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體

  • 一家四代7人捐獻遺體器官
    人徐是離世捐獻了遺體和角膜。就在4 個月前, 他剛為92 歲母親完成遺體角膜捐獻。38 年來,徐是的家人中已有7 人完成了遺體器官捐獻。018 月7 日,63 歲的徐是在外出行時突發心臟病,雖然在事發現場醫護和工作人員立馬進行了急救,但遺憾的是沒能挽回老人生命。徐是的女兒徐女士在悲痛之余,通過長沙市雨花區紅十字會聯系上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完成了父親的捐獻心愿。而就在4 個月前,徐是才幫助自己92 歲的老母親完成遺體

    環球慈善 2023年8期2024-01-23

  • 杭州地區大學生的遺體捐獻認知、態度、意愿調查*
    310053)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遺體捐獻工作起步較晚、進展緩慢。以浙江省為例,自2016年省紅十字會啟動遺體捐獻工作截止到2022年2月,全省共實現遺體捐獻960例,其中杭州市每年約有60例(數據來自浙江省紅十字會)。遺體捐獻相關立法的不完善一定程度限制了我國遺體捐獻事業的發展[2]。2020年新頒布的《民法典》雖對遺體捐獻的權屬做了明確規定,但目前全國尚無統一的、

    解剖學雜志 2022年5期2023-01-07

  • 溫州地區居民遺體捐獻認知、意愿及影響因素
    ;4.基礎醫學院遺體捐獻指的是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近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無償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親屬(配偶、子女、兄妹等)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無償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2]。尸體是醫學教育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是人體解剖學課程開展的必備物資。當前用于醫學教育和研究的人體標本主要來自志愿捐獻[3]。據浙江省紅十字會統計,溫州市遺體捐獻情況遠遠落后于浙江省其他地區。因此,調查溫州市民遺體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2年8期2022-09-05

  • 基于醫學背景下內蒙古醫科大學師生對遺體和器官捐獻的認知及意愿調查*
    010110)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在死亡后,由執行人依照其意愿或者由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遺體捐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愛和生命的延續。此外,遺體和器官捐獻在醫學教育、科研發展及醫療救治等領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學生尊稱遺體捐獻者為“無言良師”或“大體老師”。在醫學院校中,解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捐獻遺體的“無言良師”,但就我國目前現狀而言,我國遺體捐獻者甚少,截至2011年,遺體捐獻人數登記僅占我國人口的0.0

    解剖學雜志 2022年1期2022-03-04

  • 108例捐獻遺體(器官)的綜合利用
    醫學教學和科研的遺體需求量為800具,每年大約有1萬人等待眼角膜移植,每年需要100萬平方厘米的皮膚用于皮膚移植,每年有近萬人等待合適的器官進行移植手術,每年有3萬人需要做骨組織手術,然而現實卻讓人心情沉重,15年來武漢實現遺體捐獻累計僅有1018例[1]。本文對本接受站接受的108例捐獻者的遺體(器官)被醫學教學、臨床應用和醫學科研利用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探討綜合利用遺體(器官)的方向,改進利用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尋找對策合理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為人民的

    保健文匯 2021年7期2021-12-29

  • 94歲教師去世捐遺體成大體老師
    ,家人幫助捐獻其遺體與器官。據悉,蔣奶奶是一名小學退休老師,曾在20多年前向家人表達了捐獻遺體與器官的想法。此前蔣奶奶的子女不能理解與接受,但老人卻從未放棄,一直不斷勸說做孩子們的思想工作。最終在子女的幫助下,蔣奶奶簽訂了遺體與器官捐獻志愿書。老人的眼角膜幫助一名患者重見光明,遺體捐給醫學院,成為一位“大體老師”!致敬蔣老師?。ㄕ蚤L沙政法頻道10.15)

    科教新報 2021年41期2021-11-04

  • 我國遺體、器官捐獻現狀及影響因素
    肖楚麗摘要:遺體、器官捐獻對臨床治療以及醫學科研意義重大,而我國的捐獻行為處于初始階段,面臨多種問題,如法律法規、道德理念、傳統思想、資源分配體系、醫療設備、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和態度等,遺體、器官捐獻面臨著困境,不利于醫學的發展與進步。本文對捐獻現狀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關鍵詞:遺體;器官;捐獻分類號:G353.1醫學屬于自然科學的一種,其研究對象主要為人,在臨床治療、科研、教學等操作中均需要器官、遺體,其來源主要以自然人升遷志愿捐獻為主[1]?,F階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 2021年6期2021-05-08

