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信息保護

  • 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合規的行政監管完善研究
    要: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合規體系是互聯網企業規避相關法律風險的主要方式。當前,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合規的行政監管存在缺乏統一監管主體、行政監管措施乏力以及激勵機制供給不足等問題?;ヂ摼W企業個人信息保護合規的行政監管需要走出傳統的“威懾”陷阱。通過建立統一的監管機構,完善政府合規管理制度和構建行政合規激勵機制,從企業外部施加監管壓力從而滿足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需求。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個人信息保護;企業合規;行政監管中圖分類號:D9?????文

    現代商貿工業 2024年1期2024-01-27

  • 個人信息公益訴訟適用懲罰性賠償的體系構建
    摘要〕《個人信息保護法》第70條確立了個人信息公益訴訟,但沒有明確具體的訴訟請求類型,面臨著個人信息公益訴訟能否提起懲罰性賠償訴訟請求的追問。從個人信息強調預防性保護、個人信息的公益性、懲罰性賠償的預防功能、個人信息權利受損的特殊性等方面進行分析,應允許個人信息公益訴訟的原告訴請懲罰性賠償。由于個人信息公益訴訟并不排斥公法層面的保護,為避免重復處罰,在適用懲罰性賠償時應當保持審慎和謙抑,懲罰性賠償責任宜定位為對公法責任體系的補充。在懲罰性賠償金的使用上,則

    理論探索 2023年5期2023-09-25

  • 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研究
    :為保障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正確實施,應當通過規范解讀、實證考察、理論分析等多種手段,綜合運用價值分析法、實證研究法等具體研究方法,對該類訴訟的案件范圍進行研究。研究認為,《個人信息保護法》第70條雖然從被訴行為、適格被告、救濟客體以及損害后果等方面對該類訴訟的案件范圍進行了初步界定,但在規范、實踐及理論三重視角下,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范圍仍呈現出對被訴行為的違法性要求過于嚴苛、對適格被告范圍的理解與立法規定的訴訟類型不符、將“眾多”個人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4期2023-09-19

  • 政務數據共享中個人信息保護的實踐隱憂與完善路徑
    據共享的個人信息保護,存在個人信息的共享范圍尚待細化、政務數據共享部門忽視處理個人信息需遵循的“告知—同意”規則、個人信息權益受損的救濟機制效果不彰等諸多現實難題。在破解政務數據共享個人信息保護難題的過程中,應在遵循個人信息保護的一般規則與政務數據共享個人信息保護的特殊規則的基礎之上,貫徹風險預防原則對個人信息風險進行預防、遵循“告知—同意”規則、貫徹整體政府理論進行整體責任承擔。破解政務數據共享個人信息保護難題的具體路徑為:以風險預防原則為理論基礎建立個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23年4期2023-09-15

  • 政務數據共享的法治難題及其破解
    據共享和個人信息保護之間的關系。關鍵詞:政務數據;數據共享;數字法治政府;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DOI:10.13411/j.cnki.sxsx.2023.03.020The Legal Problem of Government Data Sharing and Its SolutionFENG Yan-you(School of Law,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3期2023-08-28

  • 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相關共性問題的實質性解決
    益訴訟 個人信息保護 消除危險因個人信息內涵豐富,侵害個人信息的危害結果一般也較為復雜且難以預估,故在辦理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時普遍存在各種法律和實際難題。對此,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大足區院”)開展了實踐探索,筆者擬結合一個公益訴訟案例對該領域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探討,以為同類案件的辦理提供借鑒。一、基本案情及辦案過程谷某某非法收集大量以被侵權人身份信息辦理的手機卡,通過將手機卡插入“貓池”[1]設備,又將“貓池”設備連接電腦,用電腦中的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3年7期2023-08-07

  • 從控制到合作:個人信息保護策略優化
    政府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面臨角色轉變下的職責異構、虛擬網絡下的模糊監管和公眾預期難以滿足等困境。個人信息的公共價值使自然人不再擁有對個人信息的絕對控制,個人信息與個人數據從“形神合一”走向“形神位移”,個人信息處理對象泛在化及其行為隱蔽化導致風險多樣化,個人信息保護亟須從“控制”走向“合作”。合作監管依托協同治理機制、效率生成機制和后設監管機制實現主體賦能、過程賦能和結果賦能,提升個人信息保護績效。實施精準監管、完善過程監管、實現韌性監管、創新平臺監管和強化系

