普遍印象時,提出了“兩種說法”:“其一是說我所寫的都是談吃茶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4期2014-07-16

  • 周作人的后半生
    張高杰周作人是1945年12月因“漢奸罪”被逮捕入獄的。1949年1月,南京解放前夕,暫由李宗仁任代總統的國民黨政府決定疏散監獄在押人員,有期徒刑的犯人可以擔保釋放。周作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重新獲得了自由。1949年1月26日,周作人走出了老虎橋監獄,第二天,即由尤炳圻父子陪同,乘火車去上海。那時北平已被解放,南京、上海仍控制在國民黨手中,兵荒馬亂,京滬之間不能通車,他一時無法回家。尤炳圻曾留學日本,在抗戰期間,他與周作人一樣,未能保持氣節。僥幸的是,戰后的

    時代人物 2014年6期2014-01-27

  • 人生之別樣況味——淺析周作人西山小品
    國現當代文學。周作人的一生所輻射出來的知識分子的困惑、人性的矛盾一直吸引著研究者。有時他的思想呈現出一種對生活、人生的徹悟,有時卻又讓人覺得某種“懶散”而顯得平庸,難道徹悟與平庸真的只有一墻之隔?這個接近于生命本體論的問題給周作人研究增添了幾許復雜,也使得周作人思想上的每一點轉變都變成了研究者所關注的焦點。經歷過“五四”的周作人當然懂得戰斗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正如錢理群所說,那是一種生命的強者之路,對于一貫主張人性自由發展、崇尚原始生命力的周作人來說,不可能

    名作欣賞 2013年2期2013-08-15

  • 文品與操守的深入探尋——《周作人傳》賞析
    中,錢理群的《周作人傳》是公認比較好、比較有特色的一部傳記??墒亲鳛閭饔涀髌匪鼮槭裁春?,特色在哪?至今少有評論,為此,筆者對作品進行了研讀。在筆者看來,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記作品。原因很簡單,它沒有精彩的故事情節,無法獲得小說般的閱讀快感,或者說讀者的審美愉悅并不能滿足。不過這并不妨礙它的傳記身份,而這恰恰是《周作人傳》的獨特之處,作品不是重在真實人生的再現,而是重在心靈世界的探尋。作者搜尋、發掘了大量史料,以周作人個人文字、當時人對他的回憶評價為據,對周

    名作欣賞 2012年20期2012-08-15

  • 魯迅與周作人
    曾提到他與弟弟周作人失和,他寫道:“周啟明頗昏,不知外事……”魯迅曾對弟弟周建人說:“啟孟真昏!”對于“兄弟失和”的原因,魯迅和周作人一直諱莫如深,魯迅對周作人的評價,只是一個“昏”字,并沒有別的責備。1923年8月2日,因與周作人鬧翻,魯迅先生搬出了八道灣,來到磚塔胡同的住宅暫住。從小到大,魯迅對周作人一直疼愛有加,盡自己最大努力來照顧這個弟弟。雖然兄弟不相往來了,但在彼此的心中,那份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并沒有泯滅。魯迅曾在小說中深情地回憶了兄弟之情。19

    雜文選刊 2012年6期2012-05-14

  • 周作人涉漢奸罪受審真相
    斌中國現代作家周作人在日據時期充當日偽政府教育督辦。1946年,“南京首都高等法院”以漢奸罪對周作人進行起訴,該審判成為抗戰勝利后轟動全國的案件。周作人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錯綜復雜、充滿矛盾。周作人既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功臣,是對日本軍閥深惡痛絕的清醒之士,又是出任日據時期教育督辦的民族罪人。他在日偽時期充當了為國人不齒、為士林所共憤的落水漢奸,不能不說是他一生難以回避的最大的恥辱所在。出任日偽政府高官“七七事變”后不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成聯合大學

    人民周刊 2012年3期2012-01-10

  • 所謂名士:周作人性格中的自私與冷漠
    0)所謂名士:周作人性格中的自私與冷漠汪 注(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安徽蕪湖 241000)作為文化人的周作人以溫文爾雅著稱,而在處理家庭關系、選擇人生定位時他卻展現出了性格中自私與冷漠的一面。這種自私與冷漠主要體現為兩點:其一是周作人從獲得現實利益的目的出發任由兄弟感情走向破裂;其二是周作人于國難當頭之際放棄知識分子應有的氣節而委身敵營、為虎作倀。最終,周作人咽下了由性格缺陷所釀的苦酒,受到了歷史的懲罰。周作人;性格;自私;冷漠在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上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1年2期2011-08-15

