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民生新聞的定位與發展探討

2009-03-25 10:54郭潯生
商情 2009年11期
關鍵詞:民生新聞發展策略定位

郭潯生

【摘 要】在黨和政府“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電視民生新聞要順應時代要求,通過自身的準確定位,關注民生、反映民情、體現民意,必將煥發全新的活力。

【關鍵詞】民生新聞 發展策略 定位

一、正確把握“民生理念”和電視媒體屬性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領導多次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社會保障、失業、“三農”等等問題成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表達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民生的深切關懷,民生理念成為黨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點。江蘇電視臺《南京零距離》開創了大時段城市民生電視新聞的先河,并引發了波及全國各省市電視臺的“電視民生新聞現象”。學界對此有多重闡述,無論是從“社會新聞”、“節目類型”、“新聞樣式”、“價值取向”,還是“新聞形式”等角度來看,學界形成的共識是:帶有“本土化”、人本色彩,從民眾日常生活中采制而來,為平民百姓所關注,與日常生活、生計相關的信息的新聞報道。

“電視民生新聞”熱潮的興起絕非偶然,民生理念與電視媒體屬性的結合是其內在動因。首先,電視媒體的大眾媒體屬性為傳播民生理念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電視媒體能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的關注,另一方面,受眾也能從電視媒體滿足自身的政策性、服務性、娛樂性等多重信息需求。其次,電視媒體之間的競爭空前激烈。我國電視節目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得國外、港臺的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的各種類型的電視節目紛紛涌入國內,國內多維立體化的電視媒體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電視節目也逐漸轉化為電視新聞的角逐。電視民生新聞的興起也是受眾的現實需要。社會背景各異的觀眾對電視媒體有著多樣化的信息需求。隨著社會轉型的加劇,社會關系日益復雜,生存壓力變大,人們不僅需要服務性信息,也需要一個能宣泄情感的渠道,而電視民生新聞以其平民化的視角、服務性的理念正好滿足這個特殊時期觀眾的需求。

二、電視民生新聞遭遇的問題與瓶頸1.選題的瑣碎化

也有學者將選題的庸俗化和瑣碎化表述為“選題的泛平民化”,是指新聞節目編導將“平民視角、民生內容、民本取向”簡單地理解為老百姓的生活瑣事、市井的奇聞怪事,迎合觀眾的獵奇和“窺私”心理,將一些雞毛蒜皮小事搬上節目,如打架、跳樓、糾紛、自殺等等,甚至還有些編導熱衷于跟蹤報道兇殺、火并、婚外情、同性戀等題材,刻意突出娛樂性,這些所謂的“民生新聞”走上媚俗的道路,顯然與人文關懷相去甚遠。2.社會監督功能的角色錯位

這類問題多出現在一些“曝光類”的批評性欄目中,伸張正義、為民請命是文化精英們的理想追求,而對于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編導來說,則需謹防自身社會監督功能的角色錯位。老百姓們多有“包青天”情結,民生新聞固然能夠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功能,加快問題的解決進程?!皟H局限于表達民意,而不能落到實現民意的層面”,報道新聞要注意輿論監督的力度和尺度,記者不能越出自身的本位,由事件的記錄者和溝通者變成了當事人甚至執法者,同時也不能用“本欄目將予以關注”了事,從而影響民生新聞欄目的權威性。

3.受眾定位的模糊與泛化

有學者指出;“一些民生新聞將自己的活動范圍、關注重點、服務對象僅僅局限于城市,定位于市民,而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農民,卻很少涉及?!睂r民工的忽視無疑是當前電視民生新聞中存在的問題,但民生新聞受眾定位的泛化更值得大家思考,關注民生不應局限于市井平民。社會轉型期中,民眾的分群化日益顯著,民生新聞的傳播不能對各個群體有著明確的定位也是阻礙自身超越的原因。

三、電視民生新聞的定位與發展策略

1.實現差異化、個性化運營

以“直播”、“快報”、“零距離”冠名的民生新聞欄目已是漫天飛舞,千臺一面的現象司空見慣,報道內容、主持風格和欄目結構雷同,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形成對受眾市場的惡性開采。要想在大量的電視新聞欄目中脫穎而出,就要在欄目策劃中注意差異化、個性化經營,如何結合本土特色,深入研究受眾心理和傳播規律,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新”,自覺進行節目創新,從形式和風格上下工夫,力圖從全新角度去詮釋新聞資訊,跳出既有觀念和模式的束縛,打造全新的新聞欄目。

2.注重民生新聞的服務功能

有學者認為:“民生新聞之所以被親切地稱作是‘老百姓自己的新聞,在很大程度上是體現了受眾對有效信息的需求”。有效信息不等于民生新聞所關注的衣食住行、油鹽醬醋、水電煤氣等瑣碎小事,實際上“有效信息的需求”具有更廣闊的含義。當下我國恰逢社會轉型和經濟轉軌,各類政治、經濟事件以及政策法規和老百姓生活聯系愈發緊密。我們的民生新聞要更多地體現服務性和有用性,能夠指導觀眾從容面對社會生活的問題。同時,我們的民生新聞也要善于發掘新聞的認知和教育功能,為政府的政策推廣提供導向性功能,建立政府與平民之間的溝通渠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民生新聞與時政新聞、財經新聞相互滲透,才能更好地為平民提供“有效的信息”。

3.在平民意識的基礎上突出人文關懷

民生新聞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平民意識,在于能站在平民立場上,運用民眾的眼光和話語,真誠表達對民眾的情感和命運的深切關懷,拒絕嘩眾取寵,關注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以及與民生、民計息息相關的事件和現象。同時,我們要堅持媒介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公眾良知,既要為民請命,也要注意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既要善于傾聽社會呼聲,更要學會化解社會矛盾,自覺維護社會穩定。此外,民生新聞還要堅決抵制商品化、娛樂化和低俗化,反對唯收視率至上論。民生新聞還可以采用“有請當事人”、“電話參與”、“短信互動”、“街頭采訪”和讀者來信等多種形式傾聽民意,架起與平民良性溝通的橋梁。

4.引入深度報道的報道方式

在新聞報道方式上,民生新聞堅持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親切樸實的語言和形式傳遞信息,但并不意味著信息的表面化和膚淺,在看慣了主持們調侃、戲說之后,我們也可以適當借鑒深度報道的報道方式。民生新聞應該努力嘗試將新聞內涵向縱深拓展,開辟受眾理性思考的空間,構建主流價值觀,對復雜的社會現象做深入而透徹的解讀,為觀眾提供現實指導。如央視《生活》欄目中對股票市場、工資改革、住房貸款等重大社會問題深入闡釋,獲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和社會反響。

中國人民大學喻國明教授指出:一個具有賣點的傳播產品,應該具有“好看”、“有用”和“重要”三個基本要素。就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而言,既要在現有的形式上突破,做到“好看”,又要對民生新聞的“有用”性深入認識,對一些“重要”的、關乎國計民生的社會事件進行報道,那么我們民生新聞欄目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和認可。

猜你喜歡
民生新聞發展策略定位
難與易
巧用“余數定位”,突破周期函數的計算問題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地方電視民生新聞如何找線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