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英

  • 話語權力爭奪之中女性意識的再覺醒與妥協 ——以《我們夫婦之間》為例
    其貧農出身的妻子張英在進京生活之后,產生隔閡、矛盾,最終重歸于好的故事。從“抬頭灣”到北京,從“胭脂河”的流水到京城的鬧市,地理景觀的突轉是《我們夫婦之間》得以言說的敘事前提。而與李克相比,張英在這一過程之中尤為特殊的一點是,她的社會身份認同發生了崩塌,而在重構自身社會身份認同的過程當中,她與丈夫之間發生了一系列關涉話語、權力的爭奪,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女性意識的再次覺醒與更新,同時也可以看到文本之下女性意識的實然妥協。舊社會的中國,女性往往被認為是男性之附庸

    名作欣賞 2023年20期2023-09-28

  • “六尺巷”的故事
    年間,安徽桐城的張英在朝為官,其老家的家人因宅基地問題與鄰居吳氏發生爭執,雙方聚訟不休,爭執不下。張家人飛書北京,想請張英向當地縣衙發句話解決糾紛。但張英畢竟高瞻遠矚,思考問題與家人不同。他回書一首打油詩“千里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書信后明白了張英的意思,遂把院墻向后退讓三尺。吳氏見張家先讓三尺,也向后退讓三尺,于是形成了傳頌至今的“六尺巷”。平等待人,包容忍讓,是中華傳統美德。恃強凌弱雖然能占一時的上風,但

    小學閱讀指南·教研版 2023年1期2023-07-17

  • 有趣的漢字:尺
    巷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的老家在安徽桐城,老宅的鄰居姓吳,最早兩家建房子的時候中間留了一條公用小路,方便大家通行。后來,吳家要重新建房子,說這塊空地是吳家的。張家于是將吳家告上了衙門。老宅的管家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張英,希望張英可以出面解決。張英認為,兩家這么多年的鄰居應該互相謙讓。他回信說明了意思,同時寫下這樣幾句話:“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崩险墓芗铱赐昊匦?,主動謙讓,讓給吳家三尺寬的空

    小讀者之友 2023年5期2023-06-04

  • 桐城張氏私家刻書及其文化價值研究
    摘 要:以張英、張廷玉父子為代表的桐城張氏舉業不斷,名宦迭出,遍為人知。文章通過梳理張英、張廷玉的著述、編修成果以及桐城張氏私家刻書情況,分析了桐城張氏家刻對持家治國、立身做人、傳先賢家訓、教學子孫立身行事所起到的刻書澤人作用,以及對文化傳承和傳播產生的重要影響。關鍵詞:張英;張廷玉;張氏家刻;文化價值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3-0133-03桐城張氏以出版本人、本族和本學派先人先師的著作為主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3年3期2023-05-30

  • 刻痕
    幾輪篩選,王云和張英成了最后人選。同是車間班長的王云和張英照常親如姐妹,一起上下班,一起洗澡、吃飯。她們倆的宿舍在樓梯間,放下高低床后,就只剩兩人轉身的地方了。王云個子大睡下鋪,張英個子小睡上鋪。一天,在加班的王云臨時有事回宿舍,看到劉強坐在樓梯間與坐在宿舍下鋪的張英聊天??吹酵踉坪鋈换貋?,劉強不自然地笑了笑。王云也笑了笑,連忙轉身回車間,心卻像扯著似的疼。劉強是毛紡廠的銷售員、正式工,長得高大帥氣,王云和張英都挺喜歡他的。每次出差,劉強都會給她們帶回來小

    遼河 2022年5期2022-07-07

  • 張英: 帶給學生幸福生活的使者
    張英從事教育的初衷,是想讓她教授過的每個學生,都能找尋到幸福的“密碼”,當他們成年之后,不管身處何地、從事何種職業,都能享受幸福的生活。28年的教育生涯,從農村到城鎮,在張英踏過的足跡里,印著學生成長的故事。正如張英所言,她許多年前教授過的學生,如今都已成年,他們并非人人都大富大貴,但他們都享受著屬于自身平凡的幸福生活,這便是教育的意義。剛走上教育崗位的時候,曾做過教師的父親就對張英說道:“育人比教書更重要!”這些年來,張英記著父親的話,既教好書,又育好人

