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尚化的中國玉器

2009-03-27 04:34殷志強
文物天地 2009年2期
關鍵詞:玉器時尚文化

殷志強

2008年中國玉器的表現,可用“幾家歡樂幾家愁”來形容。對于愛錢勝于愛玉的人來說,2008年可能是一個“失望年”,中國玉器市場沒有像他們期望的那樣,玉價一路高升,“日進斗金”,而有點像“過山車”,懸在空中,進退兩難,沒有達到預期值。相反,對于想用玉符號、玉形象、玉文化來提升自己形象、品位的人來說,2008年是個“幸運年”,玉器不僅成為時尚文化,而且成為文化的時尚。多彩的玉器市場、玉事活動成就了多彩的玉文化,人們從中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其文化價值的潛力還在不斷釋放出來。

2008年中國玉器成為文化的時尚,或可從下面幾個方面窺見一斑。

大眾愛玉,時尚生活新元素

經濟越發達,玉器市場越興旺;文化越繁榮,玉器飾品越走俏,大眾越喜歡。2008年玉器市場已由少數有錢有閑有識的“案頭清玩”,發展到大眾的普遍喜歡,愛玉者的年齡越來越低,普及的程度越來越廣。

“我需要”“我喜歡”“我相配”“我有緣”成了2008年玉器市場的流行語。

一些已經過上小康日子的民眾,雖談不上榮華富貴,但也衣食無憂,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從左到右、從前到后的關鍵部分已全部“武裝起來”,與友相聚,發現唯一缺少的是美玉,于是“我需要”美玉,成了他的新追求,高低優劣暫且不談,佩上一塊美玉是當務之急。

經濟強盛時,不少人投資玉器的目的,是希望保值、升值,事實上近幾年發玉器財的人也不在少數。2008年下半年經濟出現蕭條,還有人花幾千萬竟購一方清代玉璽或一件清代玉件,旁觀者為之捏一把汗,一句“我喜歡”表示了他的勇氣和實力。

以往愛玉的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一方面是有一定購買力,另一方面也顯示成熟?,F在愛玉者越來越年輕,而且還有不少妙齡少女。去年11月中旬筆者在上海博物館開設《以璧易城——東周玉器藝術》講座,結束時圍過來一批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都市美女,問這問那,對玉器的了解已有相當程度。令筆者吃驚的是,她們已不滿足于書本理論知識,而且還親自實踐,隨身佩戴了有相當品位的玉器。個別長者對此十分不解,同樣一句“我喜歡”,回答了她愛清乾隆御制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盤龍紋雙獸耳活玉的全部理由。

中國有句俗語,“老婆是別人的好,兒子是自己的好”。友人相聚總免不了交流一下隨身佩玉,這時各種奇談怪論都會出現,好勝者總會把自己的玉吹得天花亂墜,把別人的玉貶得一文不值。真的愛玉者遇到這種情況總會一笑了之,一句與“我相配”,就給予挑釁者重重的一擊,不是兒子勝于兒子。

愛玉者得玉,部分是“千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才下手。絕大部分是隨緣得之,休閑旅行時,外出公干時偶爾遇之,出手得之,既有紀念意義,又司一路把玩,解旅途之悶。當然“玉在旅途”,難免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得之者對此也早有心理戒備,一句與“我有緣”泰然處之。因為在他看來,玉的好壞無所謂,關鍵是有緣分,是生活內容的一部分。

由此可見,2008年大眾愛玉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不再過多地追求玉的質地、工藝及經濟價值,不再“上窮碧綠下黃泉”動手動腳去尋找那些“精細美稀絕”的絕代佳玉,而是更多地喜歡樸實無華的良玉。因為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世上凡是太美麗太稀有太珍貴的東西,存在的風險也是很大的,占有的心理負擔是很重的,還不如用一顆平常心對待良玉。正如人們對“是真金總會發光的”道理一樣,“是真玉總是溫潤的”。經歷了2008年“冰凍雪災”“汶川地震”“北京奧運”“金融海嘯”太多磨難太多熱鬧后,人們發現“溫潤”“溫馨”不只是慰安劑,不只是時髦詞語,而是生活的風向標,是生活的品質,何不去追求?!

