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賓語前置句嗎?

2006-05-27 08:56韋國旗
現代語文 2006年3期
關鍵詞:句讀前置謂語

韓愈的名作《師說》,歷來被人們視為學習古文的好教材,但對文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各家解釋卻不一。 舊的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1998年6月版)對“句讀之不知”一句解釋為“句讀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边@是把“句讀之不知”中的“之”當作結構助詞,翻譯為“的”(一般是不翻譯的)。 新的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2000年11月版和2003年12月版)對此句的解釋則改為“不通曉句讀。下文‘惑之不解結構同”。與這兩個版本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將此句解釋為“(一方面)不通曉句讀,(另一方面)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習?!奔窗堰@個句子當作賓語前置句解釋?,F行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2004年6月版)的《文言常用句式》的知識短文中,則明確把這個句子當作賓語前置句的典型例子(用“之”把賓語提到前邊)。此外,關毓敏先生的《“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賓語前置句》(《語文教學之友》,1999年第7期),也同意此種解釋,認為“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以‘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讀和‘惑,‘知和‘解是謂語”。薛金星主編的《語文基礎知識手冊》也將此句作為賓語前置的典型例子。

由此可見,現在人們一般都把“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解釋為賓語前置句,認為“句讀”“惑”都是前置賓語,“句讀之不知”就是“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就是“不解惑”,兩個“之”字是復指賓語“句讀”與“惑”的(或認為“之”是結構助詞,幫助賓語提前)。筆者以為這一看法值得商榷。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用“之”字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轉變為定中關系的名詞性詞組,它與“君亡之不恤”(《左傳·僖公十五年》)、“今子是之不察”(劉基《賣柑者言》)是形同而實異的兩種句法類型?!熬鲋恍?,而群臣是憂”一句中的“亡之不恤”與“群臣是憂”作為句中的一分句,共同構成一個轉折關系的復句,且都是賓語前置句,只是前一分句是用“之”字把賓語提前,而后一分句是用“是” 字把賓語提前罷了?!敖褡邮侵徊?,而以察吾柑”,也是一個轉折關系的復句,“今子是之不察”是賓語前置句,就是“今子不察是”的意思,與下一分句“而以察吾柑”內容也正好是相對的??梢哉f,像“君亡之不恤”“今子是之不察”這種賓語前置的否定句式,在古漢語中是很少見的。一般來說,用“之”或“是”等把賓語提前的句子多是肯定式的陳述句,或是疑問(反問)句。例如: 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論語·先進》) 惟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逼涫侵^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左傳·僖公四年》)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這一段話。這里有一種修辭表達上的“分承”手法,為了便于理解,我們不妨按其句子的分承關系將原文作這樣的調整:“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師)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边@樣就看得比較清楚了:“句讀之不知,或師焉”與“惑之不解,或不(師)焉”各是一個分句,而“句讀之不知”與“惑之不解”又是每個分句中的一部分,即作為短語充當該分句的主語。也正因為它們在這里不是作獨立的句子存在,所以在“句讀”與“不知”之間,“惑”與“不解”之間要分別加上連詞“之”,使原來的主謂結構轉變為定中關系的名詞性詞組。把“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賓語前置句,就是忽略了它們與“或師焉,或不焉”在意義上的緊密相關的連貫性,以致將“之”字在這里起的連接主語和謂語,使主謂結構轉變為定中關系的名詞性詞組的語法功能誤會為起復指前置賓語的功能。

把“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賓語前置,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句讀”與“惑”正好都是受事主語。受事主語在意義的支配關系上可以相等于動詞謂語的賓語,所以把“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是“不知句讀”“不解惑”似乎無可非議。其實就是在我們今天的日??谡Z中,“飯不吃”“覺不睡”“書不讀”之類的話還經??梢月牭?,這都是主謂句式,“飯”“覺”“書”都是受事主語,沒有必要把它們看成是提在動詞謂語前的賓語。

比較互證法是幫助我們認識、判斷某些特殊的語言現象的一個有效方法,我們可以用來檢驗一下?!稁熣f》中還有這樣一句:“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比绻f“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賓語前置句,那“師道之不復”也同樣應當是??墒?,如果我們細心體會文情語氣,就不難看到,“師道之不復”與“不復師道”在意思上還是有差別的:“師道之不復”是說“師道沒有得到恢復”,重在強調客觀現象;而“不復師道”是說“不恢復師道”,重在強調主觀態度。

所以我認為,“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道之不復”等,都是同一類型的句法結構,都是用連詞“之”字連接主語與謂語,使主謂結構轉變為定中關系的名詞性詞組,以充當句子主語,而不是賓語前置句。因此,舊版教科書的解釋是正確的。

另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全句的翻譯,我認為還是按照類似互文那樣,將后面分承部分調整順序,譯成“字句不明白,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解決,卻不從師學習”為好。

(韋國旗,浙江省東陽市中天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句讀前置謂語
“非線性”小組合作學習中前置學習任務的設計
核磁共振對妊娠晚期子宮后壁前置胎盤的診斷效果分析
短句—副詞+謂語
短句(主語+謂語)
英漢逗號斷句功能比較研究
帶前置功能的詞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結構與搭配
自媒體,高中生物前置性學習的“好幫手”
“咬文嚼字”三篇
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用法大比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