    課堂內外·好老師 2022年8期2022-05-30

  • 寬容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
    事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京城做了官。張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張家重新擴建府第,院墻蓋到了鄰居吳家①的地界。吳家覺得張家仗勢欺人,對祖上傳下的宅第不愿相讓。雙方相持不下,沖突在所難免。張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給丈夫寫信,希望張英干預此事。張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對家人的做法很是不滿,于是作詩一首帶給夫人,詩中寫道:“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睆埛蛉艘娫姾?,理解了丈夫的用意,讓家人主動后退三尺筑墻。吳家得知后,被張英寬厚禮讓的行

    作文周刊·高一讀寫版 2022年5期2022-03-07

  • 得理巧饒人
    間,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收到老家的來信,訴說與鄰居為住宅邊界打官司一事,希望他出面解決。按說理在張家,以張英的地位,他完全能“征服”對方。 然而,張英在信上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耸招藕笾鲃幼尩厝?,鄰居深受感動,也退后三尺,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道,遂成佳話。 張英得理巧饒人,以退為進,給對方出了道選擇題:張家讓步后,鄰居若再強硬必陷入輿論唾罵之中;若以張家為榜樣,還能罩上仁義的光環。鄰居果然在

    科教新報 2022年2期2022-02-21

  • 清初名臣張英的“三不做”
    馬軍清初名臣張英,為官清廉,人品端方,性情和易,謙遜低調,做了數不清的好事但卻從不讓人知道。他在做事、做人、做官上的巨大成功,令康熙皇帝十分欣賞和信任,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致仕回鄉以后,康熙幾次到江南視察,均格外加恩令其陪侍。他曾有著名的“三不做”,即“非理事決不做,費力挽回事決不做,敗壞生平、不可告人事決不做”,也就是說,不明智的事,堅決不做;費力不討好的事,堅決不做;敗壞生平以及不可告人的事,堅決不做。應該說,這是他一輩子人生經驗的總結。當年,

    文萃報·周二版 2021年44期2021-11-17

  • 快樂源自無欲無求
    魚之樂呢?所以,張英認為快樂的本源是無欲無求,循理安命。多欲多求,欲求不能滿足則苦;不循理,則處處碰壁而苦,不安命,則心中多怨忿而苦。這些人終日生活在恐懼和戒備之中,好像穿著漏出棉絮的破衣行走在荊棘之間,怎么能感受到康衢坦途的快樂呢?說起張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但拜早些年電視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之熱播,許多人都知道清朝有個大臣叫張廷玉。張英就是張廷玉之父。據史料記載,張英是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進士,參與平藩、收臺灣、征漠北、攤丁入畝、改土歸流

    家庭醫學 2021年6期2021-07-19

  • 張氏“海闊天空”之家風
    清代大學士張英,樂善好施,為官清正,深獲康熙的信任。他寫的家訓《聰訓齋語》中屢次提及做人要“立品”:“讀經書、修善德、慎威儀、謹言語”。他在家教中從來不主張疾言厲色,而是使用日常的淺白語言,細致耐心。他教導兒子張廷玉如何為人處世時,說:“與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須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能處心積慮一言一動皆思益人而痛戒損人,則人望之若鸞鳳,寶之如參苓,必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睆埻⒂窭斡浉赣H教導,從小就熟讀經書,待人寬厚恭儉,后任職大學士、

    科教新報 2021年3期2021-03-15

  • 張英家訓:和讓是立世之基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安徽桐城人??滴醵辏?663)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入值南書房,并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詞臣居紫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晉為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后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年得旨“準以原官致仕”。張英一生以“敬慎”處世,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為座右銘。他以自己官宦仕途、為人處世方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圣時賢的言行事例,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8期2020-08-11

  • 張英與戴名世關系考
    30601)桐城張英(1637—1708年),是清初頗受康熙皇帝器重的漢臣之一,李光地云:“公小心慎密,上久益器重”,“寵赍之優,信任之篤,未有倫比?!?1)李光地:《清誥授光祿大夫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致仕文端張公墓表》,張英著,江小角、楊懷志點校:《張英全書》下冊,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04頁。戴名世(1653—1713年),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進士,康熙五十年因《南山集》獲罪入獄,康熙五十二年被腰斬于市。張英和戴名世同鄉,生活年代幾