官員追玉,時尚文化新活力

大眾愛玉,官員迫玉,成了2008年巾同玉器的新風景。

事實上,官員愛玉、追玉,早在民眾之前、民眾之上,因為他們具備普通大眾無法具體的優勢,但為伺我們還要拿出來評說一番,因為2008年官員追玉出現了新變化,由暗變明,由小變大,由個體變集體,由個人愛好到與官員的事業、政績有機結合起來,給地方文化建設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剛尚。

官員追玉也有基本的套路,大致可分“推陳出新型”“筑巢引鳳型”“借雞生蛋型”等。

揚州是明清以來中國玉器生產的三大重鎮之一,其玉器皿、玉山子的設計、雕琢一直代表中國玉器的最高水平。對于這一份珍貴的文化資源,精明的揚州地方官員自然不會漠不關心,把玉器珠寶作為一個重要文化產業來做,作為一個地方著名品牌來營銷,“推陳出新”,讓古老的行業煥發出新春。一是放寬產業政策,讓國有,集體、個體玉石業同臺競爭,互為補充,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揚州玉雕產業在同行業中的比重,提高話語權;二是列揚州傳統玉雕技藝進行保護,注冊“揚州玉雕”商標,成功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是擴大營銷規模,建設揚州珠鼻蘭城,把揚州建設成全國有影響的珠寶城;四是經常舉辦玉器設計、營銷、文化論壇,拊進海峽兩岸玉器文化交流,提高學術含量,提升揚州玉雕的文化影響力。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區域,在良渚文化大遺址考古發掘與保護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礎上,當地政府不失時機地于2008年6月成立了一個綜合性的玉文化研究交流機構——中華玉文化中心,中心常設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良渚文化博物院內。中心是一個綜合性的玉文化研究交流機構,是全國性、專業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當地官員雄心勃勃,欲將其打造成全國民間最具影響力的玉文化研究交流基地。中心“筑巢引風”,聘請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先生擔任主任,一大批知名玉器專家、學者被聘請為中心顧問。

在一些有玉器傳統、玉文化資源的地方,當地官員眼光紛紛投向玉文化。一些缺乏或根本沒有玉文化的地方,當地官員也想方設法與玉文化沾些邊,無中生有,“借雞生蛋”,浙江紹興是一個例子。2008年12月,紹興市當地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北京玉文化研究中心合作,舉辦首屆“中國玉文化名家論壇”。論壇邀請國內考古界、文博界、教育界、出版界等專業人十及玉器鑒賞界知名人士100多位嘉賓出席,邀請國內近20位著名玉文化研究專家作為論壇主講人,多角度、多層次探討中國玉文化。論壇達到了搭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引領大眾健康收藏玉器的目的。配合論壇舉行,科學出版社還專門出版了《名家論玉》一書。通過舉辦首屆“中國玉文化名家論壇”,進一步提升和擴大了紹興在全國的文化知名度。

歷史經驗表明,中國玉器一旦賦予政治因子,被政治官員所喜愛、所利用、所推動,與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緊密結合,將會產生很大的轉變,質的飛

躍,我們正拭目以待。

老外好玉,時尚中國新符號

近百年中國玉器學術史表明,國外學者對中國玉器的關注,要比中國學者早得多。他們對以河南金村東周古玉為代表的中國古玉有相當精深的研究,而且均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可惜這些研究著作傳世不多,國內學者大多沒有見過,更不要說讀過??梢院敛豢鋸埖卣f,近代學者對中國玉器開始系統研究,應歸功于國外學者。

但2008年老外對中國玉器的愛好,不再限于學術層面,已經大眾化,在他們眼里,玉器已經成為時尚中國的重要元素。這里筆者以美國為例加以說明。

首先,美國博物館對中國玉器展出特別重視。筆者去年年末在美參觀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弗利爾·賽克勒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硅谷史坦福大學博物館等,這些展示中國玉器的博物館,都是用重要展廳在重要位置展示中國玉器,內容編排科學合理,陳列布置匠心獨運,或重點突出玉器的質地美、工藝美,或特別重視玉器之間或與青銅器的相互聯系;或特別強調玉器與文人生活的關系;或特別指出一些特殊玉器所象征的特別意義,琳瑯滿目,異彩紛呈,令人流連忘返。連華盛頓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也用一件中國國禮——套鏈帶蓋長頸玉瓶,來說明尼克松總統于1972年對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的重要性,足見中國玉器在老外心目中的地位。

