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采訪模式的分析與選擇

2009-02-11 06:30呂慰慰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9年12期

摘 要:全國一年有近600家出版社共出版發行10多萬種文獻資料。如何為高校圖書館采購到性價比較高的圖書資料、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對各種文獻資源的需求。本文試通過四種采購方式的比較、選擇和融會以確定出最佳的采購模式。

關鍵詞:圖書采購;選擇模式;核心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5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09)12-07-02

近年來,隨著各類出版社的大量出現。全國一年有近600家出版社參與10多萬種文獻的出版發行,這些出版物水平參差不齊、性價比高低不一,為圖書館的文獻采訪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采購到性價比較高的圖書資料、更好地為我校的教學、科研提供優質文獻資源保障,以及充分滿足廣大師生對各種文獻資源的需求,是圖書館采訪工作必須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圖書采訪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四種基本采購方式

1、傳統的書目預定方式

傳統的書目預定方式是圖書館采訪工作的固有模式,就是利用書商提供的新書目錄通過查重點篩選制作訂單并反饋給書商的一種工作方法。其優點是可充分吸收廣大讀者的意見,但弊端隨著出版業發展的時效性逐漸彰顯出來。如征訂和到書的周期過長,甚至部分缺貨,書目和圖書內容的不一致等,都給采訪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使圖書的采購質量得不到保障。近年來,電子書目的出現,在時效性和傳遞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它的落后和弊端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2、現購模式

學校規模的擴大,對圖書資源需求量成倍增長,給圖書館的建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短時期內超量購書已成為經常要完成的任務,因此傳統的書目訂購方式已落后于時代的發展?,F購圖書已成為大多圖書館的主要采訪方式,這種方式其優點在于:①采購時可以直接面對圖書,采訪人員能直接了解圖書的內容及相關信息,提高圖書采購的準確性;②可以要求書商及時配書,縮短圖書的到館周期,提高圖書利用的時效性。但缺點在于圖書不能完全符合讀者的需求,特別是專業課的教學需要,缺乏讀者的直接參與(采購人員往往根據讀者意見表)。并且長期采用這種方式或者取消書目預定方式就會造成無系統無計劃的購書現象,長此以往將會出現圖書館的文獻收藏體系失衡,缺乏系統性、完整性等問題。

3、綱目購書模式

這一購書模式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具體做法是首先由書商編印出一本類似圖書主題詞表,分成幾級類目,并有一定的參照和注釋。主題詞以外,還有若干個非主題參數,諸如圖書的學術水平、讀者對象、圖書類型、出版社、ISBN號等。同時還可對主題詞進行限定。圖書館根據自己的收藏范圍和服務對象,選擇出適合自己圖書館的主題詞和非主題參數,提供給書商。書商按照此綱目,會把一定時期內出版的符合要求的圖書提供給圖書館,圖書館還可以在驗收以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書退還給書商。目前,在國內,采用這種圖書采購方式的圖書館很少。這種方式的優點明顯,但其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首先是書目詞表的制定、修改都需要一定的專業水平。其次過多的退書要求也會對書商的積極性造成影響,在實際的操作中有其不好實施的一面,所以目前還不是主流方式。

4、網上圖書電子商務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網上電子商務也同樣得到了迅速發展。網上書商、出版社的形象宣傳、圖書宣傳及網上購書等門戶網站業務發展迅猛。同時,多種個性化的書目信息服務、熱門書推薦、采訪數據下載、書目檢索查詢、網上報訂等服務的開展,都是未來采訪工作中比較有前途的采訪方式。只是目前受到物流渠道、書目信息更新遲緩、結算方式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沒有被大規模使用。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網上書商、出版社網站書目信息豐富、資源數量大、品種全、范圍廣,又是全天候服務,這必將成為圖書發行的發展趨勢。

以上幾種采訪方式可謂是各有千秋,現在正在被采訪人員以一種或幾種方式綜合使用。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文獻資源發行業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可喜局面,業內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源的大團體用戶被眾多商家所重視。有了相對穩定的用戶群、成熟而逐步規范的市場,圖書這種特殊商品的招標運作方式也日漸形成并很快成為一種趨勢和潮流。那么究竟哪種采訪方式更適合這一潮流呢?現在一般實行的是招標方式下的多種采訪模式。但大多圖書館的招標工作僅限于以碼洋的方式或以簡單的文獻分類、出版社或出版集團的分類來進行。在實際運作中,難以保證文獻完整性和文獻資源的高質量。