    天津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4期2023-08-04

  • 從控制到合作:個人信息保護策略優化
    政府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面臨角色轉變下的職責異構、虛擬網絡下的模糊監管和公眾預期難以滿足等困境。個人信息的公共價值使自然人不再擁有對個人信息的絕對控制,個人信息與個人數據從“形神合一”走向“形神位移”,個人信息處理對象泛在化及其行為隱蔽化導致風險多樣化,個人信息保護亟須從“控制”走向“合作”。合作監管依托協同治理機制、效率生成機制和后設監管機制實現主體賦能、過程賦能和結果賦能,提升個人信息保護績效。實施精準監管、完善過程監管、實現韌性監管、創新平臺監管和強化系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4期2023-07-31

  • 區塊鏈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應用中的法律問題研究
    用需與《個人信息保護法》相兼容,妥善預防風險并進行監管安排。為此,平臺建設應明確表述個人信息處理目的,遵循適當性管理法定信息范圍,厘清落實“告知—知情—同意”的要求,保障用戶個人信息刪除權與可攜權,考慮通過保險機制預防個人信息損害帶來的連帶責任效應,使用國產可信硬件構建穩妥的可信計算環境。同時,為應對監管挑戰,應制定“監管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鏈”應用級標準,完善聯盟鏈監管方式。關鍵詞:區塊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

    金融發展研究 2023年6期2023-07-22

  • 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的界定
    征測量;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TP391.41;D9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5831(2023)03-0200-12一、緣起:數字時代的生物識別信息危機生物識別普及化應用的速度令人驚嘆。聲紋控制、指紋解鎖、人臉支付,一系列生物識別的應用以鋪天蓋地之勢襲來,住宅小區、職場、圖書館、公園、機場、車站,一時間生物識別無處不在[1]。生物識別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其價值令人垂涎,其風險令人生畏。生物識別是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物特征對個人身份進行鑒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7-21

  • 數字檔案建設中個人信息保護法制研究
    礎,結合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法律法規解讀,分析在數字檔案建設背景下檔案領域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及現狀,從法制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制度與監察工作落實、數字檔案數據安全加固、科學救濟途徑建立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增強方面提出了建議。關鍵詞:數字檔案;個人信息保護;新《檔案法》;法制一、數字檔案與個人信息泄露目前我國正加快數字檔案館系統建設,根據2020年國家檔案局發布的《檔案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為推動互聯網與檔案工作的深度融合,踐行“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檔案與建設 2023年5期2023-07-18

  •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校網絡安全保障研究與實踐
    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 TP 393.0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0310(2023)02-0001-06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ybersecurity Assurance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WANG? Yu, WANG? Weidong, WEN? Zhankao(Office of I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23年2期2023-06-28

  • 平臺控制下個人信息數據的權利配置:對第三方原則的雙重反思
    權,包括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克減與協助數據調取義務的課予,平臺借此得以與執法機關積極博弈,構成個人信息保護的外核。關鍵詞:第三方原則;平臺;信息控制者;個人信息保護;多邊強制性措施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9092(2023)03-0143-015在信息時代,隱私、個人信息在刑事強制性措施客體體系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從宏觀來看,這種趨勢符合信息流動的時代背景,有利于發揮信息的公共價值;從微觀來看,隱私、個人信息相關證據具備更

    治理研究 2023年3期2023-06-10

  • 大數據時代最小必要原則的悖論與超越
    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的理念目標、運行規律等產生了較激烈的對立沖突。在大數據時代,一種合理且必要的個人信息收集處理機制,需要構建以公共利益審視必要信息的合理范圍,以比例原則實現理念目標與規制手段的均衡,考量具體情境更新必要原則的實施機制,推動必要性原則在大數據潮流中超越升華,實現個人信息保護與數字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雙重目標。[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必要性原則[中圖分類號]? D902.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17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3期2023-06-04