    安徽史學 2020年2期2020-06-01

  • 張英家訓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事就是清代大學士張英禮讓鄰里的美談?!扒Ю锛視粸閴?,讓他三尺又何妨?!钡摹白寜υ姟敝两袢詾槿私蚪驑返?。張英(1637—1708),安徽桐城人,字敦復,號夢復、樂圃,清朝文學家。張英于康熙六年考中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曾經奉命侍從康熙皇帝左右,并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大臣賜居紫禁城內之先河。除了在政治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外,張英的家庭教育思想對后人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其所著家訓《聰訓齋語》不僅影響張氏子弟,對后世官宦家庭乃至當今家庭都有積極意義

    皖西學院學報 2020年3期2020-01-02

  • 毗陵張氏四英詠物詩研究
    詠物詩;張?英;張英;張綸英;張紈英豐富多姿的江南文化孕育出大批佳人、名姝,在明清的文壇上熠熠生輝。根據曼素恩統計,“長江中下游”的清代女作家有2258人,占清代女作家總數的70.9%?!盵1]1。明清之際,文化繁盛的常州更是才女云集。其中,正如金武祥所言“常州多才媛,而莫盛于張氏?!盵2]1289。毗陵張氏家族由滁州遷至常州,張琦為城南張氏之第三十六世,張琦有四女:長女張?英,字孟緹;次女張英,字緯青;三女張綸英,字婉紃、幼女張紈英,字若綺。四英皆為當時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19年10期2019-09-10

  • 張英傳世書作及其書法教育觀考論
    熊言安摘?要:張英工書法,其書頗受康熙皇帝青睞。張英頗重視家族書法教育,其子廷瓚、廷玉、孫若靄、若澄受其影響,皆擅書法。關鍵詞:張英;《聰訓齋語》;書法教育觀中圖分類號:J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444X(2019)02-0047-06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19.02.008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龍眠莊叟、樂圃、圃翁,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科進士,十二年(1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張英家訓的當代啟示
    江小角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安徽桐城人。家學淵源深厚,幼談經書,過目成誦??滴醵辏?663)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入值南書房,并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詞臣居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晉為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后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年得旨“準以原官致仕”。四十七年病逝,享年71歲。賜祭葬加等,謚文端。 張英一生以“敬慎”處世,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

    新湘評論·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6-21

  • 險交白卷
    旁有一位文學侍臣張英,常在圣上面前極力推薦他??滴跤谑钦僖娡跏康?,御筆一揮寫了個字,命他以此為題寫一首詩獻上。王士禎雖是大詩人,但反應卻較為遲緩,再加上皇帝在一旁坐等,頓時緊張得汗流浹背,憋了半天也想不出半個字來。張英見狀暗暗叫苦,只好在一旁代替他寫了一首,然后揉成小團悄悄放在他的桌角上。王士禎照抄了一份,這才交了卷??滴踅舆^詩箋,一字一句吟道:“凝翠掛金垂絡絲,臨風搖曳舞芳姿。異株吐絮漫香霧,正是歸棹系纜時?!弊x完對張英笑著說:“都說王士禎的詩詞風骨神逸

    學生導報·東方少年 2019年5期2019-06-11

  • 兩個小巷一個“讓”
    時,文華殿大學士張英之父的府第與吳宅為鄰,中間有一屬于張家的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后吳氏建房想越界占用,產生糾紛,告到縣衙。張英家人馳書至京。張英閱罷,提筆蘸墨批詩四句:“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说脮纷屓?,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兩小巷”。一個“讓”字,實在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的智慧。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19年2期2019-06-11

  • 張英:敬老愛老樂融融
    張英,女, 42歲,1996年參加工作, 1997年調入新鄭市工商局,先后在農資市場管理所、315投訴中心工作。2000年進入新鄭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工作至今,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擔任新鄭市場發展中心人事科科長。多年來,張英孝敬公婆,教育孩子,從不與公婆發生口角。與丈夫結婚時,婆家人口多,上有公公婆婆、爺爺奶奶,還有一個正上高中的妹妹,奶奶身體不好,隔三差五就要去醫院,當時婆婆也在上班,張英下班就回家做飯,然后把奶奶送到醫院,喂奶奶吃過飯她再回家吃。如

    時代報告 2019年4期2019-05-27

  • 張英家訓的當代啟示
    江小角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學圃,安徽桐城人??滴醵辏?663)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入值南書房,并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詞臣居紫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晉為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后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年得旨“準以原官致仕”。張英一生以“敬慎”處世,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為座右銘。他以自己官宦仕途、為人處世方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結合古圣時賢的言行

