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學科教研組作用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2008-02-20 05:11朱昌建
中學理科·綜合版 2008年12期
關鍵詞:教研組集體教研

朱昌建

教師是學??沙掷m發展中重要的人力資源,專業化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校本研修則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學科教研組作為我國特有的教師培養與提高的基層準學術組織,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對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間的幫學,從而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隨著新課程實施推向深入,如何讓教研組這種教研模式適應新形勢下學校校本研修的需要,各地進行了不少有意義的探索,我校是一所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為促進數學教研組更好地發揮在教師發展、有效教學、學生成長等方面的作用,我們在自身努力探索的同時邀請了一些專家、學者幫助“量身定制”,逐步形成了在集體備課、多輪磨課、教學反思等方面的特色。

一、發揮集體智慧,提高常態下自主備課的質量

集體備課,是一種磨課的有效形式,對于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我校一直推行集體備課制度,為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明確備課組長工作的職責,備課組長工作上服從年級領導,業務上接受學科組長指導,是集體備課的設計、組織、實施的第一責任人,組長應根據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提前一周安排好每次集體備課的主備課人,督促主備人(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做好發言的相關準備,形成個人教學草案,為避免出現只有一人主備,其他人不準備,備課時一言堂,備課后,全組教案共享的現象,教導處則在每周集體備課時,對每個人提前備課情況檢查,

2、做到“四定”和“五統一”,各年級備課組確定每周備課一次,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課題,首先由骨干教師主備,然后帶領全組輪流擔任主備人,通過集體備課,做到教學思想、目標、講解例題、課后作業、單元檢測的五統一。

3、集體備課的內容、范圍,備課內容一是總結上周的教學得失,有哪些成功之處,教學上存在哪些不足,哪些在日后的教學中需加以彌補和強化;二是討論下周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和方法。

4、認真組織實施,按照集體備課的程序,圍繞備課的中心內容,主備人以說課的形式,闡明相關課題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布置等,組員適時發表個人看法,對教學思路進行討論修改,當然,作為組員還要進行二次備課,融入自己的思考,形成一個合適學生、有價值的個性化教案。

5、集體備課流程:

交流上周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主備課人說課→討論修改,形成個性教案→下次備課內容分工及其他

教師之間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但我們通過集體備課,共同鉆研教材,一起設計教學環節,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手段,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促進了教師共同成長,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縮小了組員間成績差距,每次大考,全年級20個班數學均分落差一般在4分以內,一批青年教師教學工作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二、研討真知,“磨”出精品課

磨課是我們數學組的一大教研特色,所謂磨課就是教師用集體協作的方式通過對一節課進行多輪的打磨,從而達到教師實踐新課程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集學習、實踐、研究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活動,幾年來,我們以教師的公開課、評比課為載體,組織部分教師針對某一課題多角度研磨,形成較程式化的做法,從程序上總結出磨課的三階段:

1、一輪課前磨預設,在執教老師充分自備的基礎上,我們跨備課組組織教師,對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設計等方面進行研磨,如預設教學的三維目標能否達成,特別是情感與價值觀目標一塊,新課程強調體驗,設計中是否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經歷來真正感受、體驗,處理教材是否符合科學,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是否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讓新知自然地生長,學生的認知活動安排,從學生的角度設想這樣的問題學生會怎么回答等等。

2、二輪課中磨生成,二輪磨課的重點放在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實際情況,怎樣進行調整上,預設是靜態的,而課堂生成是動態的,我們根據參加磨課教師的各自特長,試教聽課時進行項目分工,從不同角度側重審視課堂的方方面面,如有人負責課堂教學的語言,有人負責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機智上,有人負責問題提得是否貼切、學生反映上,有人負責考察教學中各環節之間的過渡銜接是平滑自然還是晦澀生硬等等。

磨課時,人人發表聽課的心得體會,互相啟發,使思想得到交融,理論得到升華,情感得到激發,一些好的點子往往在熱烈的討論甚至激烈的爭執中產生,現舉一個案例:我組一名老師去南通賽課,課題是勾股定理,學校試課時,課上在做題“在Rt△ABC中,a=3,6=4,則c=_____”時,學生受潛在假設的影響,普遍地出現漏解現象,雖然我們一輪磨課時提到過教學中應強調使用注意點,實施教學時也進行過正面講解,但效果不理想,針對此問題,老師們二輪磨課時提出不同方案,但未得到大家認同,后來,經反復討論比較,設計出一種“欲揚先抑,欲擒故縱”的方案,布下疑陣,通過學生一次次“上當受騙”,自然地將錯誤擠出來而不是堵回去,巧妙地強調了注意點,又將課堂引入高潮,在后來賽課時,效果很好,得到了評課組專家的高度評價。

3、三輪課后磨得失,課雖上好,但并不意味著磨課的終止,因為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藝術沒有止境,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盡善盡美,三輪磨課的重點放在回眸上,我們對預設與生成中的成功與不足進行總結、積累、評價,形成書面材料,為日后提升磨課的質量提供參考。

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的反復思索、醞釀,并循環往復若干次,但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螺旋式的上升,經過這樣一個過程,能很好地提高教師課前的預測和分析能力、課中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課后的教學總結和評價能力,培養教師自發的學習和研究習慣,磨課是辛苦的,但付出后的收獲又是在常態下上課無與倫比的,凡經過磨課的老師不無感慨地說:“經過多輪磨課,讓我越教越明白,這樣上一節課,勝似一學年的收獲!”

磨課的實踐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磨課看上去好像是對“課”進行打磨,而其本質卻是在磨“人”,“課”僅僅是一種載體,在這個“磨”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磨出了一堂堂好課、磨出了一則則較為完美的教學案例,解決了一個個教學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磨”出了一批教師,一批更具先進教學理念的新型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體現出的務實、民主、自由與和諧的教研氛圍在教研組成員之間會形成一種新的精神氣象,它慢慢滲透在教師的潛意識深處,顯露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教師的教研行為和價值取向,使教師獲得心領神會的氛圍感染和心理鼓舞,通過磨課我們發現:與同事合作成為我們學校數學組每一位教師的職業習慣,同時隨堂課的自發的磨課活動也已成為我們學校的一道風景。

三、交流反思,促進專業成長

教師的自主發展,是未來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趨勢,波斯納曾提出這樣一個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十分有用的,我們教師以兩種形式進行反思:

1、個體反思,為了引導教師增強問題意識,鍛煉提高反思能力,我們要求教師在教案的最后一個欄目中及時寫出每節課的教學反思,可寫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盡可能記錄下當時的教學體驗;也可寫出自己教、學生學過程中不足的地方,及時記錄自己對教學的靈感、思考。

2、集體反思,“眾人拾柴火焰高”,當教師個體產生的問題或困惑且是教學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就需要組織教師集集體智慧,發揚團隊精神,進行集體反思,集體攻關。

教研也是“教學生產力”,我們將在上級的領導下,緊握教研這個抓手,利用教研組團隊的力量,將教研根植于課堂,以研促教,以教助研,不斷發展“教學生產力”,把數學組教研工作推向新臺階。

猜你喜歡
教研組集體教研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警犬集體過生日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一個充滿活力的教研組
對教研組長的選拔與培養知識
集體逃學
淺議教研組功能的最大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