  • 淺析周作人稱東京為第二故鄉的原因
    向 陽淺析周作人稱東京為第二故鄉的原因向 陽分析了周作人留學日本的時代背景和他的留學生活。認為周作人在日本留學的經歷頗為愉快,與魯迅在生活上對他的照顧和他自身平和淡定的性格直接相關。留學期間周作人一直安于書齋生活,日子過得平穩、恬淡,而曾經在家鄉的生活體驗又使他發現日本與中國在文化上具有許多相通之處,因此他可以完全融入異鄉生活。周作人;留學日本;“第二故鄉”;市井生活;民俗文化周作人于1906-1911年留學日本的這段經歷在他的人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11期2011-08-15

  • 新世紀以來的周作人研究*
    200241)周作人之于20世紀中國文學、文化史無疑是一巨大而復雜的存在,對其研究狀況的回望和總結既是周作人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對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一種思考。新世紀以前的周作人研究述評,張菊香、趙京華、黃開發、張鐵榮、程光煒、孫郁與黃喬生等人已有較為詳實的總結。下面筆者就新世紀以來的周作人研究分文藝理論與批評研究、思想研究、散文研究、民俗研究、翻譯研究、史料的整理與發掘等幾個方面進行綜述。一、文藝理論與批評研究周作人對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和批評的發展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5期2011-02-20

  • 近30年來周作人研究綜述
    3)近30年來周作人研究綜述何亦聰(蘇州大學 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周作人是中國現代重要的文學家、思想家,也是爭議比較大的一個人物。新中國成立以來,周作人在學術界的視野中銷聲匿跡了30年,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才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并迅速煥發了光彩。以10年為界,討論周作人研究的成果和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對將來的周作人研究有所助益。周作人;思想;散文周作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周作人自身的政治問題,無

    河南社會科學 2010年2期2010-04-11

  • 文章老更成
    發舒蕪先生的《周作人的是非功過》收錄了十一篇論文,是對他五年間周作人研究工作的一個總結。舒蕪的周作人研究起步不算早,然而他是帶著相當的積累和準備加入到為數不多的研究者中去的。書中的首篇《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周作人概觀》發表于一九八六年,是作者的第一篇周作人研究論文,該文的意義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充分地肯定了周作人的地位。其二,雖然全面介紹和評述了周作人,但它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探索了“解決好問題的態度、尺度和角度”。從事實出發、尊重歷史的求實態度使舒蕪

    讀書 1993年10期1993-07-15

  • 充滿矛盾的周作人
    的叛徒和隱士:周作人》寫出了一個充滿矛盾的周作人。比如他和魯迅為何割斷兄弟之情?他失足之后為何要救助地下工作者?汪精衛對他大加賞識為何又讓他從督辦位置上下臺?他為日本的教育文化賣力為何又被日人稱為“反動老作家”?出獄后他為何不去臺灣而經上海轉回北平?新中國成立以后他為何著譯甚豐?等等這些問題,倪墨炎先生都力圖在書中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作為一員戰績斐然的新文學運動驍將,周作人下水以后思想上一定是很苦悶的,不然他就不會寫出那么多的讀書筆記。從這些眾多的讀書筆記

    讀書 1992年5期1992-07-15

  • 周作人“南下”
    陳雪屏、趙摶、周作人、王烈等教授?!率娜?,好容易經衡陽到了長沙,才知道南京陷落,學校又準備遷移?!耙钅辍倍轮?,學校師生決定遷滇,我乃與周炳琳、趙摶、章廷謙、張佛泉、周作人、勞干等人,于十五日乘車出發,……于三月一日到達昆明?!?《鄭天挺學記》第388頁,三聯版)兩次提及周作人同行,為前所未聞。查張菊香、張鐵榮編撰《周作人年譜》,一九三七年約十二月,因北京大學南遷,周作人未隨校南下,仍留北平”;翌年二月九日,“午往北京飯店,出席日本《大阪每日新聞

    讀書 1992年1期1992-07-15

  • “言而當”與“默而當”
    最近出了一本《周作人早期散文選》(上海文藝版),沒有前言,沒有后記,入選的文章也不標明出處。為什么?我估計是話很難說。因為周作人既是散文名家回避不得,是漢奸又宣揚不得,不論好話壞話都輕不得重不得,所以索性什么都不說。周作人曾引用荀子的話:“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边@一次,編者采取“默而當”的辦法,遞給我們一本“赤膊書”?!渡⑽募啡脒x的都是周作人早期的進步文章,在選集里可以看到周作人早在“五四”之前就提倡“思想革命”,北洋時期他積極攻擊弊政,女師大

    讀書 1984年11期1984-07-1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