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上揚州”還是“下揚州”?

2008-11-10 05:32馬斗全
百家講壇 2008年19期
關鍵詞:黃鶴樓揚州詩句

馬斗全

古來兩句很有名的話,有的人引作“膀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有的人引作“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那么,究竟是“下揚州”,還是“上揚州”呢?

如今不少人誤將“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當作了古人詩句,這句出于古人小說的語句形式有些像詩句,但卻不是詩句。查其出處,今所見者,出自《淵鑒類函》中引南朝齊梁時人殷蕓所撰《殷蕓小說》:“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州刺史,或愿多資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笨梢?,應為“上揚州”,而不是“下揚州”。

為什么錯了的“下揚州”倒比正確的“上揚州”多得多呢?“下揚州”很可能是想到所騎之鶴在空中,如飛機一樣,要降下才能到揚州,所以就寫作“下揚州”。近有主張作“上揚州”者在《揚州晚報》撰文說:因為是“要騎鶴上升到達揚州”,所以為“上揚州”。其實,如此理解“上”和“下”,都是錯的。

《殷蕓小說》中,那人將去揚州說成“上揚州”,是因其所在地的方位而言。古來以北為上,南為下,如在揚州以南,去揚州可說“上揚州”,在揚州以北,則說“下揚州”。古來又以西為上,東為下,所以多有“西上”和“東下”之說,如杜甫《別李義》中“重問子何之,西上岷江源”,韋應物《送劉評事》中“吳中高宴罷,西上一游秦”之句。古人詩中還每以“西上”對“東歸”,如崔信明“西上君飛蓋,東歸我掛冠”(《送金竟陵入蜀》)、白居易“東歸多旅恨,西上少知音”(《送常秀才下第東歸》)。東下,如李商隱“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游”(《送崔玨往西川》)、許渾“汴水月明東下疾,練塘花發北來遲”(《送王總下第歸丹陽》)。最為人們熟知的是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即是盧饌詩所說的“東下揚州”。據此可知,欲“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那位想好事者,在揚州的南面,或者在揚州以東。

編輯:趙雪梅

猜你喜歡
黃鶴樓揚州詩句
“黃鶴樓”安全教育更上一層樓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蹉跎至暮年的初見
六一來了
可以“吃”的詩句,你見過嗎
讀詩句,寫成語
難忘黃鶴樓
一曲《揚州慢》,盡道《黍離》之悲
黃鶴樓
“揚州絨花”
遣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