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偏激言行的歸因及矯正

2009-06-01 09:27楊永娃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關鍵詞:矯正

楊永娃

摘要:人總會有偏激的行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也會遇見一些行為偏激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幫助他們矯正偏激行為。本文對兒童偏激行為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幫助小學生矯正偏激行為的方法。

關鍵詞:偏激言行;原因;矯正

人往往會有偏見之處,甚至是偏激之舉。在學校教育中我們會經常碰到言語、行為較為偏激的學生。這些偏激的言行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在教育中又應該如何去應對呢?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兒童偏激言行產生的原因

一、孩子的知識經驗不足,辨證思維的發展不成熟

辨證思維是一種高級思維,必須通過系統學習,長期親身實踐才能掌握和運用。由于孩子的生活閱歷簡單,辨證思維的發展不成熟,因而,不善于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看本質,不善于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常常以偏概全,輕率

下結論,結果導致錯誤的認識。

二、與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有關

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對現有社會地位的不滿。他們要求具有和大人相當的社會地位和決策權力,反抗在家里和學校的從屬地位,更反對大人強加給他們的觀念。而且,孩子開始對自然界、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思考,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他們思維發展水平的局限,加之他們的新陳代謝旺盛,內分泌功能迅速發展,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常常迅速地增強或減弱,情緒容易波動不安,出現偏激認識和沖動行為。

三、與孩子的心理偏見有關

心理偏見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心理準備,是在沒有根據或依據不足的情況下,對人或事的不正確態度。一些偏激語言的產生,常常是孩子在缺乏親身體驗和感受,沒有調查研究、認真觀察和思考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主觀判斷。

四、成長環境的影響

一些家庭忽視對子女的過程管理,只要結果。家長在孩子放學回家時,開口閉口就是:“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什么都可以滿足,我不管你過程如何,只要你拿出成績就行了?!边@是典型的重智輕德意識。對于學生在學校的違紀,一概不作嚴厲的批評,一味強調學習而忽視人品的培養,與老師的要求格格不入,導致學校教育被無形地抵消。

兒童偏激言行的矯正

社會學家認為,三歲至十二歲的兒童時期,是孩子個性形成和發展、自我觀念增強的最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主動性、勤奮性和道德品質。這時必須教會孩子的東西有:學會控制自己、區分善惡、與親人和同伴建立良好的關系和情感、發展道德性并具備一定的價值判斷能力、發展人格的獨立性。

一、扭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

孩子與家庭在血緣上、經濟上、思想感情上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家庭生活中的許多因素,都會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某班在課堂上,一學生突然沖出教室,后被傳達室的師傅攔住,問其原因,他說:“老師叫我把作業重做一遍,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好,憑什么再叫我做一遍!我就不做,再讓我做我就離家出走!”后來經過調查了解,該生的父母長期感情不和,經常吵鬧,兩年前父母離異。家庭解體對該同學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導致他偏激言行的產生。

二、家長自己首先要避免兩極思維,不能把社會價值觀念片面地灌輸給孩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價值觀念已發生一系列的轉變:從傳統的“勤勞、善良、奮斗”,轉向“競爭、經濟、利益”;從“依靠集體解決問題”,轉向“一切問題自己解決”。有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把這些價值觀念絕對對立起來,使孩子只知競爭,不知合作;只知獨立奮斗,不知關心集體和他人;只知計較經濟報酬,不知還有奉獻精神。家長用這種方式教育培養孩子,必將造成孩子的偏激思維,直接導致孩子偏激言行的產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跟家長溝通,避免他們犯類似的錯誤。

三、把辯證思維的知識和方法教給學生

教師應經常對孩子進行辯證思維的實踐與練習,提高他們辯證思維的能力。比如,當班上評“優秀學生”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應如何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或同學。學生掌握了辯證思維的知識和方法后,就會從事物的原因與結果、正面與反面、主要與次要、眼前與長遠等多方面思考分析問題,對事物的理解就會逐漸透徹,思維的偏激就會相應減少。

四、教會學生激動憤怒時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往往會導致攻擊性行為,特別是在激烈地憤怒時,主體不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后果,失去意志控制力,暴怒之下說一些偏激語言或傷害別人等。教師要教給學生控制憤怒的簡單方法:(1)消極退讓法。盡可能避開易引起發怒的刺激物。比如有的學生說:“我不喜歡某某?!蹦敲淳涂梢员M量不接觸他,跟其他的同學或朋友多交往。(2)轉移注意法。有的青少年被人挫傷了自尊心,如果老是想著這件事,就易產生報復攻擊的心理;如果主動地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去,就可以把不愉快的事丟在腦后。(3)自主發泄法。為了消除怒氣,可以向信得過的人傾訴出來,也可以寫日記、寫信、打電話等,把自己的心情釋放出來。(4)情緒調節法。青少年面對沖突情景時容易發怒,這時要提醒自己:千萬不能發火。自己內心可以默念數字或

老師對自己教導過的話,放松情緒,偏激沖動的言行就不易發生了。

五、教師追求自身的完善

教師要養成一種完善高尚的人格,學生在教師人格的熏陶下,才能養成健康的心理品質。要尊重學生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關心學生的成長,通過自己的“將心比心”,贏得學生的“以心換心”,達到師生知心,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教師應學會“寬容”,寬容中有信任和等待,有時比懲罰還起作用。教師“揪辮子”、“揭瘡疤”的做法是最令學生反感的,易使學生產生偏激心理而產生對抗行為或自暴自棄。

六、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觀察與判斷

這是克服心理偏見的良策。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教導學生不要用已有的態度或帶著有色眼鏡去認識事物或他人。二是告誡學生不要被表面、局部現象影響,不要以情代理,以貌取人。

七、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與人交往

有的學生之所以有偏激的毛病,是因為總拘泥于自己封閉的小圈子中,不了解社會,缺乏人際交往溝通。學生只有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走向社會,接觸生活,經常與他人交往溝通,才能減少偏激性,減少思想上的幼稚性,慢慢走向成熟。

八、聯系社會各方力量,用愛感化

要重視運用“愛的力量”,去幫助一些存在偏激言行的學生,關心、幫助、鼓勵他們,用愛心喚醒他們內心溫暖的陽光。

小學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礎的教育。在社會越來越重視孩子心理健康的今天,教師更應該關注孩子的發展,細心挖掘學生偏激心理的根源,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勸導,對癥下藥,以增進學生的認知水平,開發潛在能力,改善其認知、情感和行為方式,點亮他們心中希望的明燈,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成為健康的、會自我完善的人。

猜你喜歡
矯正
攻心治本開展社區矯正
未成年緩刑犯社區矯正中強制親職教育的制度構建
“體態矯正”到底是什么?
矯正牙齒,不只是為了美
論我國社區矯正之完善
矯正牙齒,現在開始也不遲
社區矯正應吸收被害人參與
社區矯正之教育矯正工作規范化思考
改良橫切法內眥贅皮矯正聯合重瞼術
百名[五老]獻愛心 社區矯正有作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