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積物

  • 沉積物團聚體穩定性和總磷釋放特征
    210022)沉積物是河道污染物質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各種污水和廢水排入水體后,污染物經過吸附、絮凝、生物吸收、沉淀等一系列方式進入沉積物[1-2]。當介質條件如水體中的pH、氧化還原電位、溫度等或水力條件包括河道的疏浚、水工建筑等發生變化時,沉積物中的污染物會被重新釋放出來,產生二次污染[3-6]。團聚體是通過礦物顆粒與有機和無機物質等黏團相互膠結形成的二次顆粒,是土壤或沉積物的基本單元[7-8]。團聚體穩定性定義為沉積物或土壤能夠應對外界破壞、維持功能和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2年33期2023-01-15

  • 南水北調泵站調節池表層沉積物氮形態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
    300202)沉積物是湖泊、水庫等生態系統中污染物質的重要載體,在一定條件下,沉積物中的氮、磷和有機物等會通過擴散、物理擾動和生物代謝等作用進入上覆水,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1-2]。氮水平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影響供水安全的關鍵因素[3],沉積物中氮的含量和賦存形態對其環境地球化學行為和內源釋放特征有直接影響。根據氮形態與沉積物結合程度的不同,可將沉積物中的總氮(TN)分為可轉化態氮(TTN)和非轉化態氮(NTN),TTN又分為離子交換態氮(IEF-N)、弱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22年12期2022-12-26

  • 沉積物TN和TP含量在河流清淤深度分析中的應用
    常采用對其底部沉積物進行清理的辦法改善其環境情況,為確定其清淤深度,許多專家學者開展相關研究。楊俊等人[1]以武漢市湖泊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深度下各種重金屬污染物的濃度變化情況,根據地累積指數確定湖泊的清淤深度。高冉[2]以某水庫工程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清淤深度的因素,并對其清淤效益進行分析。傅揚等人[3]開展室內柱狀反應試驗,研究清淤后河底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河底的污染物濃度在一個月后達到穩定。王福喜等人[4]開展模型試驗,研究清淤工程對護岸

    水利技術監督 2022年12期2022-12-24

  •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Dust Aerosols over Northwest China Revealed by Satellite-Derived Aerosol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湖及入湖口表層沉積物OM與TN呈顯著正相關(r=0.574,P0.05),表明 TN與TP可能具有不同的來源。OM 與 TP相關性較?。╮=0.073,P>0.05),表明TP可能并非主要由沉積物中OM的富集造成。由此可推測,湖區各種生物殘體的分解是洞庭湖表層沉積物OM的一個重要來源,且OM在沉積物中的富集可能是全湖中N的主要來源,而對P影響不大(余輝等,2010)。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ethodology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22年5期2022-11-07

  • 印度河扇水道堤岸外側更新世沉積物波發育特征與形成過程分析*
    丘062550沉積物波包括泥波、沙波、巨波等(Normark et al.,2002)。多年來深海地質學家一直對沉積物波的形成十分感興趣,但至今對沉積物波形成過程的研究程度低。前期的研究從大量實例出發,描述了沉積物波的基本特征,并且以此為基礎,初步分析了沉積物波的形成環境及發育過程,但其形成機制的研究還不夠深入(Wynn et al.,2000;Wynn and Stow,2002)。通常認為,沉積物波與濁流在堤岸外側的沉積以及沿著大陸斜坡的等深流的沉積過

    古地理學報 2022年2期2022-04-06

  • 鎘存在條件下湖泊表層沉積物對菲的吸附
    污染,湖泊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和多環芳烴有機物的復合污染加劇[1-2]。進入水體污染物源和匯的湖泊表層沉積物是一個復雜的影響水體中污染物轉化遷移的多介質體系[3],水體污染物在水-沉積物界面存在復雜的物理化學作用。雖然已有研究表層沉積物對重金屬或有機物的吸附解吸規律,但是少有研究重金屬存在條件下湖泊表層沉積物對有機物的吸附解吸規律。吸附過程影響多環芳烴的歸趨和轉變,這對環境污染的有效修復作用顯著[4]。重金屬對湖泊表層沉積物吸附有機物的作用較為復雜,根據重金

