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宋代書法四大家“蘇黃米蔡”中“蔡”的變遷

2009-01-12 08:42任德果
關鍵詞:蔡襄蔡京米芾

任德果

在宋代,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四大名家“蘇黃米蔡”,他們分別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其中,蔡襄(公元1012~1067年),是宋書四大家中的長者,較蘇軾大二十四歲,在他去世時米芾才是十二歲的孩子,按照我國尊老傳統,無論如何也不該把這位長者排在第四位。據史學家推斷,原來這個“蔡”指的是北宋末年宰相蔡京。

蔡京(1047~1126),北宋名臣,字元常,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人。蔡京是王安石變法的堅決擁護者和得力干將。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實行變法;次年,蔡京進京應試,得中進士。短短數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員變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當時,反對變法者卻眾多,甚至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出面,帶頭反對。后來神宗動搖,罷了王安石的官。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聽政,1086年,司馬光出任宰相,盡復舊人舊法,對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這個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干將,成了被打擊的主要對象。在反對派面前,這個興化之子卻無立錐之地,終被逐出京城。

由于高太后臨朝聽政,對變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權又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重新使用變法者,任命章淳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戶部尚書。

宋徽宗即位后,蔡京左遷尚書左臣右仆射。其時,童貫奉徽宗之命收集書畫古董,蔡京認為時機難得,于是對童貫極力奉承討好,因此備受賞識,前后四任宰相,長達16年之久。大觀年間,拜太師。政和二年(1112年),封魯國公。

蔡京在任相期間,投機鉆營,欺下媚上。為了排斥異己,不擇手段大肆羅列罪狀。首先是司馬光,其他如文彥博、范祖禹、蘇軾、蘇轍、晁補之、黃庭堅、秦觀等共309人被列為奸黨,并刻石文德殿門。又自書《元祐黨籍碑》,頒令郡縣皆刻石,大肆迫害與自己不同政見者。他設應奉局和造作局,為滿足皇帝的雅趣,大興“花石綱”之役,到處采集名花異石,為運一塊高達數丈的太湖石,動用役夫數千人,沿途不惜拆橋毀城,許多破產的商人自殺,農民累死道旁;建延福宮、艮岳,從全國運來數不清的奇花異石,大造七彩樓閣,山上放入珍禽異獸,皇帝大駕光臨,成千上萬的珍禽飛集左右,造成一種人間仙境。這座前所未有的皇家動植物園被命名萬歲山,后更名艮岳,工程極為浩大,耗費巨萬;設“西城括田所”,大肆搜刮民田;為彌補財政虧空,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幣制混亂,民怨沸騰。時人稱他為“六賊之首”?;兆诨栌篃o能,在蔡京的慫恿下,極盡奢華,老百姓饑寒交迫,民不聊生,終致亡國,自己也被金人擄去。因此,在《宋史》中將蔡京列入“奸臣傳”,遺臭萬年。

靖康元年(1126),宋欽宗即位后,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長沙)。據史料記載,蔡京被流放嶺南,臨行之前,他的金銀珠寶裝了滿滿一大船,卻中途被餓死,何也?原來,沿途老百姓憎恨這個巨貪大惡,不賣給他“食飲之物”,從開封到長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難買到一口飯、一盤菜、一杯茶。到長沙,無處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廟里,病困交加,饑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與背貼”,餓極而死。史載,蔡京死后沒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進專門收葬貧病無家者的漏澤園中。萬千錢財今何在,千古留下唯罵名。

然而,這位惡貫滿盈的奸相,藝術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領域均有輝煌表現。他的書法,躋身于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中。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匯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的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辈叹﹩?“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p>

蔡京手下有兩個衙吏,見蔡老爺一到便各執一把白綾團扇為他打扇,一日,蔡京一高興,在扇上各寫一首唐詩。過了兩天,那兩人忽然衣著光鮮,喜氣洋洋,原來那兩把扇子賣了兩萬錢的天價。蔡京寫的大字更是舉世無雙,據載,他可用丈把長如椽粗的巨筆寫出絕妙的大字,當時傳為佳話。

蔡京的文采與書法,確曾享譽天下,冠絕一時,只可恨,他人品極壞,惡貫滿盈,臭名昭著,人民痛恨他,在他死后,他的碑帖被毀掉,他的名字也從宋書四大家中剔除,換上了忠厚、正直的蔡襄。

蔡京存世作品極少,我們打開《三希堂法帖》可以看到寥寥數字的《節夫帖》、《宮使帖》。之外,實難再找到其字跡。

蔡襄為人不卑不亢,堅持正義。在他剛考中進士不久,就遇到范仲淹、歐陽修,因廉潔秉公反遭奸臣陷,被貶官流放,他不怕打擊報復,不怕丟官,以詩的形式仗義執言,抨擊權奸,伸張正義,從那時起,蔡襄就受到人民的喜愛,后來他出任泉州郡守,不僅清廉,還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建造了一千多米長的萬安大橋(現名洛陽橋),造福千秋萬代。在他去世后,人民仍懷念他。在橋南修了蔡襄祠,把他親自書寫的《萬安橋記碑》,立于祠中。

在宋書四大家中,蔡襄的楷書寫得最好,他的字筆筆精心,處處精麗,愈看愈美,倍受世人稱贊。他留世的楷書還有《告身跋》,他的行書、草書也很有功夫。實際上,蔡襄為宋朝書風的形成,做了良好的開端。

藝術是人民的。一個人,字寫得好,人品也好,人民才會承認他,學習他的書法,否則,人品不好,字寫得再好,人民也不會買他的賬,從宋代書法四大家中“蔡”字的變遷,足可說明這個問題。

歷史像大浪淘沙,滌蕩盡一切污泥濁水,留下來的是閃光的金子。

猜你喜歡
蔡襄蔡京米芾
一張紙開悟“笨小孩”
胡子怎么放
用“心”寫字
兩者須得兼
實話
蔡襄拒為皇后寫碑文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為“君謨”
天噬
在棺材里等死的才子
顛人舍命為古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