  • 重大公共事件下涉疫個人信息利用與保護均衡研究
    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公開自2019年底疫情暴發以來,各地政府為防控疫情依職權公開的流調數據中,部分公開個人信息超過必要限度,對個人隱私造成了損害,影響個人正常生活。如2021年8月,北京一名確診病例,在官方、媒體相繼曝出該病例的教師職務,其乘坐具體航班、行程及同行乘客等相關個人信息后,受到了部分網友捏造高校教授攜妻子閨蜜去三亞旅游確診新冠肺炎的惡意攻擊,嚴重影響了其家庭生活。各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產生了較多的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處理不當的

    國際公關 2023年7期2023-06-04

  • 數字法治政府建設背景下的個人信息行政法保護
    措施。從個人信息保護的自身困境來看,衍生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享有者面臨數據入侵、信息壁壘、多元主體利益沖突等困境。從個人信息保護的實踐困境來看,傳統保護路徑中規制對象以私法主體為主,而公共領域的社會治理方式表現出逐漸明顯的數據依賴,導致當前的個人信息保護措施面臨法律規范缺位的困境。因此,應當進一步完善個人信息保護的行政法規制措施,在明確個人信息受保護權內涵的基礎上,構建數據財產權屬主體的“二元模式”,并進一步明確個人信息受保護權相對于數據財產權的優先性?!?/div>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23年1期2023-05-30

  • 大數據時代APP個人信息共享中的困境檢視與完善路徑
    著力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信息共享;個人信息保護;知情同意;完善路徑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01 — 0102 — 05 一、APP個人信息共享概述 (一)APP個人信息共享的概念內涵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進步,個人信息共享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作用日益凸顯。個人信息共享的范圍逐步擴大,已經拓展到網絡購物、求職招聘、廣告推送、相親交友、房屋租賃等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在

    理論觀察 2023年1期2023-05-30

  • 數字服務合同單方變更權之規制
    同解除;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F525 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 j. issn.1001-2397.2023.02.0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一、問題的提出數字服務合同的單方變更,是司法實踐遇到的疑難問題之一。①契約嚴守是債法的核心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543 條,只有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才可以變更合同。但隨著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數字服務提供者有常態化更新的內在訴求。淘寶、京東等電商

    現代法學 2023年2期2023-05-30

  • 大數據“殺熟”的消費者維權問題研究
    ,結合《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補足“告知同意原則”,提出在司法上加強落實舉證責任倒置和擴大公益訴訟主體;在監管方面借鑒域外經驗建立算法透明監管制度等制度措施來完善消費者救濟路徑。關鍵詞:大數據“殺熟”;消費者維權;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60隨著人類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與算法在助力平臺經濟增長、便利民眾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隱患,大數據“殺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10期2023-04-27

  • 關于隱私面單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的思考
    私面單 個人信息保護 行政監管 企業社會責任2022年1-9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00.1億件,同比增長4.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688.9億元,同比增長3.5%。[1]一連串增長數字的背后,卻隱含著巨量的個人信息量遭遇泄露的風險。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不僅細化了相關法律規定、操作指引等,同時賦予了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法定職責。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四大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3年3期2023-04-20

  • 個人信息保護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損害賠償數額的厘定
    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第69條規定了個人信息權益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方式,沿用了民法典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規定,即按照損失或獲利、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次序確定損害賠償數額。在信息時代,個人信息權益因可產生較大經濟價值而具備普遍性的侵權基礎,這對檢察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中如何認定賠償數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厘清現行法律規定的損害賠償規則,進一步探索個人信息權益損害賠償的訴訟路徑,才能充分發揮民事公益訴訟的獨特優勢,助力形成在面對商業利益誘惑時個人信息使用的市場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3年2期2023-03-15

  • 人臉識別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探析
    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可以當作是我國針對人臉信息等個人信息保護法律規制方面的一部進步之作。關鍵詞:人臉識別;法律規制;個人信息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法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2.0600?引言隨著社會與科學技術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生活中逐漸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給予民眾許多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侵犯民眾的隱私、人身安全、財產等方面的隱患。人臉信息