    幸福家庭 2019年4期2019-04-15

  • 張英家訓的當代啟示
    江小角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號學圃,安徽桐城人。家世儒業,幼談經書,過目成誦??滴醵辏?663年)中舉人,六年中進士,十二年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入值南書房,并賜居西安門內,開清代詞臣居禁城之先河。二十八年,晉為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后調任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年得旨“準以原官致仕”。四十七年病逝,享年七十二歲。賜祭葬加等,謚文端。張英一生以“敬慎”處世,將“立品、讀書、養身、擇友”奉

    人民周刊 2019年3期2019-03-27

  • 迷途六尺巷
    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家;線右的屬吳姓人家,也是顯赫的官宦之家。兩家對此沒有什么爭議,兩家都想在自家的地上蓋房子。管家拿著設計圖紙來到現場,指揮民工開挖地基時,遇到了新問題。圖紙上隔開兩家地的那條直線,在眼前對應的是一條筆直的田塍。一尺寬,三十丈長——這條直線是誰家的?吳家先下手為強。說這條田塍是他家的。張家豈肯示弱。兩家便圍繞著這條一尺寬的界線爭執不下。張家人告到了縣衙,希望政府主持公道。這可給縣令衛流銘出了道大難題。思前想后。衛流銘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個字

    雜文月刊 2019年6期2019-02-11

  • 張英與方苞交往關系考論
    是近年來,隨著《張英全書》《張廷玉全書》等相關文獻陸續出版,桐城張氏家族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以張英、張廷玉為代表的桐城父子宰相的出現和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文派的興起,是清代歷史上兩個引人注意的現象。但人們對于這兩種現象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一直感到很疑惑,學界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尚未涉及。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桐城宰相張英與桐城文派鼻祖方苞之間的交往關系的考述,揭示張英在桐城派興起過程中所發揮的歷史作用。一、張英與方苞之間的交往關系1.張英

    蘇州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2-10

  • 張英家訓家教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桐城派代表人物張英以厚重謙和立身,以與人為善處世,注重言傳身教,寫就《聰訓齋語》,其家訓家教思想對后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代意義。[關鍵詞]張英;家訓;家教;《聰訓齋語》;桐城派[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8)10-0138-03桐城,古代稱之為“桐國”,因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種植油桐而得名。桐城歷史久遠、文風興盛,是江淮文化圈的發源地和集中地,日積月累而形成的獨特地域文化,是桐城最可

    大學教育 2018年10期2018-10-25

  • 張英的閱讀思想
    要] 清代大學士張英,秉承家學,滿腹經綸,愛好讀書,其家訓著作《聰順齋語》中有很多關于閱讀的觀點。張英的閱讀思想可歸納為幾個方面:閱讀對國家、社會穩定和個體修養有重要意義;個體在閱讀中要秉持獨立思考、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態度和方法;閱讀要尊重個體的發展規律;閱讀要選擇經典著作。張英的閱讀思想產生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對張英自身的影響;對張氏子孫后代的影響;對后世產生的影響。[關鍵詞] 張英;閱讀思想;知行合一;經典閱讀;影響[中圖分類號]G252.17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09-10

  • 清朝宰相張英慈儉和靜以養生
    聰訓齋語》的作者張英,是清代名臣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智商極高,幼小便過目不忘,所讀經書深解其義。在康熙二年(1663)應鄉試,考中舉人,四年后,中進士,選庶吉士,任編修,康熙十二年(1673)改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此后,選為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兵部侍郎,攝刑部事,充經筵講官??滴醵四辏?689)晉為工部尚書,不久調禮部任尚書??滴跞辏?697)任會試正考官,三十八年(1699)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此時的張英,歷經宦海沉浮,心容萬物

    益壽寶典 2018年36期2018-01-27

  • 張英書法風格的確立及其存疑作品考辨
    言安安慶師范大學張英(1637—1708),字敦復,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張英擅書法,其書學“二王”、米芾和董其昌,亦學蘇軾,而受董其昌影響最大。清張鵬翮《文端張公墓志銘》稱其:“尤工書法,行楷并絕倫。上集歷代名人書為《懋勤殿法帖》,獨采公書入本朝?!盵1]可見其書法造詣之深。一、張英書法風格的確立張英傳世書法作品不多,且歷來文獻中鮮有介紹其學書經歷和書法面貌的資料,故而學界對張英書法風格尚缺乏全面的認識。筆者試圖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其書法風格進

