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演奏整體系統之“心腦耳身指鍵聲樂”的關系

2009-03-24 04:31
山東文學·下半月 2009年3期
關鍵詞:觸鍵琴鍵演奏者

孫 薇

鋼琴——這位樂器王國里的寵然大物,能發出ppp極弱到fff極響的音量。寬廣的鍵盤位置,要求身體完成左右上下的復雜運動。尤其是88個黑白鍵,要求手指在上面走、跑、跳、轉、舞來蕩去,所做的技術組合,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舞蹈家的動作組合。要完成在鋼琴上的藝術表演,需要調動全部的智慧,全部生理運動的可能性,全部的注意力、意志力,需要神經系統與肌肉系統在激情狀態下的高度協調結合。鋼琴演奏是一個綜合的整體藝術,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大腦意識的指引下,屏息聆聽,通過指尖與琴鍵“活”的接觸,才能發出音樂所需要的各種音響組合變化,因此,演奏者勢必要對鋼琴演奏藝術中各個細節有全盤性的了解。

我們的腦中樞神經則猶如樂團的指揮、球隊的教練、海陸空三軍大統帥,擔負起操作鋼琴演奏過程中任何一個極細微的觸鍵動作。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彈奏者講究生理器官的應用,即:眼、耳、指、身的相互配合來表達音樂。而這一連串不間斷的彈奏過程,由命令的發布到任務的執行,這種瞬間的刺激反應所需要的敏感性、敏銳度與敏捷度,對于大腦的指揮能力和控制能力,比外在肢體方面的訓練更為重要。它根據音樂形象布局整體音響和點線面等各個層次,并將各個點分化成各個指令分別傳輸給耳、身、指,間接操縱琴鍵,儼然一運籌于帷幄之中的大將。我們甚至可以不依賴樂器,采用“內在音響”的“彈奏”作為練習方式,促使大腦產生內在音響的表達意愿和觸鍵運作過程的想像力,這就大大增加了演奏者對琴鍵的駕馭能力。鋼琴演奏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演奏者要對作品有周密完美的思考,又要把這些想法傳達給全身,讓它們各就其位,各施其職,同時演奏本身具有時間性,要在音樂的進行中密切傾聽,兼顧和聲、節奏、旋律、音色等音樂的諸多要素,隨時進行調整與反饋。從孩童時期的鋼琴彈奏訓練開始,就要培養大腦對音響、音強、音色的“自我要求”與“下達命令”的果斷和瞬間執行力。

彈奏者手指的功能有如舞蹈家、運動員的雙腿,從站立、起步、走路到跑跳、翻躍等等的動作,要求手指具有無比的靈活性、穩定性、伸展性和彎曲性,才能完成各種方式的觸鍵。在彈奏過程中,手指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沒有了手指對于鍵盤直接的接觸與作用,縱使你心有萬千情感,腦有神光照耀都將無法表現出來。指是心與腦的最忠實的仆人,體現的是心的情感和腦的意志,通過它,心與腦所要陳述的思想與情感才得以表現為人所知。如:手指本身關節太軟弱、松散則無法支撐手臂乃至身體給予的重量,從而凝聚接觸點;反之,如果手指本身關節與肌肉太僵硬,則有如水管的阻塞而防礙力度的傳遞。

“身”是演奏的本體。如今在教學中很多人喜歡過分執著專注地對手指本身進行大量的討論,演奏其實是全身運動,整個身體從腳趾頭——膝蓋——大腿——腰臀軀干到手臂再到指尖應該是完全打通,沒有任何力量的阻隔。因為,任何一個單音、雙音或和弦的觸壓琴鍵,都需要牽動多個骨骼關節與肌肉的參與,才能夠完成彈琴的實際執行。我們可以利用臀部與琴椅接觸產生一個支撐點,另一方面由肩、臂、掌利用指與鍵接觸產生的第二個支撐點。這兩個支撐點可以彼此合作,使彈奏者根據音樂需要,利用身體各部位等不同重量的參與,表達出各種情況的音響變化。

所謂Touch,眾所皆知是接觸之意,也可稱之為觸鍵,它是“促使琴鍵下降,產生琴槌沖擊敲弦,又繼續保持琴鍵留在底層”的動作。這個含義是非常深奧的,對于習琴者而言,是一個具探討性和挑戰性的動詞。琴鍵被靜態、動態、軟硬、緩急、深淺、長久、短暫的觸壓或打擊,會影響琴槌擊弦的各種不同的音響效果。觸鍵是活的,彈奏時會因觸鍵的好壞令發出的聲音判若兩樣。因此,有關高指與低指彈奏的派別之爭是多余的,關鍵在于從指尖接觸琴鍵那一瞬間的“接觸點”的狀態,通過不同的指觸方式做出各種音色的變化。但好的音色應該是集中并具穿透性的,無論是響的聲音或是輕的聲音,都要有充分的琴弦振動和持久的延續。我認為聲音最關鍵的要素是在于指尖是否擁有生命的靈性,手指要會說話,而這個“會說話”絕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要喚醒聽眾的心,先要喚醒琴,要喚醒琴鍵先要喚醒指尖,要喚醒指尖先要喚醒演奏者自己的心靈,十指連心,從某種程度上說心即指尖,再進一步心與指尖的良好連接的建立,又需要不斷的領悟磨合,使指尖真正能夠貼切的表達心的情感。

在練琴的過程中,除了要運用頭腦、手指、身體以及心中的感覺外,還要知道如何利用聽覺來檢測我們的彈奏。首先,耳朵對于音樂的用途有兩種:一是與音高有關的旋律、和聲及各種調性的關系;二是一切與音色變化有關的,包括音質與音的種類。其次,記憶與聽覺有很大關系,記憶的多寡在乎你是否留意傾聽所彈的音樂。在演奏之前應該先建立一幅自己所能想象得出的最完美的聲音圖像,建立某種理想的典范,并可以通過思考將這幅圖像的所有細節在內心具體化清晰化,這就是即使是貝多芬晚年耳聾后仍可以寫出第九交響樂并親自指揮的道理。

我們在明了音色與情感之間的關系,是由雙手調出不同感覺的音色后,我們才算是真正跨入了音樂之門,音樂的語言才開始有意義了。逐漸的,我們的耳朵也能夠從以往只聽得懂好聽的旋律,大聲小聲、熱鬧或安靜的臼槽中跳出,知道以音色的不同去了解出演奏家是如何調配的,提升我們的表達能力,豐富我們的音樂內涵。經過刻苦的磨練后,與所彈之樂共鳴共感、同喜同悲,最終融入到音樂表演藝術中的最高境界!

孫 薇: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

猜你喜歡
觸鍵琴鍵演奏者
給你的信
鋼琴演奏中觸鍵對音色表現的影響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淺析心理活動對鋼琴演奏的重要影響
讓情感在指尖流淌
交響曲中小提琴演奏者視奏能力的培養策略
光影協奏曲
鋼琴指套
黑白琴鍵上的愛
淺談鋼琴演奏中的幾種觸鍵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