  • 淺析我國的遺體捐獻立法*
    410013)遺體捐獻一般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遺體捐獻對推動社會與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對醫學院校而言,遺體捐獻是學校尸體標本的主要來源,而醫學院??晒┦褂玫臉吮緮盗窟h不能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要[2]。法律具有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完善的遺體捐獻立法體系可以有效推動遺體捐獻的發展。本

    解剖學雜志 2021年4期2021-03-27

  • 南充市ICU 醫護人員遺體捐獻認知調查
    000)0 引言遺體是指人死后所留下的軀體。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捐獻死后軀體;和生前未表達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遺體捐獻對于社會醫療衛生事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科學研究、醫學教育兩個方面[2]。以2019 年12月開始出現的新冠肺炎為例,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020 年3 月世衛組織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大流行。面對這一新發疾病,只有進行遺體解剖,才

    智慧健康 2020年14期2020-06-13

  • 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捐獻工作40周年的總結和思考*
    源(重慶醫科大學遺體接收站,重慶 400016)遺體是醫學教學、科研與臨床診療的寶貴資源,遺體捐獻對醫學教育及科研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合格醫護工作者的重要基礎保障,也是醫療科學事業的重要基石。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由于人們對遺體入土為安傳統思想觀念根深蒂固,我國自20世紀70年

    解剖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5-08

  • 醫學生對遺體捐獻的認知、態度和意愿的調查
    210023)遺體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近親屬(包括配偶、子女、兄妹等)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1]。我國遺體捐獻事業開展比較晚,相比許多西方國家,我國的遺體捐獻事業還很落后,捐獻遺體的數量不能滿足需求[2]。遺體資源的稀缺已經成為醫學教育和臨床醫療的一大“瓶頸”,成為醫學生培養的嚴重阻礙,限制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解剖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5-08

  • 生命的延續與升華—我國遺體捐獻述評
    盛情約稿,就我國遺體捐獻寫一述評,卻也恰逢其時,因為“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人體解剖學是醫學教育中的重要基礎醫學課程、是醫學生的必修課。醫學院校的人體解剖學教學和科學研究、人體器官移植等需要大量的遺體,遺體捐獻是其重要來源。遺體是醫學教育、科研與臨床診療的寶貴資源。遺體捐獻是醫學院校順利開展解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保障,除了用于解剖學教學和臨床應用解剖技能培訓之外,還可用于臨床疾病的基礎科學研究,在基礎研究與臨床診療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把基礎醫學研究成果轉

    解剖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05-08

  • 美國:實施遺體“堆肥葬”
    時間簽署了“人類遺體堆肥”法案,華盛頓州就此成為美國第一個讓“堆肥葬”合法化的地區。根據這項將于明年5月生效的新法律,在該州死亡的人可以選擇將自己的遺體轉化為適合在園藝中使用的堆肥。這個遺體處理過程稱為重組。游說華盛頓州政府采用這個遺體處理方法的是美國第一家主張利用生物降解方式處理遺體的葬儀社Recompose,該公司創始人斯佩德說:“重組是個自然的過程,安全且永續,是替遺體防腐、埋葬或火化之外的替代方案,這將大大降低碳排放量和減少土地的使用?!彼古宓屡c華

    東西南北 2019年13期2019-09-09

  • 浙江省民眾對遺體捐獻的認知、態度及意愿調查*
    6年3月20日,遺體捐獻登記人數僅僅占我國人口的0.01%左右,而實際捐獻的遺體僅占遺體捐獻登記人數的4%~20%[6]。導致遺體標本資源供需嚴重失衡的重要原因與公民遺體捐獻率低有關[7]。浙江省自2010年啟動實施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截止到2019年2月,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已有捐獻登記志愿者2萬余人,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 106例,挽救3 000多名危重患者的生命,讓1 700余名失明患者恢復光明[8]。浙江省捐贈事業的發展有目共睹,但相對于其高度發展的經濟和

