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稅收體制談中國改革方向

2008-08-11 08:32黃勇杰
時代中國 2008年7期
關鍵詞:稅率體制利潤

黃勇杰

稅收的由來現在已經不可考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至從出現稅收政策以來,歷來是最受國家重視的。它是實現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實現政府財政收支平衡的最有效的工具。

因此,稅收的目的也就具有了國家職能,也就必須為國防開支提供經費,當然也要對國內各項事業發展提供經費,調節資源分配,優化產業結構,以及平衡各項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平衡發展等功能。

而稅收體制的好壞將直接影響稅收目的實現的好壞。因為稅收體制經過各朝各代、各國各民族從多個角度的完善,終于形成了當代稅種繁多的現象,這既不利于國家財政部門的征收,也不利于公眾對稅收的理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成本;并直接造成了各政府部門利益分配不均,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社會中各類商品暴利現象嚴重,物價難以控制等等社會問題。

為了更好的解決稅收體制問題,在這里我們分析一下現有的稅收體制,它的稅種非常的多樣化,但是從稅收主體不同的征收方式來看,無非分為易前稅和易后稅兩類。

第一類,易前稅。其征收方式是從前到后的稅費征收,即交易品在交易前就已經定好征收稅率的,它的征收對象大部分是交易賣方,比如甲方賣東西給乙方,稅費的征收對象是甲方而不是乙方。它的主要代表有:營業稅、資源費、出口關稅等。我們以營業稅為例分析此類稅種的特點。營業稅的定義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繳納營業稅。稅率是,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服務業、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 %,娛樂業稅率為 20 %。納稅期限是,每月十日前申報繳納,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每季度十日前申報繳納。從以上對營業稅的說明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從納稅期限來看,它往往是在沒有發生實物交換之前完成的;它的征收地點是在交易賣方所在地;它的征收對象是交易賣方;它的稅率一般是不可變動的。

第二類,易后稅。其征收方式是從后到前,即產品在交易完成后再根據利潤多少進行核定征收稅率,因為是根據交易買方出價多少而定的稅率,所以征收對象主要是交易買方,比如甲方賣東西給乙方,稅費的征收主導方是買者,因此實際對象是乙方而不是甲方。它的主要類型有:個人所得稅、利息稅、增值稅等。我們以個人所得稅為例分析此類稅種的特點。個人所得稅定義是,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 %—45 %,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35 %,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轉讓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20 %的比例稅率。納稅期限是,按月申報,次月七日內繳納。從以上對個人所得稅的說明我們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從納稅期限來看,它的稅收完成過程是在已經知道企業和個人交易完成后,對是否有利潤進行檢測后完成的;它的征收地點發生在交易買方的所在地;它征收對象是交易買方;它的稅率是可調節可變動的。

從以上兩種對稅收的征收條件來看,我們事實上也可以將易前稅稱之為假定稅收體制,即此類稅收體制是在假定企業和個人交易過程中一定有利潤的情況下征收的;而將易后稅稱之為實際稅收體制,即此類稅收體制是在交易過程中實際產生利潤后的情況下征收的。我們現在來比對一下兩者之間的優缺點:

從征收的前提來看。易前稅是在交易完成前就已經確定的,它是在假定企業有利潤的前提下進行,它無形使得企業對商品的的定價要有一個稅收加成,對于商品價格提升有一個驅動作用,也就是說此類稅收政策促進了產品的價格上漲。對于國家來說,這樣的稅收體制其實并不是在調節物價而是促使了物價的無形上漲。對于企業來說,沒在產品銷售給客戶、得到利潤前,就要多投入一份稅收成本,增加了企業的負擔;對于消費者來說,意味著要提前承受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易后稅的前提是在商品交易完成后,肯定企業或個人有利潤后完成的征收。當然產品假如沒有到達消費者手中并沒產生利潤前也就不形成征收過程。這樣的稅收體制,對于國家是將稅收體制作為調整物價和企業利潤的手段來看,也就體現了稅收征收的目的,它真正完成了國家對企業產品的利潤增收調整和物價調整的目的,必將促進國家調節企業間平衡發展和商品價格的作用。對于企業來說,減少了新企業建立的投資成本,對于鼓勵企業的創辦有現實的促進作用;對于消費者來說,減少了國家對產品征收稅收帶來的前期促進壓力。

