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一點成為普通話

2009-01-05 07:58
中外書摘 2009年12期
關鍵詞:廣州話雅言廣府

林 雄

廣州方言又稱為“粵方言”、“粵語”、“白話”和“廣府語”,英文叫Cantonese,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漢語語音特點和古漢語詞語較多的一種方言。分布在廣東大部分地區和廣西東南部。今日的廣州方言還保留著不少中古時代的漢語語音,且看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杜甫《春望》

朗讀此詩,廣州話比普通話更押韻。因為,深、心、金、簪這四字粵語音同韻。而普通話現代語音中卻不同韻。另外,“家書抵萬金”的“抵”字,廣州人一讀已知是“值得”之意,但北方人一般不理解。這是因為廣州方言保留了部分中古音與古詞匯,還保留了古四聲,故廣州人學起近體詩聲韻時也較容易掌握。

在廣州方言圈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據說,當年辛亥革命,共和初肇,在國會里,要求以廣州話為“國語”的呼聲很高,支持的票數已經過半。但孫中山逐一去說服粵籍議員,勸他們放棄廣州方言,改投北京話一票。最后,憑著孫中山的名望,廣州方言僅以3票之差,敗給了北京話。因此直到今天,廣州人一聽到北方人說自己的方言是“鳥語禽聲”時,便耿耿于懷。

廣州方言的主要來源,是古代華夏的語言,即雅言。雅言的基礎是以黃帝為首的華夏部落聯盟使用的原始華夏語。到了周朝,便發展成為中原一帶的民族共同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普通話”。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發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到嶺南作墾卒。這些墾卒來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際必須使用雅言。西漢平定南越國之后,雅言開始在嶺南廣泛傳播。

到晉朝以后,雅言在北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北方游牧民族人主中原,給那里的文化和語言帶來巨大的沖擊,因此,雅言在北方已經被胡化。同時期的嶺南卻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因此也更好地繼承了雅言的原汁原味。故唐人張籍《永嘉行》詠道:“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p>

唐末宋初,粵語已成為一個獨特的語系,“自立門戶”,較少吸收中原語言了。在構詞、語法、讀音等方面,也日漸成熟起來,大體已奠定了現代粵語的基礎。宋代的粵語,已與北方漢語語音相距甚遠了,廣州與珠江三角洲一帶,也成了粵語流通區域的主體。清至民國,由于與外國人交往增多,粵語中也吸收了一些外來語。隨著廣府人出國及遷居港澳者增多,粵語的影響更加擴大。

由廣州方言構成的文化景觀豐富多彩,很有地方特色。例如粵劇唱腔就不下十多種,很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而用白話演唱的小曲也活潑、婉轉、悠揚,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如今以白話演唱的流行歌曲,更風靡全國。至于珠江三角洲的咸水歌、兒歌、粵謳等民間演唱形式,饒有風味,頗有地方色彩。雅俗共賞。由廣州方言構筑的文化景觀,是中國文化當中很具特色的一部分,極大地豐富了民族文化的色彩,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歡
廣州話雅言廣府
“廣府好禮”廣式糕點禮盒包裝設計
廣府人
——粵語·女獨·伴唱
蒼梧白話中的指示代詞“噉蚊”和“咁”
水環境視域下廣府古城景觀演變研究
香港說廣州話的學生習得普通話咝音聲母的研究
以廣州話為第一語言的普通話學習者的語音學習偏誤分析
當前廣府籍海外華人統戰工作研究
“咁”和“噉蚊”在梧州話與廣州話中的區別與聯系
諸子百家周游列國得會多少方言
丁若鏞《雅言覺非》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