    凈水技術 2020年10期2020-10-19

  • 岱海沉積物內源磷釋放特征的研究
    機態磷)存在于沉積物中,部分磷吸附在礦物質表面作為植物細胞中結構和生物化學作用的重要組分[1-2]. 尤其是湖泊沉積物作為上覆水體的“源-匯”角色,對湖泊富營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 因此,了解沉積物-水界面磷釋放特征顯得尤為重要.當沉積物與水環境接觸時,沉積物磷與水體中的磷會進行相互交換,直至達到交換平衡. 在一般的吸附過程中,經典的吸附模型可以用來描述這種平衡,如經典的吸附模型曾用來描述土壤或底泥對磷和有機物的吸附過程[3-4]. 但是,完整地詮釋含磷沉積

    環境科學研究 2020年9期2020-09-24

  • 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前后沉積物對大型溞的毒性變化監測與評價
    210042)沉積物作為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水體的物質與生態循環,并對水體水質有著直接影響。污染物排入水體后,未分解的污染物將吸附在顆粒物上,并逐步沉降到水體底部,經過不斷的富集,沉積物中的污染物濃度要比上覆水高出數個數量級,因此沉積物污染已經成為黑臭水體的重要監測和治理對象[1]。沉積物中的污染物成分復雜,國內外針對沉積物的質量評價多以化學分析為主,程序復雜、成本高昂,而且無法反映沉積物對水生生物的影響,缺乏生態相關性。由美國環??偸?U.S.EPA

    環境監控與預警 2020年4期2020-08-08

  • 江漢平原沉積物中磷酸鹽與砷的競爭吸附機制
    國).1.2 沉積物的采集與分析1.2.1 沉積物的采集與保存2017年4月在江漢平原仙桃市沙湖鎮南洪村(30°09.3942′N,113°40.6474′E)鉆取一個30 m深的鉆孔,該鉆孔附近地下水砷含量在沙湖試驗場中最高(580.77 μg·L-1).根據沉積物巖性變化每隔幾米截取一段長為15 cm的沉積物樣品,立即用保鮮膜和錫箔紙包裹嚴實,裝入真空袋中抽真空,再放入內置厭氧產氣袋的厭氧盒中,并立即置于-20 ℃的冰箱中冷凍保存.1.2.2 沉積物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8-03

  • 沙蠶(Perinereis aibuhitensis)對老化貝類養殖沉積物的生物修復研究
    510300沉積物是灘涂貝類賴以生存的空間,是貝類覓食和棲息的重要場所,灘涂沉積物環境的優劣會直接關系到灘涂貝類養殖的成功與否(薛超波等,2004)。雙殼貝類屬于濾食性生物,濾水能力強,通過過濾水體中的浮游植物、有機顆粒進行攝食,貝類排泄的假糞和糞便產生的生物沉降活動使有機顆粒在沉積物中累積,使沉積物成為硫化物、總氮(Total nitrogen,TN)、總磷(Total phosphorus,TP)、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

    生態環境學報 2020年4期2020-07-16

  • 水庫建設對河流沉積物磷形態分布的影響:以瀾滄江、怒江為例
    化狀態的發展受沉積物中磷行為的影響,尤其是與沉積物磷的形態關系密切[8-9].研究表明:沉積物中磷形態不僅與水體p H、氧化還原條件、營養狀況等有關[10-12],還與沉積物組成密切相關[13-14],沉積物中磷形態的轉化和再遷移,尤其是沉積物磷“活性”部分的轉化和釋放會對河流水質產生重要影響[15-17].水庫磷主要來自于河流的輸送,沉積物中磷形態的變化會影響河流中磷的界面交換及生物利用,進而影響到磷的輸送、循環和水體營養狀態.水庫在水深、水體滯留時間、

