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言何必逆耳

2008-01-07 03:03金書芳
21世紀中學生作文·綜合版 2008年12期
關鍵詞:魏文侯犯錯誤窗戶

金書芳

《資治通鑒》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的魏文侯把奪得的中山之地封給了兒子,而沒給自己的弟弟。大臣任座認為魏文侯的做法有失仁義,當面指責他算不上仁君,使得魏文侯惱怒不已。這可把任座嚇壞了,趕緊退出大殿,聽候發落。另一位大臣翟璜見勢不妙,連忙上前勸阻:“陛下真乃仁君也!有了仁圣之君,才會出現直言之臣。任座講話心直口快,正是因為有你這位仁君存在的緣故哇!”魏文侯一聽,轉怒為喜,馬上讓人把任座請回來,親自下堂迎接,并奉為上客。

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任座直截了當批評魏文侯,使得魏文侯火冒三丈,險些為此丟了性命。翟璜也認為魏文侯作法欠妥,只是選擇了另一種巧妙的方式,使魏文侯覺得能有人當面指出自己錯誤,不但不是對自己的不敬,反倒是自己的榮耀,因而欣然接受。兩種不同的批評方式,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由此可見批評藝術的魅力。

在學校里,班主任所面對的是天真活潑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學生,要使批評達到良好的效果,更要注意批評藝術的運用??梢?,分析和研究被批評的學生心理狀態和特點,將批評藝術化,讓“忠言”不再逆耳,是多么重

要!

一、批評之前要“三思”

1.思批評的真實性。批評的前提是批評要實事求是。有的學生為逃避老師對他的“懲罰”,往往不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有學生犯錯誤了,但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因此在對學生展開批評前,班主任一定要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了解事實真相,弄清學生犯錯誤的心理動機,搞清批評對象的問題和原因所在,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教育。

例如有個姓吳的學生,常常在班上搗亂。老師找他談時,又往往不說實話。針對他的個性,我每次要批評他之前,一定從各方面掌握他犯錯誤的全部材料,隨后批評他時,他就主動承認錯誤了。經過反復幾次,他的僥幸心理漸漸地弱了,他覺得經常受老師批評沒什么意思,在期末考試的動員大會上,他還主動上臺發言,表示一定要以實際行動自覺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力爭受到表揚。又如:一次,班上一名學生爬窗戶進了教室。我找他談話時,并沒有馬上批評他爬窗戶怎樣不對,而是問他今天為什么要爬窗戶進教室。他告訴我因為人高馬大的同桌不讓他進,他沒辦法,只好爬窗戶進教室。如果沒有批評前的事實了解,就不可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批評教育了。

2.思批評的目的性。班主任批評學生時,要銘記你批評學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搞得灰溜溜的,也不是發泄你的私憤,而是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因而學生做了錯事或違反了紀律,班主任必須要懷著愛心,含著理解,心平氣和地加以引導,讓其感到你是在真心誠意的幫他,從而自覺地認識錯誤并加以改正。那種盡管是正確的,但卻是硬梆梆的、粗暴刻薄的語言,甚至謾罵式的批評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明知有錯也不肯向你認錯,并與批評者發生爭執。這樣一來,就與批評學生的出發點南轅北轍了。

二、批評之中講策略

1.批評要就事論事。有些班主任批評學生喜歡“揭底”,喜歡老賬新算。只要學生做錯了事,某些老師就將學生以前犯的錯誤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無地自容。實際工作中,這樣的班主任最遭學生的反感。心理學家認為“一個錯誤,一次批評”、“對事不對人”,這樣才能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學生絕大多數是積極向上的,他們一般都想改正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但由于自制力差,有時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誤。有經驗的教師批評學生時,不會去糾纏學生的舊賬,而是就事論事,錯在哪里就批評到哪里,批評目標集中。如果用灰色的眼光看待犯了錯誤的學生,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有可能“破罐破摔”。

2.批評要剛柔相濟。剛柔相濟是班主任批評時,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行教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常常用剛制柔,以柔克剛的方法。對女同學用剛,則有震撼力,對男同學用柔,則化解頑石。剛與柔的使用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重點。特別是有些犯錯誤的學生,他們的自尊心表現得更為復雜一些,因為做了錯事,受到別的同學的責怪,產生了自卑感,有時甚至產生“破罐破摔”的想法。而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有上進的要求,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幫助。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說過:“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币虼藢@些學生就要剛柔相濟。剛:在平時要講原則,不遷就其錯誤的思想行為。柔:要講感情,尊重他們的自尊心。美國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說過:“表揚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評打個電話就行了?!边@就是說,含蓄而不張揚的批評有時比那種電閃雷鳴式的批評效果會更好。

猜你喜歡
魏文侯犯錯誤窗戶
完形樂園趣多多
魏文侯冒雨赴約
冒雨赴約
魏文侯冒雨赴約
智珠二則
擦窗戶
窗戶知多少
“浮一大白”原指罰一大杯酒
犯錯誤找家長
貼窗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