    醫學與哲學 2019年15期2019-08-19

  • 杭州市民遺體捐獻意愿及影響因素的調查*
    郭常娟 繆群芳遺體捐獻是拯救生命、造福人類的壯舉,作為特殊的醫學捐贈行為,不僅呈現了生命的延續,體現了人道主義,同時也反映了整個國家的文明程度。遺體捐獻是獲取用于移植的器官和同種異體組織材料(包括皮膚、骨、大血管、瓣膜、大神經等)的唯一合法途徑,對臨床救治和解剖教學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技術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但遺體器官捐獻率卻是最低的國家之一[2]。據了解,我國有30萬人因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來挽救生命,但是僅有2萬人表示愿意

    醫學與哲學 2019年3期2019-01-30

  • 南京市民遺體捐獻認知與意愿影響因素調查與對策*
    日是南京市首個“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據資料顯示,2017年南京市器官捐獻43人,遺體捐獻190人。但是,這對于醫療研究的實踐需求來說,仍是杯水車薪。經查閱遺體捐獻相關論文,我們發現針對南京市遺體捐獻項目的理論研究較少,理論體系還不夠完善。本項目以南京市為主要考察地區,分析南京市民對遺體捐獻的認識情況和捐獻意愿,發現南京市遺體捐獻工作的不足和市民認知的局限,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填補南京市相關研究空白,從微觀到宏觀,為完善我國的遺體捐獻相關政策制度做出一

    山西青年 2018年15期2018-07-24

  • 云南省30年遺體捐贈者情況分析
    650500)遺體捐贈對醫學教育及科研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養合格醫護工作者的重要基礎保障,也是醫療衛生事業科研創新的重要基石。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由省政府批準的遺體捐贈接收單位—昆明醫科大學遺體捐獻工作站,其在20世紀80年代開展遺體接收工作,至此工作站成立30周年之際,本課題組對其遺體捐贈接收工作進行了統計學分析,本次分析結合區域分布情況、遺體捐贈者政治面貌以及疾病史進行研究,為了解云南省遺體捐贈接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完善云南省遺體捐贈工作的機制

    解剖學雜志 2018年2期2018-05-21

  • 新疆地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遺體捐獻意愿分析?
    和科研的需要,而遺體捐獻是醫學院校尸體標本的主要來源,但目前新疆地區遺體捐獻率低,要想突破這一瓶頸,必須以醫學院校及醫院做切入點。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如果從入校就接受并宣傳遺體捐獻,將會對這一公益性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國際、國內有很多研究調查醫學院校學生對遺體捐獻的認知及態度,但針對新疆地區醫學院校學生的調查尚屬空白,因此本研究針對性選擇新疆地區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進行遺體捐獻意愿調查,了解我區醫學生遺體捐獻認知現狀,嘗試分析影響醫學生遺體捐獻意愿的因素

    解剖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04-03

  • 人體冷凍是否屬于遺體捐贈
    究竟屬于病體還是遺體?病體與遺體的分界線是死亡時間點,死亡時間點之前的為病體,之后的為遺體。以目前的技術來看,被冷凍的人體都屬于死亡后的遺體。美、法、俄等國現有的“冷凍人”都是宣告臨床死亡后才冷凍保存起來的。這起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案例,事實上可以看作一個關于遺體捐獻用于醫學研究的案例。關于遺體捐贈,我國法律目前并沒有統一的規定,部分省份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法規條例。多地遺體捐獻條例規定,捐獻的遺體應當用于醫學教育、科研和臨床研究,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器官

    瞭望東方周刊 2017年33期2017-09-06

  • 馬來西亞:金正男遺體仍在吉隆坡
    天表示,金正男的遺體目前仍在吉隆坡。蘇巴馬廉表示,沒有金正男的親屬就如何處理遺體與馬當局接觸或提供協助。他說:“有許多謠言說遺體已被火化,但在有關方面沒有通知或同意的情況下,我們不會這么做?!贬槍鹫械?span class="hl">遺體可能經由北京運回朝鮮的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馬來西亞和朝鮮進行協商的報道,但并不掌握任何詳細情況。中方希望有關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有關問題?!ㄍ醯轮荆?/div>

