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防”背后的調控隱憂

2007-05-14 15:06楊中旭
中國新聞周刊 2007年45期
關鍵詞:藍皮書經濟

楊中旭

4個月的時間里,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從“單防”轉為了“雙防”,預示著一個通脹壓力日趨嚴峻時期的來臨

對外界而言,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于11月27日傳遞出的“雙防”信號只是一種官方的正式“追認”,因為在那之前一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已經在新加坡訪問期間公開表示,為了使經濟持續保持平穩、較快、協調、健康發展,必須注意兩個防止:一是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二是防止物價由結構性增長轉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

進入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中共中央通過政治局會議、與民主黨派等黨外人士的座談會等會前“例行動作”,已經清楚地向外界表明:“雙防”將成為2007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鍵詞”,也是2008年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今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也曾開會研究經濟問題,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各地區和部門也被要求不折不扣地與中央保持一致。

受到廣泛關注的CPI已經足以解釋“單防”轉為“雙防”的原因:7月份CPI上漲5.6%,8月份加速上漲為6.5%,9月份小幅回落為6.2%,10月份重新沖至6.5%。

1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08中國經濟形勢預測藍皮書(以下簡稱經濟藍皮書),經濟藍皮書在總報告中稱:根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價水平波動的經驗來看,CPI維持在3%左右的變動屬于正常的波動,4%以上至5%左右為溫和的上漲,6%~10%為較嚴重的上漲,而10%以上則為惡性通貨膨脹了。

全面通脹時代逼近?

年中的“單防”目標提出之前,不僅學界在經濟增長是否過熱方面意見不一,中央部委內部意見亦不完全一致。7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在做新聞發布時,面對記者的提問,否認了經濟過熱的提法;而到了8月上旬,央行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之時,經濟正在轉向過熱已經成為定論。

到了年底,官學兩界又在通脹性質上產生分歧,絕大多數學者和官員在經濟藍皮書發布會等公開場合堅稱當前只是結構性通脹,但一些學者和官員私下也對本刊表示,全面通脹的時代“已經來臨”。

經濟藍皮書中一篇名為《2007—2008年經濟景氣與物價形式分析與預測的文章》中,提出了“復合型通貨膨脹”的概念。文章稱:通過對物價變化的考察可以發現,近期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成本推動的,有需求拉動的,還有結構性因素造成的。

通過對2002年1月~2007年8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糧食消費價格指數、居民食品消費價格指數進行分析,文章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本輪物價上升最明顯的特征是以食品等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價格的上漲,而非食品類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等則沒有明顯上漲,有些甚至還出現下降,屬于比較典型的“結構性通貨膨脹”。

但是,來自東北財經大學的3位執筆者指出,分析表明:5年半以來糧食價格比食品價格波動更大,加之目前國內糧食供需平衡呈緊張狀態,國際糧價普漲,“需要注意的是謹防糧食價格上漲帶動全面價格上漲”。顯然,需求拉動型通脹已具雛形。

同時,本輪物價上升的第二個特征表現為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在目前產品市場供大于求的情形下,消費價格上漲的部分原因可歸因于生產成本的提高,如環保治理費用的提高、資源性產品采購費用提高,特別是石油、礦砂、大豆等進口商品價格都有大幅上漲。近來,為了應對石油價格上漲,使用糧食生產汽油等工業用油逐漸受到重視和應用,對玉米等糧食需求的增長,進一步抬高了糧食價格,尤其在期貨市場中糧食價格上漲更為明顯,有可能推動新一輪的糧食價格上漲。

在貨幣層面,經濟藍皮書中一篇央行文章進行了通脹合成指數分析:2006年11月,M1(現金和企業活期存款)增速開始超過M2(企業定期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由于M1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關系更為緊密,M1與M2的增速“十字交叉月”剛好與本輪通脹的始發期吻合。

東北財經大學的3位學者則指出,通過2000年1月~2007年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貨幣供應量M1的曲線圖可以看出,M1增速和通貨膨脹率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而央行2007年第2季度貨幣政策報告表明,金融機構存款繼續呈現活期化趨勢,企業和居民更傾向于活期存款。資金持有的短期化推動貨幣供應量不斷走高,貨幣供應量的不斷增長加上消費需求的旺盛,很容易形成通脹預期。