    書畫世界 2017年12期2018-01-12

  • 死者的電話
    屋里,又打發妻子張英端茶倒水。張英三十來歲,頗有幾分姿色,只是神情很落寞。劉峰問崔志強一行人來這里所為何事。崔志強就把王超尸體被發現,以及王超何時失蹤等情況做了說明,希望劉峰能協助調查。劉峰說:“你們也知道,王超這人不愛說話,還有點傻,誰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我和他走得是有點近,因為王超這人雖然傻,但干活是把好手。至于說他失蹤前有啥異?!瓕α?,去年年前,他一直念叨著要娶個媳婦,但是過了年沒多久,他就失蹤了,大家估摸著是去城里打工了,要存錢娶媳婦嘛?!贝?/div>

    今古傳奇·故事版 2017年18期2017-10-20

  • 傳統家訓家風中的“與人為善”思想
    致,有品性的人。張英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后代在待人方面,以“謙”、“讓”、“善人”三個詞為標準與人交往。關鍵詞:謙;讓;善人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號樂圃,清朝名臣,文學家,安徽桐城人,康熙稱贊“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之風”2?!?span class="hl">張英家訓》是張英寫給后代的家訓,包括《恒產瑣言》和《聰訓齋語》兩部分,是明清家訓代表作之一。張英家訓平淡樸實,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孩子的諄諄教導,細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傳統儒家提倡“與人為善”的家風,因此歷代讀書人十分

    卷宗 2017年8期2017-07-07

  • 傳統家訓家風中的“與人為善”思想
    致,有品性的人。張英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后代在待人方面,以“謙”、“讓”、“善人”三個詞為標準與人交往。關鍵詞:謙;讓;善人張英(1637—1708年),字敦復,號樂圃,清朝名臣,文學家,安徽桐城人,康熙稱贊“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之風”2?!?span class="hl">張英家訓》是張英寫給后代的家訓,包括《恒產瑣言》和《聰訓齋語》兩部分,是明清家訓代表作之一。張英家訓平淡樸實,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孩子的諄諄教導,細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傳統儒家提倡“與人為善”的家風,因此歷代讀書人十分

    卷宗 2017年6期2017-06-06

  • 試論張英的教育理念
    230039試論張英的教育理念焦 艷安徽大學歷史系,合肥,230039從清康熙年間大臣張英寫的反映其教育理念的詩文著述入手,從傳統思想、家學思想、重視子女教育角度分析了張英重視教育的緣由。在讀書方法方面,張英強調了溫習、背誦、養成良好讀書習慣以及習字的重要性。在寫作方面,強調條理分明、言辭流暢。在品行方面,重視對世家子弟謙遜謹慎、品性端一、禮讓等品行的培養。在擇友方面,認為“友不擇便交”為一大戒,強調擇友必須滿足立品、讀書、養身、儉用四個方面。在為官方面,

    宿州學院學報 2017年9期2017-04-13

  • 張英:讀書可養身心
    清朝康熙年間進士張英家訓之后的認識。張英在《聰訓齋語》中,闡述了讀書可以養身心的理論。張英說:人的胸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分勞累,也不可以過分安逸,只有讀書學習才可以保養它勞逸適中。風水先生用磁石養護指南針,而書籍才是保養身心最好的東西。張英指出,不讀書的人心神不定。他說,安閑逸樂無事可做的人,整天不看書,那么他的起居出入、身體心靈沒有安放的地方。眼睛沒有安頓的時刻,一定會精神渙散、雜亂顛倒,妄想而引發不滿,處于逆境感到不高興,處于順境也會感到不高興。常常見到

    養生保健指南 2017年3期2017-03-30

  • 六尺巷
    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地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兩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產業,時間久遠了,本來就是一筆糊涂賬。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賬的,他們往往過分相信自己的鐵算盤。兩家的爭執頓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肯相讓一絲一毫。由于牽涉到尚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糾紛越鬧越大,張家人只好把這件事告訴張英。家人飛書京城,想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張英大人閱過來信,只是釋然一笑,旁邊的人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只見張英大人揮起大筆,

    創新作文(5-6年級) 2016年9期2016-12-22

  • 六尺巷傳奇
    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墻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庇谑?,張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墻。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墻后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16年2期2016-05-30