同時,在美國博物館參觀中國玉器的老外也不少,不僅有專家、收藏家,更多的是對中國玉器充滿好奇心的民眾。有些老外見我在拍攝展出的玉器,詢問其拍攝的價值與意義,很想了解其內涵。

其次,美國的玉器市場已有起步的跡象。雖然與中國到處見到玉器商店無法相比,但在美國的許多大商場幾乎都有銷售玉器的首飾店,當然這些玉制品未必來自中國,不少是用中南美洲的硬玉、瑪瑙加工的。當我一進這些商店時,見我是東方人,營業員就向我極力推銷jade,還說Chinese rove jade之類的話。這說明他們知道中國人是愛玉的。令人意外的是,許多美國女性在選購玉飾品,包括來自中國的玉飾品,她們認為這些玉飾品very Beautiful。據說,在美國大城市的中國城(唐人街),中國玉飾品的市場較好,可惜我沒有時間去體驗。

另據筆者以通訊方式了解其他國家,特別是英、法、日等對中國文化有基礎、有興趣的國民對中國玉文化的態度,結果與美國類似,其文化界特別重視,民眾開始接觸喜歡。正如英國劍橋大學林政昇博士對筆者所云,2008年只要是中國題材的活動,老外都有興趣,中國玉更青睞。他正趁這個東風,抓緊整理出版劍橋大學博物館所藏中國玉器。

中國玉器開始在國外重視起來、流行開來,未必是外國人真懂或真喜歡中國玉器,而是在外國人眼里,中國玉器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重要符號,這是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帶給他們的重要信息、重要啟示。在他們看來,有了中國玉文化元素,等于具備了中國文化元素,中國玉成了中國文化的代言物。

學界重玉,學術活動也時尚

數天下學問,中國玉器越來越成為學者關注的對象,表現在研究隊伍日益擴大、出版讀物日益增多、玉器展覽日益多樣、玉事活動日益豐富??梢哉f,玉器研究也日益時尚。

遙想三十年前筆者下決心鉆研玉器,尋找不到可以請教的老師,只知道海峽對岸有人在做此學問,可惜當時條件下無法求教,只能捧著幾本發黃的英文玉器著作慢慢消化。一些關心我的老師要我學習陶瓷,因為容易找到老師和資料,我也曾經下過一些這方面的功夫。如今,玉器研究專家遍地開花,一方面是多角度,多學科研究玉器,另一方面是,作為玉器研究的主力軍,文物考古方面的專家,正從各自熟悉又不同的工作領域研究玉器,而且正在形成不同的學術流派,彰現出學者的個人風格和地區風格。令人高興的是,一些大學教授也加入到玉器研究隊伍中來。如果說眾多學者研究玉器是被時尚吸引的話,那么,大學教授的加入,更是引領了玉器研究時尚,玉器研究成為“顯學”,成了時尚學問。在一些人看來,研究玉器不僅有社會價值,還有潛在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活品質,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研究隊伍的擴大,必定帶來研究成果的增加,出版物的大量涌現,這方面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相當多的研究機構,包括省市級的博物館、考古所,在整理庫存文物時,優先整理玉器;在制定出版計劃時,優先考慮玉器,因而近年公立機構的玉器專著出版越來越多,使大量不為外人所知的玉器得以與讀者見面,極大地豐富了玉器研究資料。憂的是,當一些精品玉器研究著作成為書市寵兒的同時,私人藏玉出版物跟風而進,其中也有一些出版物是有相當水準的,不僅收藏的玉器可靠,研究水平也不低。但更多的是垃圾讀物,不僅所收玉器幾乎全是偽器,而且還附有“專家”鑒定證書,擾亂學術,敗壞學風,不少有識之士曾呼吁阻止這種偽學術行為,但收效甚微。其實人們對此不必過分擔憂,中國目前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出版業、文化產業作為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歷史是公理,歷史是無情的審判官,歷史會考驗時尚學問,最后能在學術史上留下一點痕跡的只有好東西、真學問。