    現代商貿工業 2023年2期2023-02-17

  • 深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依法維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貫徹實施一周年之際,2022年12月7日,最高檢發布了“解某某、辛某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等5件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本批案例涵蓋了對公民征信信息、生物識別信息、行蹤軌跡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等不同類型個人信息的全面保護,體現了依法從嚴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政策導向。為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的釋法說理作用,本刊特策劃專題,約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對案例的發布背景、價值意義進行解讀,約請各案例承辦檢察官聚焦個案重點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2年12期2023-01-06

  • 歐盟GDPR對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實踐研究
    近年來,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是各國網絡空間治理的監管重點,在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與中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法律背景下,本文介紹了歐盟GDPR的背景及監管實施特點,從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實踐的三種角色立場,針對海外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與國內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實踐方面進行簡要分析。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合規;隱私安全一、歐盟GDPR的背景及現狀歐盟于2016年4月正式通過了《一般數據保護條例》(以下簡稱GDPR)。2018年5月,GDPR取代原有的

    中國新通信 2022年17期2022-11-22

  • 論刑事訴訟中個人信息保護的知情規則
    直接套用個人信息保護的一般知情規則,應當在遵循自身邏輯架構的基礎上,以比例原則為指導,對知情規則加以調適。既需要在刑事訴訟法中明文規定知情規則及其例外情形,又需要建構起符合刑事司法特性和規律的知情規則配套運行機制,以合理銜接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與刑事訴訟制度。關鍵詞:刑事司法;個人信息保護;知情規則;比例原則;程序法定原則中圖分類號: D925.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2)04-0050-13一、問題的提出《中華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11-16

  • 基層政府數據治理的困境與路徑優化
    層政府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工作困境,提出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個人信息保護機制的優化路徑,以避免個人信息暴露的不利局面?;鶎诱當祿卫砑确稀叭嗣癯鞘腥嗣窠?,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對于加快基層數字化轉型也具有一定的借鑒與推廣意義。關鍵詞:基層治理;個人信息保護;數據治理;數據安全作者簡介:張慶薇,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萬志彬,中共上海市委黨??粕缃萄胁?;尹佳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上海200000)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6期2022-07-13

  • 公民個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辦案要點與思考
    全國首例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以大數據賦能發掘公益訴訟辦案線索,準確把握民法典維護個人信息權益的立法精神,適用民法典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提出賠償訴請,彰顯了司法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決心和力度。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 民事公益訴訟 民法典一、基本案情及辦理過程2019年2月至9月,孫某通過互聯網向他人(另案處理)購買、互換4萬余條公民個人信息,之后通過微信、QQ等方式販賣給沒有金融活動資質的案外人劉某等人,孫某獲利人民幣3.4萬元。劉某等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2年6期2022-07-07

  • 基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數據合規管理路徑探析
    國家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立法的背景下,互聯網平臺企業亟須構建基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數據合規管理模式。企業應充分考慮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組建數據合規團隊、完善數據合規流程、提高技術保障水平,對個人信息等數據處理中的法律風險形成預防—監管—應對“三位一體”的數據合規管理制度。關鍵詞:網絡平臺 數據合規 個人信息保護 合規管理2021年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于抖音等105款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其中曝

    文教資料 2022年6期2022-06-22

  • 公共數據開放視域下的個人信息保護風險及其治理邏輯
    程中做好個人信息保護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和重要保障。由于法規制度設計、管理體制機制、技術應用等方面的不足,當前公共數據開放在收集、存儲、開放、運營階段存在個人信息的過度收集、泄漏、濫用、產權分配爭議等諸多風險,需要以治理思維為指導,從善治、法治、共治、智治、分治等維度予以防范應對。關鍵詞:公共數據開放;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中圖分類號:D922.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2088T

    圖書與情報 2022年6期2022-06-18

  • 從“賦權”到“協同共進”:個人信息保護研究范式的轉換
    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賦權”范式;法律與技術;協同共進中圖分類號:D92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22)03-0151-092021年8月20日,我國第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獲表決通過。但是,正如許多國家即使頒布了相關法規也不曾中斷對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研究一樣,《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施也絕非是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終點,而是全面構建我國個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22年3期2022-06-07