  • 【模擬文題】
    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家人重修府邸時,因院墻與鄰居發生爭執,所以寫信給當時在京做官的張英,要他讓當地官府幫其撐腰。張英收到信之后,隨即回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家人收到信之后,當即決定把院墻向后退讓三尺,其鄰居知道后也向后退讓三尺。兩家之間便空出六尺的地方,“六尺巷”因而得名。2.小學課本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花羊和小白羊從橋的兩頭同時走上了獨木橋,走到橋中間碰頭了,兩只羊都爭著要先過獨木橋,你不讓我,我不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 2016年21期2016-05-30

  • 六尺巷
    當時,安徽桐城人張英在京做了大官,老家的宅子與吳家相鄰。一次,兩家因宅基問題發生爭執,雙方互不讓步,將官司打到了縣衙門。由于此事涉及到當朝宰相,縣官怕招惹是非,不敢輕易了斷。于是張家人便千里傳書至京城,欲借張英權威贏得官司。張英見信后,并未給地方官員打任何招呼,而是給家人寄回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耸盏綍藕竺靼琢?span class="hl">張英的意思,主動撤訴,讓地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這樣一來,兩家之間就留出了

    發明與創新 2016年8期2016-04-20

  • 六尺巷
    當時,安徽桐城人張英在京做了大官,老家的宅子與吳家相鄰。一次,兩家因宅基問題發生爭執,雙方互不讓步,將官司打到了縣衙門。由于此事涉及到當朝宰相,縣官怕招惹是非,不敢輕易了斷。于是張家人便千里傳書至京城,欲借張英權威贏得官司。張英見信后,并未給地方官員打任何招呼,而是給家人寄回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耸盏綍藕竺靼琢?span class="hl">張英的意思,主動撤訴,讓地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這樣一來,兩家之間就留出了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 2016年3期2016-03-29

  • 張英與潘江交往述論
    247000)?張英與潘江交往述論章 建 文(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池州247000)摘要:張英官至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長期執掌國家文章禮樂之府,潘江是桐城文壇盟主,兩人的交往有著重要的文學史意義。從小處看,兩人的交往豐富了桐城文學的內涵,對他們的思想與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大處看,一方面張英將桐城文學思想(包括潘江的文學思想)帶進朝廷,與講筵相結合,形成自己的思想,落實到自己的工作與創作中,對朝廷文學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張英又將在講筵過程中形成的文學

    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2016-03-18

  • 從“六尺巷”說起
    間,官居大學士的張英,接到桐城老家求救的信函:因宅基問題,與鄰居吳家發生爭執。張英收到信后,便給家中寫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艘娏舜嗽?,豁然開朗,遂讓出三尺。吳家深感其義,也后退三尺。這就是“六尺巷”的由來。至今,凡是去安徽桐城旅游的人們,都要去參觀這短短的“六尺巷”,無不贊美張英的為官之德。有的人也因此發出了議論:“現在共產黨某些當官的,得好好學習張英對待百姓之道……”我聽到這話深感難受,心想,過去

    大江南北 2015年7期2015-11-22

  • 六尺巷
    名望的家族,出了張英、張廷玉父子兩代宰相,聲名顯赫。清朝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官。老家桐城的宅院與吳家為鄰,兩家宅院中間有一塊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后來鄰居吳家建房,要占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官位顯赫的名門望族,縣令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張英家人眼見有理難爭,就給在京城當官的張英寫了一封信,想求他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后,認為鄰里之間應該寬容禮讓,就在給家人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

    時事報告 2015年5期2015-07-28

  • 忍過事堪喜
    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六尺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明證。張英接家人書信,說鄰居同他們家爭奪三尺寬的宅基地,要張英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沒想到,張英卻提筆寫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span class="hl">張英懂理,更懂得寬容和忍讓。這一“讓”,為世人樹立了一個“忍讓”的榜樣,也讓張英名垂千古。所以說,“小忍”充斥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小忍”之忍,最是能成就一個社會的融融睦睦的生命狀態。然而,“忍”人、“忍”事,對于個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5年5期2015-05-25

  • 險交白卷
    旁有一位文學侍臣張英,常在圣上面前極力推薦他??滴跤谑钦僖娡跏康?,御筆一揮寫了個字,命他以此為題寫一首詩獻上。王士禎雖是大詩人,但反應卻較為遲緩,再加上皇帝在一旁坐等,頓時緊張得汗流浹背,憋了半天也想不出半個字來。張英見狀暗暗叫苦,只好在一旁代替他寫了一首,然后揉成小團悄悄放在他的桌角上。王士禎照抄了一份,這才交了卷??滴踅舆^詩箋,一字一句吟道:“凝翠掛金垂絡絲,臨風搖曳舞芳姿。異株吐絮漫香霧,正是歸棹系纜時?!弊x完對張英笑著說:“都說王士禎的詩詞風骨神逸

