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對學生影響的研究

2009-01-12 08:42劉永智
關鍵詞:班集體關心師生

劉永智

教學研究中,“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這句話總被領導和同事們重復著。我越來越覺得班主任對班級責任的重大,然而如何能將班集體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呢?情感教育對學生有什么重大的影響呢?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高考為指揮棒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了?,F在我們更多談論的是素質教育,雖然高考這個指揮棒并沒有完全喪失其作用,但素質教育再也不是剛被提出時的空洞口號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到課程設置到教育形式、教學手段,素質教育都發揮了其影響力。而我認為素質教育也應更好地運用到德育工作中。那么,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貫徹素質教育呢?教育以人為本,所以我覺得情感教育是一條重要途徑。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發育、發展的最寶貴、最富特色的時期,然而這個時期同時又是人生的“危險期”。隨著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學生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他們感到或擔憂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同時他們又需要成人的愛與關心。所以,恰到好處的愛與關心對于這個時期的中學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發展十分重要。一個班主任,只有讓學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師的愛與關心,他才能帶領學生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加強交流,用愛征服你的學生

每個人的成長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矛盾、沖突甚至磨難。處于一個重點轉型期的高一年級新生,隨著環境的突然變化和角色的更新,生理心理素質的急劇發展,面對的不如意比比皆是,學生很可能因為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而產生對父母師長的愧疚感,或是面對新的環境和人際關系的恐懼感等原因喪失自信。他們的內心更加孤獨、彷徨和無助,對自身以外的人和事充滿抵觸和抗拒,覺得所有的人都是敵人,包括自己的老師,所以在日常教學中總顯得叛逆和任性。這時師生間的關系變得很微妙,如同一場“戰爭”,如何處理好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班集體的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應該在相互合作中體現出平等,體現出自己的愛與關心。用“愛”去溫暖這些渴望關懷的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礎。作為一名教師,神圣職責并不只是在于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需要對學生精神世界施加影響,這種影響的力度首先決定于對學生的愛。教育工作的全部意義就在于喚醒每一顆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承受陽光照射,雨露滋潤,茁壯成長。

如果說愛一個渾身創傷散發著氣味的“病”學生難的話,那么,愛一個屢教不改的“壞”學生就更難了。但只要我們堅持用“愛”育人,只要我們擁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我們就會有對學生的誠心、耐心、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無論學生怎么搗蛋,無論他們怎樣“壞招”百出,他們只是一群渴望關懷的孩子,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就一定可以“征服”這群“敵人”,而且你會發現,他們真的是一群可愛的“敵人”!一旦被你“征服”,這群可愛的“敵人”就會在和班主任的合作中表現得積極主動,建設班集體的好主意也會層出不窮——他們才是班級的主要建設者。通過適當的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心與愛,是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作為班主任,更應該在班集體建設中付出自己的關心與愛,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感受到。用愛感化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學生就會在班集體的建設中奉獻出他們的那份愛。

二、相互合作

隨著教育要求的改變,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與作用也發生了改變。班主任不是班級的“老板”,學生也不是班主任的“工人”。如何處理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班集體建設中一個需要好好解決的問題。我認為作為一個班主任,應該在相互合作中體現出平等,體現出愛與關心。

作為一個班主任,班級的日常管理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就拿班級的勞動衛生來說,經常會有部分同學出工不出力,干活馬馬虎虎。于是我制訂班規,試圖用“懲罰”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我覺得問題似乎解決了,可漸漸地情況又不行了,甚至有時還不如從前。我找來幾個學生,詢問他們為什么勞動任務總是完成不好。盡管說法各異,但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勞動的時候同學們相互依賴,缺少合作。后來,我與班委商量,終于想出一個辦法:把班級的各項勞動任務盡可能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人,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勞動任務平均分配,每個人包干負責,誰出了問題找誰,想偷懶的同學再不能偷懶了。一到勞動的時候,我和班委先干起活來,看到老師也加入到勞動當中,其他同學也跟著干起來,所有的學生都會自覺地完成自己的任務,整個勞動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以前的衛生死角由于有了專人負責,再也不會出問題了。我們班的勞動難題就這樣解決了。

確實,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在班集體的日常管理中,身先士卒顯得非常重要。班集體的事情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也應該是老師的事情。老師和學生都是班集體的成員,都應該為班級出力、為班級爭光。通過師生之間平等的合作,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這也是班集體建設中重要的環節。

三、共同提高

一個班級只有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才能不斷進取。所以,老師總是給學生提出一個又一個目標,讓學生不斷進步。但是一個班級的進步除了學生的進步還應該包括老師的進步。作為老師,在班集體的建設中感受學生進步的同時,也應該多多向學生學習,提高自己。

一次舉行全年級拔河比賽,由于有一點事情我沒有去,而是讓體育委員組織同學參加比賽。賽后,同學們紛紛跑到辦公室告訴我:我們班得了第三名??粗且粡垙垶M汗水的笑臉,我心里很開心:這就是我的學生,一群積極向上團結互助的學生。以前,一些同學對班級活動總是漠不關心,但這一次全班同學都積極參加進來,比賽的拼盡全力,加油的喊聲震天。正是有了這種凝聚力,才取得了這樣的好成績。事后,他們也說了一點他們的遺憾——我沒有去給他們加油。本來我想解釋一下,告訴他們我有事才沒能去??墒俏倚睦锎_實有點慚愧,一直教育學生要熱愛集體,積極為班集體爭光。學生做到了,可是到頭來我這個老師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師是一個不平凡的職業,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他的學生,要教育好學生,老師自己就必須做好。但更多的時候,老師應當看到學生的長處,找到自己的不足。老師也是一個平凡的人,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能虛心向學生學習,這才是一個好老師。老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會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真正教會學生怎樣做人。

四、加強交流——用“心”聆聽他們的心聲

中學生是渴望理解與交流的。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他可以借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來傳遞老師的愛與關心,但這種交流是建立在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上的。教師只有尊重和愛護學生,才能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才能有效地消除他們的戒備心理,促使他們和老師坦誠相待,放心地交流溝通,用愛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痛,使他們恢復自尊與理智,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與勇氣,從而消除心理障礙,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逐漸轉變成為大家期待的好學生。否則,無論你如何費盡唇舌,學生也只會將心房之門緊鎖,你也只是徒勞無功。

當然,對學生只有尊重和愛護還不夠,我們還要學會“適宜地相處”,通過書籍、網絡等方式學習和了解如今的學生心里都在想什么,他們喜歡什么反感什么,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打入敵營”。

班集體建設是充滿人性與挑戰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老師既是孩子們嚴格的導師,又是他們親切的朋友,是慈母、是兄長。讓學生徹底感受老師心底的愛,讓老師用心去感受學生的美,讓情感在師生之間傳遞,讓師生共同提高,共同進步,班集體一定能建設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猜你喜歡
班集體關心師生
你的關心會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人心齊,泰山移
中等職業學校班集體建設的策略研究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溫暖的班集體
關心
提升學生自主管理水平 構建特色班集體
麻辣師生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