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下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啟示

2008-12-08 09:29
中學英語之友·中 2008年12期
關鍵詞:意義建構會話英語課堂教學

周 霞

【摘要】本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情境” “協作” “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為背景,從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情境”創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協作”學習,以課堂為陣地進行“會話”商討,以創新為目標進行“意義建構”四個方面探索了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邏輯講解傳授式的教學過程轉變為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建構主義 情境 協作 會話 意義建構 英語課堂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學習者知識的獲取,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該理論認為“情境” “協作” “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的四大要素。強調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習者建構意義的情境創設,使學習者真正進入身臨其境的真實情境;通過學習者的協作,對學習資料的搜索與分析探究,提出問題、提出設想和進行驗證,發現規律以及對某些學習成果的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強調組織學習者運用語言和文字向他人進行表述,讓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智慧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從而實現意義建構的最終目標,對學習內容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一、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情境”創設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的“情境”,它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追求教與學的合作化,并強調創設真實情境,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在構建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以及媒體的選擇與利用,還要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情境的創設問題,并把情境創設問題看作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同時強調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學媒體不再是幫助教師完成知識傳授任務的工具,而是用來創設情境,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多種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許多教師對創設情境的目的性不夠明確,創設的情境價值不大,有效性不高。那么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真實有效的情境,本人談三點體會:

1.把握“實”,創設自然生動、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語言?!蔽乙詾橛⒄Z課堂教學更應該在“真實”二字上下工夫,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和運用語言。只有當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合時,才能激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迅速投人到所創設的情境中,準確地體驗和理解語言。例如: 我在教“Where is/are…?”這個特殊句型的時候,利用學生創設以下情境:

Tom: Mum, I want to play football.

Mum: OK, but you must come back earlier.

Tom: Where's my football? (畫面)Tom滿頭大汗地尋找足球,邊找邊說。

這個情境,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因此學生能自然而然地體會出“我的足球在哪里”。故創設情境必須貼近現實,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

2.崇尚“效”,創設簡單有效、英語“含金量”大的教學情境

真實的教學情境不是為了觀賞,它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額外添加了些什么,因為真實的課堂就應該展示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教學就如平常生活,簡單有效才是真。我曾經聽了一堂公開課《Finding your way》的“Integrated skills”中的一個環節:

(1)學生觀看CAI課件“兔子舞”,教師隨機解釋“left, right, go”的含義。

(2)教師教授兔子舞的動作。

(3)師生同跳兔子舞。

在此課中教師采用“兔子舞”來幫助學生學習“left, right, go straight on”確實新穎活潑,但有必要僅僅為了讓學生掌握這三個簡單易學的單詞而花上十來分鐘時間跳“兔子舞”嗎?這節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學會問路,會用“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 on”來指路,我們完全可以用“listen and do”的簡單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這三組短語,而后集中對重難點進行突破,兔子舞則可以放在課堂結束時,讓學生伴隨音樂節奏,在“跳”中再次復習知識,結束新課。老師必須明白情境不是裝飾,也不只是單純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裝飾過于華麗,學生的興趣往往也被轉移,從而疏忽了真正需要思考的英語元素、英語內涵,出現上面的尷尬。因此,不要為了追求表面熱鬧和某種形式而把簡單的東西人為搞復雜了,我們應該讓學生“學簡單的英語,學有趣的英語,學鮮活的英語”。

3.注意“趣”,創設新穎有趣、順應學生心理的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人到英語活動中。故我們所創設的情境就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突出情趣。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現時都是新鮮的、有趣的, 如在《Pets》中一個環節: T: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邊說邊演示課件)小精靈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就想請大家幫忙,他這里有不少動物的叫聲和它們喜歡吃的食物,你能猜出是哪種動物嗎?(教師開始演示課件,并指名回答。)

這時有同學小聲議論“又是猜動物,一點兒也沒有趣”,教師似乎聽見了,但還是堅持一一指名回答。

如以上這個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采購員、小小設計師等,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

4.追求“活”,應創設信息豐富、能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應能促進學生思考。 是以知識本身的思考性、開放性、挑戰性來吸引學生,引導學生探究,是所創設的情境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創設情境應蘊涵豐富的信息量,一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學習;二是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生適合自己活動,在獲得、鞏固知識的同時,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學好英語的愿望。比如: 我在教“There be”句型的時候,設置了這樣的一個情境:

在一個房間里擺放不同的物品,先讓學生觀察幾分鐘,而后將畫面切換為空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憑記憶說出房間內物品的擺放,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同時由于相對性的原因,一種位置關系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表達,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總之,教師要從現實性、效用性、趣味性、思考性這四個維度來創設有效的情境,盡力提高情境創設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切忌僅僅停留在情境上,以致丟失英語課必須具有的英語味。

二、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協作”學習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過程中的"協作"。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包括與教師的協作,與同學的協作等。因此,學習者用自己的活動對人類已有的知識建起自己的正確理解,而不是去仔細地吸收課本上的或老師講述的現成結論,所以這種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生活的概念或思維活動的組織過程。這就與新課程標所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倡探究或研究性學習”的目標不謀而合。協作學習前提是每位參與的學生首先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來獨立思考,也就是應遵循Individual work—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的過程。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使人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可能,使輸出的信息有討論分析的價值,保證協作學習的質量。否則,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被剝奪“話語權”,成為小組活動中的旁觀者。例如:在學習顏色單詞時,我設計了一個關于配色的小實驗,我先為學生作了一個示范:用透明的塑料杯分別倒入同等的紅色和黃色的顏料水,然后把它們混合在一起。一邊說:“Red and yellow. What colour is it ? Guess!”當學生們看到兩種顏色結合在一起變成另一種顏色的那一刻,都情不自禁地發出贊美的聲音,并立刻用英語說出配出的顏色“It's orange.”接著,學生便興致勃勃地開始做實驗了。學生們表現得很好,每六個人一組,每組有發出顏色指令的,有操作的,有記錄配色結果的,整個過程是學生們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有的小組還集體說出:“Oh, how nice!”實驗結束后,各小組開始匯報實驗結果。通過他們的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發現顏色的奧秘,整個過程學生都是那么好奇,充滿興趣。

在此課例中,通過學生小組協作形式進行顏色的配色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教師"滿堂灌"下的機械重復、簡單記憶,而是親身經歷、發現、體驗、探究的過程。學生有情感的投入,有內在的動力的支持,積極運用各種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到了知識,活用了知識。學生在教師協作性的互動教學活動中,形成了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這也是建構主義理論“協作”真正的內涵所在。

三、以課堂為陣地進行“會話”商討

建構主義強調“會話”。協作的過程當然也是會話的過程。會話是協作過程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因此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討論中設法使學生感到課堂教學輕松,從而主動觀察、主動思索、積極參與、發表意見、交流信息、相互啟發、暢所欲言。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疑難時,除了可以要求教師幫助外,提倡學生之間進行會話商討,彼此之間進行交流,表述觀點,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分析、評價。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就要整個學習群體相互學習來共同完成。學習者和教者如果都能充分把握這一點,那么對英語的聽說以及對知識的溫故而知新會有相當大的幫助。我在課上經常按角色分組,好差生搭配,上臺表演,選出最佳組,最佳表演者。我講授新課時無法檢查每位學生的背誦,于是就要求課后同桌2位同學相互檢查復述,并修改對方復述中的錯誤。這樣通過各種“會話”讓學生最終完成所學的知識意義建構。

四、以創新為目標進行“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認為,“意義建構”是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所要建構的意義是指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由于學習的模式、教學方式的變革,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這就不僅有利于建構意義的形成,而且非常有利于建構意義的保持。這反映在英語學習上便是要充分理解所學的新的知識點、句子結構、正確語法等,而后將其并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

例如:我利用一節課整體理解課文。這一節課中學生要能復述課文,并且歸納本文的德育目標,提高自己的素質。

第二節課整體處理學生不了解的重點詞語、句型,利用測驗的形式檢查具體的字、詞等是否能靈活運用;然后發一份閱讀材料,要求學生5分鐘之內完成。

第三節課做一套同步訓練題,包括單項填空、完形填空、閱讀理解2篇,學生能自動檢測是否掌握了該單元的重點。

由上所述"學習"的含義可知,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而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因而,死記硬背不會達到最佳效果

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學習者的主動“建構”能力??傊?,作為新世紀的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大膽地引進和創新,積極開發學習資源,探索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邏輯講解傳授式轉變為通過情境創設、協作學習、問題探索、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真正使英語課堂成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平臺。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3期,3-5頁。

[2]周平儒。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J]。中小學電教,2001年,11期,10頁。

猜你喜歡
意義建構會話英語課堂教學
淺析日本課堂中的話輪轉換
關于情景認知與意義建構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初探素質教育與初中英語教學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微
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方法初探
基于意義建構視角的企業預算管理優化路徑探究
閱讀本質的多角度思考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學傳播和意義建構
年齡大小的種種說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