  • 個人信息合作保護的可能與限度
    摘 要:個人信息保護是一項需要合作以謀求個人、企業與政府共同受益的復雜法律實踐,但各主體間如何參與合作并實現互惠共贏仍面臨困窘局面。共享合作行動理論以共享意圖為背景框架,通過共同認識與行動、相互回應與支持以及和平開放地解決偏好沖突等路徑,對隱私政策的設計、應用與監督這三個過程進行系統性關照與針對性糾偏。這不僅正視了隱私政策現存的諸多無效或不足的境況,而且有效地指引了隱私政策未來的可改進方向。個人信息保護的合作實踐可減少信息不對稱、認知缺陷、缺乏信任以及多元

    重慶社會科學 2022年5期2022-06-07

  • 我國個人信息保護與公共利益的沖突及其解決路徑
    時刻,《個人信息保護法》應運而生,但在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中不可避免地與社會公共利益產生矛盾和沖突。該種沖突的產生一方面有歷史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對個人信息保護客體的認識誤差所致。文章通過分析個人信息的內涵和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現有資源,對個人信息保護與公共利益矛盾產生的原因進行剖析,進而嘗試找到該問題的破解之法。[關鍵詞]個人信息;個人信息保護;保護維度;實現路徑[中圖分類號]D922.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0292(2022)04-0078-

    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2年4期2022-05-30

  • 大數據時代下關于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路徑選擇
    ,應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傳統的“告知--同意”的個人信息保護架構不足以應對當前大環境。我國必須擺脫已有理論的慣性制約,從多元的角度對整體制度建構層面進行重構,正確衡量利益之間的關系,在以尊重個人的信息安全和個人尊嚴的前提上,滿足需求者在市場上為實現經濟利益,從而對數據的收集、處理、利用的合理期待的行為。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利益衡量;大數據一、傳統個人信息保護路徑面臨的困境(一)當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現狀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商務智能、社交網站、云計算等新技

    客聯 2022年6期2022-05-30

  • 涉疫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觀察
    益和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陷入失控的危險當中。關鍵詞:疫情防控 非法泄露 個人信息保護 公益訴訟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出于防疫工作的需要,公民個人的地理位置、行蹤軌跡、健康狀況等相關信息構成了應對突發疫情防控處置決策的重要前提。但以“疫情防控”的名義非法泄露和未經正當程序公開等侵犯涉疫個人信息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涉疫個人信息充斥于各類社交平臺和通訊群組當中,并被一些好事者為博眼球而不斷歪曲、演繹,“平庸之惡”將原本屬于公民個人對于信息權益的自決處置上升為影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4期2022-05-14

  • 融合與沖突:區塊鏈技術在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中的應用
    要:我國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以事前保護為基礎,事后保護為救濟。事前保護以“告知—同意”規則為核心,但規則本身存在缺陷;事后保護以侵權責任兜底,但侵權責任認定存在困難。鑒于區塊鏈技術中新型信任機制可對事前同意進行補足,不可篡改性與事后保護具有高度契合性,為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體系變革提供了全新視野與方法。區塊鏈技術嵌入個人信息保護體系中需要通過構建主權區塊鏈與重新解釋個人信息的“可識別性”的方式進行技術及理論的創新。但技術落地可能遭遇多重挑戰,需要平衡區塊鏈的

    中國證券期貨 2022年1期2022-04-21

  • 數字經濟時代保險業個人信息合規管理研究
    〕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生效、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規模的急劇增長,保險行業個人信息管理問題需要重新審視。保險公司個人信息數據的違規處理及防護不到位,除了會面臨新法的巨額罰款,還會遭遇聲譽損害進一步影響市值。本文基于保險行業面臨的挑戰,將保險個人信息作為一項財產權進行產權分配,以達到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得出個人信息數據的所有權歸屬應由保險公司和消費者共享更為有效的結論。指出保險公司、第三方代理機構、保險客戶之間的信息授權模式應參考互聯網平臺的“三重