    文苑 2013年1期2013-08-29

  • “女獄警”的真面目
    六年前,30歲的張英(化名)因為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入獄服刑。假釋后,沒有經濟來源的她又重操舊業,憑借自己對監獄的熟悉,竟冒充獄警,通過網上交友詐騙70余萬元。這是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檢察院近日提起公訴的一個案件。那么張英究竟有怎樣的神通,被騙的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網遇“能人”老李的家位于城鄉接合部,近年由于拆遷改造,分了不少的拆遷款,日子過得挺富裕。老李也沒有什么正經工作,有時覺得很無聊,只得通過上網聊天打發時間。2011年9月的一天,老李照常上網聊天,

    檢察風云 2013年5期2013-07-07

  • 張英《聰訓齋語》家訓思想述要
    235000)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二年舉人、康熙六年進士,在清廷擔任過論掌院學士、工部禮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務??滴跛氖?,以老病乞休,返回故鄉桐城。在數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張英以自己的學識淵博與精明干練得到了康熙帝的欣賞與“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1]p9902 的稱贊,也得到了廣大同僚與士大夫的認可??滴跞?,張英于“退食之瑕,隨所欲言,取素箋書之,得八十四幅”[2]p14,并令長子張廷瓚將其“敬置座右,朝夕覽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3年3期2013-04-07

  • 張英及其詩文述評①
    族發展史,張淳和張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六世祖張淳,明隆慶二年(1568)中戊辰科進士,初授浙江永康令,官至大中大夫、陜西布政使司左參政,為桐城張氏家族走上科舉、仕宦道路之第一人,成為桐城清河張氏家族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人物。而九世祖張英,官至工部、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輔佐康熙帝成就盛世偉業,為一代名臣。此后張氏家族科第聯翩,英才輩出,走向輝煌。一、張英生平簡述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樂圃,晚年更號圃翁,安徽桐城人。少年沉毅有偉度。家世儒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6期2013-04-07

  • 為村民服務,就要全心全意
    里的書記接待室,張英快步迎上來,用力握住我們的手。眼前這位干壩村的當家人,眼睛明亮,神采飛揚。說到興奮處,很容易哈哈大笑。她不回避任何問題,爽快的一句:“我的人生是坦誠的,透明的?!鳖D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赡茉S多人對張英這個名字還很陌生,但在這個位于江北區最偏遠的山村里,她可是出了名的“好人”。上任幾年里,她帶領干壩村從一個偏僻落后的無名小村成為全國聞名的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生活中,她更是村民眼中人見人贊的熱心人、貼心人。面對成功和榮耀,張英說:一個人的精彩

    今日重慶 2012年3期2012-12-20

  • 張英:將網絡營銷進行到底
    1歲對牛商網總裁張英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997年,21歲的他開始了創業,成為一家小電腦店的老板;一年后,他創建了自己公司的網站,開始大舉進軍電子商務,并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網上電腦超市之一——IT30網上電腦超市;如今,作為中國網絡營銷行業門戶網站——牛商網的總裁,他已經從當初那個熱情無畏的創業青年,成長為一個成熟果敢的公司總裁。創業十年來,張英有過成功的喜悅,也不乏失敗的歷練?;厥鬃约捍笃鸫舐涞膭摌I之路,張英笑言,“不是我運氣好,很容易就能創業,而

    軟件工程 2009年4期2009-04-21

  • 花園
    張英牽著女兒的手,面前是自己家那輛已經沒有了電瓶的電動車。除了沒電瓶,車看起來和平時也沒什么兩樣。張英又看了一眼,電瓶確確實實是沒有了。張英在心里想,終于也輪到我自己了。前一天晚上張英坐在沙發上看到電視里偷電瓶的新聞還笑嘻嘻地說了句,要過年了,這些電瓶賊真是最后的瘋狂了。原來這最后的瘋狂輪到了自己頭上,到底是笑不出來了。 女兒靜靜地握著張英的手,不多說一句話,女兒從來都是很懂事的。張英突然意識到上班要遲到了,真的要遲到了。張英一把抓住女兒的手,往馬路對面的

    天涯 2009年1期2009-03-1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