    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年4期2020-07-09

  • 沉積物再懸浮氮磷釋放的機制與影響因素
    作用沉降富集在沉積物中,同時沉積物中的氮磷也會在一定條件下會向水體中釋放[2-3],從而使沉積物在不同條件下分別飾演著水體氮磷源匯的角色。沉積物是水生態環境中氮磷的重要儲庫,對水體氮磷的循環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表明,沉積物中的氮磷在擾動尤其是人為擾動下,沉積物自身及間隙水中的營養鹽將得以釋放,重新進入水體參與其生物地球化學再循環。沉積物中巨大的氮磷存儲量在再懸浮釋放后,必定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重要的影響[4-6]。沉積物-水界面上的氮磷釋放對水生生態系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20年4期2020-04-10

  • 一種污水沉積物無能源快速干燥法
    是設計一種污水沉積物無能源快速干燥法,來解決目前,在處理污水時,發現對污水沉積物進行壓縮時、壓縮后的污水沉積物中水份含量大于等于70%,不利于后道工序的處理,處理掉沉積物中的水份需要大量能源的問題。2 一種污水沉積物無能源快速干燥法的設計2.1 要解決污水沉積物無能源快速干燥的問題,首先要設計如圖1 的一種新型污水沉積物長方塊,一種新型污水沉積物長方塊,是將污水沉積物放入裝置中壓制,壓制出一種污水沉積物長方體1、一種污水沉積物2、長方體橫向均勻分布有斜圓通

    科學技術創新 2020年2期2020-03-24

  • 河蜆擾動對不同質地沉積物中重金屬生物有效性與毒性的影響
    研究表明,洱海沉積物中Cr的最高質量比達到130 mg/kg,太湖沉積物中As的最高質量比達到了21.4 mg/kg;滇池中Cu、Zn、Pb、Cd、Ni的平均濃度均已達到了污染水平。林曼利等[7]的研究表明,宿州市部分地區農村地下水中Pb、Ni的平均濃度分別超過GB547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1.43%和7.14%。沉積物中的重金屬受到復雜的氧化-還原、吸附解析、再懸浮沉降等地球化學過程的影響,當微環境(pH值、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等)發生變化

    水資源保護 2019年2期2019-03-29

  • Automatic extraction and structuration of soil–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from soil survey reports
    惠陽縣等古淺海沉積物位置較高的地段” (Distributed in the higher places of ancient shallow marine sediments in Zhanjiang and Huiyang, Guangdong Province), there may not be explicit words for the variable name, and the variable values cannot be enum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9年2期2019-02-14

  • 基于逸度方法的遼東灣海水-沉積物中多環芳烴擴散行為
    的遼東灣海水-沉積物中多環芳烴擴散行為張玉鳳1,2,3, 楊 萌4, 宋永剛1,2, 田 金1,2, 趙海勃1,2, 李 楠1,2, 吳金浩1,2*1.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 遼寧 大連 11602 2.遼寧省海洋環境監測總站, 遼寧 大連 116023 3.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山東 青島 266100 4.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 遼寧 大連 116023遼東灣; 沉積物-海水擴散行為; 多環芳烴; 逸度方法Abstract: A total o

    環境科學研究 2017年10期2017-10-12

  • 本底吸附物對長江沉積物磷吸附容量的影響
    底吸附物對長江沉積物磷吸附容量的影響張瀠元1, 黑鵬飛1*, 楊 靜1, 金 軍1, 周 剛21.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北京 100081 2.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12分別選取三峽大壩上游寸灘河段和下游武漢河段沉積物,用不同濃度(0~3 molL)的HCl對沉積物進行清洗,降低本底吸附w(P)、w(Fe)、w(Al)、w(Ca)及w(OM)(OM為有機質),通過測定沉積物的P平衡吸附量,

    環境科學研究 2017年4期2017-06-05

  • 湯浦水庫沉積物碳、氮、磷的分布與評價
    48)湯浦水庫沉積物碳、氮、磷的分布與評價劉 鵠, 孟 婷, 程 文, 王 敏, 張 豆(西安理工大學 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陜西 西安710048)[目的] 研究湯浦水庫沉積物中氮、磷及有機碳等污染物現狀,為水質安全保障提供依據。 [方法] 在庫區采集沉積物柱狀樣品,分析其中碳、氮、磷的含量,并采用有機指數法對沉積物污染現狀進行評價。 [結果] 沉積物中有機碳平均含量12.23 g/kg,總氮平均含量1.22 g/kg,總磷平均含

