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文本 感受課文

2009-06-01 09:27張志勇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關鍵詞:學習過程語文

張志勇

摘要: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先后設計了猜內容,猜情節,猜心理三個環節,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帶進了課文的意境,既很好地領悟了課文內容,又增強了課堂情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語文;學習過程;領悟能力;課堂情趣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提高“對話”的質量,教師與文本的對話是關鍵的一步。文本是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一種憑借,是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素養的一個載體。既是一種憑借,教師就要在閱讀教學中真正體現;既是一個載體,教學時就必須充分利用文本是教學的重要憑借。要警惕忽視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而過早、過多補充內容,或過多進行非語文活動。所以,課堂閱讀教學應在忠實于憑借的基礎上考慮拓展與延伸。那么怎么樣才能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呢?我想首先是教師深入解讀文本,才能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教師把握了教材,才能靈活運用教材。語文教師面對文本,首先是一個讀者,其次才是教師。教師的閱讀文本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閱讀,我們既要站在自己的角度,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不但要解讀文本,還要思考如何教、教什么,一個勤奮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全書。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呢?

一、從“誦讀”走進文本。誦讀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學方式,誦讀注重學生對文本的意會,體

悟,涵詠。這些特征決定了他在感悟中的重要地位。誦讀是一個特殊的實踐過程,看似簡單,其實蘊藏豐富,指的是它能給學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走進文本的快捷方式。要求學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強調的是對語言文字的直接的整體感悟。所以我認為這是引領學生走入文本的第一部,學生通過誦讀首先了解了文本的內容。特別是一些古詩文和一些美文,只有讓學生去多讀才能“其義自見”。

二、從“語境聯系”走進文本。語境指的是語言所處的具體情境,有三個層面:同一文本內部語言文字之間的關系,此為第一層面的語境,學生需要的是聯系上下文去理解;不同文本之間的關系,此為第二層面的語境,他要求學生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文本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此為第三層面的語境,與學生生活相聯系是解讀文本的最佳途徑。我們所講的語境,主要是第一、二層面的語境。許多時候,就詞論詞,就句論句,是很難有所感悟的。因為,語言文字內在的、隱藏的意味、意蘊、理趣等,事實上存在于語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間的關系中。特別是文言文的教學,特別需要用“語境”來走進文本,對文中的字、詞、句的理解如果脫離文本那就會失去依據,特別是有些虛詞本身在不同的語境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如一個“之”字就可以作為動詞、助詞、代詞等等,而作為助詞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會有不同的用法:有時相當于“的”,有時無實義只是為了補足音節。同樣代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又會有許多不同的用法。所以要理解它的意思就一定要放入文本中去理解。

下面以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為例,說明如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課文講的是作者小時候一次在小懸崖上遇險的經歷,成了他以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在上這一課時,讓學生走進文本,感受作者的內心,獲得真正的教益。為此筆者進行了以下探究:

第一個環節:猜內容。在打開課本之前,出示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讓學生猜想文章的內容,學生在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思路沒有受文章內容的限制,可以展開想象。

首先提出要求,給題目設計內容,看誰設計得最合理。(學生思考后回答)“一個下肢癱瘓的人,在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下‘走一步,再走一步,竟然站起來了?!薄耙粋€國家在困難的時候,艱難走出一步,為了這一步,付出沉重的代價。有了第一步的基礎就有了再一步的成功,最終成了強國?!薄拔覈目萍脊ぷ髡咴诤教祛I域‘走一步,再走一步,刻苦研究,才有了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p>

這時候學生體驗到想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受不同思維帶來的不同結果,帶著對別人猜測的懷疑,帶著對文章內容急切了解的心理,走進課文,體驗課文的獨特魅力。

第二個環節:猜情節。不打開書,讓學生繼續猜想。具體方法是讓一個學生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老師控制停頓的地方。

學生讀完第1段后,教師提出:“當有人提議爬山時,‘我可能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學生述說自己的猜想:“爬到一個非常涼快的地方,痛痛快快地玩個夠;他丟了鞋子;在爬的過程中遇到了危險……”

當讀到:“開始爬時,我落到最后,看到二十多米高的險峰時”,我又問:“一看這么高的山,你們猜想小男孩會怎樣?”學生有的說返回去,不再繼續爬;有的說走錯了路,回不了家;還有的說爬到了很危險的地方……當讀到作者在半山腰遇到危險:向下望頭暈目眩,上去的路又特別難走,加上天已黑了,所以害怕得不能動彈時,再猜想可能會有什么事情發生?學生們說:“大喊救命有人來幫忙?!薄跋朕k法自己克服困難爬下去?!薄耙徊恍⌒牡讼氯??!?/p>

當讀完課文時,一個學生竟然叫起來:“??!原來‘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這個意思?!边@說明學生已經投入了。

當學生預測完情節時,對文章的情節已有了較完整的了解,此時,讓學生打開書讀課文,便可以真正地整體感知文章。

第三個環節:猜心理。本文特別之處在于心理活動描寫,于是設計了猜心理這個環節。從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到要求,都提到“使學生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有自己的體驗和思考”、“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對文章中心理活動的品味,能給學生以情感體驗。所以教師有必要將這些句子摘出來,引導學生進行猜想。

教師提出:面對小伙伴的提議,“‘我一時拿不定主意,而且希望像他們一樣活潑勇敢”,“我”當時經過了怎樣的思想斗爭?學生回答:“他們去爬山,我也想去,可是媽媽曾經告訴過我,不要冒險,我要是像他們那樣健康該多好啊?!薄叭グ?,我跑得慢,不去吧,我還想和他們玩?!睆倪@些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已經體會到作者當時的矛盾心理。

教師提出:假如你是這個小男孩,你身處險境,“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跳”,“頭暈目眩,絕對沒法爬下去”時,你怎么想?學生回答:“啊,這么高,我可怎么辦?我真不該來呀!”“往上爬太高了,往下面又沒有路,他們是怎么走的?”“??!我不敢動了,杰力你在哪兒?再動我會掉下去摔死的?!睆倪@些回答,足可以看出學生已經感受到作者此時極度恐懼的心理。這樣學生理解作者小時候在小懸崖上遇險的經歷,而且這竟成了他以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就容易多了。當事情有了轉機后,我又把這三句話“我頓時有了信心”、“我信心大增”、“我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提煉出來,讓學生猜想父親說了哪些鼓勵的話?怎么說?作者心理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也是這次脫險產生如此重大影響的原因,因為它從內心讓作者增強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猜想,弄清了人物的活動、課文的主題,理解了文章內容,強化了學生的心理體驗。讓學生去猜想,去朗讀,保護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即立足于文本,又使學生在猜測中創生出課文之外的許多內容,拓展了思維的空間,讓思維的火花盡情綻放。

猜你喜歡
學習過程語文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樂語文》2022年全新改版!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課程教學的探討與實踐
高職日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方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