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進生的心理特點

2009-01-27 08:25馬永珍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被遺棄上進心師長

馬永珍

后進學生在學?;虬嗬?人數雖然不多,但能量很大,影響面廣。他們在思想品德或學習上的后進,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他們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在心理上形成了特殊的矛盾的一種反映。

后進生心理上的特殊矛盾,可以從主觀心理狀態與客觀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內部心理結構之間的矛盾兩方面加以分析。

從主觀心理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自尊心特別強,并且對此特別敏感。人們有時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就會引起他強烈的沖動。有的人認為,有些學生"軟硬不吃,無羞恥心,自尊心可言"。無非是"訓"和"壓"。而不論是哄和訓都是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做法,學生不吃這一套,乃是對哄和訓的消極抵制,正是高度自尊的表現。

人們還普遍認為:"后進生普遍都有自卑感,有被遺棄感"。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應當看到,自卑乃是自尊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自尊心受到摧殘后的心理狀態,是"被遺棄"的結果和反映,又是對被遺棄的一種消極的反抗。他們感到委屈,心里又不服氣。于是嘆息自己"沒希望"。這種情緒,并不是他們感到自己不行而自卑,而是對人們把他們"看扁"的反抗和不服。這些,正是自尊心受到損害時極度自尊的典型心理特征。

好勝和不能取勝的矛盾。孩子們之間經常愛比,在這個"比"字里面,就包含著爭強好勝之心。如果一個在學習上多敗,好勝之心受到挫折,這對他心理上已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如果再遭到一些冷遇甚至嘲諷,這對倔強而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來說,這是難以忍受的。因此,當孩子在學習上,行為品德上范錯誤的時候,切莫簡單處理。而要細心研究其原因,有的放矢地積極引導,具體幫助,鼓勵改進。

個人需要和客觀可能性的矛盾。有些后進生,智力超群,求知欲強,上進心切,但是教師在教學上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多余的精力沒有用到正確的方面,結果便朝著邪道上發展。

人是有感情的,也需要感情。孩子是需要愛護和溫暖的。但是,后進生往往受人歧視,遭到嫌棄,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愛護,有些孩子從小就沒有得到過師長的關懷和愛護,性格變得粗野,孤避,他們極需要師長用誠摯的深情去感化。

后進生有各種各樣的需要。教師應當仔細地了解他們的需要,分析這些需要的性質,其中必定有些合理的,應當盡力滿足他們的需要。有些需要是不合理的,就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教育開導,使他們通情達理,自覺地放棄這些不合理的要求。

從內部心理結構之間來看,主要有這樣幾種矛盾:

知與不知的矛盾。眾所周知,少年兒童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們問這問那,總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問"乃是求知欲,好奇心的具體表現。但由于孩子們對某些行為規范還不了解,尚處于"不知"狀態,所以有時"問"得不是時候,不是場合,客觀上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往往引起師長的厭煩情緒,批評訓斥之聲接踵而來。學生求知欲得不到滿足,好奇心受到挫折。教師氣憤,學生委屈,很可能由此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情緒。

求知欲,好奇心往往還表觀在"破壞"行為上,幼小兒童摔東西,大點的孩子好擺弄、拆散玩具,再大點到初中時,往往偷偷地"解剖"鐘表等等,有時為了修理反而弄壞了東西。這些行為,往往引起師長的不滿,被認為是調皮、搗蛋,其實這正是孩子具有可貴的探索精神的表現。這種"破壞"是上進過程中的缺點,不難克服,不必大驚小怪,只要引導得當,很快就可以改正。

另外,由于對某些道德概念的片面理解、誤解,而造成行為上的不良表現,也是常有的,例如把"勇敢"片面理解為不怕死,而做出許多無謂的冒險行為等等。所有這些,都可能給人們造成"后進"的印象。

在學習上,有些孩子主觀上很努力,但學習方法不對頭,用勁不得法,效果不好,成績低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開竅",成為學習上的后進,這也是知和不知的矛盾在學習上的反映。

總之,學生求知過程中,由于"不知"而造成的后進,師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后進到犯罪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如處理得當,可使學生改邪歸正,否則很可能把學生推向犯罪的深淵而不自知。

理智與情感的矛盾。青少年由于社會實踐不足和神經系統內抑制能力薄弱,好激動,不是狂喜,就是暴怒,不是信心十足,就是灰心喪氣,"熱"得快,"冷"得也快,情感起伏速度快而幅度大。后進生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他們容易受鼓動而陷入情感的沖動狀態。同時,由于他們長期在歧視冷遇中生活,造成了感情上的創傷。在這種情況下,師長的關心和幫助往往換來頂撞或逃避等。

感情的創傷,還是需要感情去醫治。我們可以利用青少年重于感情的特點,來鼓勵他們為集體為同學做好事,引導他們走到正道上來。如果你對他真誠相待,動之以情,就能夠收到效果。

上進心和惰性的矛盾.青少年是可以教育的,即使是后進生,也是有上進心、灰心喪氣、自暴自棄,對前途失去信心的畢竟是少數。就是這些人,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了家,照樣可以使他們"迷途知返",甚至后來居上。

但是上進畢竟是一個艱苦的思想斗爭和腦力勞動的過程。而后進生在長時期內往往形成了一種懶散,松懈,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這就更增加了上進的難度。突破惰性的束縛,掃除心理的障礙,是踏上進步之路的第一步。學業成績低下的學生,多數并不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行為習慣上的原因。他們有時也想把功課學好,但是遇到困難時,往往惰性壓倒了上進心。他們怕艱苦,沒有耐心,憑興趣,不用心,精力不集中,紀律松懈。在這種情況下,外力的幫助是促使矛盾轉化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師應當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同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給予必要的補課,并教之以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其開辟上進的航道。

收稿日期:2009-12-01

猜你喜歡
被遺棄上進心師長
學習上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從師長贈言看數學
悲憫
雪花蓮
師長賣馬
讓人深思的聲音
回收再創造
煎熬我們的,往往是上進心
選材不典型,形象不鮮明
被遺棄的地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