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宗教對傳統坐具形式的影響

2009-03-25 10:54吳海霞
商情 2009年11期
關鍵詞:宗教形式影響

吳海霞

【摘 要】坐具是家具中最有代表性、又最典型的一種門類,在與人類社會發生緊密關系的同時,坐具必然會受到來自人類社會的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其中之一便是宗教。本文通過對傳統坐具形式發展進行了考察和分析,對宗教因素是如何在特定歷史、特定環境下曾經對傳統坐具的形式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宗教 傳統坐具 形式 影響

眾所周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衣食起居都離不開家具的使用,而其中生活中使用最頻繁、最廣泛、與人接觸最緊密的家具就是坐具了,坐具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休息、學習、辦公、旅行等等,都離不開坐具,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然而任何被記錄在文化和歷史之中的物體,都帶有局部人群及地域的特性,在歷史的長河中,坐具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坐具表現出的形式也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說坐具是時代的產物,它在形式發展過程中總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的宗教便是其中因素之一。通過本文的分析探討,可以使我們從關注人類文明的進步中,更好的汲取營養和水分,灌注到當今的設計中,以便更好的推動我國的家具設計進入更高的臺階,我想,這是任何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設計師或研究學者都應該承擔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一、坐具的概念

“坐具”是個名詞概念,由“坐”和“具”兩個概念組成,所謂的“坐”在《辭?!分械慕忉屖牵阂酝尾恐锒瓜?,言簡意賅的界定了三個方面:(1)“坐”的身體部位是臀部而非其他部位,(2)“坐”的著落點是“物”,而“物”范圍則很廣,所以最后又指出第三點——“止息”,就是這個物在臀部著落時還必須滿足停止休息的作用。從這個“坐”的概念上,我們就可以舉出很多例子,如坐在地毯上,坐在臺階上,坐在石頭上,坐車,坐船,等等,這些地毯、臺階、石頭等等都是“坐”的對象和物體,也都滿足“坐”的功能。所以必須引入“具”的概念,“具”乃器具、用具,可見其必然是與人的生活有關的,為人所制造并為之所用的物體,“坐具”總體含義就是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的器具或用具,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坐具,廣義上的坐具指任何可以用來坐的用具或器具,比如我們把抬著的箱子放在地上,坐在上面休息,這時的箱子也成了一種坐具,汽車、船、飛機上供人坐著休息的座椅也屬于坐具,不過是一種交通坐具,附屬于汽車、船、飛機的一部分;狹義的坐具則指獨立成型的、專門用于坐的用具,屬于室內家具中的一種門類,如現代各類形式的椅、凳、沙發等等,本文主要以狹義上的傳統坐具為論述對象。

二、宗教在傳統坐具形式中的折射

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也屬于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產生于史前社會的后期,是人類在面對自然、社會與人生時,因不能理解其中的各種復雜現象的因果關系,并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運,于是相信存在著某種超自然的神靈,支配著人類及世間的一切,并將以崇拜和敬仰,企求得到這種超越的力量的庇佑和精神上的依托。中國漢代就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原始宗教視角來解釋當時現象。到20世紀90年代,主要的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觀念和行為對各自相應的歷史時期民族或國家的社會生活、政治、文化、道德觀念發生影響,無疑的,也對與古時人類行為密切相關的社會生活用品——傳統坐具產生滲透性影響。

宗教對傳統坐具形式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裝飾圖案上。如原始宗教,即宗教的最初形式,也稱自然宗教,有原始拜物教、圖騰崇拜等。原始居民為了生存,在與自然搏斗中,因不能理解自然中的各種神秘現象,而產生恐懼、驚惶,認為某些自然物存在超自然的神性,于是對這些自然物進行神化而加以崇拜,或者虛構出世間并不存在的怪獸加以膜拜,籍此避災、降福,獲得心靈的安慰,這種自然崇拜主要表現有動物崇拜和植物崇拜:在我國,動物崇拜如認為騎神獸可以成仙,龍、鳳、麟等虛構形象被看作是動物之王,具有統治世間各類動物的神秘力量,而且還被推崇為仁政和道德的化身,被視為“仁獸”、“德獸”、“瑞獸”,反映在坐具上,我們可以看到皇帝的寶座和一些象征權位和威嚴的座椅上,經常有這類動物紋樣的痕跡,如圖1中的帖金罩漆蟠龍寶座,扶手、靠背全部纏繞著蟠龍,底座表面也是雕滿龍紋,雕刻逼真,顯得十分威嚴,象征權威和神圣,代表了皇上的至高無上和一統天下的地位,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傳統坐具中主要動物紋樣有:龍紋、鳳紋、麒麟、魚紋等等。公元前30到前7世紀間,流行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宗教,也有動物崇拜的遺跡,將神靈擬人化,在坐具上,可以看到一些腿部和扶手采用一些獸類的形象,如圖2中的古希臘石雕椅,兩只獅子左右各一,十分威嚴,似乎是看守的戰士,起著保衛、震懾的作用,同時,在這些寶座上賦予以神獸、猛獸形象,來象征統治者與“神”相連,而且坐臥在“神”的身上,暗含著臣民和奴隸都必須俯首帖耳的意味。這些都是宗教中的動物崇拜在傳統坐具上的反映。同樣,古人還相信某些植物具有神秘力量,如靈芝、仙樹等植物可以長生不老等,桃木、棘等具有驅趕魔鬼和辟邪的靈性,《左傳?昭公四年》中稱“討弧棘矢,以除其災”,到中國明清時期,用于坐具的主要植物紋樣有:來自佛教影響的蓮花紋,象征純潔,隱喻吉祥;梅花紋,使人長生不老,又表示福壽;纏枝、卷草紋,有生生不息的寓意,坐具中除了動、植物紋外,還有其他如云紋,能給人帶來高升和如意,回紋祈求吉利深長,富貴無邊,如意云頭象征如意吉祥,等等。這些反映在坐具上,就是將各種此類含有特殊寓意的吉祥裝飾圖案,通過雕刻、鑲嵌、描金、彩繪等各種手法,用于坐具的座面、牙子、腿足、靠背等各個地方,不僅起到裝飾美化作用,又以此祈求坐具上的神靈帶給人吉祥、富貴和力量。

