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培養研究

2009-03-25 10:54張建生燕國瑞左戌革柳連中鮑雙振
商情 2009年11期
關鍵詞:專業化輔導員高職

張建生 燕國瑞 左戌革 柳連中 鮑雙振

【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在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與普通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不同,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也應該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探索。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培養的基本內容包括職業知識的專業化、職業素養的專業化和職業工作能力的專業化。

【關鍵詞】高職 輔導員 專業化 研究

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培養是一個較新的課題,理論界作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部分院校在實踐中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是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頒布后,普通本科大學特別是部分全國重點本科大學,在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培養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但是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在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也應該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探索,但是目前在此方面高職院校與本科普通高校相比還明顯滯后。本文試圖從高職院校特點出發,

通過對專業化培養問題的研究,為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思路。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定位

在當前情況下,如何對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性質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是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本文從角色定位和職能定位兩方面進行分析。

角色定位:從社會角色理論來看,高職院校輔導員應該是一種專門的職業。因為,第一,高職院校輔導員是高職院校教師?!拜o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第二,輔導員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拜o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第三,輔導員是社會實踐活動、科技文化藝術活動、教學實習、實訓課等素質教育的指導教師或輔助教師。

職能定位:角色定位決定職能定位,輔導員擔任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從這種角度看,我認為輔導員的基本職能有四項:第一是教育職能。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其次是職業技術理念教育。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技術(能)成就未來”的觀念,練就扎實的職業技能;再次是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教育。第二是管理職能。即行使學校賦予的對學生的行政事務管理權,處理學生各種日常事務,維護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第三是服務職能。代表學生利益,維護學生權益,服務學生成長。包括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落實好國家、學校的各項貧困生資助政策,提供專業指導、就業指導、心理健康指導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等;第四是研究職能。即輔導員結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開展就業指導和構建素質教育的理論體系。教育、管理、服務、研究四項職能緊緊貼合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共同明確了

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和建設方向。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培養

輔導員的專業化培養指的是作為一個專業的內在規范,是對這支隊伍內在素質的規范性要求,是指輔導員應具備完成其工作職責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經驗。

經過一段時間系統的研究和分析,我認為,要成為合格的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完成三個轉變,一是加強輔導員上崗前的輔導員工作職責培訓,完成由普通大學生或其他崗位人員向普通專職輔導員的轉變;二是進行職業教育理念的培訓,完成由普通專職輔導員向職業院校專職輔導員的轉變。三是加強職業知識、職業素養、職業工作能力的培訓和實訓,實現職業院校專職輔導員向職業院校職業化、專家化輔導員的轉變。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培養應該包括職業知識的專業化、職業素養的專業化、職業工作能力的專業化幾個方面,大體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進行培養:

1.職業知識的專業化

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要求輔導員要具有基本的專業理論素養,具體培養途徑主要有開展專業教育和培訓、制定專業標準、成立專業組織、確定專業資質、評定專業技術職務,明確專業研究方向等。

(1)開展專業教育和培訓

把輔導員崗位建設成為“終身性”的專門職業崗位,前提是必須具備專門的職業知識,而專門的職業知識來自專業教育。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可將輔導員的專業教育分為職前和職中教育。

職前教育:在高校設立輔導員專業。美國高校設有學生事務管理專業,其學生事務管理人員也具有較高的專業地位和職業聲望。我國高校目前尚未設立類似專業,為了促進輔導員職業崗位的專業化,建議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為基礎,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學生社團管理、黨團管理、學生社區管理、學生事務管理相關知識,開展本科層次或研究生層次的學生教育與管理專業的教育,并按照就業方向設立本科以上學生方向、高職學生方向、中職學生方向、中小學生方向等專業方向。有了相對獨立和完善的專業學科支撐,輔導員的選拔聘任、培訓進修、職務職稱等問題納入規范渠道,就具有了良好的基礎。

上崗前明確工作職責,為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結合輔導員工作實際,我認為輔導員工作職責可以細化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引導、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學風建設與學業指導、黨團工作指導、素質拓展指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班級建設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宿舍管理和安全穩定工作等內容,按照職責確立輔導員專業發展方向,將會進一步促進其專業化建設。

職中教育:強化專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理念培訓。從調查來看,從事輔導員工作時間4年以下占80%,4-8年占13%,8年以上占1%;從年齡分布看, 25歲以下占1%,25-30歲的占70%,30歲以上占23%。高職院校大規模聘用輔導員為2002年以后,70%以上為工作時間5年以下的大學畢業生,專業背景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心理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等專業的輔導員只有17%,參加培訓以研討會為主,3次以下占43%。其它大多是經過短期的崗前培訓即上崗。為了彌補現有在崗輔導員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的不足,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技能,必須強化在崗期間的專業培訓和知識更新。專業培訓應以崗位專業知識為主,其它交流為輔。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特別重視職業教育理念的培訓。高職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具有特殊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必須把高等職業教育理念貫穿始終,探索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教育和管理的方式,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總結研究。

