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電子票據的應用前景以及發展策略的探討

2009-05-14 03:29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制度應用

沈 華

【摘要】:電子票據是電子商務和網上銀行業務迅猛發展的產物。在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其無形化、虛擬化等特點對傳統的票據制度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本文則對電子票據的應用前最以及發展策略作出一番探討

【關鍵詞】:電子票據,應用,制度

一我國票據電子化的現狀

(一)票據的電子化和電子票據

票據電子化是票據在產生、流通、結算過程中的某一階段以電子形式存在,其間夾雜著電子數據信息與實物票據之間的相互轉換,其實質是實物票據處理方式的電子化。而電子票據是不依附于實物票據,從票據權利的產生到票據權利的消滅的全過程均以電子形式獨立存在,并以電子簽章代替實體簽章。從我國目前情況看,完整的電子票據體系尚未建立,不依附于實物票據以電子形式獨立存在的電子票據尚未真正出現。

(二)目前電子化票據的局限

流通性是傳統票據最重要的特性,與紙質票據靠人來流通相比,電子票據的特征決定了它只能以電子方式在計算機網絡中流通。而目前,電子票據的流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網上銀行電子票據業務還僅僅停留在個別銀行依托自己的系統開發的網上銀行業務新產品,該業務中所簽發的或經承兌的票據并不能進入其他銀行的網上銀行系統?,F有電子票據網上銀行業務在各商業銀行之間尚不能互聯互通。針對上述問題,我國金融界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06年6月30日,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開通了中國票據網。向金融機構提供票據轉貼現和票據回購的報價,查詢、在線業務洽談,但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該計劃被棄置,曾熱鬧一時的票據網目前只?!嗽趶氖氯粘5木S護工作。

二我國電子票據發展動向

中國人民銀行在票據電子化發展方面也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許多積極的成果。2007年6月,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上線運行,該系統綜合運用影像技術和支付密碼技術,將紙質支票轉化為影像和電子信息,實現紙質支票截留,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將支票影像和電子清算信息傳遞至出票人開戶行提示付款,實現了支票全國通用。2008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關于依托小額支付系統辦理銀行本票業務有關管理規定的通知》,計劃在2009年5月實現小額支付系統銀行本票業務在全國的開通。與此同時,由人民銀行上??偛控撠煹娜A東三省一市銀行匯票業務也即將上線運行。但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些做法只能算是票據的電子化,而不是電子票據業務。因為,這些行為只是將傳統紙質票據業務流程的一部或大部在計算機系統中進行,是將紙質票據的信息進行電子化管理,主要解決了票據信息的電子化。但這種票據電子化演進帶來的一個積極成果是傳統票據的同城、異地的使用界限正在被逐漸打破,客觀上也推動了銀行間票據業務統一平臺的出現。而真正意義上的電子票據,應當是在確認電子票據合法性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電子票據交易和清算系統。實現票據簽發、承兌,交付、托管,背書轉讓、貼現,質押、委托收款全過程的電子化處理。

三發展我國電子票據的路徑

(一)建立統一的電子票據平臺,實現票據的電子化注冊和集中托管問題

為了實現電子票據在銀行間和企業的流通,必須建立統一的電子票據平臺。鑒于中國人民銀行擔負著維護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正常運行的職責,因此,電子票據系統的建設應由人民銀行牽頭組織,各主要商業銀行共同參與。由人民銀行組織建立統一的電子票據平臺,制訂電子票據的標準,各商業銀行都能接入和使用。在電子票據跨行流轉時,通過統一的平臺進行認證和數據交換。目前,已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一是2006年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提出的“中國電子票據認證和交易系統方案”,該方案建議設立自成體系的獨立平臺、由新設立的獨立機構負責系統的建設和運行,實現票據的電子化和集中交易和清算。二是人民銀行總行將電子票據系統作為第二代辦支付系統子系統的建設設想。

(二)建立票據電子簽名的認證機構,解決電子票據的安全機制

由于互聯網具有非面對面性以及充分開放、管理松散和不設防護的特點,因此,如何在INTERNET上別對方身份,是電子票據發展的關鍵環節。電子票據信息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合法的接收者才能解讀信息,信息的真實完整性,即接收到的信息確實是由合法的發送者發出,內容沒有被篡改或被替換;信息的不可否認性,即發送者日后不可否認已經發出的信息。要實現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必須在電子票據交易系統中對交易備方的身份進行認證。傳統的身份證明一般是通過檢驗“物理物品”的有效性來確認,如身份證、護照、工作證等,其上往往含有與個人真實身份相關的信息,如照片、指紋、視網膜影像等。而在電子商務中,為確認交易雙方的身份,通常是把傳統的身份證書改成數字信息形式,由雙方都信任的數字證書認證中心發行和管理,以方便在網絡社會中傳遞與使用,進行身份認證,這就是數字證書。電子商務中需要簽章時就是使用數字證書進行電子簽名。因此,為了解決電子票據信息的安全性,必須確立電子簽名在電子票據業務中的條件和法律地位。

(三)在電子票據發展中,引入“支付命令”等電子化權利轉讓制度

在票據產生的初期,其只是代表現金流通的支付工具。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票據作為信用工具、流通工具的職能才日益突顯,票據也從權利的證明演變成權利本身。票據法規定的要式性、無因性,文義性、流通轉讓性均從不同的方面保障了票據能便捷地轉讓。適應了近代市場經濟要求債權能迅速轉移的需要。票據、證券、提單代表了權利的證券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日益廣泛應用,支付命令也將從支付工具發展成信用工具和流通工具。如在美國,對電子票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稱呼,美國《統一電子交易法》第16條將其稱之為“可轉讓記錄”,而美國《統一商法典》第4A編也未采用電子票據這一概念,而以支付命令代之。而支付命令無疑就是權利的電子化,其順利流通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既然電子提單的轉讓已有技術上的實踐。信息化的權利許可與轉讓已有國外立法先例,那么,在研究發展電子票據市場時,我們應突破我國傳統票據法的“支票、本票、匯票”范疇,因應電子商務的發展,引入“支付命令”等電子化權利轉讓的制度。就支付命令等電子化權利的轉讓流通作出規定,并設計與之相應的交易安全制度,使我國的電子支付體系發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猜你喜歡
制度應用
夏朝
某些單位的制度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分析膜技術及其在電廠水處理中的應用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論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