    水土保持通報 2017年2期2017-06-05

  • 鈣離子和pH對長江河口青草沙水庫水體磷濃度的影響
    +)和pH影響沉積物中的磷吸附-釋放作用以及沉積物不同形態磷變化的分析,并運用X射線衍射(XRD)技術進行沉積物成分分析,研究水體Ca2+和pH對水體磷濃度的影響。結果表明:Ca2+的存在能促進沉積物吸附水體磷,而抑制沉積物中的磷釋放至水體,導致水體磷濃度降低;在Ca2+的作用下,當pH3時,沉積物表現為吸附磷狀態,使得水體磷濃度降低。沉積物上的鈣結合態磷(Ca-P)濃度增加后,沉積物中羥基磷酸鈣〔Ca5(OH)(PO4)3〕晶體化合物濃度也增加,并且沉積

    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2016年5期2016-09-21

  • 龍景湖龍景溝匯水區沉積物-水界面氮形態空間分布特征
    湖龍景溝匯水區沉積物-水界面氮形態空間分布特征吉芳英*,顏海波,何 強,趙 艮,牛鳳霞 (重慶大學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低碳綠色建筑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重慶 400045)龍景湖是在原有河道基礎上閘壩新形成的深水湖泊,為研究龍景溝匯水區沉積物-水界面氮形態的空間分布特征,了解其遷移轉化過程,為內源負荷預測分析、內源控制及水質治理提供基礎,依據形成歷史和水位深度將沉積物分為原河道、新淹沒底部和新淹沒邊坡3個區,分別采集沉積物柱樣對沉積物上覆水和間隙

    中國環境科學 2015年10期2015-11-19

  • 大連灣沉積物-水界面BAP交換通量的影響因素
    023)大連灣沉積物-水界面BAP交換通量的影響因素宗虎民, 張志鋒, 王 燕, 張 哲(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遼寧 大連 116023)利用實驗室培養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對大連灣沉積物-水界面間生物可利用磷(BAP)交換通量的影響, 并利用實驗室培養法和間隙水濃度梯度法估算了大連灣已疏浚區和疏浚點鄰近海域沉積物-水界面BAP的交換通量。結果表明, 隨著上覆水pH和溫度的增加, BAP由沉積物向水體釋放量逐漸增加;滅菌和貧氧條件下, 也會導致沉積物BAP的釋

    海洋科學 2012年7期2012-10-23

  • 南沙河口濕地沉積物對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510632)沉積物是水體最大的營養物質的源和庫,營養物質在其中不斷蓄積,成為水體內污染物負荷的主要來源[1].沉積物中磷的釋放,是補給上覆水體中磷的一個重要的來源,在一定的條件下,沉積物中的磷成為水體富營養化的主導因素.使沉積物對磷的吸附得到了廣泛關注[2-5],河口沉積物是各種營養物質的重要的匯,對上覆水體有很強的凈化作用,另一方面又處于水陸過渡地區,在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不斷地向上覆水體釋放不同形態的氮、磷營養鹽,從而對水體富營養化產生重要的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年1期2011-11-27

  • 磷在水和沉積物中的形態
    磷在水和沉積物中的形態文章介紹了生物可利用態的磷(總磷、有機磷、無機磷)在土耳其奧龍特斯河河水和表層沉積物中的分配結果.通過連續提取方法可獲得無機態的磷,每次獲得的無機磷有4種形態:松散吸附態的磷、鋁綁定態磷、鐵綁定態磷以及鈣綁定態磷.河水中總磷濃度平均達到3.724mg/L,表層沉積物中總磷干重平均達到312.30mg/kg.表層沉積物間隙水中所含的總磷量不足表層沉積物所含總磷量的1%.無機磷含量最豐富的形式為鈣綁定態磷.其他2種形態磷的相對豐度在表層沉

    中國環境科學 2011年8期2011-02-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