由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所所長汪同三等執筆的經濟藍皮書總報告中,除了東北財經大學3位學者指出的3種推動通脹的因素,又加上了經濟增速過高形成的價格上漲壓力。在接受本刊采訪時,汪同三表示,自2003年以來,我國GDP增長速度一直高居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趨勢,“而這種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通過工業的高速增長,通過投資的高速增長實現的”,“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某些經濟結構問題趨于惡化,特別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結構和三次產業結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改善,而且愈趨嚴重”。

經濟藍皮書總報告中對此這樣表述:在這樣的狀態下,過高的經濟增長和過快的投資增長會成為出現通貨膨脹的動因。我國在1988~1989年,1993~1994年曾經出現的經濟過熱,就是由于投資的過快增長導致了高通貨膨脹的出現。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目前宏觀經濟高速增長,國內外市場需求旺盛,財政收入高速增加,企業效益向好,加之十七大的召開,以及奧運會因素,各方面的投資意愿和沖動將會更加強烈,會對價格上漲形成更大的壓力。

調控兩難

11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要求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巨頭保證國內成品油的供給。之前的狀況是,由于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國內油價始終受到管制,國內兩大石油巨頭生產出的成品油更為傾向于出口國外。

在通脹預期加大的背景下,這已經不是中央部委第一次出臺類似的行政調控措施來立竿見影地緩解CPI上漲壓力。盡管這一調控與體制改革中要求放開上游要素價格的邏輯相悖,但在目前情況下,“考慮到對民眾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穩定的大局,相關上游產品價格的控制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汪同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實際上,原來持續多年的高增長、低通脹的局面,還有一部分成因來自下游產品價格的人為壓低”,國家信息中心中經網首席經濟師梁優彩對本刊說,“比如在社會保障、醫療福利等方面的缺口”。

在經濟藍皮書中,總報告給出的3條應對之策之一就是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但這些都需要上游產品價格調整作為配套改革跟進,例如眾所矚目的資源稅改革和燃油稅改革。而這些改革一旦施行,又必將抬高上游產品價格,從而對通脹造成更大壓力。

同時,經濟藍皮書還指出,下游要素——居民消費能力的上升,亦是引發通脹預期的重要因素。而藏富于民、向消費型國家轉變正是近年來中央以人為本的發展基石。上下游相關要素的改革目標同時與通脹調控相沖突,無疑加大了中央調控的難度。

“歷史經驗表明,通脹的出現,往往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梁優彩說,“但通脹一旦出現,調控起來就比較棘手?!?/p>

面對不斷升高的通脹壓力,經濟藍皮書總報告建議:2008年應把控制消費品價格和資產價格的過快上漲,緩解通貨膨脹壓力,穩定物價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說法,已經和7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首要任務已經有所不同。當時,“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是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總報告給出的具體建議,并未糾纏于通脹與體制改革的兩難局面,而是將不斷上升的投資增速作為位列首位的政策建議。書中說,與經濟增長和消費增長相比,投資增長速度仍然過快,且最近出現了反彈趨勢。2007年1~8月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26.7%,超過了上半年的25.9%近一個百分點,比去年高出約3個百分點。投資反彈將是經濟出現過熱的主要驅動力。

此前,央行公開承認,由于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的新資金不斷涌入,央行緊縮性利率政策的效果“被完全中和掉了”。經濟藍皮書的多篇文章都針對這一現象給出了具體建議:提高貨幣政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控制信貸規模,改變負利率狀態,加強利率、匯率等政策的協調配合,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同時,藍皮書還建議財政政策加強對結構調整和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具體體現在惠農、低收入群體補助、在校大學生補貼、廉租房供應等方面。最后,和半年前的夏季報告一樣,汪同三等人給出的遏制通脹的最后一條建議仍然是遏制房價快速上漲,防止資產泡沫的膨脹。

溫家寶總理在訪問新加坡期間,公開談到了備受各界關注的房市和股市,“近些年來房價上漲較快,人民有很大的意見”,“要使股民懂得買股票可能掙,也可能賠”。

猜你喜歡
藍皮書經濟
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發布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2018年“寧夏系列藍皮書”正式發布
經濟日歷
圖讀龍江經濟
第八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人權藍皮書
中國經濟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