從征收的主體來看。易前稅是對企業(賣家)進行稅收的征收,容易誤導稅收征收的最終目的是最終消費者,而使得消費者喪失了因消費而被征稅的知情權,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業對政府作出的貢獻,也就出現了地方政府為當地企業非法護航的情況。易后稅是對終端消費者進行稅收征收,真正明確了稅收的主體,事實上無論是對企業還是組織或個人的稅收政策,最終的買單者實際上是終端消費者。易后稅必將促進政府、企業、個人對稅收征收含義的真正理解,調整好三者的關系,使得更有利于國家對整個經濟體制的調整。

從征收的地點來看。易前稅的發生地一般都是在企業所在地,對于企業所在地來說,除企業將產品銷售到其它地區所得利潤全部集中到這地方來,形成利潤的聚集區,還將形成了稅收的聚集區。當然這對于企業所在地來說是一件好事,意味者拿別人的錢來富自己。而這對于其它地區假如沒有企業的話,也就不能形成利潤和稅收的聚集區,還要為了購買產品將手中的錢流往企業集中地。兩者之間根本不能形成平衡,也就形成了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現象,這種稅收體制也就是形成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國家沒有進行宏觀調控,必然使得區域不平衡現象進一步擴大。雖然國家可以要求發達地區的財政上繳國庫進行轉移支付重新進行分配,但是要形成平衡的話,這也就要求國家政府部門對于發達地區必須上繳的財政收入相對于產品利潤和稅收流量之間有一個平衡,而要做好這一財政平衡對于我國現有的財政體系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易后稅的征收地點是在交易完成后所在地,企業產品的稅收地點相對易前稅發生了轉移,不再是將利潤和稅收集中到一點形成的極大經濟不平衡,將使產品的稅收在每一地區按消費者需求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使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得到遏制,減少了國家政府轉移支付的壓力。在此過程中,由于企業所在地政府對企業稅收的大幅度減少,以及土地升值壓力等等原因,必將降低富裕區域政府留住企業的動力,而促使企業向貧困、土地貧瘠地區發展,最終促進利潤和稅收的地區平衡。

從征收的整體過程來看。易前稅的征收方式的最大特點是產品出來后,交易完成前進行的,也就是忽視了交易完成的最終階段,最終中介經銷商到終端消費者之間的利潤增值的稅收征收。而一些高利潤的消費物品的價格提升都是在這一階段發生的,比如說壟斷產品,專利產品,房地產,以及傳銷產品等等。它給我們帶來的是暴利行為,對于整個國家經濟的平衡和穩定有極大的破壞作用。在這一過程當中,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基本完全喪失對稅收的知情權的情況下(造成權利和義務的不平衡),缺少了對產品的價格檢查,而致使終端消費者被暴利行為所傷害。易后稅的征收過程是在交易完成后完成的,它完善了整個稅收體制,加強了對交易最終環節的管理。對于國家來說,對暴利企業實行監管提供了可能,必將對穩定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分析了稅收體制按稅收主體不同的分類而產生的相互對比,使我們肯定了稅收體制的好壞對國家經濟發展是有影響的,因此,對于稅收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主要改革方向有以下幾點意見:

一是將稅收體制單一化。單一化的稅收體制有利于國家全體收費單位向精簡化發展,增加國家對稅收的征收的透明度,減少國家的征收成本,利于國家政府各部門的經濟平衡,杜絕了因為有的部門可以收錢,有的部門不能收錢而產生的部門好壞之分,利于國家對商品價格的調節。有利于對企業或組織的稅收征收,減少了企業或組織由于要交各種稅收而產生的成本,利于企業發展。有利于消費者對稅收體制的認識。

二是將稅收體制向易后稅發展。易后稅的稅收體制有利于完善整個稅收體系,促進國家調節經濟的功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減少了中央宏觀調控的壓力,加強了國家對暴利企業的監控,利于國家對單一商品價格的宏觀調控。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平衡發展,利于新企業的創辦,促使發達地區企業向不發達地區遷移。有利于消費者對稅收本質的認識,有助于消費者對超利潤物品的價格監控,肯定了消費者為國家財政作出的貢獻。

猜你喜歡
稅率體制利潤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增值稅稅率正式下調16%調為13%
1—4月實現利潤列前五位省份增長情況
最俗的創業故事是“離開體制”
中國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稅稅率
經典來信
對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體制的思考
2011年將開始個稅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