學術界推崇玉器的另一種表現,是各大博物館相繼推出形式多樣的玉器特展,令人目不暇接。展覽以墓葬為單位考古出土玉器專題展覽有之,以大遺址為單位出土玉器展覽有之,以行政區域考古出土玉器展覽有之,以某一館藏玉器為主展覽有之,以某一專題玉器展覽有之。除新推出玉器展覽外,一些大博物館還對原有玉器專題陳列進行了調整,補充了許多新展品,豐富了展覽內容,更具可看性。一個不用爭辯的事實是,全國許多博物館都舉辦了玉器專題陳列。一些不具備舉辦玉器專題陳列的博物館,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通過借展、聯展、征集玉器等辦法,千方百計推出玉器專題陳列。一些沒有玉器專題陳列的博物館,也在綜合性展覽中增加了玉器的比重。在公立博物館玉器熱的帶動下,民間藏玉館也不斷涌現。這些事實也不能不說明是玉器時尚化在展覽中的反映。

玉器的時尚化,也從玉器生產設計方面得到了印證。2008年中國玉器“百花獎”評選活動,呈現出“三多”的特點:一是參賽的大師多。除上海、江蘇、北京傳統琢玉地大師外,還有廣東、云南、河南、新疆等地的玉器工藝師。二是作品質地多。參選作品材質既有白玉、翡翠、碧玉,也有瑪瑙、珊瑚、獨山玉、芙蓉石、水晶等。三是作品的題材形式多。山子、擺件、花鳥、走獸、平素、人物作品,應有盡有,整個展品形成了一個南北融合、東西互補、百花齊放、百家爭春的生動局面。

有關玉器活動,除學術活動日益增多外,群眾性的玉器活動也是豐富多彩,聽眾、觀眾踴躍。一是有關學術單

位舉辦的公益性玉文化講座,聽眾明顯比其他內容的講座多;二是社會辦學玉器班,只要有好的師資、正規教學,生源普遍較多較好;三是民間有關玉器切磋、觀摩、交流活動比較多,各地收藏協會年度計劃,玉器活動是重點;四是綜合性活動搞得比較多,也比較成功,這是玉器活動的新動向,如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古代玉文化系列活動。

上海博物館玉器館經過一年多的內部調整和改建,于2008年下半年以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開放。為配合玉器館開館,上海博物館推出了系列玉文化活動。首先,在正式開館之前,允許部分博物館之友小范圍近距離參觀,先睹為快,并由玉器研究專家張尉研究員介紹此次改陳的點睛之筆;其次,邀請國內6位著名玉器專家舉辦玉器專題講座,講座內容都是各位專家的研究專長,專家也對講座內容進行了充分準備;再次,組織玉器愛好者對玉器豐富的遼寧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遺址、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遺址、四川成都金沙遺址、江蘇徐州漢陵等文化遺址、墓葬進行參觀考察。此外,還進行玉文化實踐,如模仿古玉的制作方法、進行玉材的鑒別、欣賞玉石樂器演奏的音樂等,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上海博物館中國古玉文化系列活動前后長達4個月,獲得廣泛好評,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在經濟不景氣的2008年,能前后數月搞系列玉文化活動,只有玉器時尚化,才能吸引這么多人參與,才能把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因為參加活動的民眾,不僅是為了學點玉器知識,更是一種榮耀,一種生活體驗,一種都市生活的時尚。

時尚玉器,時尚生活,時尚中國

中國玉器八千年風雨兼程,從玉器的神秘化到宗教化,從玉器的貴族化到世俗化,從玉器的大眾化到市場化,從玉器的精致化到時尚化,一路走來,不斷發展出新時代的特點,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創造出新時代的風格。筆者認為,比起玉器的其他方面,玉器的時尚化是一個新高地,是一個新境界,是一種新風尚,其特征是中國玉器向多元化方向全面發展,以適應多樣化時代的需求。時尚的大眾,時尚的文化,時尚的中國,就會創造出時尚的中國玉器文化。

今天的玉器比昨天更豐富,明天的玉器比今天更多彩,未來的中華玉文化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時尚、更精彩。

猜你喜歡
玉器時尚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鑒賞與收藏之間的關系
淺析玉器的收藏及保養
厚德載物——中國古代玉器展(上)
環保很時尚
美妝fun時尚盛典
時尚首次觸電
只為寫作的慢時尚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