(2)以建設“雙師結構”的輔導員團隊為平臺,推進專業化建設

適應職業教育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和建設“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的要求,建設“雙師素質”的輔導員和“雙師結構”的輔導員團隊。雙師素質是指“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學職稱,又具備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或以上)行業技術職稱”。輔導員具備實現“雙師素質”的條件,第一,輔導員可評聘教師專業技術職務?!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專職輔導員可按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要求評聘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或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技術職務”。第二,輔導員可以通過參加培訓或政府組織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獲取專業輔導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兑幎ā芬幎?,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對輔導員進行專業化輔導與培訓,開展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科學研究。在上述培訓中可以把培訓與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結合起來,如就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和職業生涯規劃師等。我認為,培養“雙師素質”的輔導員進而建設“雙師結構”的輔導員團隊,是職業教育的需要,也是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需要,更是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需要。

(3)建設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促進輔導員專業化

美國高校學生工作者管理機制為縱向條狀結構,人員按分工為學生提供專業化服務。我國高校學生工作者管理機制為塊狀結構,輔導員要包攬一個或幾個班級學生的所有問題,故經常被事務纏身,不利于向專業化發展。因此,為了促進輔導員專業化培養,可以考慮改革原有的以院系為單位的輔導員塊狀管理模式,變為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在對職業輔導員的工作范圍和發展方向進行專業化細分后,如心理健康咨詢、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生社團管理等專業化程度高、面向全院學生服務的輔導員歸學生管理部門管理,負責學生思想品德和黨團建設、學習輔導、生活輔導、班級管理和建設等學生日常事務性管理的輔導員歸專業系塊狀管理,以此來推動輔導員專業化培養。目前,上海已經初步確立了職業發展教育、心理輔導、生活園區等輔導員。建立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為輔導員向專業化發展并將輔導員作為終身職業創造了條件。

(4)建立專職輔導員和兼職班主任相結合的管理隊伍,為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創造條件?!罢{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表示希望擁有教師資格證的專業課老師擔任輔導員。實踐也證明,由專業課教師擔任輔導員,所任班級的學風建設、班風建設的效果普遍比較好”每個院(系)的每個年級除了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輔導員,同時,每個班級配備一名兼職班主任,最好由思想政治理論課、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專業教師和黨政管理干部兼任。這樣既可減輕專職輔導員的事務性負擔,加強專業化管理,又可合理調配現有人力資源。

2.職業素養的專業化

職業素養的專業化是指具備某個專業領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心態,輔導員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有誠實、正直、守信、忠誠、公平、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追求卓越、承擔責任。所謂職業意識就是職業人士對自己,對職業以及對自己與外部世界關系的認識,他們不僅包含對自己的認識,對職業的認識,也包含自己對客觀物質世界能動性的改造。

培養職業意識的前提是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通俗講是指職業態度,是否從內心尊重本職業,是否從內心尊重本職業的規則,是否能夠按照職業的操作規范和流程來開展工作??梢?,輔導員從內心尊重本職業是提高職業素養的關鍵。那么,輔導員對自身工作的認同感如何呢?在筆者的調查中,“你對目前從事的工作有何打算”,選擇干一輩子的占17%,選擇“樂意繼續干下去”的占73%,選擇“一有機會就轉崗或轉行”和“不滿意現崗位,早晚要離開”的僅占2%;在“認為影響輔導員工作積極性的因素”中,認為“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占40%,認為“個人發展沒有前途感”占47%,選擇“沒有歸屬感”的占17%。因此,與前幾年相比,輔導員對本職業的認同感明顯增強,這就給提高輔導員的職業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從選擇“樂意繼續干下去”的占73%來看,快樂面對職業的人比例明顯提高,這就是一次職業素養的提升。

3.工作能力的專業化

職業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職業資質。學歷是最基礎的職業資質。聘用輔導員的學歷應為大學本科以上,專業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為主,兼及其他專業,諸如聲樂、體育等專業,形成有利于學生工作的多學科互融的專業結構。

其次是資格認證。資格認證是對從事某種工作的專業認證。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并附之以職業資格證書,使輔導員從事專業輔導具備相應資格,可以大大加快其專業化進程。

輔導員專業化培養已成為高校的關注熱點之一,從理論層面上也進行了很多的探討, 下一步應就落實措施和保障制度結合現實進行研究,以期形成符合高職院校輔導員特點的專業化培養的方案。這個過程需要輔導員群體的不懈努力和社會各界的持續幫助。我們期待著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專業化培養提供政策依據。

參考文獻:

[1]童靜菊.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 (8).

[2]吳巖.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定位中的若干問題[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

[3]王前新,盧紅學.高等職業教育學[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02,1.

[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R].

[5]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7]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8]毛澤東選集.

[9]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政 [2005]2號).

[10]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2006,7.

[1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12]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07年度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07]47號.

[13]張尉平.思想政治工作學教程.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專業化輔導員高職
勞動教育課程的常態化、專業化還有多遠
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
區域教學視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有為”也應“有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