二、圖書采訪的方法

總的來說,這些方法操作起來都過于簡單,至于文獻、出版社的分法又過于粗略盲目,沒有科學的依據,體現不出館藏的特點,保證不了收藏的水平。通過不斷的分析研究和實踐,我們總結出了以下方法:

(一)確定核心出版社

1、核心出版社確定的理論依據

首先,為了保證圖書館采訪工作的質量,我們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尤其是核心出版社理論的出現使我們豁然開朗。所謂核心出版社是指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出版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競爭中各出版社借助市場的強大推動力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特色,確定了在一定學科領域的出版優勢和學科優勢。所謂強者愈強弱者更弱的 “馬太效應”,使在競爭中處于優勢的出版社更是集中了出版學科和資金的強勢,牢牢穩居在同行業的最前沿,而且此類強勢又吸引了專業作者的優秀作品,這種雙向作用更是加劇了上述現象。核心出版社在吸引更多專業作者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出版突現了特色和優勢,在新一輪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如經過多年的出版,電子類、計算機類圖書就集中在了清華、電子工業、人民郵電、機械工業這幾家出版社。其次,根據布拉德福文獻離散分布定律,從科學的統一性規律出發,總結出文獻的分散規律,與科學文獻的實際分布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實際上,最初這一定律只是集中在期刊文獻出版的研究中,也就是說從圖書的出版規律來看,圖書文獻和期刊文獻的共同之處在于學科文獻出版既相對集中又相對分散,即不同出版社的文獻出版是相對分散的,但同一學科同一專業的文獻出版又是相對集中的。綜合這些依據,核心出版社的確定就成為我們圖書招標的主要工作。當然筆者在此并不想過分夸大和渲染理論的作用,只是這種理論在我們招標工作缺乏技術性方法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至于怎樣完全適合圖書采訪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踐和完善。

2、核心出版社的具體確定

在以上理論的指導下,對搜集到的近 600家出版社做了一個排列,排在前列的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科學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3、對于未選入核心的出版社,根據專業性、師生需求、性價比,選擇部分采購。這樣保證了館藏資源更加系統化、有序化、完整化,也能保證館藏資源的收藏向著主流和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實際運作

根據上述運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選擇出版社的理論為我們的圖書招標工作提供了依據。經過招標,我校選擇了三家書商作為我們中文圖書的供應商,并且每年招標一次。其中,一家負責大學出版社及核心社,并以樣書現購的方式運作,另兩家可充分選擇現有出版社,并以現書采購的方式為我校提供圖書,而且三家均提供馬克數據及其它編目服務。且我校鼓勵他們多提供樣書和書目,并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提供各自范圍內的圖書。這種方式已于 2008年下半正式開始運作,經過半年多的實踐,基本上滿足了學校各專業對圖書的需求,與書商之間的合作還算順利。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館盡量讓專業老師參與現場采購工作,讓全校所有讀者提供圖書及音像等資料的采購意見。

(三)科學的采選策略

采訪模式的選取應該根據現貨采選與書目征訂的優勢與不足,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的采選決策,合理地進行選書過程中的分工合作。讓這兩種選書模式揚長避短、有機地結合,形成正確的采選決策,實現既定的圖書采選計劃和藏書發展目標。作為大學圖書館,采訪圖書的重點應根據學校的學科設置來制定。以學科設置為依據,合理地劃分出版社,將那些學術聲譽高、文獻信息密度高、文獻新穎、利用率高并且所出版的圖書更適合本館入藏要求的出版社列為重點采訪對象,這對于提高圖書采全率和采準率,完善館藏結構會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嚴怡民.情報學研究導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

[2]吳建華.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水平及文獻保障水平指標評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05):19-24.

[3]王云.大學圖書館中文圖書采購模式的比較分析[J].圖書館建設,2003,(02):23-24.

[4]姚倩.出版發行市場化運作對圖書采訪的影響[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02):34-38.

[5]張貫敏.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模式探析[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03).

作者簡介:

呂慰慰,男,江蘇南京人,江蘇廣播電視大學講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