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程教學評價的轉變

2009-05-25 08:09余德明
學問·現代教學研究 2009年9期
關鍵詞:評價者新課程評價

余德明

當前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迫切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以保證和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新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評價和傳統的教學評價相比,評價的目的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為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評價的主體從單向轉為多元;評價的內容從倚重學科的學業成績轉為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評價的模式從注重量化轉為量與質的結合;評價的過程從靜態地評價結果轉向動態地評價整個過程;從評價學生的“過去”和“現在”轉向評價學生的“將來”。新課程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能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整體的評價體系。

一、評價側重點的變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要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奔醋⒅剡^程,終結性、過程性和發展性并重,實現評價側重點的轉移。

評價的側重點從過分關注結果逐步轉向對過程的關注。傳統的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于學生是如何獲得這些答案的卻漠不關心。學生獲得答案的思考與推理、假設的形成以及如何應用證據等,都被擯棄在評價的視野之外。缺乏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只重結論,忽視中間過程,就不能促使學生注重學習、合作、科學探究的過程,不能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與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和習慣,不利于其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限制其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新性。近年來,評價逐漸轉向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的過程、探究的過程和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教師和學校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評價的主要功能是改進或形成,而不是鑒定或選擇。它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教師改進教學或為學生后續學習提供全面而具體的依據。

只有關注過程,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獲得的進步,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與此同時,也只有在關注過程中,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

評價不應停留在簡單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重視或記憶方面,而應考查學生整體知識的水平,更要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運用知識進行推理和創造性思維的水平。

二、評價的主體互動

(一)對學生的評價

素質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教學評價不再是評價者對被評價者的單向刺激反應,而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

1.學生自評

學生自我檢查是否掌握了新知識并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使其融會貫通;學生在獲得新知識時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投入;學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訓練或提高。教師應指導和幫助學生審視自己的作業,反思已取得的成績和進步,進行自我剖析和評價。這種方式能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和評價技能,提高他們解決問題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2.教師評價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微觀分析,應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學生的能力表現并加以判斷,以激勵性語言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評價應注意運用面談、行為觀察和行為記錄的方法;應采用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應用多種評價方法,將有利于更清晰、更準確地描述學生的發展狀況;要善于發現并指出其優點和閃光點,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評價中主張重視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重視學習過程和體驗情況,重視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視學生之間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同學評價

提倡把學生小組評價與對小組中每個學生的評價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有困難時是否得到了幫助,學生取得成功的時候是否得到鼓勵,生生之間是否能夠彼此交流和分享見解。

4.家長評價

可以通過家長來訪、教師家訪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學會傾聽,是否善于交流、交談,能不能從多角度解決問題,針對問題的回答能不能進行自我評價等。同時家長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能促進教學相長。

(二)對教師的評價

對教師評價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環節。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業績做出恰當的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激勵教師不斷鉆研教學的重要手段?!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讓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1.教師自評

對絕大多數教師來說,自我評價方式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發內在動因的過程。教師自己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經常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審視,自我反饋,自我調控,不斷改進教學。通過自我評價,教師可以提醒自己的職責范圍,也可以在目標的達到程度、教學技能的改進程度和自身知識的增長程度等方面進行反思。通過自評,教師可以在教育觀念和具體操作上有較大的變化,提高教學效率。

2.學生評價

由學生來評價教師:在課堂上學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有困難時是否得到幫助;學生取得成功的時候是否得到鼓勵;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有變化;師生之間是否能夠被此交流和分享見解;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得到關注;學生回答錯誤或提出的異議有沒有人指責,正確的是否得到及時的肯定性、鼓勵性的評價。

3.同行評價

作為同行,一般是教師和領導,都較了解教師需要什么樣的幫助,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要立足于“幫”,而不是局限于“評”;要注意幫助教師提高教學實效,而不是為了展示評價者自己的水平。如能換位思考,則可以使自己的行為更多地體現對別人的尊重與關懷。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們同樣需要鼓勵,需要得到尊重,評價應該保護教師的自尊和改進教學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個性化的幫助,尤其需要專業發展方面的引領與指導,評價應該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4.社會評價

把學校評價、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結合起來。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實現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和學會生活;是否實現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

傳統的被評價者都成為了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在評價主體擴展的同時重視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在平等民主的互動中關注被評價者發展的需要,共同承擔促進其發展的職責。在以往被動地接受評價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評價者對于評價結果大多處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動狀態,對于評價本身更是拒絕大于歡迎。與此相比,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并加強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互動,既提高了被評價者的主體地位,將評價變成了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同時在相互溝通協商中,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關系,這將幫助被評價者接納和認同評價結果,促進其不斷改進,獲得發展。

總之,素質教育更加重視教育評價的教育性和發展性功能。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評價把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評價對于教學活動的導向、反饋、診斷、激勵等功能。

猜你喜歡
評價者新課程評價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教師的角色轉變帶來的課堂教學變革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360度績效反饋評價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