另外,宗教還對坐具的造型結構產生影響,這主要以佛教對我國古代坐具的影響為例進行說明。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到前5世紀的印度,公元前3世紀傳播到印度鄰近地區很多國家,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從東漢初年佛教進入漢地,到李唐一代的八百年間,佛教在中國扎根、發展,并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的精神、文化、風俗、道德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在佛教及佛用坐具的影響下,我國的坐具形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1.促進了低型坐具向高型坐具形式的轉變

據史料記載,在兩晉以前(有的指漢代之前),我們的先人是席地而坐的,人們多是跪坐、踞坐等坐式,相應的坐具普遍低矮,沒有高型坐具,當時主要的坐具是席、兼坐臥功能的榻和床(當時的床還不是專用臥具,還兼有坐的功用,因此,這里也把它列入坐具范圍內),床、榻一般高約18—24厘米,然而,自從佛教的傳入和興起,來自天竺佛國的坐具樣式也隨之進入,各種佛與菩薩的高型坐具以及他們的垂足而坐的坐姿對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和低矮坐具形式無疑起到了巨大的沖擊和動搖作用。其中佛與菩薩的佛座——墩,也叫筌蹄,如圖3,這種佛墩主要為腰鼓形,到明代發展成各種造型,有四開光墩、瓜棱墩、繡墩、滕墩等,豐富了我國坐具的品種。再如繩床的出現(圖4),繩床是一種座面與靠背以繩穿織的椅子形式,是有扶手、靠背的高型坐具,主要是供行腳僧人所用,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提到當時的印度僧人都坐這種“繩床”,南朝梁名僧慧皎在《高僧傳》中也曾寫到說佛圖澄(僧人名字)曾“坐繩床,燒安息香”。(2(可見,繩床與佛教有關。就一些史料記載,在佛教進入之前,我國漢地不曾有這樣的坐具,隨著繩床的不斷漢化,繩床的座面還發展成竹木混合結構,造型上更似椅子,對漢式椅子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再如把佛教造像中的椅子形象與民間用椅相比較,圖5中的敦煌285窟椅子形象,有扶手和靠背,腳踩平板足踏,與圖6中的五代王建墓石雕月牙杌子造型十分相似,可見,佛教坐具對我國的傳統坐具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些來自佛國及受其影響的高型坐具經過漢文化的吸收、融合、完善和發展,逐漸發展成為適應當地文化生活及審美情趣的坐具形式,并普遍從上層人家逐漸推廣到民間,從而逐漸取代了低矮坐具形式。

2.束腰形式的出現

隨著佛教的興盛,佛塔、寺廟在中國得到大肆修建,各種石窟造像活動紛紛興起,佛教造像中的佛座——須彌座形式,也是佛塔的塔基,如圖7,成為中國傳統束腰坐具的形式來源。其造型上的特點是中間部分呈收縮形狀,這種形式被采用到坐具和其他家具上,就開創了束腰家具(特征:座面與腿腳之間向內收縮)的出現,給中國坐具的形式輸入了新鮮的血液,在以后,形式各異的束腰坐具不斷出現,而且許多坐具上的各種腿腳形式如內翻馬蹄或外翻馬蹄等都與這種束腰形式有不可分的關聯。這也是佛教文化對中國坐具發展的一大貢獻。

同樣,在歐洲一些國家,宗教的影響也滲透到坐具形式中。如哥特式(Gothic)座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謂哥特式(Gothic)是指12~16世紀,以法國為代表的教堂建筑形式,主要形式特征是:尖拱、細柱、浮雕、透雕、垂飾罩,比例瘦長,高聳,采用帶基督教象征意義的圖案裝飾,這種宗教色彩的建筑風格形式也被模仿到坐具形式中,出現了哥特式(Gothic)坐具造型,如圖8,靠背的造型完全模仿基督教堂建筑形式特點,尖拱、細柱、透空、比例瘦長等等。再如18世紀到19世紀的震顫派教徒設計制作的家具(Shaker furniture),簡樸、單純,拒絕裝飾,體現了他們的教義、信仰和宗旨,也反映了宗教思想對坐具形式的影響。

三、結語

整個封建中世紀,無論在中國還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坐具受宗教的影響比較明顯,在某些時侯,坐具不僅僅只是一種坐具。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坐具中裝飾圖案和造型的宗教意識逐漸褪色,對各種植物圖案、想象吉獸的采用,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裝飾,一種藝術表現的題材,進而表達人們的愛好、情趣、社會生活等。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新藝術風格椅子設計,以動植物紋樣作裝飾,只是響應“到自然中尋求靈感”的口號,而非出于宗教動機。到了現代,宗教對坐具的影響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留給后人的只是對歷史文化的回憶和探究。

參考文獻:

[1]中國百科全書?宗教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

[2]李宗山.中國家具史圖說.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

[3]胡文彥,于淑巖.家具與佛教.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

[4]朱銘,荊雷.設計史.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

[5]劉森林.椅子經典設計藝術資料.安徽美術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宗教形式影響
小議過去進行時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語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人間佛教的社會功能
例談機械能守恒定律幾種形式的應用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