    環球時報 2017-03-292017-03-29

  • 冷凍人體
    少90名美國人的遺體被冷凍,目的是在未來有藥物治療他們時讓他們復生。對于為數不多的幾家提供遺體冷凍、直到遺體復活的公司來說,這些死者只是“患者”。當然,冷凍價格不菲——起價2.8萬美元。美國“人體冷凍研究所”眼下冷凍著37人、10只貓和6條狗。該研究所建立于1976年。1977年,它冷凍了第一具人類遺體。遺體首先被放進冷藏箱,同時注入冰和化學物質,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害。一周后,遺體被轉移進溫度為零下195.6℃的液氮冷藏罐。又一周后,遺體被轉入密封的真

    大自然探索 2016年11期2016-12-27

  • 大學生對遺體捐獻的認知與影響因素的現狀及建議
    秀 李冬 呂懷娟遺體捐獻是一項造福社會、蔭及后人的善舉。我國遺體捐獻起步較晚,遺體來源的稀缺已成為醫學教育及臨床醫學的最大“瓶頸”,阻礙了醫學生的培養,牽制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1]。大學生作為當代社會較為活躍的一支群體,他們對遺體捐獻的態度和意愿對全社會具有較強的影響和輻射作用。而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特殊的群體,專業特性決定了對待遺體捐獻事業應更為敏感。了解大學生群體對遺體捐獻的認知度及自身意愿,從而折射社會大眾的意愿,進而為遺體捐獻事業的發展提供可參

    考試周刊 2016年67期2016-09-22

  • 遺體捐獻的現實尷尬
    ?遺體捐獻的現實尷尬死亡標準未統一據了解,近幾年來,由于子女不同意父母捐贈遺體,常常有老人獨自前往公證處辦理捐贈遺體的遺囑公證。但在捐獻者去世后,因為沒有委托人及時通知紅十字會,這些老人的捐獻行為往往無法完成,而這種情況公證處也無能為力?!耙驗閲栏褚饬x上講,遺體捐獻是一種贈與行為,其繼承人應當遵照被繼承人的遺愿履行捐獻協議?!惫C處工作人員表示,但協議捐贈的是特殊物,且協議須等捐贈一方主體消失后,由第三方履行,所以雖然遺體捐贈協議具有公益性,但遺體捐獻公證

    新傳奇 2016年23期2016-08-08

  • 一家五口人簽遺體捐獻協議
    當地紅十字會簽下遺體捐獻協議。至此,吳家五口人全部承諾去世后捐獻遺體,此事全國未見先例。吳永安今年67歲,是瑞安一家公司原董事長。他過去經常出國考察,發現很多國家在器官和遺體捐獻方面做得不錯,“捐器官能救人,捐遺體對醫學事業有幫助,死亡變得更有價值了,應該提倡”。2012年11月,吳永安瞞著家人簽下遺體捐獻協議,此后多次動員家人加入到遺體捐獻隊伍中來。2013年1月,他帶著女兒吳云和兒子吳萍再次來到當地紅十字會,親眼看著子女簽下協議。今年67歲的陳錦紅起先

    中學生閱讀(初中版) 2015年8期2016-03-28

  • 論建設遺體捐獻者紀念堂的意義
    com)?論建設遺體捐獻者紀念堂的意義胡慶中,王澤恩,彭珍山*(廈門大學醫學院人體形態學研究中心,福建廈門361005,huqingzhongxmu@sina.com)在分析目前遺體捐獻者紀念堂建設現狀的基礎上,論述了建設遺體捐獻者紀念堂的意義:尊重捐獻者的人格尊嚴,體現對捐獻者親屬的人文關懷,引導和促進遺體捐獻,能夠作為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基地。遺體捐獻;紀念堂;人文關懷;倫理觀念盡管已有越來越多的虛擬仿真、動畫演示和教學模型等手段可以運用,但尸體解剖仍然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6年4期2016-02-05