    遼寧經濟 2022年2期2022-04-20

  • 政府數據開放中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式轉變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數據安全法》確立的最新規則,個人信息保護風險可能同時存在于政府數據開放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然而,政府數據開放中現有的個人信息保護范式主要采取“基于結果的方法”,重點關注政府數據在公開時的狀態,依靠技術性匿名化手段,難以有效應對政府數據開放中的個人信息保護風險。與此相對應,“基于過程的方法”與政府數據生命周期、個人信息保護的程序化和數據安全全流程管理相契合,可以彌補“基于結果的方法”的不足。通過將風險預防原則和程序、技術、經濟、教

    現代法學 2022年1期2022-03-24

  • 網絡爬蟲技術使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探討
    此,對于個人信息保護、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反不正當競爭等領域探索針對網絡爬蟲技術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勢在必行。關鍵詞:民事公益訴訟 網絡爬蟲技術 個人信息保護 知識產權保護 賠償責任統籌一、網絡爬蟲技術的應用與滋生的問題網絡爬蟲技術的廣泛使用集中于以下的五個方面:一是搜索引擎抓取數據。搜索引擎平臺利用爬蟲技術對有更新的網站頁面進行數據的爬取、搬回,再需要的數據進行篩選、整理。二是爬取需要的專業數據進行統計,如:天眼查。三是出行類軟件利用爬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2期2022-03-22

  • 個人信息保護中知情同意原則的雙重審查
    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 知情同意原則 形式要件 實體要件一、問題的提出[基本案情]杭州某房產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產置業公司”)系某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公司,房地產項目于2020年9月正式開盤,該公司設立售樓部,向社會公開預售房產。在預售前,房產置業公司在售樓部安裝“智慧案場系統”,該系統由人臉抓拍機、緩存服務器、人證對比機、監控級硬盤及系統平臺賬號等組成,對來到售樓部的到訪客戶進行人臉抓拍,目的在于對到訪客戶來源進行區分。自2020年11月“智慧案場系統”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1期2022-03-22

  • “互聯網+政務服務”環境下政務APP隱私政策的內容分析
    APP;個人信息保護;互聯網+政務服務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概念,指出要大力支持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各級政府部門間數據共享,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提高政府服務效能[1]。隨著智能手機高度普及與手機網民人數的逐年遞增[2],政務APP被廣泛開發并運用。作為創新政務服務手段、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的一項重要舉措,政務APP的建設順應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發展趨勢。政務APP一方面可以為用戶提供高效

    現代情報 2022年3期2022-03-11

  • 智能信息系統的隱私保護問題研究
    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TP309文獻標識碼:ADOI:10.13411/j.cnki.sxsx.2022.01.006Research on Privacy Protection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LI Chuan-ju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22年1期2022-03-07

  • 數據合規科技的風險規制及法理構建
    低代碼 個人信息保護 安全合規 人工智能中圖分類號:DF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039-(2022)01-0079-93一、問題的提出數據乃新型生產要素,已為全球共識。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引擎,皆以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對其他要素的倍增作用為先決條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統籌數據開發利用”“強化算力智能調度”“推進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匯聚融合”,成

    東方法學 2022年1期2022-03-03

  • 大數據背景下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的分析
    的同時,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也愈發受到關注。我國現如今雖已基本建立了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但尚未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通知—同意”規則的適用并與公平原則并不契合。關鍵詞:大數據;個人信息保護;科學分類;“通知—同意”規則1、引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作為其分支之一應運而生并已覆蓋到人們生活各方面。當人們享受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的時,隨之而來的個人信息保護相關的問題也開始漸露端倪。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0年3月,發布《關于構建

    裝備維修技術 2022年3期2021-12-06

  • 未成年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探析
    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該法第70條明確了檢察機關可以對個人信息保護提起公益訴訟。而在具體辦理侵犯未成年人個人信息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時,事實認定還存在難點,案件數量和線索來源少。對此,可引入懲罰性損害賠償,探索“公益+技術”部門協作機制,并建立常態化標準化新路徑。關鍵詞:公益訴訟 個人信息保護 懲罰性賠償一、基本案情2020年5月,肖某伙同他人設立“五六七發卡”平臺,為犯罪分子在該網站上出售個人信息提供服務并收取手續費,包含肖某在內的八名犯罪分子通過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1年10期2021-11-29

