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漢 硬氣 硬功

2009-01-27 08:25楊圣梅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硬漢時代背景魯迅

楊圣梅

提起魯迅,眼前就映現出一副令人肅然起敬的錚錚鐵骨的面孔:隸體"一"字的胡須;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這時腦海中悠然蹦出一個字:"硬"。

魯迅是我們中華民族一位堂堂正正的"硬漢",他的作品字里行間或多或少都透著"硬氣",尤其是他寫的雜文,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是橫掃一切的"硬武器"!我們教他寫的文章得須有"硬功"!

"讀其文能識其人,見其文如見其人"。理解這個人,讀懂他的作品,才有可能教好他的作品。

1 正確認識魯迅傲立于史冊的"硬漢"形象

魯迅以筆為武器,口誅筆伐,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現代文學的旗幟,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被喻為"中國的托爾斯泰"。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始終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魯迅曾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我認為:魯迅是以"硬漢"形象傲立于史冊的。

2 正確理解魯迅作品中所透出來的"硬氣"

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后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多年以后,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

所以少年的魯迅心中就充滿了硬氣: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這種硬氣必然要滲透到他的文學作品中。

魯迅認為,中國的嚴重問題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質;在于個性,不在于"眾人";要"立國",必先"立人",而"立人"的關鍵,在于個性的覺醒與精神的振奮。所以魯迅一生都在奔走吶喊,呼吁救國救民,是那股不屈不撓、威武不屈的"硬氣"支撐著他奮斗到生命的盡頭!

3 正確大練教好魯迅作品的"硬功"

"學無止境 、教無止境 、研無止境。"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環節,課堂教學的優劣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德育、智力、能力等素質的提高。那么如何正確大練教好魯迅作品的"硬功"。一句話就是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無論你用什么樣的方法,我認為在引導學生學習魯迅的作品時要做到以下的五個結合:

3.1 結合寫作背景理解作品產生的思想基礎

文章是作者在特殊條件下有感而發的產物,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寫作背景。因此,在一些特殊課文的教學中,做好對文章寫作背景的介紹,能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結合時代背景理清作品的故事情節

時代背景不同,生活在那里的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模式等等都會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們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理清作品的故事情節。

3.3 結合當時的環境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動的特定場所,它決定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據此我們可以分析人物的性格或品質,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4 結合魯迅特點分析其作品慣用的寫作方法

魯迅寫作的風格是"論時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類型",嬉笑怒罵以文學形式去喚醒當時麻木的民眾。他慣用的寫作方法如:"畫眼法"等。 我們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擇其要者精講、善導,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近及遠。

3.5 結合作品的時代意義歸納作品的主題

文學作品的歷史價值主要決定于它的時代意義。魯迅的雜感是社會思想和社會生活的藝術的記錄。雖然"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來,已幾乎是或一形象的全體",進而綜觀他的所有的雜感,則又幾乎寫出了整整一個時代的風貌。

收稿日期:2009-11-16

猜你喜歡
硬漢時代背景魯迅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鋼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智能產品在居室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華麗追夢者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孔乙己
贏韓!球迷陪國足硬漢戰長沙
阿迅一族
馬德鐘:硬漢也需柔情
硬漢柔情
英國硬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