  • 遺體侵權糾紛案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
    330013?從遺體侵權糾紛案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尹菁華東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本文通過對一則遺體侵權糾紛案的介紹,并結合對《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中民事權益的范圍以及遺體的法律性質的分析,試圖探討死者近親屬對死者的告別權等權益是否屬于民事權益范疇的問題。關鍵詞:民事權益;遺體;法律性質一、問題的提出案例:原告是死者張某的母親,張某是被告河北教育學院的退休教師,終生未娶妻生子,其父已故。03年6月張某從河北教育學院教職工宿舍樓頂

    法制博覽 2015年35期2015-02-06

  • 對云南省民眾遺體捐獻意愿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理·對云南省民眾遺體捐獻意愿及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羅文東1,金文智2,鄒華3,萬值穎4,李萌5,王金德6**,段艷萍7**(1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創傷外科,云南 昆明 650000,418621362@qq.com;2昆明市延安醫院呈貢醫院內二科,云南 昆明 650000;3昆明市延安醫院產科,云南 昆明 650000;4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骨科,云南 昆明 650032;5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四病區,河南 南陽 473000;6昆明醫科大學研究生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5年1期2015-01-26

  • 遺體處理中的倫理要求
    亡人數,雖然有關遺體處理的一切環節都在運轉,但相關遺體處理的道德問題卻一直被社會所忽視。1 遺體處理的倫理意義人是有人格尊嚴的,遺體作為一種先前曾經有過生命的客觀實體,“生命神圣的根基在于人所具有的特定的尊嚴和權利”,[1]這種人格尊嚴是社會對死者曾經具有過“人的生命”的一種承認,它不會伴著個體自然生命的消亡而消亡;相反,在人死亡之后,其人格尊嚴依舊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而繼續存在。搞好遺體處理,建立遺體處理的道德,這關系到社會人際倫理的深層意識,關系到死亡文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13年2期2013-01-27

  • 湖州市民遺體捐獻知識態度意愿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
    000)湖州市民遺體捐獻知識態度意愿及影響因素調查研究陳小琴,張 博,唐露仙,王紅莉,皺琴琴,壽軍方(湖州師范學院醫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目的 了解湖州市民遺體捐獻知識、態度、意愿及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78.9%的人聽說過遺體捐獻,1.0%的人知道湖州的遺體捐獻站,可以接受遺體捐獻的占49.5%,考慮并愿意捐獻的占9.3%,5.9%的人在家人反對的情況下會堅持捐獻。(2)為了利益和榮譽而捐獻遺體的分別占5.4

    衛生職業教育 2010年15期2010-09-20

  • 重大自然災害后遺體處置應急預案研究*
    般都會伴隨著大量遺體的出現。據聯合國減災科技委員會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近300年來世界上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的50起自然災害,發生在中國的竟然高達26起,累計死亡近1.03億人,占全部死亡總人數的68%。僅以中國發生的地震災害為例,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6級以上地震就達1 000多次。自1900年至今,中國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數比例高達50%以上[1]。重大自然災害后發生后,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量遺體,及時啟動遺體應急處置響應機制,安全快速處置遇難者遺體不僅是一個公

    災害學 2010年4期2010-01-26

  • 缺錢,列寧遺體無法換新裝
    于缺乏資金,列寧遺體保護小組已無法為其遺體更換新服裝。據俄羅斯《勞動報》4月21日報道,對列寧遺體的維護處理工作已經持續了兩個月,但一直沒有給他換上新的衣服。安葬在水晶棺中的列寧遺體最初身著紅軍的夾克衫,二戰前,人們為他換上了深色西裝。在隨后的數十年中,列寧一直穿著這樣的西裝。按規定,遺體每3年要換新的服裝,但由于經費短缺,最后一次換新服裝已經是在2003年。專家抱怨稱,1992年以來,國家再沒有為此撥出一分錢,目前的資金僅夠進行防腐處理。報道稱,給列寧遺

    環球時報 2009-04-222009-04-22

  • 應實行遺體有償捐獻登記制度
    建立起一套可行的遺體有償捐獻制度有關。因此,為了我國醫學科學水平的提高,造福人類社會,國家應實行遺體有償捐獻登記制度,由紅十字會或醫療機構在自愿捐獻遺體者中實行死后遺體自愿有償捐獻登記,對于自愿捐獻者可以一次性發給一定數量的獎勵金。這樣,既可以保證醫學科研所需,又可以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中國青年 1992年11期1992-08-2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