  • 網絡服務提供者偵查協助義務的范圍界定
    對用戶的個人信息保護義務與對司法機關的偵查協助義務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因此,應當明確界定偵查協助義務這種法定強制義務的范圍,并通過比例原則等在個案中調和公民基本權利與國家執法權的沖突。關鍵詞:網絡服務提供者 偵查協助 個人信息保護 網絡犯罪一、問題的提出在打擊網絡犯罪案件的過程中,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參與度在不斷上升,與偵查機關的合作亦在不斷密切。特別是對于電子網絡犯罪案件,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積極配合與及時協助,會對打擊此類案件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然而,網絡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1年8期2021-11-29

  • 以檢察公益訴訟促進個人信息長效保護
    難。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是人民群眾新時代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破解的難題。張軍檢察長強調,民法典強化了對婦女權益、公民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保護,檢察機關應注重在相關領域積極探索開展公益訴訟。2021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凈化網絡空間,為個人信息保護提供更加優質的公益訴訟檢察產品。本期專題特選取其中四個典型案例,共同探討檢察機關如何通過公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1年6期2021-11-27

  • 多方協同推進個人信息保護檢察公益訴訟
    摘 要:個人信息保護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密切相關,將個人信息納入檢察公益訴訟范圍具有現實性和必要性。在網絡環境下,個人信息收集、存儲的環節眾多,專業性強,檢察機關需要優化調查取證模式,解決調查取證難題。同時,在被告追加、提出合適訴請等方面應作出有益探索。辦案還需進一步挖潛,延伸案件辦理效果,推動系統治理。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訴訟請求一、基本案情與辦案過程(一)基本案情H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公司)主要從事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1年6期2021-11-27

  • 數字時代的隱私權保護研究
    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4.059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智慧社會的形成,引領世界逐漸進入數字人權的時代。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高級算法等科學技術構筑了全新的社會生產力工具形態,生產力也隨之得到飛速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又導致了許多人類社會新型權利義務關系的出現,進而塑造了更為復雜的權利義務糾纏關系?!皵底秩藱唷奔词侵悄軙r代的權利產物之一。人不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34期2021-11-15

  • 論稅收征管法與民法典的銜接與協調
    代管人;個人信息保護一、民法典與稅收征管法的關系民法典是民事領域基本的綜合性法律,它通過確立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義務、民事責任等民事制度,實現對民事主體權利義務以及民事主體間民事關系的調整,它規范的是最基本的民事關系。而稅收征管法是指調整稅收征收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稅收征管法律、國家權力機關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的稅收征管行政法規和有關稅收征管的規章制度等。稅收征管法的建立實際是在上述民商事法律關系的基礎上形成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刑事司法中的數據安全保護問題研究
    據監管 個人信息保護 科技與司法中圖分類號:DF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039-(2021)05-0080-92現代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數據而運行,以互聯網為平臺的“互聯互通”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催生出以數十、甚至數百澤字節(ZB) 〔1 〕計的數據和以數十億計的網絡使用者,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帶來便利的同時,海量數據的廣泛收集和使用也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一方面,人們發現自己對其個人數據已經失去控制能力,甚至受困于

    東方法學 2021年5期2021-11-05

  •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域外借鑒
    關鍵詞】個人信息保護;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立法啟示當前,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飛速發展與應用,每天需要對海量數據做統計性處理,個人信息在其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隨著個人信息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資產,公民個人信息的商用價值愈發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公民個人信息的“裸奔”與形形色色的侵犯個人信息案件,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逐漸被社會所重視,成為時代必須回答之問。從APP兜售用戶個人隱私,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已成了新興行業,到企業利用大數據篩選“殺熟”,再

