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語言品味 培養創新美感

2009-01-12 08:42閆海祥
關鍵詞:壞孩子讀法水生

閆海祥

小說的語言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作者的敘述性語言,一是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我們欣賞品味小說的語言,不僅要琢磨作者落筆行文中所散發出來的特殊味道,體會其語言風格,更主要的還是重點分析,細心品味小說中富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從而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品味小說的語言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利用比較法品味小說的語言

利用比較法,通常是在同一語言環境中,選用不同的詞語,引導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比較揣摩。學生可以在這種實踐、思考活動中領會用詞的種種微妙關系,體會作者用詞的匠心,提高用詞造句的能力。如魯迅先生的《藥》一文,在欣賞康大叔這一人物形象時,對其精彩的動作語言描寫,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引導學生細心品味?!澳侨吮憬辜逼饋?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薄榜劚澄迳贍斣掃€未完,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边@兩段話分別用了“嚷”、“搶”、“扯”、“裹”、“塞”、“抓”、“捏”、“哼”和“闖”、“披”、“散”、“捆”一系列動詞,刻畫了一個兇狠貪婪、蠻橫無恥的劊子手形象。老師可以設計另一組詞語:“叫”、“拿”、“撕”、“托”、“遞”、“接”、“掂”、“喊”與“沖”、“穿”、“松”、“扎”,讓學生進行推敲比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就可以品味出作者遣詞的妙處了。

還如一位老師上《金色花》,引導學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我不告訴你,媽媽?!边@兩個句子。先引導學生變換句式:“你這壞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媽媽,我不告訴你?!比缓蠹毤氉x一讀。再和原句比較著讀,學生領悟到原文的句式強調“你到哪里去了”,媽媽的著急之情躍然紙上:強調“我不告訴你”,表現出孩子的頑皮,自以為得意。這些改后的句子無法體現。此時,老師還不滿足,緊接著問道:如果語序不變,將原文第一句句末的問號改為感嘆號(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將原文的第二句句末的句號改為感嘆號(我不告訴你,媽媽!),好不好?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意識到不能換:原文第一句重在問,而改后重在責怪,這里的壞孩子不應是真的壞孩子,媽媽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為感嘆號,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讓媽媽知道呢?她不想讓媽媽知道自己曾做過的事,自以為得意,但又希望媽媽明白自己曾做過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為感嘆句后,就變成絕對不想讓媽媽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這樣的語言品味,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深深情意。

二、利用聯想法品味小說的語言

這種方法是結合課文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促使學生對文字所展示的生活圖景或形象展開聯想。小說的語言富于形象,生動細膩,更適宜使用聯想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篇小說,作者采用了夸張的漫畫式勾勒來描繪套中人的形象,充滿了濃厚的諷刺意味?!翱峦哌B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領,使勁一推,別里科夫就連同他的雨鞋一起乒乒乓乓地滾下樓去。樓梯又高又陡,不過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站起來,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鏡碎了沒有?!边@一段充滿幽默感的動作描寫,學生初讀時沒有特別的感受,老師就讓他們靜下來,想象一下別里科夫滾下樓梯的情景,并讓一位同學表演出來,同學們都發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樣學生們在想象再現的過程中,有所悟,有所得,就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小說語言的特色了。

三、利用誦讀法品味小說的語言

這種方法,就是從感情方面,從語音的強弱高低、語調的平直升降、速度的急緩、停頓的長短等方面展示形象。詞語一旦帶上情感的音響,就能產生強烈的語感。有人說:“作品一被高聲誦讀,就成為好懂與易解了?!边@話確實不假,尤其是對小說而言,就更實在了。我們欣賞小說的一個重點,就是品味小說中人物的個性化語言。賞析人物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誦讀了。請看案例《荷花淀》:

師:荷花淀的寫景文字美不勝收,對話描寫也別具一格。下面我們用朗讀法來深入體會。

教師用不同的語調和語速讀“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一句,第一種讀法是重音多,語調上揚;第二種讀法是輕音多,語調稍降。哪一種讀法好?

生:(齊聲)第二種。

師:為什么?

生1:水生嫂是一個溫柔賢惠的人,又很敏感,對水生很關心,不會作河東獅吼。(眾笑)

師:說得真好,可見準確的朗讀,也必須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礎上。下面我再讀一句,你們聽聽,哪種處理方法較好。

教師用三種讀法讀“怎么了,你?”一句。第一處讀成“撒嬌式”,重音放在“怎么了”三字上,“你”字拉長;第二種讀成“關切式”,全句輕音處理,“你”字輕問;第三種讀成“常態式”,你怎么啦?用平常語調。

生2:第一種不好,水生嫂是勞動婦女,不會撒嬌。(眾笑)

生3:我認為第三種也不好,平平淡淡,有口無心,對水生不夠關愛。(眾笑)

師:同學們的理解很到位。還有兩句對話,我想請同學們來模仿,你讀好了,說明對人物的理解也深入了。一句是“你總是很積極的”,另一句是:“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

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一入題就抓住了小說人物水生嫂經典的語言:“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怎么了,你?”通過自己不同語調與語氣的范讀,引導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比較揣摩小說人物的個性特點。在這里教師不是“告訴”,而是巧妙地將一種灌輸式的“告訴”通過朗讀的有聲形式,將學生帶入作品的場景中,讓學生有“在場”的感覺,比較揣摩人物在那個場景中會怎樣說,為什么會這樣說,這樣說與那樣說的人有什么樣的性格,學生也就很容易也很快樂地在老師的不露痕跡的啟發引導下,悟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并滲透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教師沒有用給小說人物貼標簽的傳統教學方法去告訴學生,水生嫂是一個溫柔、體貼、勇敢、積極、進步的農村婦女。用朗讀與點撥與學生交流、碰撞、對話,學生就是在這樣的品讀語言中解讀了水生嫂。這種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與感悟小說語言,從而把握人物個性的朗讀比較法,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的感悟要求,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與掌握。

以上三種品讀語言的方法,可以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靈活采用。雖然沒有什么新意,但只要引導得當,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學生可以從中領略作品精妙的語言,提高用詞造句和形象思維的能力。

猜你喜歡
壞孩子讀法水生
探討磁共振增強減影技術在顱腦出血性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龍闖迷陣
沒帶作業的“壞孩子”
壞孩子和好孩子,你愛哪一個
答案大放送
互助
一個農民的四季
怎樣讀零
有壞孩子問我要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