    消費電子 2021年9期2021-11-05

  • 互聯網平臺“大數據殺熟”行為的規制
    格歧視;個人信息保護一、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例分析及思考近日,網絡上一直流傳著“為何我買了會員,價格比非會員還高”的討論,大家紛紛表示,自己定外賣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定外賣或者打車,會員的價格比非會員價格還高,一時之間“大數據殺熟”成為了網絡熱點,對此,很多電商平臺表明是由于日期、支付方式以及供應商的不同的導致的等等原因,但是,這樣的回應并不能讓消費者信服,對于互聯網平臺的“殺熟”現象還將引發進一步的討論,“大數據殺熟”的行為是否違法,應該如何對其定性?以及對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9期2021-10-30

  • 刑法視角下的個人信息保護
    多,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即將頒布情形下,厘清當代個人信息的內涵,對其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勢在必行。為了全面地保護個人信息,應當完善刑事制裁措施。本文從刑法的角度,探索刑法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完善意見?!絷P鍵詞:信息犯罪;個人信息保護;刑法探索一、個人信息的界定及刑法上的沿革有關個人信息范疇的認定是十分廣泛,一般可涉及姓名、身份信息、行蹤軌跡等各個方面。有學者將其總結為:一切可以識別本人的信息,包括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個體、文化、家庭等方面。刑法關于個

    速讀·中旬 2021年10期2021-10-14

  • 政府信息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平衡
    息公開;個人信息保護;平衡一、政府信息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的關系(一)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平衡1.個人利益應當適度讓步公共利益。疫情防控背景下,出于公共利益考量,政府部門依法公開確診患者患病經歷和活動軌跡,有利于公眾降低恐慌情緒。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惫裣蚍ǘㄒ咔槭占瘑挝蝗鐚嵳f明

    決策探索 2021年18期2021-10-11

  • 個人信息保護的公法應對:引入預防原則的構想證成
    鍵詞〕 個人信息保護;預防原則;政府責任;科技風險;面部信息〔中圖分類號〕D923.7;D9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769(2021)05-0084-11〔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民法上的中國元素研究”(18AFX015);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專項重點項目“基于山地城市道路場景的自動駕駛社會實驗研究”(CSTC2020JSCX-DXWTBX0018)〔作者簡介〕宋宗宇,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傳琳,

    社會科學研究 2021年5期2021-09-26

  • 論疫情防控中對個人信息的保護
    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堅持信息最小化原則,進一步明確信息收集和使用主體等方面的建議。關鍵詞:疫情防控;個人信息保護;傳染病;大數據;位置信息圖書分類號:D 99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9783(2021)04-0029-08引? 言在新冠疫情發生后,我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開展防控,并取得了抗擊疫情的初步成果。與此類似的,我們近鄰韓國在經歷早期的疫情擴散后也經過運用大數據使得疫情得到控制,其中

    科技與法律 2021年4期2021-09-26

  •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
    圖書館;個人信息保護;用戶摘 要:文章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論述了目前圖書館用戶個人信息傳統保護措施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提出了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的對策及措施,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借鑒。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8-0114-031 背景大數據環境下,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特別是在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數據的搜集、傳輸、儲存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1年8期2021-09-18

  • 《民法典》實施與社會治理現代化
    人格權;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9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5.0560 引言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

    現代商貿工業 2021年25期2021-09-13

  • 政府信息公開中的個人信息保護
    努力推動個人信息保護的科學化立法,建立政府數據中個人信息的分級化標準,完善敏感個人信息的“去標識化”手段,健全常態化的個人信息公開審查機制,以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的合法化。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個人信息保護;大數據中圖分類號:D9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15-0097-03在執政過程中,利用平臺收集行政對象的數據信息用于社會治理,以海量數據信息的分析作為決策輔助,已成為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共識。2015年,我國政府頒布了《促進

    西部學刊 2021年15期2021-09-13

  • 人工智能時代 隱私權保護的困境與策略
    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中圖分類號:D913DOI:10.13784/j.cnki.22-1299/d.2021.04.007一、人工智能時代隱私權的界定隱私權已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并確立為人的基本權利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隱私權的內涵和外延也極大地得到了完善與發展。王利明教授將隱私權定義為“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1]《民法典》第1032條將隱私定義為“自然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21年4期2021-09-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